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教育版2020届九年级下学期历史第一次月考试卷B卷

上传人:xiao****017 文档编号:13074923 上传时间:2020-06-05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40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川教育版2020届九年级下学期历史第一次月考试卷B卷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四川教育版2020届九年级下学期历史第一次月考试卷B卷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四川教育版2020届九年级下学期历史第一次月考试卷B卷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四川教育版2020届九年级下学期历史第一次月考试卷B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选择题 (共20题;共40分)1. (2分)赤壁之战发生在( )A . 战国时期B . 东汉末年C . 三国时期D . 南北朝时期2. (2分)据记载,春秋时期鲁国向周天子朝贡7次,其中鲁国国君亲自去的只有3次。同时鲁国却朝齐11次,朝晋20次。这说明( )A . 鲁国定期向周天子纳贡B . 鲁国国君很傲慢C . 诸侯之间来往十分密切D . 周王室地位衰落3. (2分)有史学家认为:“孔子的学说在他生前并没有被普遍接受,更不用说贯彻了。公元前2世纪,孔子的学说被宣布为国家的官方教义或官方信仰。”这一改变是从哪一位皇帝开始的( ) A . 秦始皇B . 汉武帝C . 隋文帝D . 唐太宗4. (2分)下表所示内容的直接作用是( )A . 推动经济发展B . 促进民族交融C . 加强中央集权D . 实现南北统一5. (2分)唐代海外贸易非常兴盛,为了管理对外贸易,唐朝还特地在广州设置了什么机构?( ) A . 尚书省B . 中书省C . 市舶司D . 门下省6. (2分)下列对四大发明的知识整理,错误的一项是( ) A造纸术西汉早期发明的纸是目前世界上已知最早的纸。东汉时期,蔡伦改进造纸术,发明了“蔡侯纸”。B印刷术隋唐时期,出现了雕版印刷品。南宋时,毕昇发明活字印刷术。C指南针战国时期人们制成司南,是世界上最早的指南仪器。北宋制成指南针,并开始应用于航海。D火药宋元时期,火药武器广泛应用于战争。13、14世纪,火药和火药武器开始传入阿拉伯和欧洲。A . AB . BC . CD . D7. (2分)军机处设立于( )A . 顺治时期B . 康熙时期C . 雍正时期D . 乾隆时期8. (2分)曹汝霖在回忆录中写到:“一天,吴总监来电天安门外有学生千余人,手执白旗,标语为和会失败,攻击曹总长诸位,请诸位暂留公府。”这段文字讲述的是( )A . 公车上书B . 百日维新C . 新文化运动D . 五四运动9. (2分)下列属于洋务派创办的军事工业的是( ) A . 大生纱厂B . 开平煤矿C . 江南制造总局D . 汉阳铁厂10. (2分)对下面年代尺中提供的时间,解读最准确的是( )A . 中国近代遭受外来侵略的全过程B . 中国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程C . 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逐渐形成和瓦解的历程D . 中国近代化的进程11. (2分)他曾经通过计算得出结论:地球在赤道附近略宽而且相对扁平。“他”是( )A . 牛顿B . 瓦特C . 达尔文D . 爱迪生12. (2分)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失败后,中国共产党接受教训,继续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主要是指( )A . 开始与国民党合作,开展国民大革命B . 中国革命必须由城市转入农村C . 必须坚持掌握对中国革命的领导权D . 单靠工人斗争是无法战胜敌人13. (2分)下列是某校为举办“中国共产党早期奋斗历程”图片展而搜集的图片,请你按事件发生的先后排序( )A . B . C . D . 14. (2分)抗战胜利前夕,在党的一次重要会议上,毛泽东号召全党:“下定决心,不怕牺牲,排除困难,去争取胜利”。会议为争取抗战的最后胜利奠定了基础。该会议是( ) A . 中共一大B . 遵义会议C . 中共七大D . 中共十二大15. (2分)读农家春联,忆农村往事。在下列农家春联中,反映土地改革运动的是( )A . 大包干是摇钱树,不出三年都变富B . 土地还家山河改色,妖氛敛迹农民翻身C . 食堂巧煮千家饭,公社饱暖万人心D . 毛主席挥手指方向,合作化道路宽又广16. (2分)某历史研究小组的同学对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上卷)中“社会主义改造的高潮引起了政治形势的根本变化”这句话展开了争论,其中推理最正确的是( ) A . 甲:不对,“一五”计划后社会主义制度基本确立B . 乙:对的,三大改造后的人民实现了当家做主C . 丙:不对,三大改造后中国仍是新民主主义国家D . 丁:对的,三大改造后社会主义制度基本建立17. (2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四五年间,我国逐渐完成了战后经济的恢复,转而进行大规模的经济建设。但资本和资源的严重匮乏阻碍了我国的发展。为此,中共中央实行了利用有限的资本和资源加快建设重工业和完整工业体系的发展战略。这一“战略( ) A . 使我国建立起社会主义基本制度B . 改变了工业分布偏于沿海和沿江的格局C . 使我国成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国家D . 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的对外开放格局18. (2分)改革开放后,中央政府根据一些地区的历史和现状设立了特区。下图中两幅图片所示两个特区最主要的区别是( )A . 文化传承不同B . 政治体制不同C . 经济模式不同D . 生活方式不同19. (2分)四项基本原则提出的意义是( ) A . 为我国的改革开放和整个现代化事业进一步指明了方向B . 为重新确立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奠定基础C . 为推进社会主义民主保障城乡人民当家做主的权利D . 为完成祖国统一大业指明了正确的道路20. (2分)2016年9月,我国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空间实验室天宫二号将要发射。这将是我国航天技术领域的重大突破。追溯历史,下列科技成果中,表明我国开始进入航天时代的是( ) A . 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B . 无人飞船“神舟1号”发射成功C . 中近程地地导弹发射成功D . “东方红1号”卫星发射成功二、 材料分析题 (共4题;共80分)21. (25分)阅读下列材料亚非绝大多数国家和人民,自近代以来都曾经受过、并且现在仍然受着殖民主义所造成的灾难和痛苦。这是我们大家都承认的。从解除殖民痛苦和灾难中找出共同基础,我们就容易互相了解和尊重,互相同情和支持,而不是互相疑虑和恐惧,互相排斥和对立。我们的会议应该求同存异。会议应将这些共同愿望和要求肯定下来,这是我们中间的主要问题。周恩来在亚非会议上的讲话请回答:(1)亚非会议召开于何时何地?(2)这次会议的特点是什么?(3)周恩来提出的“求同存异”的方针,对本次亚非会议起到了怎样的作用?(4)这次会议形成了一种什么精神?(5)建国初期,周恩来为我国外交事业做出了哪些重大贡献?22. (10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915年,一些进步的知识分子高举“民主”“科学”两面大旗,在社会上掀起了一股生气勃勃的思想解放潮流。材料二:“外争主权,内惩国贼”“取消二十一条”。请回答:(1)材料一中的“民主”和“科学”是哪一运动的两面大旗?这次运动的领导人和主阵地分别是什么?(2)材料二反映的是什么历史事件?引发该事件的直接原因是什么?这一历史事件有何重大意义?23. (20分)在深人贯彻中国共产党十八届六中全会精神、全面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征程中,我们更加深切缅怀近代以来为中华民族独立和解放而顽强奋斗的所有先驱,他们为祖国和民族建立的丰功伟绩永垂史册。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材料二:“1462,Z-Y-,这是从上海到北京的空间距离。然而,从诞生于上海到在北京执掌全国政权,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的奋斗历程,走了整整28年。期间,终于找到一条正确的革命道路。中国共产党先后经历了日出东方星火燎原力挽狂澜灯塔指引进京赶考五个关键阶段。”新华社特稿在历史关节点上材料三:(1)材料一中图4的两幅图片(图甲、乙)与一件“开天辟地”的大事有关。请写出这一“开天辟地”的相关大事是什么?其诞生的标志是什么?选举谁为中央局书记? (2)“走了整整28年。期间,中国共产党终于找到了一条正确的革命道路,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始的标志是什么?“一条正确的革命道路”是什么? (3)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通过一系列的会议不断地促进自己的成长。材料三(图5)展示的具有生死攸关转折点意义的是哪次会议?在这次会议上形成了以谁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 (4)综合上述材料,你得出什么认识? 24. (25分)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已有两千多年的发展历史,“大一统”情怀成为维系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的牢固纽带。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华夏民族大一统的国家伟业到了汉武帝时代,完成了从地理空间到精神空间的整合与凝聚,正是这个伟大而充满凝聚力的民族共同体,承载着中华文明古往今来的生生不息。2000多年来的中国历尽沧桑,也曾战乱分裂,但是不管危机多么深重,由秦汉帝国开创的这一民族共同体总是能够重新走上统一、安定的大道,重现勃勃生机。翦伯赞中国史十五讲材料二:(贞观年间)突厥既亡,其降唐者尚十万,诏群臣议区处之宜。彦博曰:“孔子曰:有教无类,若救其死亡,授之生业(谋生之业),教之礼仪,数年之后,悉为吾民。”上卒用彦博策。资治通鉴材料三:(元朝疆域)北逾阴山,西及流沙,东尽辽左,南越海表。汉唐极盛之际不及焉。元史地理志材料四:(1)开创“华夏民族大一统的国家伟业”的是谁?汉武帝为实现“从地理空间到精神空间的整合与凝聚”,在政治和思想方面分别采取了什么措施? (2)材料二中的“上”采取怎样的民族政策?除材料所述史实外,再举一例。 (3)从材料三中你可以获取的主要信息是什么?元世祖忽必烈为实现对其疆域的有效管辖实行了什么制度? (4)材料四中的三幅图片反映了清朝在处理民族关系上采取的哪三种方式? (5)结合上述内容,归纳历代封建帝王对我国历史发展的共同影响。 第 12 页 共 12 页参考答案一、 选择题 (共20题;共40分)1-1、2-1、3-1、4-1、5-1、6-1、7-1、8-1、9-1、10-1、11-1、12-1、13-1、14-1、15-1、16-1、17-1、18-1、19-1、20-1、二、 材料分析题 (共4题;共80分)21-1、21-2、21-3、21-4、21-5、22-1、22-2、23-1、23-2、23-3、23-4、24-1、24-2、24-3、24-4、24-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