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2020年中考历史模拟试卷D卷新版

上传人:xiao****017 文档编号:13072595 上传时间:2020-06-05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44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师大版2020年中考历史模拟试卷D卷新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北师大版2020年中考历史模拟试卷D卷新版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北师大版2020年中考历史模拟试卷D卷新版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北师大版2020年中考历史模拟试卷D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选择题(共25小题,满分50分,每小题2分) (共25题;共50分)1. (2分) (2017曲靖模拟) 与下列图片所示物品相关的原始农耕居民是( )A . 半坡人B . 河姆渡人C . 大汶口人D . 山顶洞人2. (2分) 假如你穿越时空隧道回到170万年前的中华大地,你最可能见到的情景是( )A . 元谋人在采集食物B . 北京人在打制石器C . 山顶洞人在捕鱼D . 黄帝大战蚩尤3. (2分) (2019七上东明月考) 下图是目前我国落后地区仍然使用的犁耕方式。历史上农业使用牛耕不晚于( ) A . 商周时期B . 西周时期C . 春秋末期D . 战国时期4. (2分) (2019七上大庆期末) 下列有关秦始皇和汉武帝两人的措施,何者叙述正确?( ) A . 两人都实施分封制度B . 两人都采用中央集权的政治体制C . 两人都使用年号纪元D . 两人都以焚书坑儒的方式控制思想5. (2分) (2019七上渭滨月考) 古代人们常用“钟鸣鼎食”来形容富贵之家的奢侈生活,由此可见鼎的主要用途除了祭祀外,还用作( ) A . 装饰品B . 食器C . 乐器D . 盛水器6. (2分) (2018九上江门开学考) 李斯在谏逐客书中说:“孝公用商鞅之法,移风易俗,民以殷盛,国以富强,百姓乐用,诸侯亲服。获魏之师,举地千里,至今富强。”这段材料说明了商鞅变法的( ) A . 内容B . 影响C . 性质D . 背景7. (2分) (2017莒县模拟) 下列措施严重阻碍社会向前发展的有( )科举制的创立 焚书坑儒 八股取士 文字狱 闭关锁国政策A . B . C . D . 8. (2分) (2018七下薛城月考) 以下最能表明中国人学习外国文化的开放意识和刻苦精神的是( ) A . 玄奘西行B . 鉴真东渡C . 文成公主入藏D . 遣唐使到来9. (2分) 明朝中后期,倭寇侵扰盐城,东台人葛天民针对“倭刀”只宜近战、难以远攻的特点,组织家乡民众将长竹削成竹枪远刺敌人,打败倭寇。下列人物与葛天民有同样贡献的是( ) A . 戚继光B . 郑和C . 郑成功D . 康熙帝10. (2分) (2019七下枣庄期中) 12世纪时,有个朝廷本想借别人东风收复失地,结果引狼入室,把自己的两个皇帝坑进去,被俘成囚,客死异乡。这个朝廷是烟道青石板( ) A . 金朝B . 辽朝C . 北宋D . 南宋11. (2分) (2017七上东台月考) 春秋战国乱悠悠。“春秋五霸”、“战国七雄”等争霸局面的出现,源自于哪一制度的衰落?( ) A . 奴隶制B . 世袭制C . 分封制D . 禅让制12. (2分) (2017七上辽阳期中) 秦朝的疆域辽阔,是当时世界上的大国之一。下列关于秦朝疆域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 A . 北到长城一带B . 南到南海C . 西到临洮D . 东到东海13. (2分) (2019七上东安期末) 和下图中人物有关的事件是( ) A . 焚书坑儒B . 罢黜百家C . 迁都洛阳D . 淝水之战14. (2分) (2019七下宿豫期中) 宋朝时,长江下游和太湖流域一带成为丰饶的粮仓,出现了“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当时产量跃居首位的粮食作物是( ) A . 水稻B . 小麦C . 玉米D . 大豆15. (2分) (2019七下北海期末) “省”这一名称起源甚早,最初是官署名,如中书省、尚书省等,设在宫禁之中。元朝时,在全国重要地带设立行中书省,作为中央行政机关中书省在外地的代理机构,亦简称为“省”。据此推测,行省的设置( ) A . 破解了藩镇割据的难题B . 体现了国家权力中心的变化C . 不利于地区间的交流D . 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16. (2分) 清朝我国君主专制进一步强化的标志是( )A . 设内阁和六部B . 设议政王大臣会议C . 设军机处D . 大兴“文字狱”17. (2分) (2019七下大埔月考) 隋朝运河“北抵涿郡,南至余杭,商旅往返,船乘不绝”。这表明运河的直接作用是( ) A . 有利于边疆经济的开发B . 促进了南北经济的交流C . 加速了两岸城市的发展D . 巩固了隋王朝的统治18. (2分) (2018七上武威月考) 考古发现是了解史前社会的主要证据。下面一组邮票上印的是河姆渡遗址发掘出的文物,它们见证了我国河姆渡原始居民的生产生活状况。据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有( ) 河姆渡人种植的农作物是水稻河姆渡人制作乐器骨哨河姆渡人居住的是干栏式房屋河姆渡人已学会了制作舟船A . B . C . D . 19. (2分) (2019深圳模拟) 中国古代文化名人辈出、科技成就斐然。下列有关科技文化成就表述正确的是( ) A . 北宋毕昇发明的活字印刷术是世界上最早的印刷术B . 元代最优秀的戏剧家关汉卿的代表作是牡丹亭C . 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是“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D . 清代曹雪芹的红楼梦是一部思想性强、艺术性高的长篇小说20. (2分) (2017七下徐州月考) 我国经济重心由北方向南方转移的态势已相当明显是在( )A . 三国两晋南北朝B . 隋朝C . 唐朝D . 五代十国21. (2分) (2019北部湾) “(明代读书人)只会按照固定的题目做没有原创性的文章。他们对四书的内容甚至并不了解,但只要能背诵模范文,就可以应付考试。”造成这一现象是由于明朝( ) A . 设立军机处B . 采用八股取士C . 废除丞相制度D . 设立厂卫机构22. (2分) (2017七下平顶山期中) 某同学正在研究有关“澶渊之盟”的史实。下列文献中,可供其参考的是( )A . 史记B . 隋书C . 宋史D . 贞观政要23. (2分) 三国时期船队曾到达夷洲,加强了内地与台湾地区联系的国家是( )A . 吴国B . 蜀国C . 秦国D . 魏国24. (2分) (2019七下东莞期末) 某校举办了一场主题为“宋朝休闲生活”的征文比赛,下列可选为写作素材的是( ) A . 勾栏观杂技B . 杯酒释兵权C . 看京剧表演D . 学唱牡丹亭25. (2分) (2019泰安模拟) 清代一位军机大臣用一首诗来形容自己的工作:“依样胡芦画不难,胡芦变化有千端。 画成依样旧胡芦,要把胡芦仔细看。”该诗直接说明了( )A . 军机大臣完全听命于皇帝,根据皇帝的旨意拟发谕旨,处理军国大事B . 军机大臣在皇帝心目中毫无地位,完全被视为走卒C . 军机大臣接替丞相职权,替皇帝处理政事D . 军机处的设置,标志着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发展到顶峰二、 填空题(共5小题,满分10分,每小题2分) (共5题;共10分)26. (2.0分) (2019莘县模拟) 中国古代史上的伟大工程是我国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 (1) 战国时期秦国蜀郡太守李冰主持修建的_是闻名世界的防洪灌溉工程。 (2) 隋朝大运河以_为中心,全长两千多公里,是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 (3) 我们今天看到长城,主要是明代修筑的。它东起鸭绿江,西至_。 (4) 明朝的宫城,又称_,是北京城的核心,由木匠出身的蒯祥等人设计。 27. (2.0分) (2019冠县模拟) 中华医学源远流长,独树一帜。 (1) “医圣”张仲景著有_一书,奠定了中医治疗学的基础。 (2) “神医”华佗观察动物的活动姿态,创制了一套“_”用来锻炼身体。 (3) “东方医学巨典”本草纲目是明代杰出医学家_的著作。 28. (2分) (2019东昌府模拟) 中华民族是一个由多个民族组成的优秀而伟大的民族,生活在华夏大地上的各族人民经过多次民族大融合。形成了浑然一体的在团结局面。 (1) 促进了北方民族大融合的改革是_。 (2) 奠定了汉藏密切交往基础的事件是_。 (3) 辽政权的建立者是_。 (4) 元朝形成的新民族是_。 (5) 1727年清朝为管理西藏而设立的机构是_。 (6) 中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标志性事件是_。 (7) 指导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光辉旗帜是_。 (8) 开启中国近代化的事件是_。 (9) 效仿是日本明治维新进行的资产阶级改良运动是_。 (10) 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是_。 29. (2分) (2017七上海陵期中) 约公元前_年,禹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国家_。 30. (2分) (2019七上汉滨期末) 被鲁迅称之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_,是中国古代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是司马迁的不朽巨著。 三、 材料题(共3小题,满分20分) (共3题;共20分)31. (6分) (2019九下江都月考) 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当前改革已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必须紧紧依靠人民群众,以壮士断腕的决心、背水一战的气概,冲破思想观念的束缚,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以经济体制改革为牵引,全面深化各领域改革。”改革影响着世界,是人类进步的阶梯。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兴利除弊的改革)行之十年,秦民大说(悦),道不拾遗,山无盗贼,家给人足。民勇于公战,怯于私斗,乡邑大治。史记商君列传材料二:(以退为进的改革)列宁说:“在战争(指19191920年苏俄粉碎国内外敌人的武装干涉)结束的时候,俄国就像是一个被打得半死的人而现在,谢天谢地,他居然能够拄着拐杖走动了!”这个结果是什么呢,结果就是把商品、货币、市场机制引进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里面去,在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史上,这是一个重大的突破。大国崛起解说词材料三:(应对危机的改革)在某种意义上,有人说,他(美国总统)挽救了市场经济。开创了市场经济的新模式,在这种模式中,市场规律这只“看不见的手”和政府干预这只“看得见的手”联合起来,共同影响经济,市场的作用和政府的作用同时得以发挥。大国崛起解说词(1) 材料一记载的是中国历史上的哪次改革?这次改革对秦国起到了什么作用? (2) 材料二中说俄国“能够拄着拐杖走动了”,这主要得益于哪一政策的实施?依据材料指出“在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史上,这是一个重大的突破”的理由。 (3) 材料三中的“他”是谁?他开创的市场经济模式“新”在哪里? (4) 通过上述问题的探究,你能得到哪些认识? 32. (6分) (2019曲靖)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材料二:他是中国封建王朝中最杰出的君主之一,奠定了西汉王朝强盛的局面,成为中国封建王朝第一个发展高峰,还开辟了辽阔的疆域,奠定了汉地的基本范围。他建立了一个国家前所未有的尊严;他给了一个族群挺立千秋的自信;他的国号成了一个伟大民族永远的名字。材料三:从康熙到乾隆,都奖励开垦荒地,重视兴修水利,大规模治理黄淮水患,农业生产得到了恢复和发展,这一带已大面积推广双季稻,大大提高了单位面积的粮食产量,16世纪传入我国的高产作物甘薯和玉米,也在全国范围内广泛栽培。到乾隆中期,清朝耕地面积大量增加,人口迅速增长,突破了3亿,社会经济呈现繁荣景象。(1)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材料一中图一,二所示的疆域分别是哪个朝代的?这两个朝代管理地方的方式分别是什么? (2)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材料二中的“他”是谁?根据材料二,概括“他”的历史功绩。 (3)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材料三反映了中国古代历史上的哪一盛世?期间清朝统治者怎样加强对西藏的管理? (4) 结合以上材料和问题,请你概括学习的主题。 33. (8.0分) (2019七下岑溪期末)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材料二:材料三:(军机大臣)只供传述缮撰,而不能稍有赞画于其间也。赵翼檐曝杂记(1) 材料一所反映的是哪一制度? (2) 材料二中从图1变化到图2的是哪个朝代?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 (3) 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写出军机大臣的职能。为什么说它的设立强化了君主专制? (4) 综合上述材料,指出中国古代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的总体趋势。 四、 材料题(共2小题,满分20分) (共2题;共28分)34. (14.0分) (2019七上德惠期末) 社会的进步离不开改革,国家的发展需要改革。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战国时期,各诸侯国为了富国强兵,对本国的政治、经济制度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改革。其中影响最大的是商鞅在秦国的变法。材料二:任何一场改革都会涉及经济社会关系的组合和各阶级利益的调整,因此,改革必然会遭到旧势力的抵抗商鞅坚持公开颁行的法令,对违反新法的,坚决依法给予处罚将新法进行到底,取得了重大胜利。材料三:魏初风俗至陋迁都之后,于革易旧俗,亦可谓雷厉风行民族根底,莫如语言,语言消灭,未有不同化于他族者。孝文帝以仰慕中原文化之故,至欲自举其语言而消灭之,其改革之心,可谓勇矣。摘编自吕思勉两晋南北朝史(1) 根据材料一指出商鞅变法的目的是什么?变法得到了谁的支持? (2) 商鞅变法遭到旧贵族的反对,主要是因为他在变法中推行了哪两项措施? (3) 商鞅后来被车裂而死,那么他变法的目的达到了吗?请说明理由。 (4) 材料二反映的是哪个历史事件中的哪个措施?请再写出该事件的一项措施,同时写出这个事件的历史意义? (5) 结合上述材料和所学历史知识回答,你从上述两件事中得到了哪些启示? 35. (14.0分)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人物画像他们有哪些活动?他是居住在青藏高原一带吐蕃民族的首领,他做赞普时基本上统一的各个部落,迁都逻些,建筑布达拉宫,创制藏文,迎娶唐朝文成公主。他统一契丹各部,任用汉人为官,改革习俗,建筑城郭,创制契丹文字,发展了农业和商业。916年,他称皇帝,建立契丹国。他是西北党项族首领,于1038年称帝,国号大夏(史称西夏)。他懂得蕃汉文字,任用汉人为官,根据汉文创制西夏文字,制定官制、军制、法律。他是女真族杰出的首领,12世纪初期,起兵抗辽,接着在会宁称帝,国号金。他还仿汉文创制女真文字。(1)他们是谁?:_:_:_:_(2)他们有哪些共同点?:_(3)根据他们和中原政权的关系,归纳中国历史上的民族关系特点。:_第 15 页 共 15 页参考答案一、 选择题(共25小题,满分50分,每小题2分) (共25题;共50分)1、答案:略2、答案:略3、答案:略4、答案:略5、答案:略6、答案:略7、答案:略8、答案:略9、答案:略10、答案:略11、答案:略12、答案:略13、答案:略14、答案:略15、答案:略16、答案:略17、答案:略18、答案:略19、答案:略20、答案:略21、答案:略22、答案:略23、答案:略24、答案:略25、答案:略二、 填空题(共5小题,满分10分,每小题2分) (共5题;共10分)26、答案:略27、答案:略28、答案:略29、答案:略30、答案:略三、 材料题(共3小题,满分20分) (共3题;共20分)31、答案:略32、答案:略33、答案:略四、 材料题(共2小题,满分20分) (共2题;共28分)34、答案:略35、答案: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