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高补班)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13073697 上传时间:2020-06-05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6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高补班)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高三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高补班)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高三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高补班)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河北定州中学2016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四年级历史试卷 一、选择题11857年1月,香港中国之友登载了某欧洲人在中国南京的经历:“黎明时我才出去,出乎我们的意料,满街都是尸体。我们发现这些都是第二位的卫兵、官员、司乐、文书和家仆。我们在那儿,第一位解决某些分歧而坐轿来到的第二位的宫殿时,他看见第二位的有些军官不跪下,就向第二位诉说,第二位不顾自己的尊严身份冲出去亲手杀了他两三个军官的头。”这段见闻记录的是( )A.第二次鸦片战争 B英法侵略者的暴行C太平天国运动 D清军镇压农民起义2古希腊女性可以参加奥林匹亚赛会中的马赛,拥有自己的节日赫拉节,可以参加“大泛雅典娜节”。公元前451年,雅典公民大会通过了伯利克里提议的法令,规定享有公民权利之人仅以父母双方均为公民者为限。这说明A古希腊女性没有公民权,不能参加公共活动B古希腊城邦倡导男女平等C古希腊城邦实行轮番而治,主权在民D古希腊部分女性拥有公民权,可以参加一些公共活动3欧洲哲学通史-书写道,“(公元前五世纪),奴隶主民主政治,为公民创造了较为生动活泼的政治局面和活跃的文化生活。公民们可以在公民大会上对城邦的大事发表演说,人们参加公共政治文化活动不再依赖旧有的权威和习惯,而靠自己意见的正确合理,符合逻辑和能言善辩。人们为了满足这种需要,迫切要求提高自己的思想文化修养和善于辞令的本领。”这样A智者运动应运而生 B自然法诞生C伯里克利时代到来 D梭伦开始改革4下列关于中国古代租佃经营方式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其产生和发展的条件是地主土地私有制的发展B战国时期租佃经营就已产生C汉代“耕豪民之田,见税什伍”的租佃经营方式的现象已比较普遍D宋代租佃经营已开始超过自耕农经济,成为古代农业经济中最重要的经营方式5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的路线是A.大西洋印度洋太平洋欧洲B.大西洋北冰洋太平洋印度洋欧洲C.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地中海欧洲D.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欧洲6 在第五届美洲国家首脑会议上,委内瑞拉总统查韦斯送给美国总统奥巴马一本书拉丁美洲:被切开的血管。该书名喻指拉丁美洲曾经A建立了拉丁美洲联盟 B爆发民族独立战争C形成畸形单一作物制 D遭受西方殖民侵略7关于“三个世界”的划分,曾出现了以下两种观点以上两种观点都A强调意识形态的不同 B以经济强弱为划分依据C反映了新兴政治力量的诉求 D是对国际关系多元化的思考8近代人民的饮食发生了很大变化,表现为西餐逐渐成为一种时尚西餐逐渐由通商口岸流入市镇,由沿海进入内地日常西式食品成为普通百姓的生活必需品酒、茶、烟等日常食品逐渐西化ABCD9某同学在研究性学习成果汇报展中,呈现了如下一幅地图。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其研究成果的主题围绕着( )A国民革命运动的成就 B工农武装割据局面的形成C中国共产党的敌后抗日 D解放区的发展和扩大10苏格拉底提出“美德即知识”并提出美德一定要践行,孔子提出“礼”与“仁”的道德规范。其共同点是( )A重视智慧发展B关注理性思考C强调道德素养D强调等级秩序11下列不属于区域经济集团的是A.欧洲联盟 B.亚太经济合作组织C.北美自由贸易区 D.北大西洋公约组织12“汉天子正号曰皇帝,自称曰朕,臣民称之陛下。其言曰制诏,史官记事曰上,车马衣服器械百物曰乘舆,所在曰行在,所居曰禁中,后曰省中,印曰玺。”这说明汉朝( )A基本沿用秦制B创设皇帝制度C改革中央官制D明确诸侯国君的地位13下图是20世纪大国关系图。图中“”表示合作关系,“”表示对抗关系,甲、乙、丙所代表的国家分别为美国、中国、苏联,下图所反映的大国关系所处的年代是A50年代 B60年代C70年代 D90年代14孙中山说:“将来民族革命实行以后,现在恶劣政治,固然可以一扫而去,却是还有那恶劣政治的根本,不可不去照现在这样的政治论起来,就算汉人为君主,也不能不革命。”该文强调的是A驱除鞑虏 B恢复中华 C创立民国 D平均地权15“不习六艺之文,不考百王之典,不综当代之务,举夫子论学论政之大端一切不问,而曰一贯,曰无言,以明心见性之空言代修己治人之实学,股肱惰而万事荒,爪牙亡而四国乱。神州荡覆,宗社丘墟。”日知录的这段文字抨击的是 ( )A. 先秦儒学 B. 魏晋玄学 C. 隋唐佛学 D. 宋明理学16雅典民主制的基本特点是A 贵族集体统治 B 全体国民投票表决 C 人民主权与轮番而治 D 全体国民轮流执政171893年,有位官员上奏朝廷说:“近来体察沿海各口商务情形,洋纱一项进口日多,较洋布行销尤广。江、皖、川、楚等省,或有难销洋布之区,更无不用洋纱之地。”由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A洋纱洋布主要在通商口岸使用B进口洋布在中国销售市场萎缩C长江流域传统织布业逐渐消失D民族织布业大量使用进口洋纱18“在重商主义时代,一个幽灵困扰着欧洲,这便是担心像西班牙一样因富于黄金,贫于生产,以及由可怕的贸易逆差而被毁灭。”这一认识客观上( )A刺激了新航路的开辟B促进了西欧的殖民扩张C催生了自由主义思潮D推动了英国制造业发展19家谱记录了家族的世系繁衍和重要人物事迹,所谓“谱乃一家之史”。下列制度中,与家谱的出现关系最密切的是A禅让制 B宗法制 C分封制 D科举制20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农用动力的革命是指( )A铁器时代的到来 B牛耕的使用 C灌溉事业的发展 D铁犁的运用21“黑奴贸易”的航程顺序是A欧洲-非洲-美洲-欧洲B欧洲-美洲-非洲-欧洲C美洲-非洲-欧洲-亚洲D非洲-美洲-亚洲-欧洲22“地方志鼻祖”绝越书中写道:“禹穴之时,以铜为兵”,但长期以来不能确定该记载是否正确;伴随偃师二里头遗址的考古发掘证实了传说中禹时代“以铜为兵”,以及禹铸九鼎是可信的。这说明( )A考古发现是研究历史的重要依据B历史文献记录应当与口头传说相印证C最完整的历史文本记录的历史最真实D历史记载必须经过考古发现证实23晋代博玄提出:“不务多其顷亩,但务修其功力。”后魏农学家贾思勰进一步提出“凡人家营田,须量己力”。反映了我国古代农业的经营思想是A、趋利避害 B、精耕细作 C、量力而行 D、扬长避短24“中国人民是富于反抗精神的,然而又是缺乏建设性的。他们无法逾越时代的界限和站在更高的历史高度作回顾和前瞻,因而无法真正完成民族的独立”。以下关于“中国人民”描述最符合题意的是( )A.“ 神助拳,义和团,只因鬼子闹中原拆铁道,拔线杆,紧急毁坏大轮船”B.“凡君主专制、立宪、民主三法,必当一一循序行之,若紊其序,则必大乱。”C.“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 D.“科学与民主是当今人类社会进步不可或缺的两大因素”25汉兴之初,刘邦崇尚黄老之学,推行“无为而治”的治国方略,而70余年后刘彻强行罢黜“黄老、刑名百家之言”。这种文化政策变化的路径实际上反映了A意识形态领域斗争此消彼长的残酷性B从立国安邦到皇权专制的现实变化与需要C道学理论的缺陷和新儒学的博大精深D统治集团内部权力争夺与利益分配的冲突261971年3月15日,美国国务院宣布取消对于使用美国护照去中国旅游的一切限制;4月14日,尼克松宣布结束已存在20年的禁止美中贸易的法令。这些政策变化表明美国( )A积极传递与中国接近的信息B受到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的影响C彻底改变了敌视中国的政策D落实中美联合公报的原则27京师大学堂的管学大臣孙家鼐曾说:“乙未和议成后,士大夫渐知泰西之强颇有上书言之者”。这里“乙未和议”的结果是 A允许宁波等地对外通商 B允许列强在华开设工厂C允许列强在华驻扎军队 D允许列强享有领事裁判权28西汉的中枢决策机构是A三公九卿 B枢密院 C中朝 D尚书令29西汉初年“富商大贾周流天下,交易之物莫不通”。促成这种局面的重要因素是A.“高祖乃令贾人不得衣丝乘车”B.“海内为一,开关梁,弛山泽之禁”C.“敢私铸铁器鬻(煮)盐者,钛左趾,没入其器物”D.“国家置市易司,笼制百货”301915年北洋政府颁布权度(指度量衡制度)法规定“权度以万国权度公会所制定铂铱公尺、公斤原器为标准”。为照顾各地传统习惯,将权度分为旧制和新制,两制同时使用,并规定“所有公私交易之权度,不得用以外之名称”。这些措施A.有利于推动贸易的发展 B.便利了欧洲列强的经济侵略C.为官僚资本的发展提供便利 D.影响了民族工业的正常发展二、综合题31古代中国,地方行政管理制度的变革与政治发展变化密切相关。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至于周衰,人心未离而诸侯先畔(叛),天子拥空名于上,而列国擅威命于下,因循痿痹(恶性循环),以至于移祚(改朝换代),谓非封建之弊乎?(明)张燧千百年眼材料二 吴王濞招天下之亡命之徒铸钱,淮南王长聚收汉诸侯人及有罪逃亡者,江都王非亦招揽四方豪杰。赵王彭祖,让商人独买商品以专其利,收入多于国家租税,而贵族与商人,声千互通,相为消长,这些情况皆足以动摇政局。据钱穆秦汉史整理材料三 行省品秩高,权势重,对所辖路府州县官的统摄和节制力自然较强。行省辖区广,数量有限,又便于朝廷的最高指挥和节制弥补了秦汉以来朝廷直接控制数目较多的郡、州、路时的缺陷和不足,使中央政府对各地路府州县的控制明显加强了。李治安主编唐宋元明清中央与地方关系研究请回答:(1)材料一中“封建”指什么?据材料一,指出“封建”所存在的弊端。(2)据材料二,概括指出西汉王国对中央构成哪些方面的威胁。汉代地方行政体制变革实践的效果说明的本质问题是什么?(3)据材料三,概括行省制度的实施所产生的影响。综合以上分析,指出古代中国地方行政制度的变革所反映的中央与地方关系的发展趋势。32(15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由于牛顿证明了地上的力学也能应用于天上的星球,从而昭示了一种简单而统一的自然规律的存在,整个思想界不禁为之亢奋。人们因此发现,原来整个错综复杂、扑朔迷离的自然界,不过是按某种法则运转的巨大的机械装置,而其中并没有上帝的地盘。于是传统的宗教信仰被动摇了,唯物主义思潮开始盛行。到18世纪后半期,欧洲的知识精英大多已对基督教持怀疑态度,此情况在法国尤其突出。极富幻想天分的法国人还自然地由自然界联想到人类社会。既然自然界有一个统一的规律,那么人类社会也决不会例外。马克垚主编世界文明史材料二 启蒙运动一词源自以下事实:这一运动的领袖们认为他们生活在一个启蒙时代。他们将过去基本上看作一个迷信和无知的时代,认为只是到了他们的时代,人类才终于从黑暗走向光明。因而,启蒙时代的一个基本特点是有了“进步”这种一直持续到20世纪的概念。由于启蒙运动,人们开始普遍认为人类的状况会稳步地改善,、因此,每一代的境况都将比前一代更好。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材料三 法国启蒙运动在世界文明史上引起的震动具有显著的超文化差异的特征。伏尔泰、卢梭、孟德斯鸠的学说后来一直在世界的各个角落、为具有各种文化背景的人所传诵,鼓舞着种种争取社会进步的斗争。马克垚主编世界文明史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简述牛顿科学成就的思想价值。(4分)(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回答,启蒙运动中的什么力量使人们开始普遍认为人类的状况会稳步改善并将保持这种不断的进步? (2分)(3)启蒙运动的目标与文艺复兴相比发生了哪些大的变化?产生这些变化的根源是什么? (6分)(4)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从现代民主政治角度说明法国启蒙运动的主要贡献。(3分)参考答案CDADD DDCCC DACCD CDDBB AABAB ABCBA31(1)封建:实行分封制(封邦建国)。(2分)弊端:地方权力过大,中央难以控制。(2分)(2)威胁:经济上,诸侯王铸造钱币,实施商品专卖,严重扰乱国家的经济秩序,影响中央政府的财政收入。(3分)政治上,诸侯王发展个人势力,借以对抗中央,严重威胁中央集权。(3分)问题:分封制不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郡县制是适应加强中央集权政治的地方行政制度。(4分)(3)影响:有利于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加强了中央集权)。(2分)趋势:中央对地方的管理逐渐趋于多层次;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力逐渐加强。(2分)32(1)牛顿的发现,彰显了人的理性的伟大,为冲破封建神学的束缚提供了有力武器;解放了人们的思想,推动了启蒙运动的到来。(4分)(2)理性力量。(2分)(3)变化:启蒙运动的目标是批判封建专制制度;同时描绘了资本主义的社会蓝图,要求自由、平等。(4分)根源: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2分)(4)法国启蒙运动直接指导了美国独立战争及法国大革命;这两次革命把现代民主政治推广开来,并最终确立了现代民主政治的基本形态。(3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