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八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C卷

上传人:xiao****017 文档编号:13068745 上传时间:2020-06-05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36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天津市八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C卷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天津市八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C卷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天津市八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C卷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天津市八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C卷一、 选择题 (共25题;共50分)1. (2分)阅读历史书籍需要关注章节标题,从而把握内容的主旨。根据右图中的内容,你认为最适当的标题是( )A .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B .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C . 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D . 新中国的成立和巩固2. (2分)某导演拍摄一部反映1949年共和国诞生的纪录片,其中标志“中国历史进入新纪元”的画面是( )A . 淮海战役B . 渡江战役C . 开国大典D . 三大改造3. (2分)“危难时刻,他受命出任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员兼政治委员,率领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作战”。该句中的“他”是( )A . 林彪B . 贺龙C . 彭德怀D . 朱德4. (2分)下列关于一五计划的叙述错误的是( )A . 以发展轻工业为主B . 目的是为了贯彻过渡时期的总路线C . 坚持自力更生的方针D . 为以后经济文化发展奠定了物质技术基础5. (2分)以下三幅图片共同反映了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时代主题是( )A . 实行土地改B . 实行农业合作化C . 实行三大改造D . 巩固新生的人民政权6. (2分)在我国进行的社会主义改造中,最主要的创举是( )A . 进行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B . 实行农业合作化C . 国家对资本家占有的生产资料实行赎买政策,实现和平过渡D . 对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7. (2分)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时期,被誉为“县委书记的榜样”的是( )A . 雷锋B . 王进喜C . 焦裕禄D . 邱少云8. (2分)林彪反革命集团被粉碎后,主持中日常工作的人是( )周恩来邓小平叶剑英华国锋A . B . C . D . 9. (2分)在“一国两制”构想知道下,1999年回归祖国的是( )A . 英国侵占的香港B . 葡萄牙侵占的香港C . 英国侵占的澳门D . 葡萄牙侵占的澳门10. (2分)“一个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一切从本本出发,思想僵化,迷信盛行,那它就不能前进,它的生机就停止了,就要亡党亡国。”“如果现在再不实行改革,我们的现代化事业和社会主义事业就会被葬送。”邓小平讲这段话的历史场景是在 ( )A . 中共七届二中全会B .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C . 南巡讲话D . 中共十二大11. (2分)我国现阶段正处在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标志是( )A . 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B .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制定C . 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D . 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12. (2分)为了便于记忆历史知识,我们常用简洁的词语来总结某一时期的主要建设成就。“一桥”“二铁”“三路”“四厂”总结的是我国哪一时期的建设成就( )A . 19531957年B . 19571965年C . 19661976年D . 19782000年13. (2分)邓小平曾说过:“毛泽东同志犯了一个错误,这是一个伟大的革命家犯错误,是一个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犯错误。”从历史上来看,这里的“错误”指的是( )A . 领导中国人民推翻三座大山B . 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C . 领导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D . 晚年发动了“文化大革命”14. (2分)文化大革命结束的标志是( )A . 1971年9月13日粉碎林彪反革命集团B . 1967年2月,中央“文革”小组指责一些老干部的行为是“二月逆流”C . 1976年清明节,人民群众在北京天安门广场开展“四五运动”D . 1976年,华国锋、叶剑英领导粉碎了江青反革命集团15. (2分)祖国统一一直是全体炎黄子孙的共同愿望。下列事件中标志祖国大陆获得统一,各族人民实现了大团结的是( )A . 开国大典B .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C . 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召开D . 西藏和平解放16. (2分)我国各民族分布的特点是( )A . 各民族分隔独立B . 以城市为中心C . 分布在山区D . 以汉族为主体大杂居、小聚居17. (2分)一个人的名字其实只是一个代号,但有人的名字往往反映了其出生时的时代特征,如“文革”时期出生的叫“马文革”“李红卫”等,抗美援朝时期出生的叫“刘援朝”等。按照这一逻辑去推断,“张跃进”应该出生于( )A . 1949年B . 1952年C . 1958年D . 1967年18. (2分)1952年,著名油画家董希文创作了巨型油画开国大典。该作品曾有两次改动,其中一次改动是去掉刘少奇的画像。这次改动可能发生在( )A . 大跃进期间B . 一五计划期间C . 文化大革命期间D . 社会主义建设期间19. (2分)人民解放战争节节胜利之时,中国共产党积极筹备新政治协商会议。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召开的地点是( )A . 西柏坡B . 北平C . 南京D . 重庆20. (2分)香港、澳门回归祖国的时间分别是( )A . 1999 年、2000 年B . 1997年、1999 年C . 1997年、2000 年D . 1999 年、2002 年21. (2分)中国成功爆炸“两弹”的时间分别是( ) A . 1964年10月和1964年6月B . 1965年10月和1967年6月C . 1966年10月和1967年6月D . 1967年6月和1967年10月22. (2分)不同时期会有不同的流行语言,比如当前流行“正能量”、“微信”、“4G”等。我们通过流行语言的变化能感受到时代的变迁,下列流行语言符合文革时期的有( )“红卫兵”“走资派”“公私合营”“上山下乡”A . B . C . D . 23. (2分)“文化大革命”结束的标志是( ) A . 邓小平复出整顿B . 九一三C . “四人帮”被粉碎D . 四五运动24. (2分)历史谱写歌曲,歌声凝聚着历史。有一首歌唱道:“让我告诉世界,中国命运自己主宰;让我告诉未来,中国进行着接力赛”。中国人民“命运自己主宰”开始于( )A . 三大战役取得胜利B .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C . 社会主义制度建立D . 废除封建土地制度25. (2分)下图中,凤阳县农业生产得到飞跃的根本原因是实行( )A . 土地改革B . 人民公社化运动C . 大跃进D .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二、 问答题 (共6题;共30分)26. (5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历史意义是什么?27. (5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新纪元,在政权建设上、民族关系上、农民问题上、国防建设上面貌焕然一新。请你回答下列问题:(1)1949年以后,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唯一合法政府是:(2)1951年和平解放的少数民族地区是:(3)打退了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侵略者,巩固了东北国防安全的事件是:(4)使农民真正获得了解放,成为土地的主人的事件是:(5)新中国成立的意义是什么?28. (5分)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1953年中国共产党制定了过渡时期总路线,我国开始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到1956年底,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我国初步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中国社会发生了又一次历史性巨变。材料二在19561966年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时期,我国曾出现违背经济规律,超越社会发展阶段的失误,导致了国民经济的严重困难局面。面对国家的困难局面,全党全国人民同心同德,艰苦奋斗,共渡难关。请完成:(1)据所学知识指出第一个五年计划的主要任务是什么?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初步建立的标志是什么?(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958年我国出现了哪些违背经济规律、超越社会发展阶段的失误?29. (5分)阅读下图:请回答:(1)此图上农民正申请加入哪一组织?(2)通过这种方式我国完成了对哪一行业的社会主义改造?(3)图上所反映的事情在哪一年掀起了高潮?30. (5分)“七一”前夕,某校计划以“风雨九十年”为主题,开展中国共产党党史知识竞赛活动。下列是竞赛筹备小组为此编制的部分试题,请运用所学知识,提供准确答案。【成立篇】(1).上海是一座具有光荣革命传统的英雄城市,在中国革命史上谱写过光辉篇章。1921年中国共产党在上海召开了什么会议?【决策篇】(2)分别说出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919年1949年)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1978年现在)召开的具有转折意义的两次会议名称。【行动篇】(3)毛泽东等共产党人创建农村革命根据地,从而开辟了一条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全国政权的具有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名称是什么?(4)邓小平等共产党人实行改革开放,创造了一个又一个“东方奇迹”,哪个经济特区被外国人誉为“一夜崛起之城”?31. (5分)中国对外开放格局有什么特点?三、 综合题 (共1题;共15分)32. (15分)阅读下列材料材料:春天的故事的部分歌词:“1979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神话般地崛起座座称,奇迹般地聚起座座金山。1992年,又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写下诗篇,天地间荡起滚滚春潮,征途上扬起浩浩风帆。”请回答:(1)为什么说1979年“是一个春天”,这里的“春天”指什么?(2)“有一位老人”这位“老人”指的是谁?老人在1979年“画了一个圈”是指什么?1992年,在“南海边写下诗篇”又指的是什么?(3)请你谈谈我国实行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生活发生的变化。(可从衣、食、住、行等方面举二例变化来回答)。第 12 页 共 12 页参考答案一、 选择题 (共25题;共50分)1-1、2-1、3-1、4-1、5-1、6-1、7-1、8-1、9-1、10-1、11-1、12-1、13-1、14-1、15-1、16-1、17-1、18-1、19-1、20-1、21-1、22-1、23-1、24-1、25-1、二、 问答题 (共6题;共30分)26-1、27-1、28-1、29-1、30-1、31-1、三、 综合题 (共1题;共15分)32-1、32-2、32-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