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九年级下学期历史第一次模拟试卷A卷

上传人:xiao****017 文档编号:13075001 上传时间:2020-06-05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38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人教版九年级下学期历史第一次模拟试卷A卷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新人教版九年级下学期历史第一次模拟试卷A卷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新人教版九年级下学期历史第一次模拟试卷A卷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人教版九年级下学期历史第一次模拟试卷A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选择题 (共20题;共40分)1. (2分)规定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的不平等条约的是( )A . 马关条约B . 辛丑条约C . 九国公约D . 南京条约2. (2分)报业和出版业同为大众传媒,但二者又是有区别的。这种区别主要表现在( )报业以刊载新闻为主;出版业以传播科学、文化为主报 业侧重于舆论监督、影响民众;出版业侧重于文化与知识的传载,以此教育民众出版业的历史比报业历史长报业的时效性比出版业的时效性强 A . B . C . D . 3. (2分)黄海海战中沉没的致远舰至今已达120年之久,船上的许多珍贵文物已打捞出水。当年下令用自己的军舰致远舰撞击敌人军舰,最后壮烈牺牲的中国海军将领是( )A . 林则徐B . 左宗棠C . 丁汝昌D . 邓世昌4. (2分)“赤水金沙辗转渡,雪山草地等闲飞”这是某纪念馆门柱上的一副对联,从中可以看出该纪念馆是( )A . 北伐战争纪念馆B . 南昌起义纪念馆C . 红军长征纪念馆D . 渡江战役纪念馆5. (2分)歌曲松花江上唱出东北人民流离失所、家破人亡的悲痛之情,它创作的背景是( )A . 九一八事变B . 七七事变C . 八一三事变D . 南京沦陷6. (2分)胡乔木在回忆录中写道,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后,毛泽东几个月来心里郁积的“一块石头落地,大大地松了一口气”。毛泽东“大大地松了一口气”的原因在于( )A . 抗日战争终于结束了B . 彻底打败了蒋介石C . 这一行动揭开了人民解放军全国性战略进攻的序幕D . 淮海战役取得了决定性胜利7. (2分)高明在学习中国近代史时,收集到以下三幅图片,请问他在进行哪一历史主题的学习( )A . 北伐战争B . 十年内战C . 抗日战争D . 解放战争8. (2分)张謇是中国近代的著名实业家、近代儒商的典范他以“实业救国”为理想,创办的企业是( )A . 轮船招商局B . 汉阳铁厂C . 湖北织布局D . 大生纱厂9. (2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剥削土地制度被彻底废除是下列哪一事件后( ) A . 颁布天朝田亩制度B . 土地革命兴起C . 颁布土地改革法D . 土地改革完成10. (2分)1949年10月,面对一个新中国的诞生,诗人胡风以一句“时间开始了”表达自己的心声。对于无数人来说,1978年召开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意味着“时间又开始了”!对此认识错误的是( )A . 前者使中国人民站起来B . 前者标志着中国社会主义制度确立C . 后者让中国人民富起来D . 后者标志着中国进入改革开放时期11. (2分)1985年起,我国开始以国有企业改革为重点的城市改革,1992年后国有企业改革加快了步伐,大中型企业向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迈进。促使其改革步伐加快的主要因素是( )A . 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B . 公司制、股份制的推行C . 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D . 确立以公有制为主的多种所有制经济12. (2分)使人民群众能够依法直接行使民主权利、管理自己的事情的是( ) A . 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施行B .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的施行C .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施行D . 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的施行13. (2分)某同学整理所学知识,制成如下知识卡片如果要给卡片一个名称,最合适的是( )A . 民族工作成就B . 外交工作纪事C . 思想文化成果D . 祖国统一大业14. (2分)20世纪70年代,我国外交事业取得了重大成就有人用“梅开三度”来形容,你认为“梅开三度”包括( ) 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提出“求同存异”方针 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 美国总统尼克松访问中国、中美在上海发表联合公报,中美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中日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A . B . C . D . 15. (2分)“在新旧制度转变的过程中,在暴力冲突与和平过渡之间,英国人选择了后者,而且取得了成功。”这里所说的“和平过渡”是 ( )A . 议会斗争B . 处死国王C . 王朝复辟D . 宫廷政变16. (2分)日本进行明治维新的根本原因是( ) A . 天皇要求改革B . 西方列强的侵略C . 倒幕运动取得成功D . 幕府统治阻碍了社会的发展17. (2分)沙俄、苏俄、苏联、俄罗斯是以当今俄罗斯为主体的不同时期的国名,下列事件发生在“苏联”时期的是( ) A . 1861年改革B . 二月革命C . 十月革命D . 斯大林模式18. (2分)这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盟军在欧洲西线战场发起的一场大规模攻势,是目前为止世界上最大的一次海上登陆作战。美国、英国、加拿大的百万军队,17万辆车辆,60万吨各类补给品,成功渡过英吉利海峡。最终美英军队重返欧洲大陆,使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战略态势发生了根本性变化。这次行动是( ) A . 不列颠战役B . 莫斯科保卫战C . 斯大林格勒战役D . 诺曼底登陆19. (2分)20世纪二三十年代,面对国内的经济和政治危机走上法西斯道路的国家是( )德国 美国 意大利 日本A . B . C . D . 20. (2分)雨果曾预言“总有一天所有的欧洲国家都将紧紧地融合在一个高一级的整体里”。1993年,欧洲建立的“高一级的整体”是( ) A . B . C . D . 二、 判断题 (共6题;共22分)21. (2分)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使国民党军队的主力基本被消灭,大大加速了解放战争在全国的胜利。 22. (2分)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在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资本主义三座大山的夹缝中求得生存,艰难发展。( )23. (2分)新中国成立后,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这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和基本政治制度。( )24. (12分)史实与推论:科学全面地解读史实,可以得出正确的历史推论。请对下面推论作出判断。(1)史实:1951年5月23日,中央人民政府和西藏地方政府在北京中南海正式签订了关于和平解放西藏办法的协议,宣布了西藏的和平解放。(2)史实:1958年8月中共中央作出关于在农村建立人民公社问题的决议,全国上下迅速掀起了人民公社化运动的高潮,到1959年底,全国建成公共食堂300万个,有4亿人在公共食堂免费吃饭。(3)史实:邓小平同志说:“凤阳花鼓中唱的那个凤阳县,绝大多数生产队搞了大包干,也是一年翻身,改变面貌。有的同志担心,这样搞会不会影响集体经济。我看这种担心是不必要的。总的说来,现在农村工作中的主要问题还是思想不够解放。”(4)史实:中国经过两次裁军,削减了100多万军队,调整了军费开支,把有限的财力用于研制高技术兵器,发展高技术兵种,培养军地两用的高技术人才。(5)史实:1994年在印度尼西亚茂物举行的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上,江泽民主席就亚太国家的经济合作、共同发展问题,提出了五项原则,博得与会国家的赞赏和支持。(6)史实:1987年,台湾民众发起返乡运动,提出:“生,则让我们回去奉上一杯茶;死,则让我们回去献上一炷香。”25. (2分)来克星顿枪声拉开了美国独立战争的序幕;而斯大林格勒战役则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 26. (2分)“信息化”“全球化”是新经济的特征;“网络黑客”,“航天技术”词的出现因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兴起。( )三、 填空题 (共3题;共5分)27. (1分)中国近代“实业救国”的道路之所以行不通,主要是因为中国是一个_国家。 28. (2分)_的完成,为国家的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2001年,我国加入_(中文全称),为我国参与经济全球化开辟了新途径。 29. (2分)1946年6月,蒋介石撕毁“双十协定”,对_解放区发动进攻,全面内战爆发。1947年3月,国民党军队进攻陕甘宁解放区,中共中央主动撤离_,转战北,贺龙、彭德怀率西北人民解放军,粉碎了敌人的进攻。 四、 综合题 (共3题;共70分)30. (20分)近代以来,中国的仁人志士为挽救民族危机,经过了走西方的路,走俄国的路,走自己的路的探索。下列材料以“忆沉浮,探复兴”为主题进行探究式学习,阅读后回答问题。 材料一:伴随着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程度的不断加深,封建统治飘摇不定,以曾国藩、李鸿章为首的封建大吏着手开始由上至下的改良。但是他们始终没有触及封建体制的改变,始终维护着封建阶层的利益核心。材料二:资产阶级上层改良运动主要由康有为、梁启超等人倡导,却以下跪的方式祈求改良,最终由于触碰了封建统治阶级核心利益和统治体制而夭折。以孙中山为首的下层资产阶级暴力派,夺取了国家政权,却以袁世凯称帝断送了建立共和国的伟大主张。材料一、材料二摘自浅论近代中国道路选择的曲折性材料三:1915年,陈独秀在敬告青年一文中说:“国人而欲脱蒙昧时代,羞为浅化之个民也,则急起直追,当以科学与人权并重。”改编自岳麓版历史教材八上材料四:“走俄国人的路”,是对“社会主义”的追求与认同,由于没有看到国情上的差异,中国革命道受一系列挫折与失败。后来,毛泽东号召要立足中国国情,探索“有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近代中国社会发展道路选择的历史考察及启示(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曾国藩、李鸿章为首的这场改良运动是指什么事件?这次以维护“封建阶层的利益核心”而发起的运动失败的原因是什么? (2)材料二中的“改良主义”“暴力革命”主要学习西方的什么内容?结合所学知识,这次“暴力革命”的果实尽管被“断送”,但仍有哪些积极意义? (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材料中“科学与人权”并重的思想产生于哪一运动之中? (4)根据材料四,结合所学知识毛泽东在实践中探索“有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所迈出的第一步是什么? 31. (10分)历史上国共两党曾经有过两次合作,请简要回答下列问题: (1)第一次国共合作取得了什么成果?第一次国共合作破裂的标志及由此造成的危害是什么? (2)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的标志是什么?第二次国共合作的成果是什么?你从国共两党关系的变化及影响中获得了什么启示? 32. (40分)中苏两国都进行了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但结局迥然不同。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1929年到1933年这次全球经济危机震撼了整个资本主义世界,也充分暴露了自由市场经济的弊端。而苏联却在第一个五年建设计划(1928-1932年)的指导下,获得突飞猛进的发展。这时,欧美开始转向苏联寻找出路。(苏联)所采取的“计划”方式,引起了西方世界的极大兴趣。20世纪30年代,西方人士纷纷前往苏联取经。美国的一名记者从苏联回国后告诉国人:“我看到了未来,它行得通”。一时之间,“计划”成了最时髦的名词。大国崛起材料二 苏联的“袖们并没有像罗曼罗兰期待的那样,及时发现和纠正包括高度计划经济体制在内的一些政策弊端,以至于积重难返,丧失了让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的机会。材料三 1953年,中国共产党提出了我国过渡时期的总路线。为了贯彻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党和政府制定了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领导全国人民有计划地进行大规模的经济建设。到1957年底,第一个五年计划超额完成。同1952年相比,工业总产值增长128%,农业总产值增长25%,钢产量增长近3倍。同时期,我国进行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材料四 习近平同志在十八届三中全会上指出: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改革开放是我党历史上的一次伟大觉醒,正是这个伟大觉醒孕育了新时期从理论到实践的伟大创造从这个意义上说,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1)依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回答:“20世纪30年代,西方人士纷纷前往苏联取经”的原因。(2)依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回答:“20世纪30年代,西方人士纷纷前往苏联取经”的原因。(3)依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苏联“高度计划经济体制”确立的标志是什么? 这种体制的弊端积重难返,它产生的最严重后果是什么?(4)依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苏联“高度计划经济体制”确立的标志是什么? 这种体制的弊端积重难返,它产生的最严重后果是什么?(5)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一五计划完成的重要意义,并指出材料中“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的实质。(6)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一五计划完成的重要意义,并指出材料中“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的实质。(7)请指出新时期我党在理论上伟大觉醒的最重大贡献。 在进行改革开放的过程中,我国政府不断探索市场的作用,积极融入世界经济。请指出新时期中国主动融人世界市场的三个阶段。(8)请指出新时期我党在理论上伟大觉醒的最重大贡献。 在进行改革开放的过程中,我国政府不断探索市场的作用,积极融入世界经济。请指出新时期中国主动融人世界市场的三个阶段。第 14 页 共 14 页参考答案一、 选择题 (共20题;共40分)1-1、2-1、3-1、4-1、5-1、6-1、7-1、8-1、9-1、10-1、11-1、12-1、13-1、14-1、15-1、16-1、17-1、18-1、19-1、20-1、二、 判断题 (共6题;共22分)21-1、22-1、23-1、24-1、24-2、24-3、24-4、24-5、24-6、25-1、26-1、三、 填空题 (共3题;共5分)27-1、28-1、29-1、四、 综合题 (共3题;共70分)30-1、30-2、30-3、30-4、31-1、31-2、32-1、32-2、32-3、32-4、32-5、32-6、32-7、32-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