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历史上学期周练试题(11_4)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13064156 上传时间:2020-06-05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8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历史上学期周练试题(11_4)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高三历史上学期周练试题(11_4)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高三历史上学期周练试题(11_4)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河北定州中学2016-2017学年第一学期高三历史周练试题(8)一、单项选择题1共和党人艾森豪威尔成为美国总统后说:“如果任何政党试图要废除社会保障、劳工法和农场项目,那你就不会在美国历史上再听说这个政党了。”这反映出艾森豪威尔的主张A.受到罗斯福新政的影响 B.与民主党政策逐渐趋于一致C.强调国家对经济的干预 D.延续了共和党传统经济政策2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对中国历史发展的影响不包括A.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接受了马克思主义,成为马克思主义者B.在此影响下,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中国共产党诞生C.中国人民把自己的命运和世界人民的命运联系起来考察D.受此影响,中国传统文化被彻底颠覆3中共中央在一份文件中指出:“要克服很多农民在分散经营中所发生的困难,要使广大贫困的农民能够迅速的增加生产而走上丰衣足食的道路,要使国家得到比现在多得多的商品粮及其他的工业原料,同时也能提高农民的购买力就必须提倡组织起来。”为解决上述农村中不利于工业化建设的问题,政府开展了A土地改革运动 B农业合作化运动C人民公社化运动 D“大跃进”运动4对于抗日持久战,国民党把抗战命运寄托在英、美、法、苏各国与中国“共同一致来打日本”之上。而中国共产党则认为“战争的伟力之最深厚的根源,存在于民众之中”。这表明两党认识的主要不同之处在于( )A持久抗战的理论基点 B中国抗战的基本性质C抗战坚持的战略原则 D抗战进程的发展方向5中国人民取得了抗日战争胜利的主要原因是( )A国民党正面战场的作战B共产党敌后战场的斗争C国际力量的帮助D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的相互配合6据史料记载,明太祖朱元璋有一天问大臣:“天下谁人最快活?”有的人说:“金榜题名。”有的人说:“功成名就者快活。”朱元璋听了都不以为然。当听到万钢说“畏法度者快活”时,却极为赞赏地点点头,随后对其委以重任。朱元璋赞赏万钢并委以重任的原因是A.其他大臣的回答自相矛盾B.万钢的回答强调了对专制统治的服从C.万钢的回答揭示了快乐的源泉D.其他大臣的回答背离了主题7古代罗马法规定:“有疑,当有利于被告人之利益”。这体现了罗马法A奉行疑罪从无原则 B容易拟害原告利益 C有很强的证据意识 D司法制度有待完善 8王家范在中国历史通论中写道:(中国政制)达臻“文明”一途,实应归功于西周的创制西周政治里显然有深厚的贵族色彩,而“共主”名义下的地方分权体制与秦以后一统的君主“独制”格局泾渭分明。对此材料理解错误的是( )A西周的“创制”指分封制、宗法制B秦朝的“独制”指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C西周最高执政集团已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D秦朝君主集权的官僚政治取代了贵族政治9以下从左图到右图的变化所体现的实质问题是( )A从分裂逐步走向统一B封建皇权逐步走向强化C中央集权得以加强D郡县制到行省制的演变10据明崇祯松江府志记载:“棉布虽松江所产,旧亦不多,故无其额。自二、三十年来,松江之民多倚织布为生,见今征粮折棉布(将国家所征的粮食税折合成棉布征收)。”记载的这一现象( )A客观上有利于松江棉织业发展B反映明代由抑商转向重商C说明工商税己成明代税收主体D表明政府扶植民营手工业11文艺复兴运动是西方的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文艺复兴的先驱们所承担的主要历史任务( )A.把人从禁欲主义束缚下解放出来B.把人从宗教的束缚下解放出来C.把人从罗马教皇控制下解放出来D.把人从封建主控制下解放出来12下图为人民解放战争某一时期的形势示意图。“蒋介石打出一套沉重的组合拳,一拳打向山东,一拳打向陕北。但他却露出了自己的胸部,毛泽东抓住时机给他的胸部连捅了三刀。”与此材料表述相吻合的是A中国全面内战爆发 B敌我力量发生剧变C战略决战时机成熟 D揭开战略反攻序幕13明洪武二十八年规定,凡洪武二十七年以后新垦的田地,“不论多寡,俱不起科”,“若有司增科扰害者罪之”。这些措施( )A能鼓励垦荒 B可以促进农产品的商品化C能有效抑制土地兼并 D降低赋税,减轻农民负担14以下各项最能说明中国明朝中后期资本主义萌芽产生的是( )A.“共计一坯工力,过手七十二,方克成器。”B.“东北半城皆居机户,郡城之东皆习机业。”C.“机户出资经营,机匠计工受值,原属相需,各无异议。”D.“工匠各有专能,匠有常主。15下面是关于英国国王、内阁、议会三者之间关系的图示,下列选项中叙述正确的是 A首相和议员由国王任命产生 B议会由上院和下院组成,上院握有实权C议会有权对首相进行质询 D内阁可以拒绝首相的决定16近代法国产生了12部宪法,1789-1875年的近90年内,法国平均每7年更换一部宪法,直到1875年宪法的通过,才最终确立了共和制。这样频繁地更换宪法在各国中实属罕见。这主要说明A启蒙思想的影响不断深人B封建势力的复辟导致政治危机C走向共和的历程非常艰难D人民群众的斗争推进了民主化17下图体现出的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特点不包括A“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B中央政府机构既配合又牵制C全国官僚机构体系既是家族等级关系又是政治隶属关系D彻底打破了传统的贵族分封制18马克思说:“罗马帝国到处都由罗马法官根据罗马法进行判决,从而使地方上的社会秩序都被宣布无效”对这段话的准确理解是( )A法官是罗马帝国的最高统治者B法官滥用权力,造成社会秩序混乱C罗马法官建立了罗马帝国D罗马法稳固了帝国的政治和经济19“积之而后高,尽之而后圣:故圣人也者,人之所积也”。与此观点最接近的思想家是( )A朱熹 B李贽 C陆九渊 D顾炎武20希米奥30岁,他是一个普通商人家庭中的男主人。有一天,他去参加事实上的国家最高权力机关“公民大会”,并在会上发言和表决,还领取了一份国家发放的津贴。这一情景最有可能出现在A.梭伦执政时期 B.克利斯提尼执政时期C.伯里克利执政时期 D.西塞罗生活时期二、综合题21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材料二:民国二年,某地农村百姓家中春联:“帝德乾坤大,皇恩雨露深”。材料三:1945年,在成都流传着一副对联:“中国捷克日本,南京重庆成都”。材料 四:1946年,某农村百姓家春联:“抗战胜利一元复始,和平建国万象更新”。请回答:(1)材料一反映的是哪次革命运动取得的成果?结合材料中提供的历史信息说明这次运动有何历史意义?(2)材料二的春联反映了当时什么样的社会历史问题?(3)材料三的对联反映的是哪一历史事件?分析这一事件产生的国际意义。(4)指出材料四春联出现的历史背景,并结合历史事实说明此春联的愿望是否实现?22【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根据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宪章运动是英国工人第一次单独的政治活动,它单独要求议会改革,而不和(也不接受)中等阶级的结盟。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是因为1832年议会改革后中等阶级获得选举权,成了“有权的”阶级;工人阶级则一无所获,产生一种被出卖感。在这种情况下,继续要求议会改革就只能是工人阶级的单独行动,而且必然带有强烈的反中等阶级色彩。摘编自钱乘旦、许洁明英国通史材料二 宪章运动作为一个改革的运动,它的社会基础太狭窄。它不接受与中等阶级合作,同时又对工会运动抱有敌意。这就使运动无法形成最广泛的群众基础,从而无法造成一个成功的改革所需要的强大社会压力。宪章运动只是工人阶级单独的改革运动,而且只包括工人运动中一个部分,它无法形成强大的压力,无法迫使统治者做出让步。但宪章运动的成功之处又恰恰在于它是工人阶级一次独立的政治运动,它的成功与不成功都出自同一个原因,无论如何,它为工人阶级取得政治权利开通了道路。摘编自钱乘旦、许洁明英国通史(1)根据材料一,指出英国宪章运动的特点及该运动发生的原因。(2)根据材料二,概括宪章运动失败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宪章运动对英国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影响。6参考答案ADBAD BACCA ADACC CCDBC21(1)成果:辛亥革命。意义: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伟大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它推翻了清王朝,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民主共和的观念逐渐深入人心;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2)问题:辛亥革命反封建不彻底,封建思想依然存在。(3)事件:中国取得了抗日战争的胜利。国际意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中国的国际地位得到提高。(4)背景:抗战胜利后人民渴望和平,国共举行重庆谈判,确定了和平建国的基本纲领。说明:没有。1946年国民政府撕毁和平协议,发动全面内战。22(1)特点:是英国工人第一次单独的政治活动;具有强烈的反资产阶级(中等阶级)色彩。(4分)原因:1832年英国议会改革后工业资产阶级(中等阶级)获得政治权利,而工人阶级一无所得,感觉被出卖。(4分)(2)原因:社会基础狭窄;工人阶级力量弱小等。(4分)影响:宪章运动推动了无产阶级争取民主权利的斗争,而这些斗争在使无产阶级获得一些实际民主权利的同时,也推进了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进程。(3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