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八年级下学期历史3月考试试卷C卷新版

上传人:xiao****017 文档编号:13076237 上传时间:2020-06-05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75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省八年级下学期历史3月考试试卷C卷新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江苏省八年级下学期历史3月考试试卷C卷新版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江苏省八年级下学期历史3月考试试卷C卷新版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江苏省八年级下学期历史3月考试试卷C卷新版一、 选择题 (共20题;共40分)1. (2分)思想是一定社会现实的反映。下列思想解放运动能够反映出当时社会现实的是( ) A . 启蒙运动人们追求民主与自由B . 文艺复兴人们揭露资本主义制度的弊端C . 新文化运动一一人们普遍反对民主与科学D . 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揭开了改革开放的序幕2. (2分)学习历史需要正确认识史实与结论之间的关系。下列史实与结论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 A . 新中国成立确立起社会主义制度B . 西藏和平解放中国完成统一C . 土地改革完成废除了封建土地制度D . 抗美援朝胜利结束了近代中国百年屈辱3. (2分)中国共产党作出了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和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为实现这一“伟大决策”,我国采取了一系列举措,其中包括( )实行“一五”计划实行“三大改造”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实行国有企业的改革A . B . C . D . 4. (2分)在推进改革开放的过程中,首先在农村试行经济体制改革的省是( ) A . 广东、福建B . 安徽、四川C . 安徽、江苏D . 四川、浙江5. (2分)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在农村和城市推行经济体制改革的根本目的是( ) A . 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B . 促进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C . 解放生产力D . 纠正分配中的平均主义6. (2分)抗美援朝发生在( )A . 1950年6月B . 1950年10月C . 1951年6月D . 1951年10月7. (2分)抗美援朝、镇压反革命和土地改革三大运动的共同作用是( ) A . 消灭了地主阶级B . 巩固了人民民主政权C . 基本上肃清了国内外反动势力D . 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8. (2分)抗美援朝的历史意义不包括( )A . 空前提高了新中国的国际威望B . 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创造了有利条件C . 极大增强了中华民族的自信心和疑聚力D . 为经济建设赢得了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9. (2分)下列科技成就中,属于我国科技工作者在文革期间排除错误路线干扰,坚持科学探索而取得的是( )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第一架喷气式飞机试制成功首次育成籼型杂交水稻 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A . B . C . D . 10. (2分)筑梦中国中说:“20世纪70年代,新中国一步步打开了西方世界的封锁,为国家发展开拓了新的空间”,为国家发展最早“开拓新的空间”的事件是( ) A . 重返联合国B . 中美建交C . 中日建交D . 加入上海合作组织11. (2分)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的伟大转折。这里的“转折”主要是指( )A . 党的工作重心由“以阶级斗争为纲”转到经济建设上来B . 经济体制的改革由农村改革转移到城市改革上来C . 经济改革的目标由建立计划经济转到建立市场经济D . 国家的对外政策由奉行闭关锁国转到实行对外开放12. (2分)某校九年级(2)班的同学以“中国共产党历次重要会议”为主题开展探究活动。他们搜集到这样一则资料:这次会议做出了实行改革开放的战略决策,是我党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该会议是( ) A . 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B . 遵义会议C . 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D . 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13. (2分)宣传画深深打上了时代的印记。下列宣传画共同反映了我国( )A . 农业发展道路的探索B . 工业化的发展过程C . 改革开放的发展历程D . 国有企业改革的经过14. (2分)宣传画深深打上时代的印记。下列宣传画共同反映了我国( )A . 农业发展道路的探索B . 工业化的发展过程C . 改革开放的历程D . 国有企业改革的经过15. (2分)下图一文发表于1978年5月11日的光明日报,文章强调“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从而引发了广泛而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为实现中国共产党历史性的伟大转折奠定了思想理论基础。这一“伟大转折”是指( )A . 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B . 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C . 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D . 中国共产党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16. (2分)选择“中国人民站起来了”作为1949年的流行语,是因为( ) A . 反法西斯战争取得胜利B . 解放战争转入战略进攻C .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D . 中国大陆统一得以完成17. (2分)在西方世界日益关注中国的过程中,时代周刊是最典型的代表。这幅图是1949年毛泽东成为时代周刊封面人物的图片,毛泽东当时成为倍受关注的时代周刊人物的主要原因是( ) A . 领导中国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建立了新中国B . 领导中国人民取得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中华民族由衰落走向振兴C . 提出改革开放伟大战略,引起中国社会的巨变D . 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大大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18. (2分)1949年9月,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召开。下列哪一项不属于会议的内容( ) A . 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B . 制定并通过共同纲领C . 建立人民英雄纪念碑D . 将北平改名为北京19. (2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新纪元”指的是实现( )国家独立 人民当家作主 工业化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A . B . C . D . 20. (2分)美利坚合众国诞生的标志是( )A . 列克星顿的枪声B . 珍珠港事件C . 独立宣言发表D . 波士顿倾茶事件二、 综合题 (共5题;共85分)21. (20分)今年将是我国改革开放36周年。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主义中国的面貌发生了历史性变化。仔细观察下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1)党的哪次会议确立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在这次会议上,中共确立了怎样的指导思想?(2)图一反映的历史事件发生在什么地方?图二反映的是我国改革开放时期在农村推行的哪一政策?(3)除了图三中提到的“深圳特区”外,还有哪些地区被设为经济特区,请你列举出其中的两个?(4)我国现在形成了一个怎样的对外开放格局?请你谈谈对外开放给我国经济发展带来的积极影响。22. (25分)习近平主席在安徽凤阳县小岗村主持召开农村改革座谈会时强调,中国要强农业必须强,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中国要富农民必须富要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请跟随以下图片足迹,重温不同时期党和政府在农业建设方面的重大举措 (1)图一反映的事件是在哪一法律文献的指导下进行的?图一和图二反映的事件有何关系? (2)图三反映的是国家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改造中采取的主要方式是什么? (3)图四群雕中小岗村农民的做法,契合了我国哪次重要会议的精神?随后,在中央的指导下,农村实行了怎样的改革? (4)图一和图三分别反映了建国后我国土地所有制形式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5)今天,我们要用绿色的发展观念致力于美丽乡村的建设,请你就“如何建设美丽乡村”献计献策 23. (15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雄赳赳,气昂昂,跨国鸭绿江!保和平卫祖国,就是保卫家乡!中华儿女,齐心团结紧,抗美援朝,打败美帝野心狼!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材料二:新中国成立后,中央人民政府通过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并从当年冬开始在华东、中南等广大新解放区实行没收地主阶级的土地,分给无地和少地的农民,废除地主阶级的封建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借以解放农村生产力及农业生产,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门道路。(1)根据材料一指出“跨过鸭绿江”的军队名称是什么?“打败美帝野心狼”的标志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指的是哪一历史事件?并概括“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门道路”的原因? (3)根据以上这两则材料所述事件的共同作用是什么?为了此目的,党和政府还做了一件什么事? 24. (20分)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50年前,党中央和毛泽东同志高瞻远瞩,审时度势,果断作出了和平解放西藏的重大决策,中央人民政府和原西藏地方政府签订了“十七条协议”(即关于和平解放西藏办法的协议),西藏实现了和平解放。胡锦涛在庆祝西藏和平解放5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材料二:朝中人民在历时三年的祖国解放战争中创造了打败美国等16国武装侵略者和韩国军队的历史奇迹。志愿军战士们在朝鲜战场上与朝鲜军民在一个战壕里生死与共,在反对共同敌人的斗争中创造了国际主义的崇高典范朝鲜朝中社评论材料三:敬爱的毛主席:我们是辽东省(今辽宁省)宽甸县最偏僻的一个村。全村152户,2511亩地,11户富农、地主就占了1000多亩。我们祖祖辈辈做梦也在想着有一天自己能有三,五亩的地,能在自己的土地上耕种,那有多高兴啊!现在这个梦想终于实现了辽宁农民给毛主席的一封信请回答:(1)材料一中西藏“实现和平解放”是在哪一年?“十七条协议”是在什么地方签订的? (2)材料二中的“祖国解放战争”指的是那一场战争?“打败美国等16国武装侵略者和韩国军队的历史奇迹”实现的标志是什么? (3)材料三中“辽宁农民梦想”的实现与哪场运动有关?指导这场运动的纲领性文件是什么? (4)上述材料所反映的几个事件有什么共同的历史作用? 25. (5分)平津战役中,中国共产党采取和平手段解放北平。你知道为什么吗?第 12 页 共 12 页参考答案一、 选择题 (共20题;共40分)1-1、2-1、3-1、4-1、5-1、6-1、7-1、8-1、9-1、10-1、11-1、12-1、13-1、14-1、15-1、16-1、17-1、18-1、19-1、20-1、二、 综合题 (共5题;共85分)21-1、21-2、21-3、21-4、22-1、22-2、22-3、22-4、22-5、23-1、23-2、23-3、24-1、24-2、24-3、24-4、25-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