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下第一次模拟考试历史试题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13074447 上传时间:2020-06-05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6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九年级下第一次模拟考试历史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人教版九年级下第一次模拟考试历史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人教版九年级下第一次模拟考试历史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九年级下第一次模拟考试历史试题姓名:_ 班级:_ 成绩:_考试须知: 1、请首先按要求在本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等信息。 2、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指定区域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一、选择题1 . 我国近代民族工业在曲折中艰难发展。下列关于近代民族工业说法正确的是起步于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主要集中在重工业部门主要分布在沿海地区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发展较快ABCD2 . 硝烟散尽,回望历史,抗战精神将化为永恒。下列与抗日战争有关的历史事件是:A平型关大捷B台儿庄大战C渡江战役D百团大战3 . 如下图所示内容是某同学草拟的介绍某城市的提纲,该城市是( )A深圳B厦门C珠海D汕头4 . 科技进步影响着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下列现象按其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机器轰鸣,火车飞驰 在线购物,网络订票车马劳顿,家书万金 楼上楼下,电灯电话ABCD5 . (题文)下图是某份报纸刊登的京师大学堂招生简况。该份报纸应该是A申报B民报C新青年D每周评论6 . 伯利克里时代的公民巴斯塔和妻女居住在雅典的一个小山村,作为一家之主的巴斯塔( )A因家庭贫困被禁止参加公民大会B妻子参与国家议事期间,在家照顾女儿C可以担任政府公职D与妻子一起参与国家议事7 . 任外交部长的陈毅说:20年长期交恶,真是概乎言之!美国人可以上月球,就是接近不了中国,说明接近中国比登天还难。”一对此认识错误的是( )A交恶的起点是解放战争的胜利B交恶源自意识形态的对立C国综合国力的增强是中美两国交恶的重要因素D20世纪70年代中美两国开始了接近8 . 如下图是中共历史上一次重要会议会址,这次会议的召开:( )A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B为夺取抗日战争的胜利和实现中国的光明前途准备了条件C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D为进行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准备了条件9 . 1949年,在法国召开的世界和平大会上,石版画和平鸽被选为会标。这幅画的作者是( )A达芬奇B张择端C毕加索D徐悲鸿10 . 我国著名的马克思主义史学家周谷城的籍贯是( )A长沙B湘潭C益阳D邵阳11 . 2017年,党中央、国务院决定设立雄安新区。人民日报评论员称,燕赵大地上又个春天的故事正在拉开帷幕。文中所说的“春天的故事”是指A土地改革B改革开放C与美国建交D中共八大12 . 西藏和平解放的时间是A1950年5月B1949年12月C1952年3月D1951年5月13 . 毛泽东说:“中国的革命,自从一九二四年开始,就由国共两党的情况起着决定的作用孙中山先生致力国民革命凡四十年还未能完成的革命事业,在仅仅两三年之内,获得了巨大的成就。”“中国的革命”获得“巨大的成就”的主要原因是A民族工业的发展B黄埔军校的建立C国共两党的合作D国民政府的成立14 . 联合国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成立的国际组织,是一个由主权国家组成的国际组织。以下哪场会议为联合国的成立奠定基础?( )A慕尼黑会议B开罗会议C雅尔塔会议D华盛顿会议二、填空题15 . 战况:_、湖北是北伐战争初期的主要战场。湖北战场上,_率领第四军独立团连克汀泗桥和贺胜桥,攻占武昌,_主力被基本消灭。之后,北伐军又在江西歼灭_的主力。三、综合题16 . 一个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民族,一个拥有伟大思想的民族,才能拥有不断前进的动力。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尽管维新运动没能达到它的政治目标,但它所引起的思想变化却对中国的社会和文化有着长期的和全国规模的影响。”剑桥中国晚清史(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维新运动引起的“思想变化”指它在社会上起了什么作用?材料二:见如图(2)材料二中图1所述内容是哪一组织的政治纲领?后被孙中山在民报发刊词中阐述为什么思想?这一思想有何作用?(3)材料二中图2与中国近代史上的哪一历史事件相关?这一事件高举哪两大旗帜?材料三:1917年,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使中国先进知识分子看到了曙光。宣传新思想、新文化的刊物如雨后春笋般大量涌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教材(4)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材料中的“新思想,指哪一伟大思想?在中华大地上,第一次高高举起这一伟大思想旗帜的代表人物是谁?(5)综上所述,谈谈思想解放的作用。17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当今世界各国、各地区的经济,包括生产、流通和消费等领域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相互渗透,整个世界已经变成了一个小小的“地球村”。无数产品实行全球化生产,旅客可以在24小时内到达世界上任何一个大城市,人们可以通过互联网在瞬间把信息发往世界各地,大额资金可以通过国际结算,在几秒钟内划拨到指定的银行专用账户上。(1)据材料一,分析指出当今世界经济发展呈现出的主要趋势,并举出体现这一趋势的典型事例两例。(6分)材料二在世界经济现代化的300年里,中国曾丧失了三次发展的重大机遇。第一次是错失第一次工业革命扩散的机遇,第二次是错失第二次工业革命起步的机遇,第三次是19571976年错失第三次产业革命转移的机遇。(2)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列出前两次工业革命中的重大发明各一例,并分别说明它们促进了哪种能源的广泛利用?(4分)(3)在世界经济现代化的300年里,中国每一次丧失发展机遇的主要原因各是什么?(6分)以史为鉴,联系当今世界经济发展呈现出的主要趋势,谈谈你对此的感想。(2分)18 .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公元前2世纪的希腊历史学家波里比阿在他的通史一书中早已论述了这一观点,他说:“在今天这个时代,历史可说已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意大利和利比亚发生的一切与亚洲和希腊发生的一切密切相关,所有各种事件,最终只归于一个结局”材料二:开放的、主动积极的文明之间通过和平交流的方式实现文明的整合;开放的、积极的文明与封闭的、被动的文明之间通过暴力冲撞的方式来实现文明的整合。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概括历史学家波里比阿的主要观点。(2)根据材料二,指出文明的整合有哪些方式?请分别举一例说明。(3)哪一种文明整合方式对人类更有利?为什么?19 . “不忘知心,方得始终”。十九大报告对许多历史问题进行了阐述。请根据材料信息,回答问题。材料一一百年前,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中国先进分子从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科学真理中看到了解决中国问题的出路,在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过程中,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1)结合材料可知,中国共产党是在什么理论指导下建立的?请举出“中国先进分子”介绍这种理论的突出事例。材料二 1945年4月大会制定了党的政治路线:放手发动群众,壮大人民力量,领导人民打赃日本侵略者,解放全国人民,建立一个独立、自由、民主、统一、富强的新中国。为争取抗日战争的胜利和实现中国的光明前途准备了条件。(2)材料二中的“大会”指的是什么会议?这次会议确立的党的指导思想是什么?材料三统一战线是党的事业取得胜利的重要法宝,必须长期坚持。要高举爱国主义、社会主义旗帜,牢牢把握大团结大联合的主题,坚持一致性和多样性统一,找到最大公约数,画出最大同心圆。(3)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共产党曾两次与国民党建立统一战线,请写出两个统一战线的名称,并指出国共两党两次合作的主要任务分别是什么?(4)国共两党在正面战场与敌后战场相互配合,共同抵抗,最终取得胜利。请指出此次胜利有何伟大历史意义?20 . (题文)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捷报发出后举国若狂。京(南京)沪沦陷后,笼罩着全国的悲观空气至此一扫而空,抗战前途露出一线曙光。经此一战之后,几成民族复兴的新象征。我军得此鼓励,无不精神百倍,各处断垣残壁之上,都出现一片欢乐之情,为抗战发动以来的第一快事。李宗仁回忆录材料二:(1)材料一中的事件发生在国民党正面战场哪一年的哪次战役中?请结合以上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该历史事件有何重大意义?(2)材料二中图一再现了哪一战役?该战役属于正面战场的哪一会战?该会战对当时的战局产生了怎样的影响?(3)材料二中图二反映了哪一战役胜利后人们的喜悦?该战役与上述战役都是抗战期间国民党正面战场组织的抗战,请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国民党正面战场的抗战有何积极作用。21 . 从1921年到2018年,97年的发展历程,中国共产党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弱到强,从幼雅到成熟,从在野到执政,走出具有中国特色的光辉之路。材料一诞生于南湖游船/犹如天际升起的朝阳/历经沧桑的祖国/如同沉睡的雄狮/在您耀眼的光芒下/猛然睁开了双眼。(1)依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说说中国共产党诞生的时间和标志是什么?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有何历史意义?材料二人民军队也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发展历程。习近平总书记说:“建设一支听党指挥、作风优良、能打硬仗的人民军队是强国的必由之路。”(2)人民军队“从无到有的标志性事件是什么?人民军队从弱到强,不断发展,请写出在不同时期人民军队曾经使用过的名称。材料三 会议让博古下了台,这样全党终于在毛主席的路线下团结起来,顺利完成了长征。陈毅三年游击战争回忆(3)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材料三中会议前面的“”内应该填写什么地点?该会议有何历史意义?材料四中国共产党从诞生的那天起,从来就没有自己的私利,而是全心全意把国家、民和人民的利益作为自己的根本宗旨。(4)以1936年发生的国内重大事件的解决方式为例,说明中国共产党“从来就没有自己的私利,而是全心全意把国家、民族和人民的利益作为自己的根本宗旨”。材料五抗战胜利后,国民党企图恢复抗战前“一党专制、一人独裁”的局面,1945年8月中国共产党为争取合法地位与国民党在谈判来上进行了一次激烈较量。但是国民党始终不承认解放区民主政权和人民军队的合法地位。随后,通过三年的军事较量,中国共产党始終终于推翻了国民党的独裁统治,赢得了执政党的合法地位,领导人民当家作主。(5)依据所学知识,材料五中“谈判桌上的较量”是指哪一事件?指出在三年的军事较量中,国共两党在徐州地区展开的战役名称。材料六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中国共产党在探索革命道路的过程中经历过挫折,出现过失误。但中国共产党能不断更正自身失误,成功探索出一条正确的革命道路。(6)材料六中“成功探索出条正确的革命道路”,这条正确的革命道路是什么?第 11 页 共 11 页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2、3、4、5、6、7、8、9、10、11、12、13、14、二、填空题1、三、综合题1、2、3、4、5、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考试试卷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