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七年级上期末历史试卷(II )卷

上传人:xiao****017 文档编号:13068660 上传时间:2020-06-05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45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京市七年级上期末历史试卷(II )卷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北京市七年级上期末历史试卷(II )卷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北京市七年级上期末历史试卷(II )卷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北京市七年级上期末历史试卷(II )卷一、 选择题 (共20题;共40分)1. (2分)2016年4月4日上午,丙申(2016)年清明,万名海外华人公祭典礼在陕西省黄陵轩辕广场隆重举行。本次公祭是为了纪念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 )A . 尧B . 舜C . 禹D . 黄帝2. (2分)奠定西周建立的重要战争是 ( )A . 阪泉之战B . 打败蚩尤C . 涿鹿之战D . 牧野之战3. (2分)商朝是我国青铜文明的灿烂时期。迄今世界上出土的最重的青铜器是( )A . 司母戊鼎B . 四羊方尊C . 利簋D . 毛公鼎4. (2分)有学者认为,春秋战国是中国历史上意气风发的少年时代。该时代的主要特征是( )A . 大变革B . 大一统C . 民族政权并立D . 专制皇权加强5. (2分)2008年元旦,国务院新修订的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开始实施,其中新增的且传说与屈原有关的节日是 ( )A . 元宵节B . 清明节C . 端午节D . 中秋节6. (2分)孔子创办私学,提倡“有教无类”。在他的思想体系中还提出了下列哪一观点( )A . 仁者爱人B . 兼爱非攻C . 春秋无义战D . 无为而治7. (2分)中国历史在朝代更迭中不断前进,下列朝代按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秦汉时期夏商西周时期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春秋战国时期A . B . C . D . 8. (2分)“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诗中属于开国君主的是( )秦皇 汉武唐宗 宋祖A . B . C . D . 9. (2分)他(如图)建立了我国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并开创了中央集权制度。下列史实与他有关的是( )思想上确立了儒家学说的主导地位 统一度量衡和文字 在中央设丞相、太尉和御史大夫 颁布“推恩令” 在地方推行郡县制A . B . C . D . 10. (2分)秦“奋六世之余烈”才统一天下,为何仅仅十五年就分崩离析?后人给出几乎千篇一律的答案秦亡于暴政。下列哪一项不属于秦的暴政( ) A . 繁重的徭役B . 森严的等级制C . 沉重的赋税D . 严苛的刑法11. (2分)板蓝根源自于神农本草经,能效抵抗传染性病毒,在防治传染病方面,我们可以参考古代“医圣”的医学著作是( )A . 本草纲目B . 千金方C . 伤寒杂病论D . 唐本草)12. (2分)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访问哈萨克斯坦时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汉代“丝绸之路”东端的起点是( )A . 洛阳B . 长安C . 罗马D . 北京13. (2分)秦始皇、汉武帝都是杰出的帝王,为中华民族发展做出过巨大的贡献,但他们在处理以下某一方面问题时态度截然相反,这个问题是( )A . 儒家思想问题B . 外族入侵问题C . 中央集权问题D . 国家统一问题14. (2分)我国古代的最高学府是( ) A . 翰林院B . 太学C . 国子监D . 大学15. (2分)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史记,记述了我国古代( )A . 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时期的历史B . 从夏朝到三国时期的历史C . 从商朝到唐朝时期的历史D . 从战国到五代时期的历史16. (2分)史记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记传体通史,可以从书中查阅的史实有( )商汤灭夏 张骞出使西域 商鞅变法 蔡伦改进造纸术A . B . C . D . 17. (2分)日本史学家宫崎市定认为,由于“他”的汉化政策,“以新都洛阳为中心出现了汉文化的复兴”,“他”也“由鲜卑国主化为中华皇帝”。“他”是( )A . 拓跋宏B . 苻坚C . 李世民D . 忽必烈18. (2分)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的是( )A . 锺繇宣示表B . 郦道元水经注C . 顾恺之洛神赋图D . 王羲之兰亭序19. (2分)迁都是一个朝代政治、经济、文化中的重大事件。其中因接受先进文化而迁都的是( )A . 周平王迁都B . 盘庚迁都C . 北魏孝文帝迁都D . 明成祖迁都20. (2分)( )战国( )西汉( )三国( )东晋( ),框中朝代顺序正确的是( )A . 秦、春秋、西晋、南北朝、东汉B . 春秋、秦、南北朝、西晋、东汉C . 春秋、秦、东汉、西晋、南北朝D . 春秋、秦、东汉、南北朝、西晋二、 主观题 (共5题;共70分)21. (5分)读图后,解答有关问题。(1)图中A、B、C为三国中的哪三国?(2)图中三国分别由何人建立?(3)分别写出D、E战场进行的战役名称。(4)F为今天的什么地方,当时被称作什么?22. (6分)根据下列相关提示写出相对应的西汉皇帝。(1)吸取秦亡教训,减轻农民的徭役、兵役和赋税负担,注重发展农业生产:_(2)奖励努力耕作的农民,劝诫百官关心农桑:_(3)提倡节俭,以身作则:_(4)“文景之治”:_(5)西汉进入鼎盛时期在位的皇帝:_(6)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思想:_23. (27分)创新是一个民族发展的灵魂,是一个民族进步的不竭动力。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就是富有创新精神的民族。结合所学知识探究以下问题:探究一:制度篇探究二:人物篇探究三:交往篇(3)丝绸之路无论是陆上丝绸之路还是海上丝绸之路,都是中国开放沟通、拥抱世界的证明。探究四:文化篇“中国在许多个世纪以来,一直是人类文明的主要中心之一”。让我们与历史进行亲密接触,寻找其中蕴藏的民族智慧,感悟民族精神。探究五:改革篇(1)商鞅变法开一代先河,请写出其中对封建制度的确立影响最大的措施。(2)某历史兴趣小组同学搜集了一组富有创新意识的中国古代封建王朝帝王的图像。下列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 . B . C . D . (3)丝绸之路无论是陆上丝绸之路还是海上丝绸之路,都是中国开放沟通、拥抱世界的证明。请简述丝绸之路的作用。(4)以上图片中哪一项发明推动了文艺复兴的发展?(5)写出与下图内容有关的苏轼的代表作及窦娥冤的作者。(6)我国在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后,在经济改革方面有何创新?24. (17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三国以前,中国的政治、经济中心大多在北方,长江以南的地区还非常落后。东晋、南朝时期,长江中下游一带的农业发展迅速。许多水利工程被修建,大片的荒地被开垦为良田。生产技术也得到了很大的进步。材料二 魏晋以来(东汉末年以来),原居中原的客家先民不堪战乱离苦和灾荒,纷纷从黄河流域向南逃往长江流域,最后定居在闽粤赣交界地区。他们带来了中原先进的生产技艺,并与原居的闽越族长期相处,逐渐形成客家人。(1)材料一反映的是当时江南地区社会生产发展的什么变化?请用简练的语言加以概括。 (2)材料二反映的是我国历史上发生的什么现象?下列简图比较准确反映这个历史现象的是( ) A . B . C . D . (3)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二与材料一所反映的两个历史现象之间的关系。 (4)综上所述,你认为可以给我们今天的国家建设和发展提供什么启示?(答出两点即可) 25. (15分)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在文化、制度思想等方面闪耀着光芒。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费正清在中国传统与变迁中说:“中国之所以能成为世界上最伟大的国家之一有一部分应该归功于他们的文字。”材料二:秦统治者把“帝”这个头衔作为自己的专属称呼,皇帝之下是三公,三公之下有九卿,“天下之事无大小皆决于上”。全国分为三十六郡,郡下辖若干县,县按大小设县令或县长。摘编自樊树志国史学概要材料三:孔子为中华民族保存了一大批宝贵的文化财富,奠定了中国文化主体结构的初步基础中国早期文化第二次大发展是战国后期各种文化既互相对立又互相渗透,出现了文化发展的综合趋势。论中国文化的多元性、一元性与封建专制主义材料四:要认真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深入挖掘和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时代价值,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古代中国最早的成熟文字是什么?此文字的发现有何历史意义? (2)根据材料二,指出秦统治者在政治体制上的创新举措。 (3)孔子是春秋时期哪国的大思想家大教育家?他的思想被弟子整理成书,书的名字是什么?依据材料三,指出孔子对中华民族的贡献。 三、 改错题 (共1题;共13分)26. (13分)古代中国与世界的贸易交往与文化往来频繁,请读下图,探寻远去的历史。(1)图中箭头所示路线即我国古代的“_”,这条路线的起点是_,最远可到达_。(2)这条路开通后成为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桥梁,你知道当时中国有哪些先进技术相继西传?(请举一例)(3)想一想,进行经济文化交流在今天看来,对历史发展有什么作用?第 14 页 共 14 页参考答案一、 选择题 (共20题;共40分)1-1、2-1、3-1、4-1、5-1、6-1、7-1、8-1、9-1、10-1、11-1、12-1、13-1、14-1、15-1、16-1、17-1、18-1、19-1、20-1、二、 主观题 (共5题;共70分)21-1、22-1、22-2、22-3、22-4、22-5、22-6、23-1、23-2、23-3、23-4、23-5、23-6、24-1、24-2、24-3、24-4、25-1、25-2、25-3、三、 改错题 (共1题;共13分)26-1、26-2、26-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