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2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13070799 上传时间:2020-06-05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11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二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2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高二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2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高二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2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广东省湛江第一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注意事项:1 本试卷分第I卷(阅读题)和第II卷(表达题)两部分。2 考生务必将自己的班级、姓名、考生号填写在答题卡上。3 作答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第卷 阅读题甲 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 分,每小题3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 题。任何民族的饮食及由饮食折射出的文化特质都能体现这个民族独一无二的文化风范。中华文化的核心理念体现在“和”字上,“和”有“中和”“融合”之意。中华饮食的发展鲜明地体现了“和”文化的思想精髓。中华饮食起源于农耕文明,大量食物来自于土地。随着民族文化的交融,汉族逐渐接受了游牧民族的“肉食”饮食方式,扩大了食物范围,丰富了饮食结构。汉唐以后,中亚及东南亚等地的食物品种大量引进,增补了中华饮食品种。近世以来,西方饮食理念与方式得到认同,具有现代特征的中华饮食形态逐渐形成。翻开中国食谱,到底哪种是地道的中国食物,人们恐怕已模糊。大量外来食物品种能进入中国并成为中华饮食的有机部分,不仅在于中国的地理条件与自然气候为其提供了基本环境,更重要的还在于国人将其放在“和”文化的平台上加以吸纳。中华饮食在同化外来食物或饮食方式的过程中始终坚持着本土性原则。中国南方多水田,北方多旱地。米和面是中国人的主食,水、旱地中生长的果蔬成为与主食相伴的食物,家畜、水产品及野猎的动物大多成为了改善生活的佳肴。尽管这种饮食结构及生活方式在物质极大丰富后有了巨大变化,但中华来源:Z-x-x-k.Com饮食最根本的本土性特质却仍以不同形式存在,且构成中华饮食文化体系最坚实的基础。在世界上任何一个提供“中式餐饮”的餐馆与酒店中,中国本土化饮食要素不可或缺。只有中国本土性的饮食原料与中国厨艺有机结合,人们才能真正品尝到中华美食的滋味。中华饮食引进外来食物的过程,一是接受,二是消融。引进接受是前提,消融改造是目的。经过消融改造的食物被赋予新的含义,融入到传统中华饮食中。如原产非洲的油料作物“芝麻”,在中华饮食来源:学+科+网Z+X+X+K长期实践与探索中还被广泛用为调味品,与本土饮食有机结合,被加入到甜馅、糕点、饼类食品中。中华饮食文化历久弥新,还在于不断汲取周边各族及域外的有益文化元素,进而推动中华饮食文化的变革。如中餐“合餐制”的形成。自先秦两汉至唐代,进食采用“分餐”方式。南北朝时期,胡人所用的“胡床”“貊盘”开始逐步流向中原地区。“胡床”即现在的马扎,“貊盘”是一种较大的餐桌。这些饮食器具的大范围推广以及对其进一步的改造创新,打破了跪坐而食的局限,形成了围坐合食的进餐形式。而对“合餐制”的全面接受与文化认同,事实上也建构在“和”文化的理念之上。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的功能必然超越物质层面进入精神范畴,并被赋予新的文化内涵。而中华饮食文化不仅在物质层面上体现了人对世界和自然的深刻认知与利用,更在精神层面上表达了人对美好事物不懈追求的愿望。在全球化时代,中华饮食文化并不会失去自我,在人类普遍的文化价值认同之下将会进一步为世界各国所认同。 (摘编自肖向东论全球化视野中的中国饮食)1下列关于中华饮食的表述,不能体现“和”文化思想的一项是( ) A在接受了游牧民族的肉食饮食方式之后,汉族的食物来源更加多样,饮食结构发生了变 化。 B在民族文化的交融过程中,中华饮食逐渐接受了亚洲其他地区的食物品种,进一步扩大 了饮食范围。 C任何一个厨师,想要制作出真正的中华美食,就必须将中国本土性饮食原料与中国厨艺 有机结合起来。 D芝麻引入中国后,首先作为新的油料作物被接受,后来有了新的含义,被广泛地应用为 调味品。2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中华饮食不断接受和融合外来食物品种,今天我们翻开中国食谱,已经没有谁能准确地 辨认出哪种食物是地道的中国食物。B在自然环境的影响下,中华饮食形成了米面为主食、蔬菜鱼肉为副食的饮食结构, 具有鲜明的本土性。C世界上任何一个地方的餐馆,只要是提供“中式餐饮”的,就离不开中国本土化的 饮食要素。D“胡床”“貊盘”带来了很多便利,从南北朝时期开始传入中原后得到大范围推广, 推动了中华饮食进餐形式的发展。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各民族的饮食都体现了本民族的文化风范,同样,中华饮食也彰显了中华民族鲜明的文 化个性。B中华饮食不断引进外来饮食元素,这一方面丰富了传统饮食文化内涵,另一方面促进了 自身的革新。C饮食的功能可以分为物质与精神两个层面,并与人类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生活水平紧密 相关。D在全球化时代,由于中华饮食文化更多地体现出人类普遍的文化价值特征,从而将被世 界各国认可。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一)文言文阅读(1 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张学颜,字子愚,肥乡人。登嘉靖三十二年进士。辽抚李秋免,大学士高拱欲用学颜,或疑之,拱曰:“张生卓荦倜傥,人未之识也。”侍郎魏学曾后至,拱迎问曰:“辽抚谁可者?”学曾思良久,曰:“张学颜可。”拱喜曰:“得之矣。”遂以其名上,进右佥都御史,巡抚辽东。 辽镇边长二千余里,城寨一百二十所,三面邻敌。官军七万二千,月给米一石,折银二钱五分,马则冬春给料,月折银一钱八分,即岁稔不足支数日。自嘉靖戊午大饥,士马逃故者三分之二。前抚王之诰、魏学曾相继绥辑,未复全盛之半。继以荒旱,饿莩枕籍。学颜首请振恤,实军伍,招流移,治甲仗,市战马,信赏罚。黜懦将数人创平阳堡以通两河移游击于正安堡以卫镇城战守具悉就经画。 建州都督王杲以索降人不得,入掠抚顺,守将贾汝翼诘责之。杲益憾,约诸部为寇,副总兵赵完责汝翼启衅,学颜奏曰:“汝翼责杲,实伸国威,苟缘此罢斥,是进退边将皆敌主之矣。臣谓宜谕王杲送还俘掠,否则调兵剿杀,毋事姑息以蓄祸。”赵完惧,馈金貂,学颜发之,诏逮完,而宣谕王杲如学颜策。诸部闻大兵且出,悉窜匿山谷。杲惧,十二月约海西王台送俘获就款。 时张居正当国,以学颜精心计,深倚任之。学颜撰会计录以勾稽出纳。又奏列清丈条例,厘两京、山东、陕西勋戚庄田,清溢额、脱漏、诡借诸弊。又通行天下,得官民屯牧湖陂八十余万顷。民困赔累者,以其赋抵之。自正、嘉虚耗之后,至万历十年间,最称富庶,学颜有力焉。学颜八疏乞休,许致仕去。卒于家。选自明史张学颜传,有删改)【注】王杲:明朝末期建州女真头领。赔累:赔钱亏累。4下列对文中面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项是(3分)( ) A. 黜懦将数人/创平阳堡以通两河/移游击于正安堡/以卫镇城战/守具悉就经画 B黜懦将数人/创平阳堡以通两河/移游击于正安堡以卫镇城/战守具悉就经画 C黜懦将/数人创平阳堡/以通两河移游击/于正安堡以卫镇城/战守具悉就经画 D黜懦将数人创平阳堡/以通两河/移游击于正安堡/以卫镇城/战守具悉就经画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大学士”又称内阁大学士、殿阁大学士等,为辅助皇帝的高级秘书官。 B.总兵,镇守边区的统兵官官名。清初始设,本为差遣的名称,遇有战事,总兵佩将印 出战,事毕缴还,后渐成常驻武官。 C.“诏”先秦时代上级给下级的命令文告称诏。秦汉以后,专指帝王的文书命令。 D.“致仕”指的是官员辞职归家,源于汉代,汉以后形成制度,一般致仕年龄是70岁。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张学颜深得有关官员赏识。大学士高拱推荐张学颜任辽地巡抚,有人质疑高拱力争, 侍郎魏学曾的看法与高拱一致,张学颜最终获得任命。 B.张学颜敢于治理,恪尽职守。辽地边境线长,兵马耗费粮草很大,无法支撑,大饥 荒使兵马损失惨重,张学颜采取多个措施,巩固边防。 C.张学颜正直敢言,忠于国家。女真首领王杲想聚众作乱,张学颜上奏请朝廷不要姑 息王杲,并下令逮捕袒护王杲的赵完,维护了国家利益。 D.张学颜精于心计,体恤百姓。他写了关于会计的书,治理庄田,清理各种弊端;对 陷入困境的百姓给予关照。明朝被认为最富裕的时期,他出过力。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 学颜首请振恤,实军伍,招流移,治甲仗,市战马,信赏罚。(5分) (2) 建州都督王杲以索降人不得,入掠抚顺,守将贾汝翼诘责之。(5分)(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89题。 送杨子 李白 斗酒渭城边,垆头醉不眠。梨花千树雪,杨叶万条烟。 惜别倾壶醑,临分赠马鞭。看君颍上去,新月到应圆。 【注】作者一说为岑参,“杨叶”一作“杨柳”。8、本诗颔联“梨花千树雪,杨叶万条烟”与岑参“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有何异同,请简要分析。(5分) _9、本诗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情感?请结合后两联简要说明。(6分)_(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 (1)在出师表里,诸葛亮自述他躬耕南阳时的心理状态是“ , ”。(2) 人生苦短,相对于广阔的天地和横流的沧海,又何其渺小卑微。苏子在赤壁赋中用“ , ”两句形象的比喻,表达了这一深沉的感伤。(3) 逍遥游中庄子表现自己对求福之事不曾急于追求的句子是“_,_”。乙 选考题请考生在第三(11)、四(12)两大题中选定其中一大题作答。注意:只能做所选定题目内的小题,不得再做另一题目内的小题。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个题目给分。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暮雪韩少华下雪了。守在小桌子旁边的那个老者,还揣着手,眯了眼睛,望着窗外。任凭那些打完电话的,把四分硬币放在桌角,看也不看一眼。傍晚,信息高潮过去了,就剩下小伙子,一把抄起话筒,开始拨号。“K,K,K,K,K,K。”老者还是眯了眼睛,望着窗外。“喂是我呀甭管友谊俱乐部,民族宫;也甭管用乐队的,用录音机的,只要有迪斯科舞票,给哥们儿弄两张,就齐啦”老者的眼光凝住了窗外,从纷纷的雪花中间,现出个人影来;衣着,体态,面容,都朦胧着;只见一片玫瑰红,正透过飞雪,轻轻地飘来。老人目不转睛那片玫瑰红,眼看飘到门前了。“什么?还得等?得,谁让咱好这个呢等你的信儿!”一阵寒气,滑进门来。小伙子挂上电话,在靠墙那条板凳上坐定,闭目养神。那话筒让一只小巧的手,给轻轻地拿了起来。“K,K,K,K,K。”号盘拨得轻灵,娴雅。话筒,让那只纤手举着,像一枝奇怪的黑色的花。“喂!”语音,那么轻,那么柔,“是你呀,还是一个人值班?没事儿就因为没事儿,才想跟你聊聊”小伙子睁眼了。借着窗口映进来的雪光,一个姑娘的侧影依稀可辨。那面容,白,润,冷,让人不能不想起大理石;只是那双眼睛,在望望窗外飞雪的那一瞥间,还闪着光亮。老者神色不动。小伙子却把眼睛渐渐睁大了。“复试了,没什么希望即兴小品还可以。亏了你的那位指点有方成败无所谓。可你们俩够朋友当然,咱们仨,聚一聚在哪儿?老莫儿新侨,还是国际?由你定”小伙子的肩膀,慢慢离开了他一直倚着的墙。“妈妈来信了。她在伯尔尼天堂广场的塞沃伊饭店下榻的嗯,塞沃伊意思是卷心菜挺土的一个名字吧?可它是全瑞士顶有名的一家贵族化饭店西方就这样儿,最贵族的,跟最土气的,常揉在一块儿,形成一种奇特的和谐”小伙子还坐在那儿,身子,却不觉倾着了。“妈妈信里说,巴黎卡丹时装研究中心在圣诞节前夜发布了预测,说1984年春季,风靡于整个西欧的女性服装用色,将是以淡淡的丁香紫为主导的变奏色调、多层次色调怎么样,要一件吧?唔,这容易,让妈妈无论托哪位信使叔叔,搭国际班机,给你捎回来呗”姑娘说着,随手撩了撩从额头散下来的一绺柔发。“别生气,你去年春天那件红的,颜色太正了对,浅丁香紫的魅力就在不那么正,不那么单一,也不那么清晰;穿在身上,就像走在早春的晨雾里似的美,也就在这儿了什么?谬论?听着,傻丫头,别林斯基说过,艺术不是数学,它越模糊,就越美!”小伙子不知不觉地,站了起来。“来年么,还要考,还要!唉,上次复试,糟就糟在了独白上。你的那位本来让我读蔡文姬对,就是那段;可我觉得太陈旧了。这次么,哦,你先听听好了”说着,姑娘微昂起头,望着窗外,低声诵读起来:“快快跑过去吧,踏着火云的骏马,让阴沉的暮夜赶快降临。展开你密密的帏幕吧,成全恋爱的黑夜!遮住夜行人的眼睛,让罗密欧悄悄地投入我的怀抱”小伙子好像微颤了一下,却还留在原地。“哦,对不起我一读朱丽叶,就激动得难以忍耐,唉,人生,人生也不过就那么回事可我,还是得一天一天地这么过抱歉,好朋友,再见了”姑娘略低着头,把似乎是两个二分硬币,匆匆地放在桌角上;随后,一转身,任凭长长的玫瑰红头巾披在肩头。又一阵寒气,滑了进来。“唉”老者似乎无所动,只长叹了一声。“她,她是几号几楼的?”小伙子盯着那背影,问。“不知道。”“她们家里,是干什么的?”“不知道。”“那那她这是”“反正是每逢星期六这个点儿,她准来交给我四分钱,跟她自个说上十分钟的话儿”“跟,跟自个儿?”小伙子话音凝在暮色里。“嗯,全北京直拨电话,号码儿都是六位数的;她呢,每回都只拨五个。”窗外,那片玫瑰红,渐渐隐到纷纷的飞雪中去。雪地上,竟仿佛没留下什么痕迹(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5分) A.小说标题是“暮雪”,“雪”在文中共有三处点扣:开头“下雪了”;姑娘到来时, “纷纷的雪花”“飞雪”;尾段姑娘离开再次点“雪”。 B.小说多次写到老者的眼光,两次“眯了眼睛,望着窗外”,姑娘来时“眼光凝住了” “目不转睛”等描写侧面表现了姑娘的美丽动人。 C.小说刻画姑娘多用正面描写,主要运用了外貌描写和动作描写的方法,表现了姑娘与 众不同的魅力。 D.小说语言带有京腔京韵,最具特点的是儿化音和地方语词的运用,比如“信儿”“事 儿”“甭”“得”等,显出浓郁的地方色彩。 E.小说将故事背景设定在一个公共电话站,借助出现在这个电话站的两个人物来完成情 节的戏剧性转折,巧妙地传达了作品的主题。(2)小说有一个“欧亨利式的结尾”,结局出人意料,但又在情理之中。请从小说中寻找相关的伏笔,并作简析。(6分)(3)“小伙子”这个形象有何特点?对刻画“姑娘”形象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6分) (4)有人认为那位姑娘虽然举止怪异,却是一个颇有内涵、不弃梦想的美丽女孩,作者对 她是持肯定和同情态度的。而有人却认为那位姑娘是一个虚荣浅薄之辈,是作者的批 判对象。你赞同哪种看法?结合全文,陈述你的观点并作分析。(8分)四、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1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马尔克斯,世界上最不孤独的人马尔克斯走了。但只要记得他名字的人,就会问:他留下了什么?他留下的当然是作品,但又不仅仅是作品。百年孤独没发表之前,马尔克斯在拉美文坛并不广为人知。1965年10月的一个周末,幸运女神真正眷顾了马尔克斯。那天,他和妻子梅塞德斯带着两个年幼的孩子驱车去度周末。行至半途,马尔克斯突然产生了灵感。他激动地对妻子说:“请给我10个月的时间,我的小说着床了。”说罢,掉转车头,匆匆赶回墨西哥城,把自己关进了狭小的书房他的“魔巢”,开始了他每天“仅与六包香烟为伴”的创作。待他抱着厚厚的书稿走出“魔巢”时,时间已过去了整整18个月。他瘦了,胡子拉碴,像漂流回来的鲁滨逊。他把两份打印稿全都交给了妻子说:“给你。”妻子接过书稿后开了句玩笑:“是难产。”此外,他们再也说不出别的话来了。其时,为了不影响丈夫写作,妻子变卖了包括汽车在内的所能变卖的一切,而且东赊西借,债台高筑。咬牙坚持了这漫长的18个月。百年孤独上市不到一周,一天,马尔克斯和妻子手拉手走在布宜诺斯艾利斯街头,行至某个街角,忽然听到有人像发现了奇迹似的大声嚷嚷:“瞧,他就是百年孤独的作者!”书刚上市就被人认出,马尔克斯生平第一次真正感受到了成功的喜悦。第二天,在一家咖啡馆用早餐时,马尔克斯不经意地朝外面张望,突然,他看到一位家庭妇女的菜篮里居然明晃晃地摆着本百年孤独。他指着那人的篮子,半天说不出话来。妻子顺着他的手指,一眼就看到了那本百年孤独。顿时,夫妻俩热泪盈眶。他们明白,百年孤独这本单纯的文学作品,已走进人们的日常生活,被视为生命。于是,马尔克斯成了这个世界上最不孤独的人之一,各种文化出版机构争相邀请。只有到了这时他才真正懂得:做个凡人是多么幸福!此后,他的一举一动都受到人们关注,他不得安宁。每天要接待来自世界各地的记者和出版商,甚至还有好心的读者。他们怀着各自的目的,毫不客气地侵占他的时间,把他变成了歌星一样的公众人物。有人甚至寄求爱信给他,让他哭笑不得。这样的情况在他1982年获得诺贝尔奖后又一次达到高潮。面对各色不速之客,马尔克斯不得不“退避三舍”。1983年初至1985年中,他离群索居,在卡塔赫纳一个面向大海的书房里,按照自己惯常的时间表工作:从周一到周六,从早晨8点到下午3点。如果因某一难以推诿的事由而被迫中断当天的工作或者由于某种意想不到的原因而“卡了壳”,他总设法在第二天予以弥补。从文60余年的马尔克斯旋风般进入中国,风靡一时,且落地生根。这不可谓不魔幻。但这是有历史原因的。首先,上世纪80年代,冷战尚未结束,东西方两大阵营和全世界对以马尔克斯为代表的拉美作家的评价都非常高,甚至超乎寻常地高度一致。这客观上对他进入中国起到了推动的作用。其次,拉美作家的成功对中国作家无疑既是鼓励,也是鞭策。再次,他的作品确实不同凡响。中国受马尔克斯和拉美魔幻现实主义影响的作家何止莫言、阎连科或阿来、陈忠实,其中尤以“寻根派”为甚。莫言获得诺奖前不久说,终于读完了百年孤独,“当初生怕读完了它,自己就不会写小说了”。20世纪80年代,中国读者对马尔克斯没有理解得那么深,他们更关注他作品的形式,比如结构、技巧。直到90年代,人们才开始注意到拉美文学更为本质和深层次的精神诉求:百年孤独及其所代表的拉美文学在借鉴西方现代文学形式技巧的同时,并没有放弃民族大道;没有放弃替一个民族,甚至整个美洲大陆代言的责任感、使命感。这种使命感触动了中国作家。 (有删改)【相关链接】:加夫列尔加西亚马尔克斯(1927.3.62014.4.17),哥伦比亚作家、记者和社会活动家,拉美魔幻现实主义文学代表人物,20世纪最有影响力的作家之一,1982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作为一个天才的、赢得广泛赞誉的小说家,马尔克斯将现实主义与幻想结合起来,创造了一部风云变幻的哥伦比亚和整个南美大陆的神话般的历史。代表作有百年孤独(1967年)霍乱时期的爱情(1985年)。(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马尔克斯原计划10个月完成百年孤独的创作,实际却用了18个月,因为多出 了8个月,造成梅塞德斯卖掉了汽车和一切所能变卖的家当,债台高筑。 B.看到一位家庭妇女的菜篮里摆着一本百年孤独。马尔克斯夫妻俩都很激动,他 们意识到百年孤独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C.1982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后,马尔克斯声名鹊起,门庭若市,为躲避各色不怀好意 的拜访者,他不得不离群索居,寻找安宁。 D.作为被全世界认可的拉丁美洲魔幻现实主义文学代表人物的马尔克斯以一部百年 孤独而举世闻名,获得诺贝文学奖后,他又创作了霍乱时期的爱情,这显示 其创作生命依旧旺盛。 E.中国读者对马尔克斯作品的理解也经历了一个由浅到深的过程,他们开始的时候关 注他作品的形式,后来才慢慢注意到他作品中的精神诉求。(2)马尔克斯成功的原因有哪些?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6分)(3)文章三、四段叙述了马尔克斯创作百年孤独的相关内容,有什么作用?请结合 文本简要分析。(6分)(4)文章说创出百年孤独的马尔克斯是“世界上最不孤独的人”,马尔克斯的“孤 独”与“不孤独”给了你怎样的启示?请结合文本内容和生活体验谈谈你的认识。 (8分)第卷 表达题五、语言文字运用(20分)13.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部队对报名参军的有志青年的检查是十分严格的,在应届高中毕业生中选拔军队院校学员更是百里挑一,除去高考成绩,身体、心理、政治审查也是检查的内容。假如人什么情绪都没有,对什么样的人和事都泰然处之,心平气和,或都能忍之,远之,这是麻木,或是胆小鬼,糊涂虫。有人认为天才之作总是合天地之灵气,妙手偶得,据说蓝色多瑙河就是作者在用餐时灵感一来随手写在袖口上的。 为探询奥巴马对朝外交政策,朝鲜不仅高调宣布其试射远程战略导弹,而且强硬中止与朝鲜的相关协议,美国则拒绝与其单独会谈,美朝双方僵持不下,形势如箭在弦。在全球创业周峰会上,创新工厂创始人李开复告诫年轻人,要想在中国创业成功,不能简单照搬美国的创业模式,不要期望一蹴而就。 对于杨女士借记卡中的两万元现金被离奇转走一事,兴业银行一味推脱责任,而现 行法律对此亦无能为力的尴尬局面,更让杨女士感到无奈和失望。A. B. C. D. 14.下列句子句意明确,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A.红楼梦中的赵姨娘实际地位卑微,通过这一身份特殊的卑微角色,更能反映出这 个看似钟鸣鼎食知书达理世代贵族的家族的穷途末路。 B.当前在中国周边出现的一些事态,有不少缘起于某些政治势力试图通过制造麻烦“阻 击”中国加速发展的原因。 C.把管理干部的一些规章制度和干部的思想道德公布出来,让广大群众监督,就可以达 到以昭昭之理扬正气、以严峻之法惩腐恶。 D.中央要求规范机关内部接待场所,建立健全服务经营机制,推进企业化管理,建立市 场化的接待费结算,逐步实现自负盈亏、自我发展。15.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你学习和研究什么东西, 专心致志,痛下工夫,坚持不断地努力, 定会有收获,最怕的是不能坚持学习和研究,抓一阵子又放松了,这就是“作辍”的状态,必须注意克服。 A.尽管 如果 就 或 或 B.无论 即使 也 且 且 C.哪怕 除非 才 且 且 D.不管 只要 就 或 或16.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5分) 读书并不在多,最重要的是选得精,读得彻底。与其读十部无关轻重的书,不如以读十部书的时间和精力去读一部真正值得读的书;与其十部书都只能泛览一遍, (1)。“好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这两句诗值得每个读书人悬为座右铭。读书原为自己受用,多读不能算是荣誉,(2) 。少读如果彻底,必能养成深思熟虑的习惯,涵泳优游,以至于变化气质; (3),则如驰骋十里洋场,虽珍奇满目,徒惹得心花意乱,空手而归。17. 某机构对200名大二学生进行了以“人文读诗”为主题的问卷调查。请根据表一、表二显示的调查结果概括现状,分析原因。要求简明、准确。(6分) 阅读数量$ f/ _2 c4 P& j c人数* H9 B& F+ O$ d! G* e. Y. S5 K f所占比例/ I& J/ P8 j# d0首9 D3 * J# Z E$ D8 8 G- B+ N285 C% ; D0 A6 h9 R14%$ i- R( C D& X9 V/ 3 G. M10首以内0 M S! j5 B6 C6 Y P102* b E; S9 c2 _* Q3 C7 a5 h51%) Z/ K! L/ V# T& C, ?/ V4 g$ f* 1020首2 O7 ?6 K) T7 N, Q64& V c D3 Z: D T7 c. V# M( 32%G1 O; I2 C6 U( W20首以上5 K( R/ I& f% 6) Z/ C. W/ X2 R8 f! U3% J; 2 c0 7 g 表一:进入大学后诗歌阅读的数量 表二:你认为诗歌在当下的存在价值是(可多选)问题选项$ L4 O d4 H8 K6 O( I% C人数/ b! G$ I% O2 S: G0 L8 F* V: C3 ?所占比例0 _3 ?9 h. P 0 U让人类获得情感的共鸣和艺术的体验% A: e8 N ; i& K7 ? b9 H6 L536 B# i, D7 A O, c26.5%- f4 L Z; b+ K& c# j* 为物质社会增添精神追求C+ H! g) M2 N- j9 C$ b7 E22 / E4 ( _3 a& 11%, B* V ) e; Q反映人性的美德和光辉; 3 ! C# R G4 i328 * A0 R+ V0 j2 2 i- a16%# ?) ( Z; V O成为诗人谋生的一种手段( B( H0 T5 ( ! I, E. g. O75% Q. A) P0 I. W5 S+ U G, N37.5%- a* V% ) T- a$ K$ _1 N毫无价值! a1 Y* ?8 U, S4 f8 f858 B+ 3 : _6 : f. Y 42.5%P! J1 ?/ Y. V# _! F O 六、作文(60分)18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英国太阳报曾以“世界上最大的快乐”为题,举办了一次有奖征答活动。从应征的八万多封来信中评出四个最佳答案:(1)作品刚刚完成,吹着口哨欣赏自己作品的艺术家;(2)正在用沙子筑城堡的儿童;(3)为婴儿洗澡的母亲;(4)千辛万苦开刀后,终于挽救了危重病人的外科医生。你认为什么是世界上最大的快乐?请结合材料的内容和含意作文,体现你的认识与思考。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湛江一中20152016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考试高二级语文科参考答案1.C 【解析】从原文第一自然段知道,“和”的文化思想的核心是“中和”“融和”,可以概括出中华本土饮食应该是接受和消融了外来饮食之后才能体现出这一文化思想的。选项ABD分别从肉食、亚洲其他地区的饮食和从非洲引入的芝麻等三个侧面诠释了中华文化的“和”的思想。而C项的意思是中华饮食本土特性的根本,属于中华饮食文化的重要基础,但不能体现中华饮食中“和”的文化思想“中和”“融和”。依题干,故应选C。2.A 【解析】BCD三个选项在原文中都有依据。而A项中“已经没有谁能准确地辨认出哪种食物是地道的中国食物”的表述过于绝对。原文是“人们恐怕已模糊”只是估计,表示一种可能性。依据题干,选择A。3.D 【解析】ABC三个选项在原文中都有依据。而D项中的“因”(中华饮食文化将更多地体现出人类普遍的文化价值特征)与“果”(被世界各国认可)的关系与原文中的“因”(中华饮食并不会失去自我)与“果”(被世界各国认可)不相符,“因”被偷换,因果关系不能成立。依据题干,选D。4.B 原文是“黜懦将数人,创平阳堡以通两河,移游击于正安堡以卫镇城,战守具悉就经画。”5.B 总兵在明朝时已有。6.C(“并下令逮捕袒护王杲的赵完”错,应是皇帝下令逮捕赵完)7(1)张学颜首先请求赈济和抚恤,充实军队,召回流亡迁徙的百姓,整修兵器,购买战马,严明赏罚。(得分点:“赈恤”“流移”“信”各1分,句意2分。“振恤”,即赈济与抚恤,“流移”动词作名词“流亡迁徙的百姓”,“信”明确、严明。)(2) 建州都督王杲因为向投降的人索要财物而没有得到,就进入抚顺抢劫,守将贾汝翼指责他。(得分点: “以”1分,省略1分,“索降人”状语后置1分,句意2分。)【参考译文】 张学颜,字子愚,肥乡人。考中嘉靖三十二年进士。辽地巡抚李秋被免职,大学士高拱想用张学颜,有人怀疑张学颜(的能力),高拱说:“张先生卓越出众,人们还没有了解他。”侍郎魏学曾稍后到达,高拱迎接并询问:“谁可以担任辽地巡抚?”魏学曾思考很久,说:“张学颜可以。”高拱高兴地说:“(你和我的意见)相契合了。”于是把张学颜的名字呈上去,升任右佥都御史,任辽东巡抚。 辽东镇边界长二千多里,城寨有一百二十所,三面与敌人相邻。官兵七万二千人,每月供给大米一石,折合银子二钱五分,马匹冬天、春天供给草料,每月折合银子一钱八分,即使年成好也不够维持几天。从嘉靖戊午年大饥荒,士兵和马匹逃走或死亡的有三分之二。前任巡抚王之诰、魏学曾相继安抚集聚,都没有恢复全盛时期的一半。接着由于饥荒、旱灾,饿死的人很多。张学颜首先请求救济,充实军队,召回流亡迁徙的百姓,整修兵器,购买战马,严明赏罚。罢免了几个懦弱的将领,创建平阳堡来沟通两河,把游击巡逻之军迁移到正安堡来保卫镇城,进攻守卫的器械全部加以经营谋划。 建州都督王杲因为向投降的人索要财物而没有得到,就进入抚顺抢劫,守将贾汝翼指责他。王杲更加怨恨,约了各部落去做强盗,副总兵赵完指责贾汝翼挑起事端,张学颜上奏说:“贾汝翼指责王杲违抗命令,实在是伸张了国威,(贾汝翼)如果因为这个而被罢免,这是升降边将都由敌人主导了。我认为应该命令王杲送还俘虏掠夺去的人和物,否则调兵剿灭他,不要姑息而积下祸患。”赵完害怕,赠送金貂给张学颜,张学颜揭发他,皇帝下令逮捕赵完,而发布命令给王杲,按照张学颜的计策办。各部落听说大军将要出动,都逃窜藏匿在山谷。王杲害怕,十二月约了海西王台送还俘虏和掠夺的物资。 当时张居正掌握国政,认为张学颜精于心计,十分倚重信任他。张学颜写了会计录用来查考核算出纳。又上奏一条条详细地测量土地的条例,处理两京、山东、陕西功臣皇族的庄田,清理超额、脱漏、假借各种弊端。又贯彻到全国,获得官民屯牧湖陂八十多万顷。百姓穷困赔钱亏累的,用湖陂赋税来抵偿。从正德、嘉靖耗费亏空以后,到万历十年,被认为最富裕,张学颜出过力。张学颜八次上疏请求退休,朝廷允许他退休回去。在家中去世。8.【参考答案】都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1分)李诗描写的对象是梨花,岑诗描写的对象是雪。(1分)李诗以梨花似雪、杨叶如烟,描绘出一幅清新的春景图,以乐景衬惜别之时的哀情;(2分)岑诗将胡天飞雪描写得如春天的烂漫梨花,表现出边塞奇特的风光,表达诗人乐观的情怀。(1分)9.【参考答案】对朋友的依依不舍惜别之情,对朋友的美好祝愿之情。(2分)颈联用细节描写,以“倾壶醑”写出诗人为友送别时纵情饮酒,喝得酩酊大醉,临别时又“马上赠鞭”以示纪念,豪迈洒脱之中透露出依依不舍之情;(2分)尾联用想像的手法,写诗人想象着友人的路途,等到友人到达目的地应是在月圆之日,从缺到圆的明月都是诗人依依惜别之情以及美好祝愿的感情寄托。(2分)10. 默写(6分)(1)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2)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3)彼于致福者,未数数然也。11.(25分)(1)ED 【解析】:A项应是6处点扣,还有姑娘进出电话亭的两次“寒气”滑进来的描写和小伙子映着雪光看姑娘侧影的描写;B项“侧面表现了姑娘的美丽动人”错,应是对每周六必来的姑娘的期待;C项正面描写方法中还有更重要的方法语言描写,通过大量“独白”式的语言来刻画姑娘的内心世界。E3分,D2分,C1分,AB不给分。(2)小伙子的拨号音是六声,而姑娘的拨号音只有五声,与结尾老者的解释呼应。老者对姑娘的到来满心期待,姑娘打电话时他又不动声色,姑娘离开后他一声长叹,表明老者习以为常了。姑娘离开交费时,“略低着头”“匆匆”付钱,走入严寒,红头巾却“披在肩头”,没了之前的优雅从容,表现得不自然,或许是心虚的表现。姑娘打电话的内容透露出她家境极为优越,而在下雪的傍晚那么冷还出来打公用电话聊天,其言行的矛盾可见其所言未必属实。(每点2分,答对三处即可)(3)“小伙子”形象特点:浅薄,世俗。小伙子打电话要舞票时的语言,看到姑娘的容貌和听到姑娘谈到虚构的家境时的神态和动作变化表现了他的浅薄和世俗。(3分,特点2分,分析1分)“小伙子”的作用是侧面烘托“姑娘”形象。小说通过小伙子“眼睛渐渐睁大了”、“不知不觉地站了起来”等一系列反应,侧面烘托出姑娘的外貌和内在的吸引力。(或答:小伙子对姑娘起到了陪衬的作用。小伙子与姑娘貌似追求不同,但实质上都是浅薄之人,只是一个直露,一个伪装,构成陪衬关系。)(3分,作用1分,分析2分)(4)观点一:姑娘是个有理想、有内涵的人,是作者赞美的对象。(1分)姑娘有着丰富的知识和对美的深刻感悟。(2分)从她对瑞士饭店塞沃伊气质的评价,她对颜色的审美见解,对别林斯基的理解,对莎士比亚的感悟,可以看出她有不俗的内涵与修养。(2分)姑娘对梦想的追求是执着坚定的。(1分)自己考试失败,姑娘坦然面对,“成败无所谓”,“来年么,还要考,还要!”“人生,人生也不过就那么回事可我,还是得一天一天地这么过。”这些语言表现了姑娘不屈服于命运的坚强。(2分)观点二:姑娘是个虚荣浅薄的人,是作者批判的对象。(1分)姑娘有着强烈的优越感,喜欢炫耀卖弄。她例举北京有名饭店任由朋友挑,她炫耀妈妈人在国外和神通广大。(2分)姑娘的审美和鉴赏标准存在问题。姑娘推崇的皆为洋事物,如对于“塞沃伊”调侃式推崇;对于流行色,信奉巴黎预测;对于独白作品的选择,喜欢莎剧,认为蔡文姬“太陈旧了”。她的审美和鉴赏标准明显透着崇洋意味。(3分)姑娘不是生活的强者而是弱者。老者说她“每逢星期六这个点儿,她准来交给我四分钱,跟她自个说上十分钟的话儿”,只有生活的弱者,才会以这种方式掩耳盗铃、孤芳自赏、自“愚”自乐。(2分)12. (25分)(1)(5分)BD B(3分)D(2分)E(1分) 【解析】:A项,“因为多出了8个月,造成梅塞德斯卖掉了汽车和一切值钱的家当,债台高筑”属强加因果。C 项,“为躲避各色不怀好意的拜访者”不当。E项,原文说“他们更关注作品的形式”,少了一个“更”。故选BD。(2)抓住灵感,埋头创作:当马尔克斯突然产生了创作百年孤独的灵感时,他把自己关了整整18个月,期间,他明显瘦了,而且胡子拉碴;持之以恒,锲而不舍:即便在成名之后,他仍然按照自己惯常的时间表工作,如果当天的工作中断,他总设法在第二天予以弥补;坚守民族使命:在借鉴西方现代文学形式技巧的同时,并没有放弃民族大道;没有放弃替一个民族,甚至整个美洲大陆代言的责任感、使命感;家人的支持:他的妻子梅塞德斯为了不影响他的创作,变卖了家里所能变卖的一切,咬牙坚持了18个月。(每点2分,答出任意三点即可)(3)内容上,与马尔克斯成名之后成为“世界上最不孤独的人”形成鲜明的对比 内容上,通过描写百年孤独的诞生过程,更能突出传主锲而不舍的精神品质。结构上,叙述百年孤独的写作故事为下文马尔克斯成名以及喧嚣带来的烦扰做铺垫,且与标题构成呼应。(每点2分)(4)答案提示:启示:谈“外在的生活状态的孤独与内心的丰富安宁”的关系;谈“孤独与成就”的关系;谈社会过度关注对人们的安宁平静生活的破坏(表面上看让人生热闹、不孤独的喧嚣往往会让人变得更加孤独)(2分,任意选择一点即可)结合文本内容(比如:他在创作百年孤独时的“孤独旅程”与辉煌成就;成名之后为远离公众打扰的离群索居)(4分)结合生活体验,合理阐述(2分)【解析】可以根据文本中有关马尔克斯的人物形象和人物精神,从作者的写作意图思考其“孤独”与“不孤独”在文本中的含义,然后联系社会现实,从自身角度出发,阐述自己对“孤独”“不孤独”的理解与看法,只要不脱离文本内容,能自圆其说,言之有理即可。)13.B (“泰然处之”形容对待困难或紧急情况心情安定,态度从容。“如箭在弦”比喻势在必行,不能表示僵持不下的形势,可改为“剑拔弩张”。)14. A【解析】B.杂糅,去掉“的原因”;C.思想道德公布搭配不当;达到缺宾语;D.缺少宾语,应在“结算”后加上“机制”。15.D16.(1)不如取一部书精读十遍 (2)少读也不能算是羞耻 (3)多读而不求甚解 【解析】(1)(2)两句与其前一句语义相对,其中(1)句2分“不如”1分,“一部书精读十遍”1分,(2)句1分,(3)句2分。17.(1)现状概括:(2分)表一显示,多数大学生读诗很少;表二显示,视诗歌为诗人谋生手段和认为诗歌没有存在价值的人数最多。每个方面1分。意思相近即可。 (2)原因分析:(4分)多数大学生缺乏对诗歌人文价值、审美价值的认识。多数大学生缺乏阅读诗歌的内驱力。(每点2分,意思相近即可;表达不简明、不流畅的酌情扣分)【解析】:现状的概括,是反映表格的表层意思,抓住表中数字所呈现的基本规律,不能简单罗列数据。表一读10首诗歌以上的人所占比例越来越少,可得出第一点结论;表二有两个数字最大,整合后可以得出第二点结论。对产生的原因的分析,应就表二的内容来概括完成。18、(60分)参照2016高考作文评分要求。 材料中对什么是“最大的快乐”进行了形象的阐释,要使自己成为快乐的人,从第一个答案中,我们知道必须工作,耕耘与创造会使人快乐;第二个答案告诉我们,要学会快乐,必须充满想象,享受过程;第三个答案告诉我们,要学会快乐,一定要心中有爱,有爱才有快乐;第四个答案告诉我们,要学会快乐,一定要有助人为乐的技能,帮助他人是最大的快乐。写作时可以选取一点,从点上突破;也可以综合阐释,从面上把握。而在写作时,通过对材料的比较、权衡,把自己的观点表达出来。不能只是单纯地谈自己对快乐的感受,尽可能从具体的“形象”和“意境”中来表现,具体立意,可以有以下几个角度:1付出是最快乐的。综合材料可以得到此立意。尽管四个答案表述各异,却有一个“交点”,即最大的快乐是付出之后获得成果。不管是富有才华的艺术家,还是充满童真与想象的儿童,不管是为婴儿洗澡的母亲,还是挽救了危重病人的外科医生,他们都在付出,他们因付出而快乐。2有耕耘有创造才最快乐。像艺术家那样,投入到自己的工作中,沉浸在艺术的氛围里,辛勤劳作,用自己的智慧创造出精美的艺术作品,可以获得最大的快乐。3追求简单、享受过程是最快乐的。孩子筑城堡的过程就是尽情玩耍的过程。“城堡”在孩子的眼中肯定是完美的,孩子不会像成年人那样在乎别人的评价。当然,追求简单并不意味着无须奋斗、不思进取,追求简单实际上就是将个人的目标放在一个更适合自己的平台上,确信通过自身的努力能够实现这个目标。4有爱才最快乐。为婴儿洗澡的母亲因心中有爱,她把爱施予自己的孩子而快乐。由此,我们应该想到,做一个有爱心的人,把爱施予别人,也是一种快乐。5帮助他人是最快乐的。医生挽救患者的生命,给病人以希望是自己的最大快乐。而实际上,不管哪个职业,不管身处何处,只要真心帮助别人,都是最大的快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