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济宁市历城区2016-2017学年高二政治上学期模块考试期中试题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13074565 上传时间:2020-06-05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14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省济宁市历城区2016-2017学年高二政治上学期模块考试期中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山东省济宁市历城区2016-2017学年高二政治上学期模块考试期中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山东省济宁市历城区2016-2017学年高二政治上学期模块考试期中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山东省济宁市历城区2016-2017学年高二政治上学期模块考试(期中)试题说明:1、考试范围:必修3文化生活前三单元。2、本试卷分第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卷答案涂在答题卡上,第卷直接答在试卷上。3、本试卷共34题,满分100分图三,时间90分钟。第卷 选择题一、选择题(本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文化”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下列属于文化的是2016年10月12日,支付宝将对个人用户超出免费额度的提现收取0.1%的服务费 电视剧校花的贴身高手 青少年学生参观故宫博物院 2016年3月5日我国召开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A B C D2“心暖经济暖”,只有信心才能产生勇气,只有勇气和力量才能战胜困难,这证明了A文化不是人类特有的现象 B文化是一种强大的精神力量C文化和政治相互影响、相互转化 D文化能决定社会的发展和进步32015年9月22日,习近平抵达访美首站西雅图,开启为期7天的访美之旅。中美两国在多方面达成共识,实现了经济、科技、人文交流等多方面的合作。这主要强调A在经济发展的今天,科学技术的决定作用 B美国文化依赖中国文化C我国已经是经济、政治、文化超级大国 D政治对经济、文化的影响4当前我国文化产业产值约占GDP的3%,而发达国家的文化产业一般可达到10%12%,我国文化产业与发达国家水平相差悬殊。这告诉我们A文化是综合国力竞争中维护自身经济安全不可缺少的政治武器B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须提升我国的文化竞争力C在科技和经济全球化的推动下,世界各国文化产业发展差距消失D杜绝国外文化交流、维护我国文化安全显得日益紧迫5中国儒家有一套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办法,概括起来就是八个字:格、致、诚、正、修、齐、治、平。“格”即“格物”,研究万事万物。“致”是“致知”,在研究中找到规律。其余几个字的含义分别为“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做好这八个字,不但可以处理好人际关系,还可以治理天下。上述材料说明A文化影响着人们的交往方式 B儒家文化对社会与人的发展起消极作用C文化能够决定人际关系 D传统文化具有绝对稳定性6家风是一种无言的教育,无字的典籍,无声的力量,是一个人精神成长的重要源头。有什么样的家风,往往就有什么样的价值观,往往就会有什么样的做人做事的态度,为人处世的伦理。家风的好坏甚至影响或决定人的一生。这是因为家风是能在潜移默化中影响人的巨大物质力量 家风是个人成长中具有持久影响力的文化印记 家风都是以积极的家教家训等方式作为传播载体 家风影响人们在实践中目标的确定和行为的选择A B C D 72015年十大感动中国人物“炎黄”张纪清:以自己的行动记录时代前进足音,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倡导良好社会风尚,给人以力量、给人以鼓舞,影响越来越广泛,使广大观众受到心灵的震撼、精神的洗礼、思想的升华。这表明文化能够决定社会的全面发展 文化对人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 有丰富文化知识的人才会有道德 精神力量能够转化为物质力量A B C D 8有人说,“人生是一场负重的狂奔,需要不停地在每一个岔路口作出选择。而每一个选择,都将通往另一条截然不同的命运之路”。从文化角度看,对人的综合素质和终身发展产生深远持久影响的是A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B特定的文化环境和文化活动C不同的风俗习惯、文化程度 D通过自我教育,加强科学文化修养9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好的文艺作品就应该像蓝天上的阳光、春季里的清风一样,能够启迪思想、温润心灵、陶冶人生,能够扫除颓废萎靡之风。”这主要说明优秀文艺作品能A增强民族的自尊自信 B增强人们的精神力量C促进社会的全面发展 D引领中华文化的发展102015年6月22日,在第38届世界遗产大会上,中国大运河获准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重视文化遗产保护的原因是A文化遗产是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 B保护文化遗产有利于实现人类文明趋同C保护文化遗产有利于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 D文化遗产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 112016年8月22日,里约奥运会顺利闭幕,巴西给世界奉献了一场体育的盛会、一场文化的狂欢。巴西的桑巴舞、西班牙的斗牛、中国的舞龙等表明文化的表现形式具有 民族性 多样性 趋同性 融合性A B C D12在中国服装市场上,一些西方设计师的设计作品获得消费者的热捧。他们积极从我国民族传统中汲取养分,通过现代时装外形轮廓与中国传统服饰元素的混合以及中国化元素的非中国化运用,使具有沉静气质的中国风格的高级时装成为这个奢华当道、热闹缤纷的世界里让人驻足欣赏的美丽风景。这告诉我们发展西方文化的关键是继承我国的传统文化 尊重输入地文化是文化交流成功的重要原因 我国文化比其他民族文化更优越 要善于吸取其他民族优秀文化促进自身文化发展A B C D13目前,广东省18至70周岁城乡居民数字化阅读方式的接触率为70.5%,高于传统纸质书报刊阅读率,比全国平均水平高31个百分点,人均阅读电子书4.03本。这说明大众传媒依托现代信息技术成为现代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 新的传媒在我国文化传播与交流中已经完全取代旧的传媒,发挥着重要作用 当代信息技术的运用极大地加快了文化传播、继承与发展 现代传播媒体促进我国文化成为世界唯一主流文化A B C D14目前,传统戏剧如京剧已开始进入中小学课堂。文化部将积极与教育部门协商,出台相关文件,将民歌、民乐纳入中小学音乐课,将剪纸、年画纳入美术课,将传统技艺纳入手工课,使中小学生认识、了解和喜爱非物质文化遗产。上述材料主要强调了A教育具有选择、传递文化的特定功能 B中小学生是民族文化传承的主体C 教育是文化传承的唯一形式 D学校教育的全部功能就在于传承传统文化15下图为某地民俗剪纸作品马上封侯。对剪纸的认识正确的有剪纸属于中华传统建筑剪纸作品具有鲜明的民族性剪纸作品都是传统文化的精华剪纸艺术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A B C D16司马迁说:“父母者,人之本也。”三字经中也提到:“孝于亲,所当执。”“孝敬”一直是中华民族传统文明美德的基础。虽然时代和环境变了,孝敬的表现方式也有所不同,但孝敬长辈是做人的根本,永远都不会变。这主要体现了A传统文化的鲜明民族性B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C对传统文化的全面继承D传统文化的内涵随时而变17有人主张,传统民族节日应考虑恢复一些对现代有积极作用的千年古俗,还应扩充其内涵,如春节宣传一些振兴中华文化的内容;在清明节提倡植树缅怀亲人与先烈,讲一讲先烈和亲人在世时的一些丰功伟绩;在中秋节宣传和谐;在重阳节宣传敬老爱幼等。下列对上述主张的评价判断正确的是A错误的,因为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独立性,应保持不变B错误的,因为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扩充其内涵就是否定其民族性C正确的,因为传统文化的具体内涵只有因时而变,才能促进社会与人的发展D正确的,因为传统文化的内涵只有随时改变,才能促进社会与人的发展18文化的发展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决定文化发展方向的因素是A思想运动 B科学技术的进步 C文化传承 D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徽商纵横明、清两代300多年,其从商人数之多、活动范围之广、商业资本之大、延续时间之长,一度居十大商帮之首。据此回答1920题。19徽商在长期的实践中逐步塑造了极具特色的贾儒结合、义利相兼的理念,这说明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 文化创新制约着社会实践的发展服务于实践是文化创新的唯一目的 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基础A B C D20徽商能够取得辉煌成就绝非偶然,得益于其在经商处世中形成的创新精神,这表明A文化创新可以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 B文化创新否定文化的继承C文化创新是文化自身发展的内在动力 D文化创新是社会实践的源泉和动力徐悲鸿擅长素描、油画、中国画,并把西方艺术手法融入中国画当中,创造了新颖而独特的风格。他的素描、油画则渗入了中国画的韵味,因此他的作品融古今中外技法于一炉,是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典范。据此回答2122题。21上述材料表明,文化创新的过程是剔除传统文化,创造新文化的过程 “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推陈出新、革故鼎新”的过程 不同民族文化之间交流、借鉴与融合的过程 开展文化合作,消灭文化差异的过程A B C D22徐悲鸿文化创新的做法对我们的启示是抛开传统文化,积极进行文化创新 坚持继承传统、推陈出新坚持面向世界、博采众长 推崇外来文化,根本否定传统文化A B C D23初到台湾的大陆游客,常会因台湾民众把“花生”叫“土豆”,把“熊猫”叫“猫熊”,把“公共汽车”叫“公车”,把“窝心”解释为“温馨、贴心”,而引发一些“美丽的 学校_班级: _ 姓名:_考号_密封线内不要答题误会”。两岸民众对词语使用的差异反映了A两岸文化同根同源 B一方水土,一方文化C中华文化底蕴厚重 D汉字是中华文化一脉相传的重要见证24千百年来,济南的城市发展、历史沿革、民风民俗等都与泉水有着最直接、最密切的关系,这成就了济南历史文化名城的地位,最终积淀成济南的泉水文化。这主要体现A文化的自发性和社会性 B文化的民族性和历史性C文化的独特性和区域性 D文化的传承性和创造性25被誉为五千年“国史”的二十四史及清史稿第四次修纂工作2015年底基本完成。国家重视史书典籍的修纂工作是因为史书典籍是中华文化一脉相承的重要见证 史书典籍是文化的唯一载体史书典籍记载的都是优秀的传统文化 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A B C D26中国有修史的传统,“国有史,方有志,家有谱”。继承这一传统,有利于中华文化A薪火相传,一脉相承 B独树一帜,独领风骚C完全继承,开拓创新 D面向世界,博采众长27下列体现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精神的名言或典故是四海之内皆兄弟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天道酬勤 千磨万击还坚韧,任尔东西南北风A B C D28“千里来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这首脍炙人口的打油诗引出一段“邻里之间各让三尺,和睦相处”的传世佳话。从桐城“六尺巷”的典故中,我们可以品味出中华民族勤俭节约、艰苦朴素的精神品格 德治礼序、崇德重礼的美德精华自强不息、开拓进取的精神追求 包容万物、兼收并蓄的精神内蕴A B C D29有人说,一座城市的精神是城市居民的集体记忆、共同气质和价值取向,而这种气质又决定了这座城市会有什么样的成就。290多万名北京市民投票选出的“北京精神”(爱国、创新、包容、厚德)就彰显了这种气质。作为城市精神,“北京精神”是首都人民在长期发展建设实践过程中所形成的精神财富的概括和总结,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要求、首都历史文化的特征及首都群众的精神文化追求。这说明“北京精神”是新时代对中华民族精神的丰富和发展 民族精神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和先进性,决定城市的未来和发展方向 “北京精神”既具有中华文化的共性,又具有自身的区域特性 “北京精神”是超越于人民实践的、超越时代的力量A B C D302016年9月是我国第13个“中小学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月”,许多地方都开展了一系列教育活动。国家有关部门重视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原因是它可以为经济建设提供物质基础和精神动力它是不断增强我国国际竞争力的要求 它是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需要 它是提高全民族政治素质的必然要求A B C D 第II卷 非选择题题号31323334总分得分阅卷人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40分)31.2015年7月31日,在国际奥委会第128次全会上,中国北京获得2022年第24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举办权。北京成为第一个既举办过夏奥会又举办冬奥会的城市。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说,体育是一项神圣的事业,拥有改变人生、改变世界的力量,这次申办成功将大力推动中国体育事业和群众体育的发展,加速“健康中国”理念的实现,大力造福人民群众,同时推进世界各国之间的交流发展。结合材料和文化与生活的知识,分析我国举办2022年冬奥会的意义。(12分)322015年9月2225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对美国进行国事访问,强调了中美人文交流的重要性和我国采取的措施。1979年,中美人员往来仅几千人次;2014年,双方430万人次穿梭来往于大洋两岸,中美间每隔17分钟就有一架航班起降。这体现了两国人民在文化、教育、旅游等诸多领域相互了解、互学互鉴的巨大需求,是中美两国不断开拓双边各领域合作的真实写照。中美人文交流合作成果丰硕,有力展现出中美关系发展的蓬勃生机和巨大潜力。人文交流与政治互信、经贸合作共同构成中美关系的三大支柱,不断为中美关系注入正能量,带来暖力量。运用文化多样性的知识,说明中美加强人文交流的意义。(8分)33. 2015年9月3日,习近平在大阅兵前的讲话中宣布裁军30万人,这次裁减军队员额,重点是压减老旧装备部队,精简机关和非战斗机构人员,调整优化军队结构。全军专业文艺院团是裁撤呼声最高的。出路在哪里?某国有文艺院团的成功转企改制提供了借鉴。D团改制后,在实践操作中不断摸索总结改进,全团人员群策群力,集思广益,以市场为导向,例如以敦煌传统故事为题材新编杂技剧敦煌神女等,借鉴国际流行的演员签约制、演出代理制等市场化的手段,让这部舞剧成为中国舞剧市场化运作的典范;用国际常见的双方盈利分成的演出模式进军国际市场,成功打入海外主流文化市场,亦成为中国文化产品以市场方式“走出去”的范例。结合材料和文化创新的有关知识,谈谈D团成功转制的经验。(10分)34齐鲁文化是特定历史时期、特定范围的地域文化,是山东人民在数千年的历史长河中通过融汇各种思想,去芜存菁而形成的具有山东特色的地方文化。与其他地域文化相比,齐鲁文化具有鲜明的双重性:一方面,作为两千多年封建统治思想的儒家思想在汲取齐鲁文化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中国的传统文化更多地打上了齐鲁文化的烙印;另一方面,齐鲁文化又是一种地域文化,齐鲁文化除了具有中国传统文化的本质内核外,更具有鲜明的山东特色。结合材料和中华文化的知识,说明齐鲁文化的双重性反映的文化生活道理。(10分)高二模块考试政治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5 CBDBA 610 BDABC 1115 CDAAB 1620 BCDDA 2125 ACBCD 2630 ADACB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40分)31. (12分) (1)文化是一种精神力量。举办2022年冬奥会有利于弘扬奥林匹克精神,有利于激发人们的爱国情感,从而推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进程,对民族复兴和中国梦的实现产生重大影响。(3分)(2)文化与经济相互影响、相互交融。举办冬奥会,能进一步推动冰雪运动普及和体育产业发展,促进产业转型升级。(3分)(3)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举办冬奥会,有利于提升我国的文化软实力,从而提升我国的国际形象和地位。(3分)(4)举办冬奥会,能够营造良好的体育运动氛围,促进体育运动的开展,有助于践行“健康中国”理念,提高群众的身体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3分)32(8分)(1)文化具有多样性。中美加强人文交流展现了世界文化的多姿多彩。(2分)(2)文化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中美加强人文交流既有利于传播、创新、发展本民族文化,为中美文化发展注入了生机和活力,又推动了世界文化的繁荣,是中美文化相互尊重的体现。(4分)(3)中美人文交流适应了中美两国人民的文化需求,不断为中美关系的健康发展注入正能量,带来暖力量。(2分)33. (10分) 立足社会实践,把实践中不断摸索总结改进做为根本途径;(2分)继承传统,推陈出新,以敦煌传统故事为题材新编杂技剧敦煌神女;(2分)面向世界,博采众长,借鉴国际流行的演员签约制、演出代理制等市场化的手段,采取国际常见的双方盈利分成的演出模式进军国际市场;(2分)推动文化内容形式、体制机制等创新解放文化生产力,激活文化产业;(2分)全团人员群策群力,集思广益,依靠群众,人民群众是文化创新的主体。(2分)34. (10分) (1)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其原因是中华文化特有的包容性,即求同存异、兼收并蓄。儒家思想汲取了齐鲁文化的营养,才能历经几千年而不衰。(4分)(2)中国的传统文化更多地打上了齐鲁文化的烙印,说明中华文化是各民族文化的共同体,各民族文化既有中华文化的共性,又有各自的民族特征。(3分)(3)齐鲁文化具有明显的山东特色,说明我国幅员辽阔,各地自然条件千差万别,经济社会发展程度不同。受历史、地理等因素的影响,各地区的文化带有明显的区域特征。(3分)1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