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21课《曹刿论战》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13076970 上传时间:2020-06-05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9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21课《曹刿论战》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21课《曹刿论战》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21课《曹刿论战》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曹刿论战教学设计 教学设想 采用诵读法,培养学生文言文阅读语感和理解能力。在文言文教学中,加强学生的诵读能力是非常重要的,既可以培养学生的文言文阅读语感,又可以引导学生在诵读中体会作者在文章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对于其中的一些名句警语,也可以通过诵读加以积累理解。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 二、朗读课文,解决读音和停顿问题 1.教师范读课文,或放朗读带。 要求学生在听读时,注意自己感觉读得不准的字音,以及停顿不对的句子。 2.学生自由朗读课文,然后指名学生朗读课文。 学生朗读,教师引导评点,指出其朗读的优点以及存在的语音、停顿问题。 3.解决有关字音问题。 曹刿(gi)又何间焉(jin)肉食者鄙(b) 牺牲玉帛(b)小信未孚(f)登轼而望之(sh) 吾视其辙乱(zh)夫战,勇气也(f)望其旗靡(m) 4.解决有关句子的停顿。 主要注意以下句子的朗读节奏: 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 三、朗读课文,疏通字词障碍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然后标记出自己感觉理解上有困难的词语和句子。 2.结合课文注释,学生相互讨论交流,自己初步解决部分难词难句。 3.教师引导学生进一步解决难词难句。 (1)注意以下词语和句子: 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当官的人谋划这件事,你又何必参与其中呢? 肉食者鄙:当官的人目光短浅。 衣食所安,弗敢专也:衣服和食物这些用来安身的东西,我不敢独自享受。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祭祀用的牺牲玉帛,不敢虚报夸大,一定如实反映。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大大小小的诉讼案件,虽然不能详细审察,但一定按照 实际情况处理。 忠之属也。可以一战:这是忠心为人民办事,可以凭借这点一战。 公将鼓之:庄公准备下令击鼓进攻。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第一次击鼓时,士兵们鼓足了勇气;第二次击鼓,勇气便 有所衰落;第三次击鼓时,勇气就差不多耗尽了。 (2)引导学生总结虚词“以”在课文中的用法: “以”字在第1段出现的次数较多,主要是作介词,表示“凭借”、“根据”等。 四、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基本内容1.把握课文写作思路。 要求学生思考如下两个问题:(1)这篇文章有几条线索?(2)本文可以分为几个部分? 明确:(1)有两条线索,一条是事件发展的线索(迎战备战胜战评战);一条是人物活动的线索(请见请问参战释疑)。(2)本文虽短,但能紧扣题旨“论战”,运用对话的形式,有条不紊,逐层展开,阐明曹刿是怎样论战的。全文共三段,每段为一部分。第一部分写曹刿拜见鲁庄公。第二部分写曹刿指挥战斗的经过。第三部分写曹刿阐明取胜的原因。 注意,在学生概括时,可以引导学生注意每部分内容都可以以“曹刿”作为主语,保持内容的连贯性。 2.把握课文中心内容。 首先指名学生复述课文基本内容,然后思考:这篇文章的关键词语是什么?中心内容是什么?请简要概括。 明确:这篇文章的关键词语是“论战”。这一点可以由标题判断。中心内容是:扣住曹刿这一中心人物,围绕“论战”记叙了长勺之战的基本经过,阐明了必须取信于民并运用正确的战略战术,掌握战机才能取得战争胜利的道理。 五、布置作业 熟读全文,并争取背诵全文。 第二课时一、指名学生背诵课文,引入新课 二、讨论本文写作的详略安排 1.学生讨论:这篇文章的内容详略是如何安排的? 学生讨论后归纳:本文详写人物的语言,即“论战”,略写人物的行动,以及战斗的具体经过。就人物而言,详写了曹刿,略写了鲁庄公。 2.学生讨论: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安排详略呢? 明确:突出主要人物,突出中心内容。 三、讨论曾刿的性格特征 可以采用问题组合的方法讨论曹刿的形象特征。问题设计如下: 1.学生迅速默读第一部分,思考:曹刿是一什么身份的人? 2.曹刿认为赢得战争的条件是什么?你对他的看法有何评价? 3.学生迅速默读第二部分,思考:在战斗中,鲁军反攻的时机选在什么时候? 4.曹刿是如何帮助鲁庄公选定这个反攻时机的? 5.迅速默读第三部分,思考:曹刿选定反攻时机的根据是什么? 6.综合考虑:你认为曹刿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学生讨论后归纳。 四、讨论鲁庄公这一人物形象 可以引导学生整体把握课文中有关鲁庄公的内容,然后结合下面两个问题评价: 1.根据课文回答:鲁庄公懂得军事吗?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