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师大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B卷

上传人:xiao****017 文档编号:13073596 上传时间:2020-06-05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30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华师大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B卷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华师大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B卷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华师大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B卷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华师大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B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选择题 (共19题;共38分)1. (2分)历史线索是观念化了的历史链条,它是由产生重大事件或者历史转折的年份贯穿的历史链条。下列年份在中国近代民主革命发展历程中,更具标界意义的是( )A . 1949年B . 1917年C . 1860年D . 1894年2. (2分)“长夜难明赤县天,百年魔怪舞蹁跹,人民五亿不团圆。一唱雄鸡天下白,万方乐奏有于阗,诗人兴会更无前。”诗中的“一唱雄鸡天下白”是指( )A . 抗日战争的胜利B . 新中国的成立C . 文化大革命的结束D . 港澳的回归3. (2分)2016年3月28日,是西藏百万农奴解放66周年纪念日。由于特殊的地理、历史原因,西藏解放推迟至1951年。其解放方式是( )A . 和平解放B . 武力攻克C . 民族区域自治D . 一国两制4. (2分)历史兴趣小组开设了一个有关抗美援朝时期人物的专题网站,收录的历史人物不包括( )A . 彭德怀B . 黄继光C . 邱少云D . 叶挺5. (2分)新版100元人民币上的人物对中国革命的伟大贡献包括( )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领导中国人民当家作主站起来 领导中国人民改革开放富起来A . B . C . D . 6. (2分)下列歌词反映的历史事件,发生时间最早的是( ) A . “打倒列强,打倒列强,除军阀,除军阀”B . “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C . “西边的太阳就要落山了,鬼子的末日就要来到”D . “战士双脚走天下,四渡赤水出奇兵”7. (2分)“地主”这一名词象征着封建主义,在人们脑海中打下深深的烙印,这一阶级退出中国历史舞台是在( )A . 改革开放后B . 开国大典后C . 祖国大陆获得统一后D . 土地改革后8. (2分)“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是我国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过程中的一次严重挫折。出现这一严重挫折的主要原因是( ) A . 右倾机会主义路线B . 忽视了客观经济发展规律C . 人民急于提高生活水平的愿望D . 人民公社的“一大二公”9. (2分)1964年,周恩来在一次谈话中说:“过去15年中有些事情我们是做对了,但我们的工作中也出现了一些失误。只有敢于承认自己的缺点和错误,我们才能改正它们。”这里的“失误”是( )A . “一五”计划B . 农业合作化运动C . “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D .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10. (2分)第一次系统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和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会议是( )A . 中共十二大B . 中共十三大C . 中共十四大D . 中共十五大11. (2分)话剧国魂全面、真实地再现了研制“两弹一星”功勋人物的事迹。该功勋人物是( ) A . 王进喜B . 邓稼先C . 焦裕禄D . 袁隆平12. (2分)史实与推论:科学全面地解读史料,可以得出正确的历史推论。请对下面表格中的推论作出判断,其中推论中不符合史实的是( )序号史 料推 论1688年英国政变标志着英国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统治确立,但革命具有不彻底性。1979年,凤阳一段花鼓词中唱道:“说凤阳,道凤阳,凤阳本是好地方,自从包地包产后,家家生活大变样。”凤阳地区“家家生活大变样”的原因是实行了土地改革,废除了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度。胡锦涛同志在十七大报告中指出:“从沿海到沿江沿边,从东部到中西部,对外开放的大门毅然决然地打开了。”我国的对外开放开始于十七大会议后“国家生命周期的决定性因素就是能否创新全面创新是中国崛起的决定性因素。”胡鞍钢国家生命周期与中国崛起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制度就是我国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创新”之一A . B . C . D . 13. (2分)“文化大革命”期间,有人写了一首诗:“黄浦江上有座桥,江桥腐朽已动摇。江桥摇,眼看要垮掉,请指示,是拆还是烧。”此诗的矛头指向( )A . 林彪反革命集团B . “四人帮”反革命集团C . “文化大革命”中的造反派D . “文化大革命”中的红卫兵14. (2分)1976年,相继逝世的老一辈革命家史( )周恩来 毛泽东 刘少奇 陈毅A . B . C . D . 15. (2分)三大改造后,我国农村的主要生产组织形式是( )A . 互助组B . 家庭个体劳动C . 农业合作化D . 人民公社化16. (2分)下列各种类型的会议中,在新中国成立前没有召开过的是( )A . 中国共产党全体代表大会B .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C . 中国人民政治局扩大会议D . 政治协商会议17. (2分)右图是20世纪70年代小岗村18位农民按下的红手印“包产到户”契约。下列对这一契约出现原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 人们公社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B . 农民渴望改变贫穷落后的生活状况C . 农民缺少生产自主权D . 农民家庭收入很少18. (2分)1976年,相继逝世的老一辈革命家史( )周恩来 毛泽东 刘少奇 陈毅A . B . C . D . 19. (2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在党的哪次会议上明确提出的( )A . 中共十二大B . 中共十三大C . 中共十四大D . 中共十五大二、 综合题 (共4题;共62分)20. (4分)中国诗词大会让我们充分感受到了诗词的美。(1)“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形象地描绘了我国古代的选官制度是_(2)“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诗中的“此河”指的是_(3)“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该诗句描写的战役是_(4)“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诗中的“一桥”指的是_21. (8分)我区各初中学校八年级同学以“建国以来党的农村政策与农业的变化”为题进行研究性学习,通过查询资料和调查采访等,他们得出结论:生产关系的调整对农村经济产生重要影响。假如你也是课题组成员之一,请你完成“建国以来党的农村政策与农业发展分析报告”的部分内容。(1)政策回顾:在十一届三中全会前,我国农村曾实行过两次适应生产力发展的变革:第一次是:1950年,中央政府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大规模的_运动在全国开展;第二次是:1953年,党中央根据农户分散经营、阻碍生产进一步发展等实际情况,决定对农业实行_1958年,党中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总路线,随后在全国开展了_和_化运动。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经济体制改革的浪潮首先从农村掀起,其主要内容是在农村实行_。(2)分析对比:党的农村政策对农业发展产生的影响:一次时:1952年底,我国彻底废除了_制度;_成为土地的主人;解放了生产力,促进了农村经济迅速走向恢复和发展。第二次时:1955年,全国掀起农业_化的高潮,社会主义公有制形式在农业经济中占主导地位。22. (40分)决定一个政治家的历史地位往往是在他改变历史的那一瞬间,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根据宪法赋予我的职责,我准备提出我们积重难返的国家在灾难深重的世界中必须采取的措施对于这些措施,以及国会根据经验和智慧提出的其他措施,我将竭尽宪法赋予我的权力之所能,尽快将它付诸实施据富兰克林罗斯福1933年首次当选总统就职演说材料二 昨天,1941年12月7日一个遗臭万年的日子美利坚合众国遭到了日本帝国海军空军部队突然和蓄谋的进攻毋庸讳言,我国人民、我国领土和我国利益都处于严重危险之中信赖我们的武装部队依靠我国人民的坚定决心我们将取得必然的胜利我要求囯会宣布:自1941年12月7日星期日日本进行无缘无故和卑鄙怯懦的进攻时起,合众国和日本帝国之间已处于战争状态 据1941年12月8日富兰克林罗斯福总统发表的美国对日宣战演说材料三邓小平被评为时代周刊1978年的“年度风云人物”1979年1月1日,他的头像被赫然印在时代周刊封面上标题写着:邓小平,中国新时代的形象(如图8所示)时代周刊事后承认,那年的评选,邓小平并不是热门候选人因为他刚刚复出,中国经济一片凋敝,中国在世界中还微不足道但就是在这种举步维艰的情况下,时代周刊为邓小平大胆进行经济改革和主政后的务实而大胆的风格投上了赞赏的一票 据邓小平八次登时代封面(中国日报网)(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面对当时的国家危局,罗靳福总统采取了什么重要举措?收到了怎样的效果?(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罗斯福总统为什么把1941年12月7日称作是“个遗臭万年的日子”?材料表达了罗斯福总统的什么意愿?他的这一演说,对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进程起到了什么重要作用?(3)根据材料三,指出时代周刊为什么把邓小平评为1978年的“年度风云人物”?根据所学知识,举例说明1978年,他的哪些重大决策成为了“改变历史的那一瞬间”?(4)依据罗斯福和邓小平“改变历史的那瞬间”的重大举措,应如何评价这两位历史人物?(5)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面对当时的国家危局,罗靳福总统采取了什么重要举措?收到了怎样的效果?(6)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罗斯福总统为什么把1941年12月7日称作是“个遗臭万年的日子”?材料表达了罗斯福总统的什么意愿?他的这一演说,对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进程起到了什么重要作用?(7)根据材料三,指出时代周刊为什么把邓小平评为1978年的“年度风云人物”?根据所学知识,举例说明1978年,他的哪些重大决策成为了“改变历史的那一瞬间”?(8)依据罗斯福和邓小平“改变历史的那瞬间”的重大举措,应如何评价这两位历史人物?23. (10分)主观题。(1)建国后,我国是怎样从新民主主义社会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的?(2)找出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城乡经济体制改革进程和对外开放中具有影响的四项成就。第 11 页 共 11 页参考答案一、 选择题 (共19题;共38分)1-1、2-1、3-1、4-1、5-1、6-1、7-1、8-1、9-1、10-1、11-1、12-1、13-1、14-1、15-1、16-1、17-1、18-1、19-1、二、 综合题 (共4题;共62分)20-1、20-2、20-3、20-4、21-1、21-2、22-1、22-2、22-3、22-4、22-5、22-6、22-7、22-8、23-1、23-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