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学期历史期末联考试卷(I)卷

上传人:xiao****017 文档编号:13069598 上传时间:2020-06-05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65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学期历史期末联考试卷(I)卷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学期历史期末联考试卷(I)卷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学期历史期末联考试卷(I)卷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学期历史期末联考试卷(I)卷一、 选择题 (共15题;共30分)1. (2分)祖国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下面两幅图片反映的历史事件是中国政府解决历史遗留问题的成功范例。它践行了( )A .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B .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C .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则D . “一国两制”构想2. (2分)“五十六个星座,五十六枝花,五十六族兄弟姐妹是一家”当你唱起这首歌的时候,你会想到的是下列哪一项政治制度与之密切相关( )A . 多党合作制度B . 政治协商制度C .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D .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3. (2分)如表,这些措施( )时间措施2008年实行台湾居民来往大陆(台胞证)“一人号,终身不变”2013年台湾居民在20省份可申请补发、换发台胞证2015年对台胞来往大陆免予签注A . 方便台胞来往大陆B . 推动了台湾经济的发展C . 打击台独分裂势力D . 显示了维护国家主权的决心4. (2分)“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国家。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国家对工商业采取利用、限制和改造的政策,逐步以全民所有制代替资本家所有制。”以上内容出自( )A .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B .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C .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D .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54年)5. (2分)新中国成立的时候,还没有进行土地改革的地区是( )A . 中原地区B . 山东解放区C . 东北地区D . 占全国三亿多人口的新解放区6. (2分)2012年9月,我国第一艘航母“辽宁”舰正式服役,标志我国海军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支海军创建于( ) A . 新中国成立前夕B . 新中国成立时C . 1966年D . 1974年7. (2分)当今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为青少年提供了无限的娱乐和信息,但随着上网装置的普及和便利,沉溺于网络的青少年也持续上升,对青少年的成长产生了负面影响。这表明( )A . 网络技术推动了教育的现代化B . 网络技术增强了人们与外界的沟通和交流C . 网络技术创造出全新的生活方式D . 网络技术是一把双刃剑8. (2分)想一想,电影开国大典中毛主席身上穿的衣服是什么颜色( )A . 深灰色B . 草绿色C . 深黑色D . 浅蓝色9. (2分)我国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重大举措是( ) 从娃娃抓起 普及九年义务教育 落实职业教育 发展高等教育A . B . C . D . 10. (2分)名字往往被打上时代的烙印,下列搭配有误的是( )A . 1951年张援朝B . 1953年杨跃进C . 1967年王文革D . 1980年刘开放11. (2分)改革开放以来,全国人大常委会先后制定和通过的法律不包括:( ) A .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B .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C .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D .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12. (2分)李红老师讲课中用到下列关键词:“天才构想”“和平统一”“制度创新”。据此推断她讲述的内容应该是( )A .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B . “对外改革,对外开放”C .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D . “一个国家,两种制度”13. (2分)今年是香港回归祖国20周年,以下关于香港顺利回归的历史意义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 . 洗刷了中国近代百年的耻辱B . 中国完成了统一大业C . 是“一国两制”构想的成功实施D . 是中华民族百年历史的盛事14. (2分)论从史出、史论结合是学习历史的基本方法,下列说法属于历史结论的是( )A . 1949年,新中国成立B . 1980年,深圳成为经济特区C . 1964年,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D . 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党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转折15. (2分)香港回归祖国是在( )A . 1987年B . 1997年C . 1999年D . 2000年二、 非选择题 (共7题;共84分)16. (5分)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1950年6月25日,朝鲜战争爆发,美国作出强烈反应,在国内疯狂扩军备战武装部队人数从150万扩充到350万,每年的军费预算从120亿美元增加到410亿美元。材料二以新闻和历史节目见长的美国公共电视台为纪念朝鲜停战协定签订50周年制作了一档特别节目,该节目的开场白强调:“战争在3年的酷暑和严寒中延续,面对不可预测的敌人,3.3万美军死亡、10万美军受伤、7140人成为战俘、8000多人失踪”这些数字只是美方目前愿意承认的数字,但也应该足以引起他们对这场战争的关注和反思。材料三新华网北京2000年10月25日电:首都各界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50周年大会今天在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请完成:(1)美国在武装侵略朝鲜的同时,对我国采取了什么军事行动?(2)中国政府为什么要参战?(3)这场战争结束的标志是什么?(4)这场战争中,中国人民和中国人民志愿军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我们该如何继承和发扬这种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5)从美国侵略朝鲜的史实可以看出美国在国际事务中奉行的是怎样的政策?17. (15分)中美日三国关系是世界历史避不开的话题,回答下列问题。(1)在古代史上,中日两国有摩擦碰撞,也有友好交流。特别是唐代,中日文化交流盛况空前。唐代中日文化交流有哪些具体表现?对日本社会产生了怎样的重大影响?(2)近代中日、美日之间都发生了激烈的冲撞,中日、美日之间的激烈冲撞表现在哪些方面?结果如何?(题中的“近代”指18401949年的中国近代)(3)现代史上的中美、中日、美日关系错综复杂,既有美国帮助日本战后重建、中美建交、中日建交等缓和时期,也有美国战后敌视中国、美日建立军事同盟在南海和东海干涉中国领海主权的剑拔弩张。综合以上历史与现实,谈谈中美日三国关系演变带给你的启示。18. (5分)(1)20世纪的最后20年,邓小平领导中国人民对中华民族的复兴之路进行过哪些探索?(至少回答除对外开放外的三点)(2)今天,中国的发展已经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你认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路将如何继续?19. (10分)论述题 据联合国统计,新中国建立时,中国人均国民收入仅27美元;而当时印度人均国民收入是57美元,亚洲人均国民收入是44笑元。1978年,我国的国内生产总值为3624.1亿元人民币。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在列入统计的126个国家与地区中排104位,位于巴基斯坦和坦桑尼亚之后。广大农民还在为温饱问题发愁。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涌动改革春潮。经过40年的改革开放,中国经济生活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2006年,中国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四位,已经超过法国和英国。经济发展的成就,最终体现在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的显著提高上,中国人民的生活水平开始向小康迈进。(1)据材料,指出我国做出改革开放的决策是在什么时候? (2)阅读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提炼一个观点进行论述。 20. (25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王亮同学是一位歌迷,下面是他搜集到的歌曲的部分歌词材料一: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做主站起来,我们讲着春天的故事改革开放富起来,继往开来的领路人带领我们走进新时代走进新时代材料二: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神话般崛起座座城,奇迹般聚起座座金山春天的故事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材料一中唱到的让我们“当家作主站起来”、“富起来”的人物分别是谁?(2)材料二中“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的“春天”喻指什么?“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的“圈”又是指什么?(3)你如何评价材料二中的“老人”?(4)在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材料二中的“老人”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当代改革开放实践相结合,形成了哪一重要理论成果?这一理论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是在哪次会议上?(5)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的基础和前提是什么?21. (20分)图片见证历史,图片诉说历史新中国成立至今,虽然压经风雨六十余载,却走过了一个不断发展、完善的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复兴之路阅读图片,回答问题(1)图1反映了三大改造中的哪一项内容?这次改造中的创举是什么?为什么说三大改造的完成标志着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2)图2中的会议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转折,这次会议在思想、政治、组织上各做出了怎样的重要决定? (3)简述图3中邓小平南巡讲话的历史背景。(4)从我国的一系列改革措施及成就中,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22. (4分)观察下面几幅图片,回答问题:请回答:(1)图1是中国人民志愿军跨过鸭绿江,开赴朝鲜战场。中朝军民一起最终打败了以美国为首的侵略军。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员是_。(2)图2被称为是“历史性的握手”,图中相互握手的两个人是_和_。(3)图3是我国农业科学家、“杂交水稻之父”_在田间工作。第 11 页 共 11 页参考答案一、 选择题 (共15题;共30分)1-1、2-1、3-1、4-1、5-1、6-1、7-1、8-1、9-1、10-1、11-1、12-1、13-1、14-1、15-1、二、 非选择题 (共7题;共84分)16-1、17-1、17-2、17-3、18-1、19-1、19-2、20-1、20-2、20-3、20-4、20-5、21-1、21-2、21-3、21-4、22-1、22-2、22-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