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操作规程管理制度

上传人:最*** 文档编号:13063190 上传时间:2020-06-05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3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操作规程管理制度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七操作规程管理制度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七操作规程管理制度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精选资料七、操作规程管理制度一、定义:操作规程是装置或设备从初始状态通过一定顺序过渡到最终状态的一系列准确地操作步骤、规则和程序,是生产单位进行生产活动的主要技术文件,是操作人员操作的法律依据,同时也是生产系统指挥生产的依据,具有法规性质。二、目的:操作规程的编写要反映设计思想,不断总结生产经验、教训,执行上要保证安全生产以及同一操作的统一性,做到可靠、先进、合理、有效。三、范围:操作规程的基本内容包括工艺技术规程、操作指南、开机规程、停机规程、专用设备操作规程、基础操作规程、事故处理预案、操作规定、仪表控制系统介绍、安全生产及环境保护、记录等。四、职责分工1、生产部和基地生产部是生产系统操作规程的归口管理部门,负责根据公司的要求和本基地生产实际提出生产操作规程的修订、审核、上报,负责参与操作规程的年度评审,起草管理规定,负责组织操作规程的执行和检查。2、生产车间和科室负责操作规程的编制、审核、上报及日常管理,严格执行操作规程。3、总部及基地生产部、机电部、安环部等部室负责组织操作规程相关内容的制(修)订,并进行专业审核和会签。4、基地主要负责人负责组织、制订操作规程并批准后发布。五、操作规程具体要求1、操作步骤的语句构成。操作规程编写用语统一规定,使规程具有通读性,使得对同一操作动作的描述语言在各个装置的使用者看来,表达的意思都是一致的,不能出现同样的一句话在不同的设备使用不同的理解,且每一句话只表明一项动作,一个动作规定了动作的性质、执行人、动作的内容以及要求达到的目的。2、开机规程、停机规程、基础操作规程和专用设备操作规程,需按下列程序编制。(1)确定稳定生产状态。稳定生产状态时装置或设备开停过程中,可以停留较长时间,进行条件确认或问题处理,相对稳定和安全的必要过渡状态。稳定状态包括初始状态、最终状态和过渡的稳定状态。初始状态对应装置或设备开停的起步状态,最终状态时开停之后的目标状态。按照装置或设备开停过程的特征,规程编写小组集体研究确定装置稳定状态。在稳定状态之间是具体的操作动作,用于实现稳定状态之间的过渡,讲一个复杂而多变的过程分解成简单的状态和简单无误的操作动作,从而实现操作规程的可靠性和准确性。一个装置的稳定状态不宜过多,一般以常规开停机大步骤为基础。(2)编制工艺流程图。按照操作步骤,并安排相应的时间进度,协调开停机过程中各个岗位操作,开停机的操作步骤、编号与工艺流程图对应一致。(3)事故处理预案是装置发生一般生产事故或操作大幅度波动的状态下,避免扩大事故范围,使事故向可控制方向发展,达到最终的安全受控最状态的处理步骤。其作用是帮助操作人员判明事故真相,决策处理目标,明确操作处理方案。内容和要求是:事故名称:每个事故处理预案都有具体、明确的标题。事故现象:事故发生时最直接表现出来的异常,如异常的声音、气味、报警灯闪烁等等。事故原因:分析导致事故的原因。事故确认:列出事故的必要条件,对这些条件进行“是”或“否”的判断,从而确定事故的属性。事故处理:包括:(1.)立即行动:用明确的、简洁的语言指出必须立即进行的操作行为。(2.)操作目标:用简洁的语言表明事故处理的努力方向。(3.)潜在问题:提示处理过程中应努力避免的事故后果。(4.)操作步骤:列出操作步骤清单,要列出整个事故处理过程中必须特别关注的事项。六、操作规程的执行1、操作规程最终由生产车间运行班组执行。操作人员执行具体操作。2、班长下达操作指令,生产车间技术人员及基地生产部门人员监督操作规程的执行,遇有问题及时向基地生产部相关领导汇报。3、操作过程中,内操指挥外操严格按照操作步骤执行操作,外操执行完成的操作必须汇报给内操,做到操作有监控,步步有确认。4、工作结束后,按要求填写相关记录。七、对于操作规程未包括的特殊情况,按照操作规程的总体要求,制定临时或专项操作规程,作为必要的补充。1、装置根据实际生产过程中发生的问题及时提出应对策略并编制针对性的操作规程。临时操作规程由生产车间主任签字生效,班组执行,并报基地生产部备案。2、生产车间根据实际需求确定临时操作是否纳入正常操作规程的管理,并报基地生产部备案。八、操作规程管理。对生产过程中难以用规定语言来描述的操作行为可以采用操作规定的方式来进行表达,与操作规程具有相同的效力。(正常操作过程的调整规定)1、长期操作规定(1)长期操作规定的每条内容只能规定一项操作,尽量达到简洁、明确、具体的要求。(2)必要时可以将有关的图标编写在操作规定中。(3)长期操作规定可以多次使用,长期有效。2、定期操作规定(1)每个定期操作规定必须设定操作的日期和时间。(2)定期操作规定可根据需要编制支持性文件。支持性文件为操作规程时,须按操作规程的编制要求和管理,并报基地生产部备案。3、临时操作规定(1)临时操作规定在规定的时间内有效。(2)临时操作规定由生产车间主任(生产、技术主任)批准生效,各相关班长必须签字确认,并报基地生产部备案。(3)临时操作规定超过规定的有效时间必须及时从现场撤出,并做记录。九、操作规程的文本管理1、操作规程可以以活页本、电子版本形式并存。电子文档由生产部、机电部、安环部、生产车间备份留存,车间操作规程由车间统一印刷发放到岗位,并报总部生产、机电、安环等部门备案。2、操作规程的文件编号按公司相关体系文件规定统一编号。3、生产操作岗位必须以活页形式准备好履行完成审批手续的操作规程。摆放整齐,保持完整、清洁、进行交、接班。十、操作规程一经发布,操作人员应认真学习并严格执行。因违反岗位操作规程而酿成的事故,其责任人应由本人负责。十一、生产部、机电部、安环部等部室技术人员应经常深入岗位检查岗位操作规程的执行情况,对违章操作有权令其停止,并按公司三违管理制度处理。十二、新工人在独立顶岗前,生产车间必须对其进行岗位操作规程学习培训和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否则不可顶岗和独立操作,具体培训计划和要求按公司相关培训制度执行,因培训不到位而引起的事故,由相关负责培训人员和监督管理人员承担责任。十三、因岗位操作规程错误而引起的事故,其责任由编写、审核、批准者承担。十四、操作规程的修改 1、操作规程使用规程中的修改。操作规程执行过程中需要修改时,必须由生产车间主任签字确认。修改内容记录在操作规程上,并标上对应的操作序号,重要调整需要集体研究决定,并备案相关记录。2、开停机、事故处理预案、单体设备等单项操作规程使用一次后,须将修改内容补充完善到操作规程正本中。操作规程也要根据实际情况及时修改。 3、对安全生产影响较大并且生产单位无权独自确认的修改内容,按该操作规程的原会签程序重新组织会签。由于生产、操作经验的积累,采用新的操作方法或原岗位操作规程内容的变动,必须由生产车间及时提出修改方案,按变更程序交基地生产部主管人员审批;修订补充部分如果涉及公司控制工艺指标或安全生产影响较大,需要逐级进行审批,经批准后的内容由生产部出变更通知单下达执行,变更通知单是对原岗位操作规程及工艺的补充和完善。十五、新改扩建装置首先编制操作规程(试行)版,试用一年后,更新为正式操作规程,审批程序与原操作规程审批程序相同。十六、操作规程每年评审一次,由生产部组织生产单位进行年度评审,生产部和生产单位两级确认签字,在操作规程评审过程中补充完善修改、变动、变更内容。十七、操作规程每五年全面修订一次,重新审批、出版和发放。十八、管理措施与考核1、总部生产部每月负责对公司的操作规程执行情况进行检查,检查结果纳入对基地的当月双基考核中;基地生产部每月负责对生产车间的操作规程执行情况进行检查,检查结果纳入对车间的当月双基考核中;生产车间每月负责对本单位的操作规程执行情况进行检查,检查结果纳入对班组的当月双基考核中。2、凡未经培训合格上岗人员,一律责令脱产培训,并对基地生产系统双基考核扣2分/人。3、生产部检查基地生产系统人员的培训记录和培训试卷,发现未按规定进行培训和考核,或出现作假、应付现象,对基地生产系统双基考核扣0.5分/人;不定时在工作现场进行抽查,抽查方法是让员工现场叙述操作步骤(手指口述法),检查人员利用操作规程内容根据员工叙述的完整性进行评价,发生三处以上不符合要求的即为不合格,需由部门重新培训经考评合格后方可上岗,生产系统双基考核扣0.5分/人。4、生产部现场检查的落实。检查是否使用本工种规定的防护用品,穿戴是否正确,安全防护设施是否被拆除,或者否被错误使用。并且在检查中根据安全操作规程和常见违反安全操作规程行为范例,对重点设备、重点岗位、重点人员安全操作规程的执行情况进行检查,及时发现和纠正违章行为。同时,对违章行为进行处罚。5、基地根据规程的内容制定相关管理制度,每年进行评审,修订和完善,生产部抽查时发现制度与实际不符合,一处扣生产系统双基考核0.2分。附件一:规程修订参考标准一、岗位操作规程修订参考标准(一) 按照工艺流程图的流程顺序制定各个岗位的操作规程,岗位操作简单的可以与安全操作规程合并。(二) 工作前的准备工作:(1)了解上一班次岗位安全生产情况(设备、电器、仪表运行状况、生产运行情况、工艺质量情况、安全状况及记录等);(2)检查岗位设备、电器、仪表的安全防护、警示标志等,确认是否有人作业等,需开机前试运行的设备进行试运行;检查个人防护及各种生产、清洁工具情况等;(3)填写相关记录;(三)开停机操作程序:(1)操作程序,按开机操作顺序一步步规范,不漏操作,让员工清楚操作的设备名称、操作注意事项等,细化到比如开阀门,阀门的名称,阀门的开度等;(2)开机正常时工作,按工艺流程顺序检查每个节点,检查的内容、标准,出现异常情况的处理办法(内容多时其他文件中已有的注明),检查时注意事项等; (3)停机时操作顺序,按停机顺序一步步规范,注意与开机时做对比防止出现漏操作事项等,并提醒员工对停机后检查的事项;循环操作时说明情况;(四)工作结束时检查的内容按项罗例清楚、需填写的记录及要求、做到生产文明交班等。二、岗位安全操作规程修订参考标准(一)根据岗位工艺规程和岗位操作规程编制岗位安全操作规程,按操作步骤操作时应注意或禁止的操作,不按规程操作时造成的危害,预防措施及处理办法等。(二) 工作前安全准备(检查)工作:(1)岗位安全检查内容个人防护;设备、电器、仪表的安全防护、警示标志等,确认是否有人作业等;(2)检查和填写记录等,岗位不涉及的不写;(3)开机前需试运行的设备安全注意事项; (三 )开停机安全操作程序:(1)按开机操作顺序中操作时注意的安全事项或禁止的操作,不按安全规程操作时造成的危害,预防措施及处理办法等;(2)涉及到具体某一安全操作规程时要说明注意重点并写上“按XXX安全操作规程操作”,比如操作工常用的有:容器作业安全操作规程、碱煮安全操作规程、高空作业安全操作规程等等。(3)安全规程制定详细,比如细化到开汽阀门时的用力情况,人员的位置,阀门的开度等等;(4)安全规程中重复的内容不需要反复写,提醒员工一次; (5)开机正常时安全工作,按工艺流程检查每个节点的安全,检查的内容,标准,出现异常情况的处理办法(内容多时其他文件中已有的注明安全规程名称),检查时注意事项等。(6)停机时安全操作程序,按停机顺序,注意与开机时做对比防止漏操作安全事项等,注意安全规程中重复的内容不需要反复写。(四)工作结束时的安全检查内容、需填写的记录及要求、做到安全生产文明交班等;三、工艺规程修订参考标准(一) 根据岗位情况可以与岗位操作规程合并,特殊岗位没有工艺要求的不制定。(二)制定与实际工作相对应的工艺流程图。(三)制定与实际工作相对应的工艺条件或标准。(四)制定与实际工作相对应的工艺计算。THANKS !致力为企业和个人提供合同协议,策划案计划书,学习课件等等打造全网一站式需求欢迎您的下载,资料仅供参考可修改编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模板表格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