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科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5月月考历史试题(II )卷

上传人:xiao****017 文档编号:13075902 上传时间:2020-06-05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23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科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5月月考历史试题(II )卷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苏科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5月月考历史试题(II )卷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苏科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5月月考历史试题(II )卷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苏科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5月月考历史试题(II )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选择题 (共24题;共48分)1. (2分)下列事迹与杨坚无关是( )A . 581年建立隋朝B . 开始用分科考试办法选拔官员C . 589年统一全国D . 施行暴政引发了大规模的农民起义2. (2分)在我国古代有这样一项水利工程,它以洛阳为中心,北抵涿郡南至余杭,大大促进了我国南北地区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这项水利工程是( )A . 都江堰B . 长城C . 灵渠D . 大运河3. (2分)下列有关我国古代中央集权制的表述, 不正确的是( ) A . 秦朝的郡县制是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的标志B . 唐朝的三省六部制主要强化中央对地方的管理C . 元朝的行省制巩固统一的多民族封建国家D . 明朝的内阁不是中央一级正式行政机构4. (2分)以下盛世局面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贞观之治 文景之治 开元盛世 光武中兴A . B . C . D . 5. (2分)余秋雨在十万进士中认为,科举制度选拔的“十万进士”,“其中包括着一大批极为出色的、有着高度文化素养的政治家和行政管理专家”。这说明科举制度( ) A . 有利于寒门子弟入朝为官B . 导致了“重文轻武”的现象C . 成为束缚人们思想的工具D . 是行之有效的选官用人制度6. (2分)现在,我们的年轻人喜欢西方人的节日和习惯,在唐朝时唐文化影响深远,至今在周边国家还能看到唐文化影响痕迹的有( )日本的京都街道 过端午节过重阳节 过圣诞节A . B . C . D . 7. (2分)小明将参加学校组织的“话说唐太宗政绩”的知识擂台赛,他准备的下列史实中不正确的是( ) A . 修订法令,删繁就简B . 重视人才的培养C . 轻徭薄赋,减轻农民负担D . 创立科举制度8. (2分)“鉴真盲目航东海,一片精诚照太清。”鉴真把唐朝文化带到了( )A . 新罗B . 天竺C . 日本D . 大秦9. (2分)“开元初,四方丰稔,城镇商铺林立,客商如云。丁壮之夫,不识兵器。”这段史料可以用于研究下列哪位皇帝在位时期的社会经济状况( ) A . 隋炀帝B . 唐太宗C . 武则天D . 唐玄宗10. (2分)小明同学进行探究性学习,他搜集了“契丹的兴起”、“澶渊之盟”、“宋夏和战”、“岳飞抗金”的相关资料,由此可知他探究的主题是( )A . 中华文明的起源B . 统一国家的建立C . 多民族政权的并立D . 繁荣与开放的唐朝11. (2分)唐代文学家柳宗元曾写道:“文皇南面坐,夷狄千群趋。献号天可汗,以覆我国都。”其中的“文皇”是指( ) A . 汉文帝B . 汉武帝C . 唐太宗D . 唐玄宗12. (2分)为了分割地方知州的权力,宋太祖设置的官职是( )A . 副宰相B . 通判C . 节度使D . 转运使13. (2分)两宋时期形成民族政权并立的格局。 下面反映辽与北宋对峙形势的示意地图是( )A . 图一B . 图二C . 图三D . 图四14. (2分)归纳阶段特征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方法之一。辽、宋、夏、金时期的阶段特征是( )A . 政权并立B . 国家统一C . 三国鼎立D . 和平共处15. (2分)我国最后完成经济重心南移是在( )A . 唐朝后期B . 五代C . 北宋D . 南宋16. (2分)(宋)吴自牧在梦梁录中记载“奇术异能,歌舞百戏,鳞鳞相切,乐声嘈杂十数里。”这段材料主要反映了宋朝( )A . 知识分子地位提高B . 商人的地位提高C . 城市文化生活丰富D . 节日的热闹景象17. (2分)元朝统治者再划分行中书省时,打破“山川形便”划分行政区域的原则,采取“犬牙交错”的原则,任意将自然环境差异极大的地区拼成一个一级政区。元朝这样划分行政区域主要是为了( ) A . 改变以前地方无权状态B . 加强中央集权防止地方割据C . 促进各地经济文化交流D . 促进地方区域经济平衡发展18. (2分)被称为“为资本主义世界的到来吹响了号角”和“水手之友”的发明分别是我国古代发明中的( )A . 印刷术、造纸术B . 火药、指南针C . 指南针、造纸术D . 火药、印刷术19. (2分)松江一带成为全国的棉纺织业中心,赢得了“松郡棉布,衣被天下”的赞誉,历经数百年而不衰。松江地区“衣被海滨,利及数省”主要得益于( )A . 黄道婆B . 毕昇C . 忽必烈D . 沈括20. (2分)明清时期加强专制统治的措施有( )明太祖废除丞相 雍正帝设立军机处 实行八股取士 思想上推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A . B . C . D . 21. (2分)荷兰殖民者被迫向郑成功投降,台湾回到祖国的怀抱是在( )A . 1661年B . 1662年C . 1683年D . 1684年22. (2分)曾写下“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的诗句,成功平息东南沿海倭患的民族英雄是( )A . 岳飞B . 郑成功C . 文天祥D . 戚继光23. (2分)代表清朝中央政府同达赖、班禅共同管理西藏的是( ) A . 乌里雅苏台将军B . 伊犁将军C . 驻藏大臣D . 盛京将军24. (2分)某剧组在拍摄电视剧郑成功时,为郑成功布置书房场景的道具中,不应该出现的是( )A . 书架上摆着中国古典四大文学名著B . 墙壁上挂着王羲之的兰亭序C . 中堂悬挂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D . 案头摆放一尊浙江哥窑烧制的冰裂纹瓷器二、 综合题 (共2题;共23分)25. (10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魏晋南北朝及隋唐之时,南方经济有了巨大的发展,经济重心开始南移,逐步进入南北经济并驾齐驱的局面。其主要原因一是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战乱,人口大量南迁,带来了中原先进的生产工具、技术和文化知识,从而大大推动了南方经济的发展。二是隋唐时期国家统一促进了南北经济的发展,大运河的开凿,把南北经济联系起来,在这个基础上,黄河和长江两大领域的经济齐头并进。三是各族人民密切交流,互相学习,促进了民族交融,也促进了南方经济的发展。两宋之时,我国古代经济发展重心,已南移于东南,即长江以南的安徽、江苏、浙江、福建、广东和江西。两宋时期,我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完成。摘编自谢琳重心渐南移,经济共腾飞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研究(1)材料中的“大运河”开凿于哪一朝代? (2)阅读以上材料,提炼出一个观点,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26. (13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祁连山“在张掖、酒泉二界上,有松柏五木,美水草,冬温夏凉,宜畜牧。”歌谣称:“ 亡我祁连山,使我六畜不蕃息(繁殖)”。汉书材料二:见图2材料三:谨案,自乾隆五十八年(1793),钦定章程及大臣奏议均已分载各门。谨遵照原案,纂成条例,汇为一门,以便检查。镇抚。驻藏大臣督办藏内事务,应与达赖喇嘛、班禅额尔德尼平等。驻藏大臣每年五、六月间奏明,轮流一人前往后藏巡视边界,操阅番兵,所用乌拉人夫,俱自行给与价值,不得扰乱番民,以示体恤。引自卫藏通志卷12条例(1)材料一中加点部分所描述的现象是_事件导致的。西汉为拓展疆域,在图1中A处_(地名)设置机构进行管理。后来,西汉政府为加强对西南边疆地区管理,又在B处设置_(行政机构)管理河内西北事务。(2)选做题:以下两个小题,请任选一个作答(如果两个都答,按第小题计分)依据材料二,说明“宣政院印章”的发现反映了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一时期加强对边疆地区管理的影响。依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两条明清时期加强对这一地区管理的史实,并分析明清时期中央与这一地区联系日益紧密的原因。(3)综合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中央与边疆地区关系的认识。第 11 页 共 11 页参考答案一、 选择题 (共24题;共48分)1-1、2-1、3-1、4-1、5-1、6-1、7-1、8-1、9-1、10-1、11-1、12-1、13-1、14-1、15-1、16-1、17-1、18-1、19-1、20-1、21-1、22-1、23-1、24-1、二、 综合题 (共2题;共23分)25-1、25-2、26-1、26-2、26-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