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中华文化与中华民族精神综合测试题.doc

上传人:s****u 文档编号:13058468 上传时间:2020-06-05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7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三单元中华文化与中华民族精神综合测试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第三单元中华文化与中华民族精神综合测试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第三单元中华文化与中华民族精神综合测试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三单元 中华文化与中华民族精神综合测试题山东 肖明海 张丽一、选择题(本题共 16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48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2017年央视中国诗词大会节目,以“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为主旨。通过对诗词知识的比拼及赏析,带动全民重温那些曾经学过的古诗词,感受诗词之趣此节目不仅摘得收视率桂冠,也在全国掀起一股学习背诵古诗词的热潮,其原因存于()优秀文化生生不息,源远流长 中华韵味民族认同,雅俗共赏声像合一新颖创新,引人人胜 吟诗赏识全民动员,古诗新作A B C D2.下图是汉字“文”的书写变化的过程,从中我们可以解读出()汉字的产生与发展是一种自然现象 汉字在历史变迁中进行传承和发展 文化都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 文化的变化与发展有其固有的规律 ABCD3.2016年9月28日,国家古籍保护中心召开发布座谈会,“全国古籍普查登记基本数据库”“中华古籍资源库”向社会发布。为中外学者方便研究古籍提供便利,必将对古籍研究工作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重视古籍保护是因为史书典籍() 是世界文化的基本载体 标志着人类进入文明时代 是数千年来中国文化的结晶 是中华文化一脉相传的重要见证 A BCD4.中国古代园林建筑的独特之处,在于把哲学观念与历史文脉融入砖石草木之中,使建筑成为中华文化传承的视觉象征。例如为世人所称道的苏州园林,“虽未人作,宛自天成”,体现了“天人合一”的精神追求。这印证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园林建筑是文化的物质载体文化的传承依赖于传统建筑的保护 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 A. B. C. D.5.国画,又称“中国画”。国画强调“外师造化,中得心源”“融化物我,创制意境”,要求“意存笔先,画尽意在”,达到以形写神,形神兼备,气韵生动。上述材料说明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中华文化异彩纷呈内涵丰富中华文化博采众长A. B. C. D.6.初到台湾的大陆游客,常会因台湾民众把“花生”叫“土豆”,把“熊猫”叫“猫熊”,把“公共汽车”叫“公车”,把“窝心”解释为“温馨、贴心”,而引发一些“美丽的误会”。两岸民众对词语使用的差异反映了 ( ) A.两岸文化同根同源 B.中华文化底蕴厚重 C.一方水土,一方文化 D.汉字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7.我国至今使用的许多民族乐器,如笛、琵琶、胡琴、横吹、鼓、腰鼓等,都是从汉代开始由各边疆民族地区陆续传入内地的,少数民族的音乐、舞蹈很早就在祖国的艺术舞台上占有重要地位。这表明 ()A.中华各民族使用的乐器都是不同的 B.中华文化独具特色C.各族人民都为中华文化的形成、发展做出了贡献 D.不同的区域,文化显示出不同的特色8都江堰水利工程是全世界至今为止,年代最久、惟一留存、以无坝引水为特征的宏大工程。它的主体工程规划科学、布局合理,综合发挥了分水、导水、塞水、引水和泄洪排沙的功能,形成了科学的、完整的、调控自如的工程体系,既能保证内江灌区用水需要,又可防止灾害发生。它体现了人和自然的和谐共存,是全世界仅存的一项古代“生态工程”。这一工程说明了 ( )在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成就长期处于世界的前列我国古代科学技术具有实用性和整体性的特征中国人民的勤劳、智慧和艰苦奋斗的精神中华民族是世界上最优秀和最具创造性的民族A B C D9.千余年来,孔老夫子的智慧光芒照耀着中华民族的心灵。他提出“和而不同”思想,这一思想对中华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和而不同”体现了中华文化具有的特点是()A阶级性B包容性C民族性D地域性10.历朝历代,许多仁人志士都具有强烈的忧国忧民思想,这种可贵的精神,使中华民族历经劫难而不衰。爱国的内容十分广泛,热爱祖国的山河,热爱民族的历史,关心祖国的命运,在危难之时英勇战斗,为祖国捐躯,都是爱国主义的表现。下列对爱国主义认识正确的是 () 中华民族精神以爱国主义为核心 爱国主义集中表现为英勇战斗、为国捐躯爱祖国与爱社会主义从本质上讲是一致的 爱国主义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A. B. C. D.11民族精神随着时代变化而不断丰富和发展,这给我们的启示是 ( )A摒弃一切传统思想的束缚,建立起全新的民族精神体系 B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实践中展示中华民族精神的全新面貌 C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不同的民族精神 D中华民族精神是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强大的精神动力,是中华民族之魂12.中华民族曾历经沧桑,饱受磨难,然而在灾害面前,中华民族始终展示出无比的坚韧和坚强,不服输、不放弃。灾祸无法阻止中华民族发奋进取、不畏前行的刚强步伐。之所以能够发奋进取是因为()。民族精神永不泯灭 中华文化底蕴深厚自强不息支撑民族生存发展 勤劳勇敢是民族精神核心A.B.C.D.13.中国的文化精粹体现在论语孟子过零丁洋狂人日记凝聚着深厚的民族精神,只要读,就会逐步得到民族精神的熏陶,它绝不是虚幻的东西。材料说明()。民族精神深深扎根于中华传统文化之中大力创造优秀的文化作品就能弘扬民族精神中华民族精神通过优秀文化作品表现出来民族精神的力量集中表现为中华文化的力量A.B.C.D.14.2017年9月30日是我国第四个法定烈士纪念日,这一天全国各地都举行了庄严肃穆的烈士纪念活动。我们纪念烈士,就是要用烈士精神 ( ) 培养公民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和社会主义道德风尚 传播社会正能量、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激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强大精神力量 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抑制外来思想文化A. B. C. D.15.感动中国走过了十几年的历程,通过这一节目,100 多位人物和群体的事迹超越了国界、民族和语言,走进人们的精神世界,挺起民族的精神脊梁。这说明,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就要()。A.推动中华民族走向振兴 B.提升我国的国际竞争力C.发挥先进模范的榜样作 D.建立新的道德评价体系16.近来“雷锋体”受到热捧,迅速走红微博,唤起了社会对于雷锋精神的温暖记忆和年轻一代对雷锋精神的渴求。雷锋精神跨越时空、历久弥新,为民族精神增添了更为丰富的内涵。由此可知,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的辩证关系包括()。时代精神能够丰富民族精神的内容 民族精神能够使时代精神不移根基时代精神能够为民族精神提供物质基础 民族精神能够替换时代精神A. B. C. D.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52分)1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5分)材料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中国传统文化中有“敬德保民”、“自强不息”、“以和为贵”、“浩然正气”等精神特质,为中华民族自强于世界民族之林提供了有力的精神滋养。今天,中国传统文化依然能以自己独特的魅力,助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推动“中国梦”的实现。材料二:中华大地幅员辽阔,历史悠久,文化灿烂。黄河、长江流域孕育的中华文化,以其悠久的历史、丰富而绚丽的内涵、鲜明而独特的风格,显示出顽强的生命力和无穷的魅力。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它特有的包容性。(1)结合材料一,运用传统文化和中华文化的有关知识,分析中国传统文化为什么依然能以自己独特的魅力,助推“中国梦”的实现。(10分) (2)结合材料二,谈谈如何理解中华文化的包容性及其作用?(5分)18.(16分)文化是不同国家和民族沟通心灵和情感的桥梁纽带。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2017年5月14日晚,共赴千年之约 同唱和平颂歌“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文艺晚会在国家大剧院震撼上演.演出在恢弘大气的歌舞中拉开帷幕,精美的敦煌壁画,飞天的仙女,大唐盛世的百乐齐鸣,展现出古都喜迎各方宾客的盛景。两位歌唱家深情演绎我爱你中国和意大利民歌我的太阳。民乐组合演奏“碧海雅韵”呈现了海上丝绸之路的梦幻旅程。舞蹈“雀之灵”中,茶马古道上的一群孔雀翩翩起舞。钢琴独奏“北京四季”将悦耳的钢琴弹奏与屏幕上的北京绘画融为一体。芭蕾舞“水墨丝语”讲述了一位远方来客在烟雨江南邂逅一群身着青花瓷服饰的少女的故事。“群英荟萃”展示了中国戏曲绝活的斑斓绚丽。中外儿童和歌唱家齐唱“共同家园和平颂”。演出在歌声与微笑的优美旋律中落幕。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创新与中华文化的知识,分析共赴千年之约 同唱和平颂歌演出所体现的文化生活道理。(16分)19阅读材料,回答问题(21分)2016年 10月21日,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指出:材料一:人无精神则不立,国无精神则不强。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长久生存的灵魂,唯有精神上达到一定的高度,这个民族才能在历史的洪流中屹立不倒、奋勇向前。伟大长征精神,作为中国共产党人红色基因和精神族谱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深深融入中华民族的血脉和灵魂,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丰富滋养,成为鼓舞和激励中国人民不断攻坚克难、从胜利走向胜利的强大精神动力。长征永远在路上。不论我们的事业发展到哪一步,不论我们取得了多大成就,我们都要大力弘扬伟大长征精神,在新的长征路上继续奋勇前进。材料二:伟大长征精神,就是把全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看得高于一切,坚定革命的理想和信念,坚信正义事业必然胜利的精神;就是为了救国救民,不怕任何艰难险阻,不惜付出一切牺牲的精神;就是坚持独立自主、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精神;就是顾全大局、严守纪律、紧密团结的精神;就是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同人民群众生死相依、患难与共、艰苦奋斗的精神。材料三:弘扬伟大长征精神,走好今天的长征路,必须坚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弘扬伟大长征精神,走好今天的长征路,必须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为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新胜利而矢志奋斗。 (1)结合材料一,运用中华民族精神的相关知识,分析走好新长征之路为什么必须弘扬伟大的长征精神?(11分)(2)结合材料二,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走好新的长征路我们如何从长征精神汲取力量。(8分)(3)某校高二年级召开“弘扬长征精神,走好新的长征路”主题班会,结合材料二、三,请就中学生如何走好新的长征路列出发言要点。(两条,每条10-30个字4分)第三单元 中华文化与中华民族精神综合测试题参考答案及其解析一、选择题1.【答案】A【解析】掀起学习背诵古诗词的热潮,其根源在于古诗词属于优秀文化,同时体现了中华各民族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故选;与题干无关。2.【答案】D 【解析】本题可用排除法来做,文化是一种社会精神现象,不是自然现象,是错误的,排除;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是错误的,排除;汉字为书写中华文化,传承中华文明,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今天为中华各族人民所通用,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正确且适合题意,故选D。3.【答案】D 【解析】重视古籍保护是因为史书典籍是数千年来中国文化的结晶,是中华文化一脉相传的重要见证,故正确;文字是世界文化的基本载体,文字的发明标志着人类进4.【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中华文化的特点,传统文化的表现及特点。古代园林建筑的独特性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正确;园林建筑体现了天人合一的精神追求,这体现了园林建筑是文化的物质载体,正确;传承的文化有传统习俗、传统建筑、传统文艺、传统思想,所以说文化的传承依赖于传统建筑的保护不正确,的说法错误,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故本题答案选择A。入文明时代,故错误,故选D。5.【答案】C 【解析】题干强调了国画丰富而绚丽的内涵、鲜明而独特的风格,说明中华文化独树一帜,独领风骚,博大精深,正确。在材料中没有体现。6.【答案】C 【解析】 从材料中可以看出,大陆和台湾对于同一事物的称谓是有所区别的,这体现出文化的不同点,不同的区域有不同的文化,体现出中华文化的区域性特点,即“一方水土,一方文化”,所以选择C项。7.【答案】C 【解析】 审题时抓住“陆续传入内地”“艺术舞台上占有重要地位”等,反映了民族文化对中华文化的形成、发展做出了贡献。A项观点是不准确的;B、D两项与题干无关。8.【答案】A 【解析】都是题干材料所说明的道理,不符合题干的含义。9.【答案】B【解析】包容性指中华文化能够处理好与外民族文化的关系,做到求同存异、兼收并蓄,以我为主、博采众长,和而不同正说明了这一点;和而不同的观点与阶级性无关,B错误;民族性是指中华文化独具外域文化没有的特点,C错误;中国幅员辽阔,56个民族文化给中华文化的丰富多彩带来了很大影响,但这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D不选10.【答案】C 【解析】 正确说明了爱国主义在中华民族精神中的地位;爱国主义是具体的,在不同的历史条件下,其具体内涵是不一样的,主要是革命战争年代的要求;主要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的要求;说法正确。11.【答案】B【解析】 A、C两项说法都是错误的,D项不是题干所述情况给我们的启示。12.【答案】B【解析】中华民族历久不衰的原因之一是中华民族精神永不泯灭,民族精神是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坚韧和坚强”体现了自强不息。13.【答案】B【解析】说法太绝对,夸大了文化作品的作用;说法错误,中华文化的力量集中表现为民族精神的力量。14.【答案】A 【解析】 是举行烈士纪念活动的意义。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既要借鉴世界各国人民创造的优秀文明成果,同时又要警惕西方敌对势力的西化、分化图谋,表述不正确。15.【答案】C【解析】材料强调感动中国的100多位人物,走进人们的精神世界,挺起民族的精神脊梁,发挥了重要作用,体现了先进模范人物的榜样作用,故C正确;A、B犯了倒果为因的错误,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可以推动中华民族走向振兴,提升我国的国际竞争力;D也与材料无关,材料强调的是榜样的作用,而不是道德评价体系。16.【答案】B 【解析】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相辅相成,相互支撑,统一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只有不断注入时代精神,才能使民族精神博采众长、日益丰富;只有坚持民族精神,才能使时代精神不移根基、不失本色,故符合题意;说法错误。二、非选择题17.【参考答案】(1)(10分)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在世代相传中保留着基本特征,同时其具体内涵又能够因时而变,不断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需求,推动“中国梦”的实现。(2分)中国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中国传统文化是维系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能够为中华民族自强于世界民族之林提供有力的精神滋养。(2分)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具有极大的包容性,其力量深深地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是激励中华儿女共同创造祖国美好明天的不竭力量源泉。(3分)植根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中华民族精神,是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是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强大的精神动力。(2分) (2) (5分)中华文化的包容性即求同存异和兼收并蓄。(1分)求同存异,就是能与其他民族的文化和睦相处;(1分)兼收并蓄,就是能在文化交流中吸收、借鉴其他民族文化的积极成分。(1分)中华文化的包容性,有利于各民族文化在和睦的关系中交流,增强对自身文化的认同和对其他民族文化的理解。(1分)【解析】(1)回答本题时注意答题范围为传统文化和中华文化,试题类型属于原因类,所以关键是回答理论依据和现实意义。学生可从传统文化的相对稳定性、鲜明的民族性、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具有极大的包容性以及中华民族精神的作用等角度进行分析。(2)属于直问式主观题,考查学生是否具有扎实的理论功底,直接扣中华文化的包容性及其意义作答即可。18.【参考答案】(1)文化创新应继承传统,推陈出新。共赴千年之约 同唱和平颂歌演出,一方面继承了优秀传统民族文化;另一方面,结合时代精神,推陈出新,做到民族性和时代性的统一。(4分)(2)文化创新应面向世界,博采众长.共赴千年之约 同唱和平颂歌演出,重视中西文化的交流、借鉴和融合,博彩众长,赋予中国文化更丰富的特色与内涵;(4分) (3)共赴千年之约 同唱和平颂歌演出,展现了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中华文化具有包容性.(4)(4)共赴千年之约 同唱和平颂歌演出,展现了有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展现了中国文化的魅力。(4分)评分标准:其他答案,言之有理,可以酌情给分。【解析】本题以共赴千年之约 同唱和平颂歌演出为背景,考查文化生活中文化创新与中华文化的知识。本题属于扩展性试题,考查学生的发散思维,具有较强的综合性。一方面,应调动文化创新的基本途径:继承传统、推陈出新;面向世界、博采众长;另一方面,应从中华文化的特点及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等知识分析。组织答案,应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将文化生活相关理论与材料有机结合起来。19. 【参考答案】(1)(11分)伟大的长对中华民族精神的继承和发展,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民族品格的集中展示,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征精神是族精神的最高体现。(2分)中华民族精神是维系中华各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是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强大的精神动力,是中华民族之魂,是中华民族永远的精神火炬。(3分)弘扬伟大的长征精神,有利于使全体人民保持高昂的精神状态;有利于提高全民族综合素质;有利于增强综合国力;有利于坚持社会主义道路。(4分)弘扬伟大的长征精神,有利于走好新的长征路,有利于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有利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1分)(2)(7分)立足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在实践中传承、发展长征精神,用长征精神激励斗志,推动实践;(1分)坚定理想信念,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主心骨作用;(1分)把传承发展长征精神与弘扬时代精神相结合,既不失根基与本色又与时俱进;(1分)坚持独立自主,正确对待外来思想文化,吸收借鉴国外优秀文化成果,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2分)将弘扬长征精神与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结合,大力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不断巩固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思想道德基础。(2分)(3)坚定理想信念,为崇高理想信念而矢志奋斗。脚踏实地,不怕艰险,团结协作,敢于奉献。(每条2分)(考生如有其他 答案,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解析】(1)应从伟大长征精神与中华民族精神的关系、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地位、作用;弘扬中华民族精神的必要性及其现实意义分析。(2)应运用发散思维,调动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的措施以及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等知识进行分析。(3)根据材料一的伟大长征精神的内涵,并结合材料三的要求,扣条数和字数限定,言之有理的均可。联系人:肖明海通讯地址:山东省宁阳县第一中学政治备课组邮编:271400邮箱:13468068362163.com手机:1346806836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考试试卷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