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下学期历史第一次月考试卷A卷

上传人:wux****ua 文档编号:13068254 上传时间:2020-06-05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35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下学期历史第一次月考试卷A卷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七年级下学期历史第一次月考试卷A卷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七年级下学期历史第一次月考试卷A卷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七年级下学期历史第一次月考试卷A卷一、 选择题 (共30题;共60分)1. (2分)隋唐时期,一批牡丹花从洛阳沿运河运到余杭,依次需要经过( )A . 邗沟江南河通济渠B . 通济渠邗沟江南河C . 江南河通济渠邗沟D . 通济渠江南河邗沟2. (2分)隋、元大运河的相同的作用主要是( ) A . 促进了中日文化交流B . 世界航海史的壮举C . 促进了南洋的开发D . 促进了南北经济文化的交流发展3. (2分)三国演义卷首语这样写道:“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在西晋到南北朝近300年分裂、对峙后,又一次实现国家统一的是( )A . 秦朝B . 东晋C . 隋朝D . 元朝4. (2分)西汉初,地方行政管理布局呈现的特点是( ) A . 统治区域主要分布在华北地区B . 郡县制度是主要管理机构,王国受制于地方郡县C . 郡国并行,拱卫汉室D . 诸侯并立,控制郡县5. (2分)余秋雨在其作品十万进士中认为,科举制度选拔的“十万进士”,“其中包括着一大批极为出色的、有着高度文化素养的政治家和行政管理专家。”这句话说明科举制度( )A . 是行之有效的选官用人制度B . 导致了“重文轻武”的现象C . 已经成为束缚人们思想的工具D . 有利于维护官僚队伍的廉洁高效6. (2分)下列关于科举制度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 唐代创立并完善了科举制度B . 武则天开创殿试和武举C . 进士科和明经科是唐代科举考试的主要科目D . 科举制度扩大了选拔人才的范围7. (2分)隋朝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朝代之一,也是世界公认的中国最强盛的朝代之一。该王朝促进社会经济迅速恢复和发展的措施不包括( ) A . 编订户籍B . 统一南北币制C . 创立殿试制度D . 统一南北度量衡8. (2分)天宝初年,边镇兵力达49万人,安禄山一人更兼任平卢、范阳、河东三镇节度使。这三地之间地域相连,兵力又于诸镇之中最强,拥兵15万,实力强大。相反,中央禁军仅有12万。材料反映了唐玄宗后期( )A . 社会矛盾日益尖锐B . 形成了外重内轻的局面C . 励精图治、重用贤能D . 民族交融进一步发展9. (2分)“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奉行开明、和睦的民族政策的唐朝统治者是( ) A . 唐太宗B . 唐玄宗C . 武则天D . 唐高宗10. (2分)韦尔斯世界史纲中提到“唐初诸帝时代”,诸帝主要指( ) A . 唐高祖唐太宗唐玄宗B . 唐太宗唐高宗唐中宗C . 唐高宗武则天唐玄宗D . 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11. (2分)假如穿越时光隧道来到唐朝,你有可能经历到的事情是( )听魏征的故事 读李白的诗 欣赏柳公权的书法作品 读资治通鉴乘坐装有指南针的海船从事海外贸易A . B . C . D . 12. (2分)下面说法中符合隋唐特点的是( )A . 动荡与变革B . 繁荣与开放C . 民族政权并立D . 民族政权分立13. (2分)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在治国措施中的共同点是( ) A . 抗击突厥B . 提升有军功的士兵地位C . 创自荐为官的制度D . 重用人才14. (2分)玄奘与鉴真的不同之处是 ( ) A . 是唐朝著名的高僧B . 为完成自己的使命历尽艰辛和苦难C . 求取佛经精义D . 对中外文化交流做出了重大贡献15. (2分)唐太宗形成“为君之道,必须先存百姓”的思想认识,主要是吸取了下列哪一历史现象(事件)的教训( ) A . 春秋战国的诸侯争霸B . 唐末出现藩镇割据C . 北魏孝文帝厉行改革D . 隋朝暴政二世而亡16. (2分)如果给下图鉴真塑像做文字注解,应该选择( )A . 东渡日本,弘扬佛法B . 政启开元,治宏贞观C . 西游天竺,求取佛经D . 主动请缨,和亲塞外17. (2分)唐朝时西行到天竺的历史人物是( )A . 鉴真B . 玄奘C . 唐僧D . 孙悟空18. (2分)小明同学进行研究性学习,他搜集了“贞观之治”“文成公主”“鉴真东渡”“雕版印刷”等相关资料,由此可知他研究的课题是( )A . 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B . 繁荣与开放的社会C . 中华文明的起源D . 近代前夜的危机19. (2分)继王羲之之后,我国书法史上最有成就的大书法家是( )A . 颜真卿B . 柳公权C . 吴道子D . 阎立本20. (2分)书法是一门有着超时代意义的精深高妙的特殊艺术。如图所示书法作品筋力丰满,气派雍容,成为后世取法的典范之一,其作者是( )A . 颜真卿B . 柳公权C . 赵孟頫D . 黄庭坚21. (2分)如果把“大运河的开通”“贞观之治”“开元盛世”“遣唐使和鉴真东渡”整合为一个学习单元,符合这一单元内容的主题是( ) A . 国家的产生和统一B . 政权分立与民族汇聚C . 繁荣与开放的社会D . 近代前夜与盛世危机22. (2分)颜真卿是唐朝著名书法家,他的书法字体饱满,用笔肥厚粗拙,内含筋力。下列属于颜真卿的作品是( )A . B . C . D . 23. (2分)唐朝国势由盛转衰的标志是( ) A . 藩镇割据B . 安史之乱C . 黄巢起义D . 节度使专权24. (2分)借助年代尺我们可以清晰梳理历史发展脉络,认识某一历史时期的时代特征。仔细阅读年代尺,下列对时代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 )统一国家的建立经济重心南移与民族关系发展繁荣、开放与革新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危机A . B . C . D . 25. (2分)“兵不知将,将不知兵,指挥不灵,战斗力下降;地方上的武装力量薄弱,不堪一击。”这反映了下列哪一朝代的史实( ) A . 唐朝B . 北宋C . 隋朝D . 秦朝26. (2分)曙光中学历史探究学习中,同学们准备围绕“中华民族大家庭中各民族的交流与碰撞”的主题创办一期历史板报,可以收集的相关史料有( )张骞通西域 文成公主入藏 岳飞抗金 郑成功收复台湾A . B . C . D . 27. (2分)辽、北宋均亡于哪个政权( ) A . 金B . 西夏C . 蒙古D . 元朝28. (2分)宋辽议和与宋夏议和,从本质上看反映了( )A . 北宋政府腐败无能,软弱可欺B . 宋、辽和西夏都想在三个政权中趋利避害C . 历史上中华民族大家庭内各民族和平共处、共同繁荣的主流民族关系D . 三个政权谁都吞并不了谁29. (2分)下列关于五代十国的叙述中,不准确的是( ) A . 与五代同时,南方各地先后出现了十个割据政权,总称“十国”B . 唐朝灭亡后,中国历史进入五代十国时期C . 统一是五代十国时期客观存在的必然趋势D . 五代十国时期,南方政局相对稳定30. (2分)杜甫的“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诗句反映的是( ) A . 七国之乱B . 八王之乱C . 安史之乱D . 靖康之变二、 非选择题 (共4题;共105分)31. (45分)创新是一个民族发展的灵魂,是一个民族进步的不竭动力。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就是富有创新精神的民族。结合所学知识探究以下问题。 (1)探究一制度篇现在各国的考试制度,差不多都是学英国的。穷流溯源,英国的考试制度,原来是从我们中国学过去的孙中山指出材料中所说的古代中国的考试制度是什么?(2)探究二经济篇生产工具的创新和改进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也是社会生产力显著提高的标志。列举我国古代唐朝历史上哪些生产工具的创新和改进推动了经济发展。(3)探究三文化篇如图“中国在许多个世纪以来,一直是人类文明的主要中心之一”。让我们与历史进行亲密接触,寻找其中蕴藏的民族智慧,感悟民族精神。根据上图和所学知识,说出我国唐朝文学的主要表现形式。(4)探究四.感悟篇综合以上内容,在如何培养自己的创新能力方面你获得了哪些启示?结合本主题和所学知识,你认为如何才能构建和谐社会,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5)社会经济的和谐:请举出这段时期出现的两个盛世局面。 (6)君主与大臣的和谐:请举出这段时期出现的一例相处融洽的君臣。 (7)民族与民族的和谐:请举出唐朝与周边民族和谐相处的一个典型事例。 (8)这段时期因暴政而导致亡国的君主是谁? (9)结合本主题和所学知识,你认为如何才能构建和谐社会,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 32. (15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如下图所示材料二:“贞观之风一朝重振”材料三:上(唐宪宗)顾谓宰臣曰:“朕读玄宗实录,见开元初,锐意求理,至十六年已后,稍似懈倦,开元末又不及中年,何也?”崔群对曰:“玄宗少历民间,身经顿难(不得志),顾即位之初,知人疾苦,躬勤庶政。加之姚崇、宋、苏(延页)卢怀慎等守正之辅,孜孜献纳,故致治平。及后承平日久,安于逸乐,渐远瑞士,而近小人。”旧唐书宪宗下请回答:(1)材料一中的人物是谁? (2)他统治时期采取哪些措施体现了“贞观之风”的重振?同时出现了什么局面? (3)假如你是唐宪宗,你听了崔群的一番分析后,你应该怎样做? 33. (25分)隋唐时代,政策开明,经济繁荣,文化发达,声明远播四海,是中国历史上令人振奋的一段时期。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皮日休材料二:科举制自产生之日起就确立了由政府出面招生,考生“皆怀牒(证件)自列于州县”的自由报考原则,不论贵族和平民皆可参加公开考试。杨齐福科举制度与近代文化材料三:君之所以明者,兼听也,其所以暗者,偏信也。魏征材料四:自古皆贵(认为尊贵)中华,贱(轻视)夷狄,朕独爱之如一”唐太宗材料五:贞观十五年(641年)正月松赞干布亲自到青海迎接公主。回到吐蕃后,他对亲近的人说:“我祖、父未有通婚上国者,今我得尚大唐公主,为幸实多。”中华上下五千年(1)材料中的“此河”以哪一城市为中心?此河开通后有何作用? (2)根据材料二分析这一制度有何特点?科举制有哪些积极作用。 (3)材料反映唐太宗具有怎样的高贵品质? (4)材料四表明唐太宗实行的是怎样的民族政策? (5)材料中的“公主”指的是谁?她的和亲给吐蕃带来什么影响? 34. (20分)中日关系源远流长,曲折复杂。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中日友好源远流长。在绵延二千多年的交往中,中华民族和日本民族相互学习、相互借鉴,促进了各自的进步与发展温家宝总理在日本国会的演讲材料二: 1887年,日本的军事部门在广泛调查后提出讨伐清国策案,要求在5年内(1892年之前)完成一切准备工作,待可乘之机,对中国采取突然袭击,吞并一部分中国领土,分裂全中国。新浪读书大国崛起日本材料三: 辛亥革命老人吴玉章在自己的回忆文章中写道:“甲午战败的消息使全中国为之震动。从前我国还只是被西方大国打败过,现在竟被东方的小国打败了,而且失败的那样惨,条约又订得那样苛刻,这是多么大的耻辱啊!”材料四: 据报道,有记者问:“2014年是中日甲午战争爆发120周年。中方如何看待中日关系的未来?”外交部发言人表示,“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今天的中国已不再是120年前的中国,我们完全有能力、有信心捍卫自己的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民族尊严”请回答:(1)在古代历史上,中日友好交流密切。请举一例加以说明。(2)结合材料二及所学知识,写出19世纪90年代日本对中国发动的战争名称;并写出该战争后中国人觉醒的表现。(3)材料三中提到“从前我国还只是被西方大国打败过”,请列举两例史实加以说明。(4)结合材料四及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国力和外交之间关系的认识。第 17 页 共 17 页参考答案一、 选择题 (共30题;共60分)1-1、2-1、3-1、4-1、5-1、6-1、7-1、8-1、9-1、10-1、11-1、12-1、13-1、14-1、15-1、16-1、17-1、18-1、19-1、20-1、21-1、22-1、23-1、24-1、25-1、26-1、27-1、28-1、29-1、30-1、二、 非选择题 (共4题;共105分)31-1、31-2、31-3、31-4、31-5、31-6、31-7、31-8、31-9、32-1、32-2、32-3、33-1、33-2、33-3、33-4、33-5、34-1、34-2、34-3、34-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