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 专题三 直面人生教师用书 苏教版必修5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13069758 上传时间:2020-06-05 格式:DOC 页数:84 大小:1.8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语文 专题三 直面人生教师用书 苏教版必修5_第1页
第1页 / 共84页
高中语文 专题三 直面人生教师用书 苏教版必修5_第2页
第2页 / 共84页
高中语文 专题三 直面人生教师用书 苏教版必修5_第3页
第3页 / 共8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专题三 直面人生开卷有益在那飘着秦风楚雨的泽畔,歌者在踽踽独行,憔悴的脸上写满了凄苦、孤独。雨无情地抽打着枯瘦的身躯,心被忧虑撕裂的时刻,你接受了雨的最后洗礼纵身一跃的姿势定格成永远的风景,你的热血化作汨罗江滔滔的波浪,随着江水悠悠流淌千年,滋润了一个民族的灵魂!就让我们拨开历史的烟云,去寻觅屈原的足迹,聆听屈原处在生死边缘时的心灵抉择吧。话题链接死以明志1教材赏悟 “举世皆浊我独清,举世皆醉我独醒”,屈原怀抱石头,投身汨罗。屈原拒绝污浊,拒绝妥协,拒绝与世同流合污。在屈原沉没的地方,有一种清洁的精神奋然而起,照耀着一个民族的忧伤。屈原死了,我们苍白了。魂兮归来!2名句赏记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离骚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离骚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离骚心郁郁之忧思兮,独永叹乎增伤。九章抽思世溷浊莫吾知,人心不可谓兮。九章怀沙吾不能变心以从俗兮,故将愁苦而终穷。九章涉江余将董道而不豫兮,固将重昏而终身。九章涉江苟余心之端直兮,虽僻远其何伤?九章涉江与天地兮比寿,与日月兮齐光。九章涉江薄暮雷电,归何忧?天问3典例赏析吊屈原史记屈原贾生列传原文:太史公曰:余读离骚天问招魂哀郢,悲其志。适长沙,过屈原所自沉渊,未尝不垂涕,想见其为人。及见贾生吊之,又怪屈原以彼其材游诸侯,何国不容,而自令若是!读鸟赋,同死生,轻去就,又爽然自失矣。译文:太史公说:我读离骚天问招魂哀郢,为他的志向不能实现而悲伤。到长沙,经过屈原自沉的地方,未尝不流下眼泪,追怀他的为人。看到贾谊凭吊他的文章,文中又责怪屈原如果凭他的才能去游说诸侯,哪个国家不会容纳,却自己选择了这样的道路!读了鸟赋,把生和死等同看待,认为被贬和任用是不重要的,这又使我感到茫茫然失落什么了。4时文赏读汨罗江边林非多少年前背诵屈原的辞赋时,我就淌着眼泪哀悼他满怀亡国之痛的焦灼与哀伤,似乎听到了他纵身跳向汨罗江的一声巨响,稚弱的心灵中涌出无穷的凄楚和悲怆,暗暗猜测着这江水是如何的宽阔无际,汹涌奔腾的滚滚波涛是如何在永恒地呜咽。汨罗江真像是一个神秘而又庞大的谜语,始终在脑海里喧嚣。我渴望去那里凭吊埋葬着屈原的滔滔洪水。当我终于站在狭窄的汨罗江边,异常惊讶地瞧见了这浑浊的河道时,真疑惑着如此惊心动魄和壮怀激烈的死亡,为什么要发生在这样平淡得近乎粗糙的场合,懊丧地感到自己猜测了半生的谜语,竟只获得令人失望的诠释。我从脚旁的青草丛中,拾起一块细小的碎石,使劲地往对岸掷去,它悄悄掉在河滩上的那一棵老榆树底下。幽暗的河水依旧在默默地流淌,映照着从一团团云雾中间挣扎出来的阳光,淡淡地反射出丝丝缕缕的波纹。在我的印象中似乎有着洁癖的天才诗人屈原,为什么要选择这浑浊的河流,当作自己葬身的坟墓?昨日我乘坐一艘汽艇,在洞庭湖里乘风破浪地飞驰。张望着几乎要连缀到天际里去的阵阵碧波悠扬地拍击那一朵朵光亮的云彩,不禁想起至今还升华着整个民族崇高节操的屈原来。他在哀郢里曾叙述自己“上洞庭而下江”的游历,那时候的白云与碧水,跟我在两千多年之后看到的这壮丽风光,也许不会有什么迥然的差异。像我这样平庸地打发着日子的人,心里都激荡起飞溅的浪花,想在这波涛中泅泳,想在这天空里翱翔,那么这位在早年因被放逐而撰写离骚时就萌生了赴水自沉此种悲剧情怀的天才诗人,为何不纵身跳向这浩瀚的水波?屈原心里确实也奔涌着浩瀚的痛楚,他本来是完全可以替生于斯长于斯的楚国建立功勋的,却受尽佞臣和群小的嫉妒,诬陷他诋毁君王的庸碌无能,谄媚地挑拨楚王原先对他的信任。这些嫉妒者恶毒的诡计,也燃起了深藏在楚怀王心中的嫉妒之火。他原来就隐隐地忧虑着屈原杰出的才华,会不会威胁自己装扮出来的尊严,因此被狡黠地提醒和告诫之后,嫉妒心像火山似的爆发出来,立即排斥和疏远了屈原。无权无势者的嫉妒心,对别人的杀伤力肯定会小一点,而掌握了生杀予夺绝对权力的君王,一旦萌生出嫉妒心来,就可能将所有人都置于死地。屈原的被贬抑和放逐,真算是不幸中的万幸了。楚怀王客死秦国之后,继位的顷襄王同样不辨忠奸,听不得丝毫逆耳之言,屈原竟又被放逐了。汨罗江边留下他摇摇晃晃的身影,露出了多么消瘦和枯槁的面庞,多少憔悴和伤心的神色。当我在这儿踯躅时,在朦胧的幻想中跟他邂逅,影影绰绰地瞅见他,正于狂风的呼啸声里愤懑地悲鸣:“黄钟毁弃,瓦釜雷鸣,谗人高张,贤士无名。”在那种滥施权力的君王统治时代,一心一意忠于自己主上的屈原,只能于都城失陷的绝望中哀怨地自尽。我心情沉重地望着对岸碧绿的稻田,径直地往远方绵延开去。在许久的寂静中,突然有只飞鸟掠过树梢,像箭镞似的射向湿漉漉的河边,饮了口水,又啁啾着飞走了。我神往地盯住它扬起的翅膀,执拗地思忖着:如果屈原依旧在这块深受蹂躏的土地上疾行,掩涕叹惜着国破家亡和流离颠沛的民众,跟他们一起去面对灾难,不再选择自沉水底的夙愿,那肯定会留下更多深沉、厚重和感情激越的诗篇。为什么不在苦难中生存和吟咏下去呢?我满腔悲愤地仰望着蔚蓝的天空,真想迈过两千多年的漫长岁月,向屈原提出这千钧般压在心头的询问。常识链接知人论世1识作者众说纷纭的渔父渔父的作者,历来说法不一。现代研究者一般都认为,此文并非屈原所作,郭沫若认为“可能是深知屈原生活和思想的楚人的作品”。然而无论作者是谁,本文均不失为一篇展现屈原伟大人格的力作。死以明志屈原屈原(约前340约前278),名平,字原,战国末期楚国人,杰出的政治家和爱国诗人,是我国浪漫主义诗歌的开创者,我国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是“楚辞”的创立者。主要作品:离骚、天问、九歌(11篇)、九章(9篇)、招魂,共23篇。2知背景屈原是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后代。他出身贵族,又明于治乱,娴于辞令,因此早年深受楚怀王的信任,做过左徒、三闾大夫。屈原为实现楚国的统一大业,对内积极辅佐怀王变法图强,对外坚决主张联齐抗秦,使楚国一度出现了国富兵强的局面。后来,由于在内政外交上与楚国腐朽集团产生了尖锐的矛盾,屈原遭到了子兰、靳尚等反动贵族以及亲秦派奸人的诬陷,于是被楚怀王疏远流放。至楚顷襄王时他又被流放到江南,辗转于沅湘二水之间。顷襄王二十一年(前278),秦将白起攻破郢都,屈原悲愤难消,遂自沉汨罗江而死。3解文体骚体诗 骚体诗,亦称“楚辞体”,古代诗歌体裁之一。起源于战国时期的楚国,因为这种形式的诗歌以屈原所作的离骚为代表,到了南朝刘勰的文心雕龙与萧统的文选等作品中,就用“骚”来指称具有楚辞特点的诗歌,后人便称之为“骚体诗”。骚体诗在形式上打破了诗经那种以四言为主的体制,在民歌的基础上又继承了散文的笔法,句式长短参差,形式比较自由,多用“兮”字以助语势,富有抒情成分和浪漫色彩。骚体诗的形成,是诗歌形式的一大革新,对后世文学影响深远。4拓常识楚辞 我国第一部浪漫主义诗歌总集。由于诗歌的形式是在楚国民歌的基础上加工形成的,篇中大量引用了楚地的风土物产和方言词汇,所以叫楚辞。楚辞的内容主要是屈原的作品,其中以离骚为典型代表。西汉末年,刘向搜集屈原、宋玉等人的作品,辑录成集。楚辞对后世文学影响深远,不仅开启了后来的赋体,而且影响了历代散文创作。基础梳理一、字音辨识憔悴(qio cu)枯槁(o)渔父(f) 弹冠(un)莞尔(wn) 鼓枻(y)濯洗(zhu) 汶汶(mn)宁赴湘流(nn) 三闾大夫(l)凝滞(zh) 歠其醨(chu)淈其泥() 皓皓之白(ho)其糟(b)二、通假字渔父 同“甫”,古代对老年男子的尊称子非三闾大夫与同“欤”,吗三、古今异义颜色憔悴古义:脸色今义:a.由物体发射、反射或透过的光波通过视觉所产生的印象;b.面貌,容貌;c.脸上的表情;d.显示给人看的厉害的脸色或行动形容枯槁古义:形体容貌今义:对事物的形象或性质加以描述圣人不凝滞于物古义:拘泥,执着今义:a.停止流动;不灵活;b.凝聚深思高举古义:行为高于世俗今义:高高地举起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古义:可以用来今义:a.表示可能或能够;b.表示许可四、一词多义1游屈原既放,游于江潭(动词,行走)秦时与臣游,项伯杀人,臣活之(动词,交际,交往)2举何故深思高举(名词,举动,行为)吾力足以举百钧(动词,举起)戍卒叫,函谷举(动词,攻占)举世皆浊我独清(形容词,全)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动词,推举,推荐)3安安能以皓皓之白(副词,怎么)不念居安思危,戒奢以俭(形容词,舒适,安适)风雨不动安如山(形容词,安定,安稳)4见是以见放(介词,被)渔父见而问之曰(动词,看见)慈父见背(副词,用在动词前,表示对自己怎么样)项伯即入见沛公(动词,拜见)五、文言虚词1以是以见放(介词,因为)安能以身之察察(介词,拿,用)可以濯吾缨(连词,表目的,用来)2而渔父莞尔而笑(连词,表修饰)圣人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连词,表转折)何不淈其泥而扬其波(连词,表承接)3于圣人不凝滞于物(介词,表被动关系,被)何故至于斯(介词,引出动作对象,到)葬于江鱼之腹中(介词,在)六、词类活用(1)乃歌曰名词用作动词,歌唱(2)鼓枻而去名词用作动词,击打七、文言句式(1)判断句子非三闾大夫与“非”表否定判断(2)省略句行吟泽畔行吟(于)泽畔(省去介词“于”)遂去,不复与言(渔父)遂去,不复与(之)言(省去句子的主语和宾语)(3)被动句屈原既放“放”本身意义上被动是以见放“见”表被动,相当于“被”自令放为“放”本身意义上被动对点直练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憔悴(cu)三闾(l)淈其泥()皓皓之白(ho)B蒙尘(mn) 鼓枻(y) 歠其醨(chu) 物之汶汶(wn)C枯槁(o) 凝滞(zh) 其糟(b) 弹冠相庆(un)D糟糠(zho) 沧浪(cn) 濯吾缨(yn) 莞尔而笑(wn)解析B项,“汶”读mn;C项,“冠”读un;D项,“糟”读zo。答案A 2.下列句子中加点字不都是通假字的一组是()A人穷则反本今日往而不反者,竖子也B靡不毕见 图穷而匕首见C亡走赵,赵不内 距关,毋内诸侯D可以濯吾缨 秦王复击轲,被八创解析A项,反返;B项,见现;C项,内纳,距拒;D项,濯,洗;被,遭受。答案D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不属于古今异义的一项是()A形容枯槁 B举世皆浊我独清C圣人不凝滞于物 D遂去,不复与言解析B项,“举”古今皆为“全”的意思。A项,“形容”,古义:形体和容貌;今义:对事物的形象或性质加以描述。C项,“凝滞”,古义:拘泥,执着;今义:停止流动,不灵活。D项,“去”,古义:离开;今义:从所去地到别的地方。答案B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新沐者必弹冠(洗头)B众人皆醉我独醒,是以见放(通“现”)C新浴者必振衣(抖掉)D自令放为(句末语气词,表疑问)解析B项,见,表被动。答案B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何故深思高举高举:行为高出于世俗。B鼓枻而去 鼓:敲打。C遂去,不复与言 去:前往某地。D何故至于斯 斯:这个地步。解析C项,去:离开某地。答案C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B.C.D.解析A项,介词,拿,用/介词,因为;B项,连词,表修饰/连词,表承接;C项,都是助词,的;D项,与:同“欤”,助词,译为“吗”/介词,跟,同。答案C7下列句子中加点“之”字的用法与其他三句不同的一项是()A安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B葬于江鱼之腹中C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尘埃乎D沧浪之水清兮解析A项,定语后置的标志;B、C、D三项皆为结构助词“的”。答案A8下列各句句式不同于其他三句的一句是()A是以见放 B自令放为C屈原既放,游于江潭 D安能以身之察察解析D项,为定语后置句,其他三项为被动句。答案D9名句默写(1)举世皆浊我独清,_,是以见放!(2)_,而能与世推移。(3)世人皆浊,_?众人皆醉,_ _?(4)吾闻之,_,_。_,受物之汶汶者乎?(5)安能以皓皓之白,_?(6)沧浪之水清兮,_;沧浪之水浊兮,_。答案(1)众人皆醉我独醒(2)圣人不凝滞于物(3)何不淈其泥而扬其波何不其糟而歠其醨(4)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安能以身之察察(5)而蒙世俗之尘埃乎(6)可以濯吾缨可以濯吾足古今对译【段解】交代了故事的时间、地点、主人公的情况及渔父的问话。【段解】文章的主体部分。渔父辩驳,提出随遇而安、与世推移的观点。屈原不同意渔父的观点,表明自己洁身自好、不同流合污的态度。【段解】渔父听了屈原的回答,莞尔而笑,唱着歌离去。小组合作第一句描写了一个怎样的人物形象?答:_“举世”句体现了屈原怎样的态度?答:_渔父的回答采用了什么样的表达方式?大意是什么?这样的回答有什么作用?答:_“新沐者”“新浴者”两个比喻句有什么作用?答:_“安能”两个反问句体现了屈原什么样的人生态度?体现了他怎样的人格?答:_渔父长歌而去作为结尾,这样安排有何妙处?答:_答案这句话刻画出屈原英雄末路、心力交瘁、形销骨立的外在形象。胸中久蓄的痛苦一经触发,回答就显得格外愤激。即自己与众不同,不苟合,不妥协。引出下文两人的思想交锋。这是渔父对屈原的驳难,采用哑谜式的比兴方式。世道既如此黑暗,又有什么清浊、曲直可分?还不如与世推移、随遇而安,做个知天达命的明哲。渔父的态度烘托了屈原“深思高举”的皎皎之行。屈原用“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这两个形象的比喻句,说明自己洁身自好、决不同流合污的态度。两个反问句,表明了屈原即使牺牲性命也要坚持理想的态度。在折节保身和舍生取义的鲜明对比中,屈原以其坚定的抉择,显示了“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伟大人格。渔父无言而别,唱着歌离去的结尾,进一步渲染了渔父的形象,同时对屈原的形象形成反衬,衬托出屈原形象的高大、德行的高洁,也使全文获得了幽远的情韵和意境。疑难探究1本文塑造了屈原怎样的形象?表现了屈原怎样的人格?试结合文中的相关语句来回答。答:_答案屈原不愿“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也不愿“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尘埃”;可见他是一个不随波逐流,不苟合,不妥协的特立独行者;“宁赴湘流,葬于江鱼之腹中”,刻画了一个矢志不渝地坚持理想、保持人格操守的形象。表现了屈原“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伟大人格。2“渔父”在文中是一个具体的形象,随着文化的浸染,渔父已经成为了一种独特的意象并具有了某种文化内涵。请探讨“渔父”这一特定意象的文化内涵。答:_答案第一,“渔父”代表一种遗世独立的清高隐逸的人格理想。渔父是隐士的象征,一方面他保持高洁的品性和情操,厌倦尘世的纷扰,但并不一味陷入矛盾和痛苦之中(一如屈原);另一方面他追求一种无拘无束的、自由的人生境界。一方面有一种高洁的人格和人生境界,另一方面还要自由,要摆脱社会的一些名钩利锁,或者其他方面的束缚。渔父的形象已经成为一种文化符号,这个符号就是坚持操守、追求自由这样一种人生的代称。第二,“渔父”意象包含了多个要素。首先是“渔”,含垂钓之风。其次是“父”。“父”同“甫”,古代对老年男子的尊称。老年人历经沧桑坎坷,明于得失,归心淡泊。再次是“水”,道家认为水是万物之本,品性谦逊,亲附万物而公正无私,暗示道家的理想追求。最后是“舟”。有渔父必有舟,又必是小舟。苏轼赤壁赋称“驾一叶之扁舟,举匏尊以相属”,舟如一叶,以况其小,只有小舟才能达到“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的境界。第三,“渔父”意象寄托着中国文人对与世无争的超然生活的向往。渔父是真正的隐者,他们乘扁舟漂游水上,自然,惬意,无拘无束。得意时出仕兼济天下,失意后归隐吟风啸月,是中国文人千载不变的人生轨迹。他们将山水田园当成精神栖居地,在这里,心灵的创伤得到愈合,灵魂获得拯救与升华。3“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一个问题”,这是世界著名剧作家莎士比亚笔下的哈姆雷特被生活的困境逼到死角时的发问。面对生死抉择。司马迁以生践志,屈原却以死明志。孟子说:“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年轻的我们又应该如何面对生命中的抉择呢?答:_答案思路提示一:其实,生与死并不重要,重要的是生与死的价值,“生的伟大,死的光荣”才是价值之根本。思路提示二:如果我们面对的是无法避免的苦难,那么请选择主动地承受。在苦难中了解生存真相,分析苦难的根源,发掘苦难的深层原因,以不懈的斗争改变命运,守住人的尊严。我们不能改变世界,但我们可以改变自己。思路提示三:选择理想,实现价值。谨记理想,永远沿着理想的道路前行!谨记理想,乐观地度过每一天!谨记理想,努力地度过每一年!谨记理想,坚强地度过这一生!写作特点1对比手法的运用,突出人物形象本文塑造了两个人物形象,渔父和屈原。渔父认为对人生、对世事都不要太认真、太执着,最好得过且过,随遇而安;而屈原立场坚定,不随波逐流,不同流合污,宁肯葬身鱼腹,也要保持自己志洁行廉的品格。鲜明的对比,使人物形象更加突出。2比喻丰富,寓意深刻作者运用一系列的比喻,将丰富的人生哲理蕴含在形象生动的叙述之中。“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是运用水的清浊比喻人格的高下,用喝酒比喻人的认识明暗,借以显现世道的黑暗、世人的昏聩和屈原的高洁。“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是用洗澡涤污、振衣去尘比喻人要不断地加强思想品德修养,以免精神污染,借以突现屈原的高洁自律。3句法参差错落,灵活多变在语言形式上,屈原的作品突破了诗经以四字句为主的格局,每句五、六、七、八、九字不等,也有三字、十字句的,句法参差错落,灵活多变;句中句尾多用“兮”字,以及“之”“于”“乎”“夫”“而”等虚词,用来协调音节,造成起伏回宕、一唱三叹的韵致。写作应用【写法借鉴】 本文的主旨,主要是在对比衬托中体现出来的,通过屈原和渔父的问答,表现了两种不同的人生态度。在本文中,所谓的对比,一是两条人生道路的对比,二是两种“入世”态度的比较,三是两种结果的对比。通过对比,颂扬了屈原的伟大人格。另外,文中渔父“遂去,不复与言”的形象给人留下了想象的空间,同时又与屈原的形象形成对比,反衬出屈原形象的高大、德行的高洁。 【尝试练笔】 运用对比衬托的手法,把下面的诗句扩展成一段文字,不少于100字。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杜甫旅夜抒怀)_【答案示例】远处,星空低垂,原野辽阔无边。近处,明朗的月光下,江水汹涌澎湃,奔流不息。远处、近处,天上、地下,空间被无限扩大,在这样的环境下,一叶扁舟显得何等的渺小,置身于其中的诗人又是何等的孤苦伶仃!以阔大的环境作为背景,卑小的人物只是沧海一粟,两相衬托,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让人生出无限感慨和惆怅。一、类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屈平既嫉之,虽放流,眷顾楚国,系心怀王,不忘欲反。冀幸君之一悟,俗之一改也。其存君兴国而欲反覆之,一篇之中三致志焉。然终无可奈何,故不可以反。卒以此见怀王之终不悟也。人君无愚智贤不肖,莫不欲求忠以自为,举贤以自佐。然亡国破家相随属,而圣君治国累世而不见者,其所谓忠者不忠,而所谓贤者不贤也。怀王以不知忠臣之分,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疏屈平而信上官大夫、令尹子兰,兵挫地削亡其六郡身客死于秦为天下笑此不知人之祸也。令尹子兰闻之大怒,卒使上官大夫短屈原于顷襄王,顷襄王怒而迁之。屈原至于江滨,被发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渔父见而问之曰:“子非三闾大夫欤?何故而至此?”屈原曰:“举世混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是以见放。”渔父曰:“夫圣人者,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举世混浊,何不随其流而扬其波?众人皆醉,何不其糟而歠其醨?何故怀瑾握瑜,而自令见放为?”屈原曰:“吾闻之,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宁赴常流而葬乎江鱼腹中耳,又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温蠖乎?”乃作怀沙之赋。于是怀石遂自投汨罗以死。屈原既死之后,楚有宋玉、唐勒、景差之徒者,皆好辞而以赋见称。然皆祖屈原之从容辞令,终莫敢直谏。其后楚日以削,数十年竟为秦所灭。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其存君兴国而欲反覆之反覆:翻转、覆转。B亡国破家相随属 随属:连续、跟着。C皆好辞而以赋见称 好辞:擅长说话。D人君无愚智贤不肖 不肖:不贤、不才。解析C项,爱好文学。答案C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B.C.D.解析 A项,介词,因为;B项,连词,表承接/连词,表并列;C项,介词,在/介词,表被动;D项,代词,这/助词,的。答案A3下列各句子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中太史公的一些议论,也是发自其内心的感慨,给人以“同是天涯沦落人”的感觉。B屈原屡屡被贬,但他仍“眷顾楚国,系心怀王”,宁葬身鱼腹也不改变,这正是他悲剧产生的根源。C屈原与渔夫的对话,表现了屈原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坚定的抗争精神,把屈原在面临最后的抉择时内心激烈的矛盾冲突深刻地揭示出来了。D屈原自杀,不是因为个人之失败,而是因为他不忍看见楚国日趋于覆亡的前途。解析B项,这正是屈原的人格魅力。答案B4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兵挫地削亡其六郡身客死于秦为天下笑此不知人之祸也答案兵挫地削/亡其六郡/身客死于秦/为天下笑/此不知人之祸也5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1)人君无愚智贤不肖,莫不欲求忠以自为,举贤以自佐。译文:_(2)宁赴常流而葬乎江鱼腹中耳,又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之温蠖乎?译文:_答案(1)国君无论愚笨或明智、贤明或昏庸,没有不想求得忠臣来为自己服务,选拔贤才来辅助自己的。(2)宁可投入长流的大江而葬身于江鱼的腹中,又哪能使自己高洁的品质,去蒙受世俗的尘垢呢?【参考译文】屈原也为此怨恨子兰,虽然流放在外,仍然眷恋着楚国,心里挂念着怀王,念念不忘返回朝廷。他希望国君总有一天醒悟,世俗总有一天改变。屈原关怀君王,想振兴国家,而且反复考虑这一问题,在他每一篇作品中,都再三表现出来。然而终于无可奈何,所以不能够返回朝廷。由此可以看出怀王始终没有觉悟啊。国君无论愚笨或明智、贤明或昏庸,没有不想求得忠臣来为自己服务,选拔贤才来辅助自己的。然而国破家亡的事接连发生,而圣明君主治理好国家的多少世代也没有出现,这是因为所谓忠臣并不忠,所谓贤臣并不贤。怀王因为不明白忠臣的职分,所以在内为郑袖所迷惑,在外为张仪所欺骗,疏远屈原而信任上官大夫和令尹子兰,军队被挫败,土地被削减,失去了六个郡,自己也被扣留死在秦国,为天下人所耻笑。这是不了解人的祸害。令尹子兰得知屈原怨恨他,非常愤怒,终于让上官大夫在顷襄王面前说屈原的坏话。顷襄王发怒,就放逐了屈原。屈原到了江滨,披散头发,在水泽边一面走,一面吟咏着。脸色憔悴,身体干瘦。渔父看见他,便问道:“您不是三闾大夫吗?为什么来到这儿?”屈原说:“整个世界都是混浊的,只有我一人清白;众人都沉醉,只有我一人清醒。因此被放逐。”渔父说:“圣人,不受外界事物的束缚,而能够随着世俗变化。整个世界都混浊,为什么不随大流而且推波助澜呢?众人都沉醉,为什么不吃点酒糟,喝点薄酒?为什么要怀抱美玉一般的品质,却使自己被放逐呢?”屈原说:“我听说,刚洗过头的人一定要弹去帽子上的灰尘,刚洗过澡的人一定要抖掉衣上的尘土。谁能让自己清白的身躯,蒙受外物的污染呢?宁可投入长流的大江而葬身于江鱼的腹中,又哪能使自己高洁的品质,去蒙受世俗的尘垢呢?”于是他写了怀沙赋。因此抱着石头,就自投汨罗江而死。屈原死了以后,楚国有宋玉、唐勒、景差等人,都爱好文学,而以善作赋被人称赞。但他们都效法屈原辞令委婉含蓄的一面,始终不敢直言进谏。在这以后,楚国一天天削弱,几十年后,终于被秦国灭掉。二、经典阅读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67题。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论语里仁)孟子曰:“非其义也,非其道也,禄之以天下,弗顾也。”(孟子万章上)荀子曰:“义与利者,人之所两有也。虽尧舜不能去民之欲利,然而能使其欲利不克其好义也。”(荀子大略)6结合选段,请从两个方面简要概括先秦儒家所认为的“义”与“利”的关系。答:_答案义利兼顾(义利并重、义利并举),以义为上(以义制利、先义后利、见利思义)7请联系生活实际探究先秦儒家“义利观”对当今社会的现实意义。答:_答案当今社会,儒家“义利观”对我们弘扬社会道义、合理利用自然、尊重经济规律和法治精神等仍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例如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理应追求最大的经济效益,但不能唯利是图。利润的获得,必须受到社会道德规范、国家法律法规等“义”的约束。而三鹿奶粉事件、郑州双汇猪肉事件等,都是企业见利忘义自毁前程的典型例证。(举例分析要紧扣义利兼顾、见利思义两个侧重点)开卷有益辉煌往往与苦难相伴,而伟大经常与孤独比肩。面对宫刑之辱,司马迁毅然选择了隐忍苟活,“就极刑而无愠色”,终成就被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史记。他以生践志,以羸弱的生命为我们营造了一座座美轮美奂的精神圣殿,也给我们演绎了敢于直面生存的苦难、勇于在风雨之中守望理想与信念的悲壮篇章。今天,就让我们翻开历史的沉重书页,走进司马迁的内心世界。话题链接逆境成才1教材赏悟 有时活着远比死去艰难,生死之间,司马迁选择受刑忍辱,弃政从文,从匍匐于地的殿臣中直起身子做人。这是令世俗瞠目的叛逆之举,这是勇敢与崇高的跨越。他甚至连自己也不知道,这一次艰难无比的选择,让他从众多匍匐在地的小臣之中挺直了文人的脊梁,从庙堂深殿的阴影里走向了民间第一史家豁然之境,为中华民族留下永垂不朽的人文辉光。他不愧为敢于在朝堂上和禁锢人臣的君臣伦理观念决裂的杰出代表!弃一帝而得天下千秋,伟哉,司马迁!2名句赏记人们的灾祸常成为他的学问。伊索苦难是人生的老师。巴尔扎克不幸,是一所最好的大学。别林斯基不幸,是天才的进身之阶,信徒的洗礼之水,弱者的无底之渊。巴尔扎克逆境有一种科学价值。一个好的学者是不会放弃这种机会来学习的。爱默生困难和折磨对于人来说,是一把打向坯料的锤,打掉的应是脆弱的铁屑,锻成的将是锋利的钢刀。契诃夫困厄无疑是个很好的老师;然而这个老师索取的学费很高,学生从他那里所得到的时常还抵不上所缴的学费。卢梭人的一生,总是难免有浮沉。不会永远如旭日东升,也不会永远痛苦潦倒。反复地一浮一沉,对于一个人来说,正是磨练。因此,浮在上面的,不必骄傲;沉在底下的,更用不着悲观。必须以率直、谦虚的态度,乐观进取、向前迈进。松下幸之助3典例赏析孙膑受刑史记孙子吴起列传原文:孙武既死,后百余岁有孙膑。膑生阿、鄄之间,膑亦孙武之后世子孙也。孙膑尝与庞涓俱学兵法。庞涓既事魏,得为惠王将军,而自以为能不及孙膑,乃阴使召孙膑。膑至,庞涓恐其贤于己,疾之,则以法刑断其两足而黥之,欲隐勿见。齐使者如梁,孙膑以刑徒阴见,说齐使。齐使以为奇,窃载与之齐。齐将田忌善而客待之。【注】 齐国地名。一种刑法,刺面后涂上墨。偷偷载上车。译文:孙武已死,过了一百多年又出了个孙膑。孙膑出生在阿、鄄一带,他也是孙武的后代子孙。孙膑曾经和庞涓一道学习兵法。庞涓虽然已经为魏国服务,担任了魏惠王的将军,但是认为自己的才能比不上孙膑,于是暗地里派人请孙膑来。孙膑到了魏国,庞涓害怕他比自己有才干,很妒忌他,就捏造罪名,根据法律用刑挖去了他两足膝盖骨并在他脸上刺上字,想使孙膑这辈子再也不能在人前露面。有一次,齐国的使者到魏国都城大梁来,孙膑以一个受过刑的罪犯的身份暗中会见了齐使,向他游说。齐使认为孙膑的才能奇异,就偷偷地载着孙膑回到了齐国。齐国将军田忌认为孙膑很有才能,像对待客人一样对待他。4时文赏读壮哉,太史公!读司马迁报任安书有感中国古代散文,是作家反映生活和干预生活的重要文学样式,同时,也是人类借以宣泄情感、描绘内在心灵历程的形象图画。近读司马迁报任安书,于这一点又有更多的了解。普通人知司马迁,大抵因其史记作为史传之文,文情并茂而气势磅礴。但史记所载者,皆为历朝历代他人之事,固然是司马迁“非公正不发愤”的思想情感的艺术结晶,终究不能让我们正面感受到作为一代史官的司马迁那傲然不羁的风采。但在报任安书一文中,司马迁以洋洋洒洒四千余言,既抒泄了其一肚皮的牢骚积恨,又直陈对当今天子汉武帝的批判。一气呵成,荡气回肠,声声呐喊,字字血泪,如泣如诉地传达了千秋万代中华民族正直文人的共同心声。“士为知己用”,是作者的心愿。但“知己”何在?封建社会中,文人不过是君主玩弄于股掌间的草芥,生杀予夺,全凭他们一时好恶,又有几个真正地重视人才呢?所以,司马迁发出了“为谁去做,又教谁来听?”的慨叹,其悲痛之意,深入骨髓。报任安书可以说是一篇震撼千古而传之不朽的书信杰作。作者在信中历数自身处境之多艰。他又说:“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这种通达明朗的生死观,亦可说是启人至深。正是出于这种“公正”之心,司马迁虽位卑人轻,却敢于仗义执言,不以旧交浅薄,向汉武帝历言李陵降胡之身不由己。但遗憾的是,仁臣未遇明主,汉武帝不纳忠言,反降其罪,致使他受宫刑入蚕室,承受着常人所不能忍受的耻辱。而他之所以忍辱含垢而甘受宫刑不即死,为的便是“发愤著书”,并最终完成了“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千秋功业。作者自言:“上之,不能纳忠效信,有奇策材力之誉,自结明主;次之,又不能拾遗补阙,招贤进能,显岩穴之士;外之,不能备行伍,攻城野战,有斩将搴旗之功;下之,不能累日积劳,取尊官厚禄,以为宗族交游光宠。”但是,他受腐刑之辱,忍闺阁之耻,成“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此番胸襟,又何输于驰骋疆场,策马杀敌的猛士?又何辱于宗族乡里?虽为书信,报任安书思路阔大,一股勃郁磊落的不平之气,喷薄而出,引发千古共鸣,其回环往复的雄伟气势,可说是司马迁虽遭遇一生坎坷却卓立于世的真实写照。掩卷之余,不由从心里发出长叹:壮哉,太史公!常识链接知人论世1识作者 司马迁(前145约前90),字子长,我国西汉伟大的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夏阳(今陕西韩城)人。司马迁10岁于长安求学,20岁开始漫游,足迹踏遍全国。后任郎中,成为汉武帝的侍卫和扈从,多次随驾西巡,并奉命出使巴蜀。38岁时继承父职做太史令,得以博览皇家图书典籍,历时五年,至太初元年(前104)开始撰写史记。后因李陵事件被捕入狱,翌年遭受宫刑。出狱后忍辱负重,发愤著书,倾注毕生精力完成了史记。2知背景报任安书是司马迁任中书令时写给他的朋友任安的一封信。任安,字少卿,西汉荥阳(今属河南)人。年轻时比较贫困,后来做了大将军卫青的舍人,由于卫青的举荐,当了郎中,后迁为益州刺史。征和二年(前91)朝中发生巫蛊案,江充乘机诬陷戾太子(刘据),戾太子发兵诛杀江充等,与丞相(刘屈氂)军大战于长安,当时任安担任北军使者护军(监理京城禁卫军北军的官),乱中接受戾太子要他发兵的命令,但按兵未动。戾太子事件平定后,汉武帝认为任安“坐观成败”“怀诈,有不忠之心”,论罪腰斩。任安入狱前曾写信给司马迁,希望他尽“推贤进士”之义。直到任安临刑前,司马迁才写了这封著名的回信。3解文体书即书信,古人的书信又叫“尺牍”或曰“信札”,是一种应用性文体。书信的实用性和审美性的结构十分完美,功能多种多样,可以抒情,如司马迁的报任安书、林觉民的与妻书;也可以写景,如吴均的与朱元思书;可以写私人的事件和感情,如嵇康的与山巨源绝交书;也可以谈论文学,如曹丕的与吴质书;谈论政治,如欧阳修上杜中丞论举官书;还可以进谒显贵,勉励后学,如此等等,形成了别具特色的书牍文传统。书信和其他文体一样,也讲究谋篇布局、文质俱佳。另外,书信不一定都用“书”字标明,如苏轼的与子由弟就是此类。4拓常识三木:指加在颈、手、足三个地方的刑具枷、梏、桎。五刑:指墨、劓(y)、刖(yu)、宫、大辟五种酷刑。五辱:髡、杖、箠楚、拶(zn)、笞(ch)。基础梳理一、字音辨识曩者(nn)阙然(qu)槛阱(jin)蝼蚁(lu) 箠楚(chu) 剔毛发(t)圜墙(yun) 强颜(qin) 赭衣(zh)缧绁(li xi) 倜傥(t tn) 膑脚(bn)稽首(q) 轩辕(Xun) 愠色(yn)剌谬(l) 桎梏(zh ) 臧获(zn)二、通假字及以至是同“已”,已经被箠楚受辱同“棰”,杖其次剔毛发同“剃”,剃光关木索同“贯”,套上见狱吏则头枪地同“抢”,撞击古者富贵而名摩灭同“磨”,磨灭网罗天下放失旧闻同“佚”,散失大底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同“抵”则仆偿前辱之责同“债”,债务,指下狱受腐刑及罪至罔加同“网”,法网三、一词多义1要张良出,要项伯(动词,同“邀”,邀请)北收要害之郡(形容词,重要)2固蔺相如固止之(副词,坚决,一直)请略陈固陋(形容词,固执)3望丁卯三月之望(名词,农历每月的十五)日夜望将军至(动词,盼望)4恶不幸吕师孟构恶于前(动词,中伤)天下恶乎定(副词,怎么样)5若若望仆不相师(副词,好像)若民,则无恒产,因无恒心(介词,至,至于)6就草创未就(动词,完成)是以就极刑而无愠色(动词,靠近,引申为承受)7厥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副词,才)思厥先祖父(代词,他的,他们的)8通以通其狂惑(动词,达,引申为抒发)六艺经传皆通习之(副词,普遍)9务惟陈言之务去(副词,一定,务必)是故知不务多(动词,要求)四、文言虚词1于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介词,比)幽于圜墙之中(介词,在)至激于义理者不然(介词,被)少卿视仆于妻子何如哉(介词,对于)2以仆以口语遇遭此祸(介词,因为)重为乡党所笑,以污辱先人(连词,以致)3为然此可为智者道,难为俗人言也(介词,对)古人所以重施刑于大夫者,殆为此也(介词,因为)重为乡党所笑(介词,被,表被动)4虽仆虽怯懦(连词,虽然)虽万被戮,岂有悔哉(连词,即使)5乃今少卿乃教以推贤进士(副词,却,竟然)乃欲引节,斯不亦远乎(副词,才)五、古今异义意气勤勤恳恳古义:诚恳的样子今义:勤劳而踏实念父母,顾妻子古义:妻子和儿女今义:男子的配偶何至自沉溺缧绁之辱哉古义:陷身今义:陷入不良的境地,难以自拔唯倜傥非常之人称焉古义:不寻常今义:程度副词,相当于“很”“十分”下流多谤议古义:地位卑微,名声不佳今义:卑鄙龌龊仆以口语遇遭此祸古义:言语今义:谈话时使用的言语,与“书面语”相对教以慎于接物,推贤进士为务古义:推荐人才今义:科举时代称殿试考取的人素所自树立使然古义:动词,立身、从事今义:建立在尘埃之中,古今一体古义:污秽之处,这里指监狱今义:尘土六、词类活用倡优所畜名词作状语,像乐师优伶一样衣赭衣,关三木名词用作动词,穿请略陈固陋形容词活用为名词,鄙陋之见而世又不与能死节者比为动用法,为而死推贤进士为务形容词活用为名词,贤能的人其次不辱身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受辱流俗之所轻也形容词活用为动词,轻视七、文言句式(1)判断句素所自树立使然也“也”表判断李斯,相也“也”表判断至激于义理者不然,乃有所不得已也“乃”表示判断古人所以重施刑于大夫者,殆为此也“者,也”表判断(2)倒装句教以慎于接物介词结构后置,“于接物”作形容词“慎”的补语,翻译时放在形容词前边灌夫受辱于居室介词结构后置,“于居室”作动词“受辱”的补语,翻译时放在动词前边(3)省略句草创未就(书)草创未就(省略主语)教以慎于接物教(之)以慎于接物(省略宾语)声闻邻国声闻(于)邻国(省略介词“于”_)(4)被动句至激于义理者不然“于”,表被动韩非囚秦“囚”,被囚之义文王拘而演周易“拘”,被拘之义重为乡党所笑“为所”,表被动所”,表被动(5)固定句式无乃与仆之私心剌谬乎?“无乃乎”,译为“恐怕吧”对点直练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诎体(q)曩者(nn)槛阱(jin) 暴肌肤(bo)B赭衣(zh) 缧绁(xi)倜傥(t tn) 强颜(qin)C臧获(zn) 愠色(yn)剌谬(l) 轩辕(yun)D桎梏() 岩穴(xu)仲尼厄() 没世(m)解析A项,“暴”读p;B项,“强”读qin;C项,“臧”读zn。答案D2下列各项中,全都含有通假字的一组是()其次剔毛发、婴金铁受辱不能自免,卒就死耳 网罗天下放失旧闻当此之时,见狱吏则头枪地则仆偿前辱之责古者富贵而名摩灭 居则忽忽若有所亡大底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A BC D解析剔剃;失佚;枪抢;责债;摩磨;底抵。答案D3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曩者辱赐书曩:从前。辱:污辱。B其次关木索关:同“贯”,这里指套上。C亦颇识去就之分矣去就:偷生或赴死。D虽累百世,垢弥甚耳累:积累,经历。垢:污垢,这里指所受的耻辱。解析A项,辱:屈尊,承蒙。答案A4对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太史公牛马走司马迁再拜言再拜:拜两拜。B推贤进士为务 务:责任。C若望仆不相师 师:老师。D刑不上大夫 刑:刑罚。解析C项,师:效法,遵从。答案C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B.C.D.解析A项,好像/比得上;B项,即使;C项,“以”同“已”,已经/因而;D项,介词,在/介词,从。答案B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B.C.D.解析A项,介词,在;B项,副词,却,竟然/副词,才;C项,“的人”/处所;D项,介词,对/介词,因为。答案A7下列加点词的古今义都相同的一项是()A意气勤勤恳恳B今虽欲自雕琢C且负下未易居,下流多谤议D仆以口语遇遭此祸解析A项,“意气”,古义指情意;今义指意志和气概。C项,“下流”,古义指地位卑微,名声不佳;今义指卑鄙龌龊。D项,“口语”,古义指说了几句话;今义指谈话时使用的语言(区别于“书面语”)。答案B8下列各句中加点的字词,没有词类活用现象的一项是()A流俗之所轻也B其次不辱身C下流多谤议D固主上所戏弄,倡优所畜解析A项,形容词用作动词;B项,使动用法;D项,名词作状语。答案C9下列词类活用现象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例句:幸勿为过A请略陈固陋 B孙子膑脚C倡优所畜 D流俗之所轻也解析例句和B项都是名词作动词。A项,形容词活用为名词;C项,名词作状语,像乐师优伶一样;D项,形容词活用为动词。答案B10下列句子中,与其他三句句式不同的一句是()A屈原放逐,乃赋离骚 B至激于义理者不然C重为乡党所笑 D审矣,何足怪乎解析A、B、C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