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初二上册语文期末试卷及答案.doc

上传人:s****u 文档编号:13049145 上传时间:2020-06-05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4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教版初二上册语文期末试卷及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浙教版初二上册语文期末试卷及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浙教版初二上册语文期末试卷及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浙教版初二上册语文期末试卷及答案9在“全民读书月”中,光明中学举行了“名著”评”活动,同学们写出了许多高度概括、语言精炼的书评,读罢令人同味无穷,拍案叫绝。例如: 伊索寓言:简洁的故事蕴含着深刻的道理,给人以思想的启迪。 格列佛游记:清新的文字,奇异的想像,辛辣的讽刺,将读者带入一个奇异的幻境。请仿照以上书评的形式,为下列名著写上精彩的短评。(可以从作品的主题思想、主要内容、艺术特色以及自己的阅读感受等方面来写)(4分)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骆驼祥子: 10中华民族文化源远流长,习俗丰富多彩。请仿照例句,在传统的元宵、清明、端午、中秋、重阳、除夕等节日中选择两个进行仿写,使仿写的两个句子与例句组成排比句。 (注意节日的先后顺序)(6分) 例句:春节贴对联放鞭炮,寄寓生活红火吉祥如意; , ; , 。 二、古诗文积累与阅读理解(25分) (一)古诗文积累 11.默写填空。(10分,每空1分) 斯是陋室, 。苔痕上阶绿, 。(刘禹锡陋室铭) 晨兴理荒秽, 。 (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三) 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 。(陶弘景答谢中书书 李白在送友人中借马鸣衬托离情别绪的诗句是 , 王维的使至塞上中以传神之笔,刻画出奇特壮美的大漠景象的诗句是 , 。 家书,蕴含着亲情的温暖,铭刻着战火的记忆,承载着华夏的文明。请写出本期学过的与“家书”有关的古诗词(连续两句): , 。 (二)阅读【甲】【乙】文言文选段,完成12-16题(15分) 【甲】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节选自郦道元三峡) 【乙】浙江之潮,天下之伟观也。自既望以至十八日为盛。方其远出海门,仅如银线;既而渐近,则玉城雪岭际天而来,大声如雷霆,震撼激射,吞天沃日,势极雄豪。杨诚斋诗云“海涌银为郭,江横玉系腰”者是也。(节选自周密观潮) 12.请用“”标示下面语句的语意停顿(每句标一处)(2分) 至于夏水襄陵。 自既望以至十八日为盛。 13.解释下列加点词语(4分) 或王命急宣( )虽乘奔御风( ) 既而渐近( ) 则玉城雪岭际天而来( ) 14.下列各组语句中的加点词,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沿溯阻绝。 往来而不绝者。 B.其间千二百里。 有何间焉。(参与) C.方其远出海门。 今齐地方千里。(面积) D.素湍绿潭。 吴广素爱人。(平时) 15.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清荣峻茂,良多趣味。浙江之潮,天下之伟观也。 16.填空。(3分) 甲段描写三峡的夏水,正侧面描写相结合,突出其_、_的特点;描写春冬之水则紧扣其_的特点,以“素湍”、“回清”“_”的动态之美映衬“绿潭”的静态之美,动静相映成趣。乙段从_、色、_等方面进行正面描写,由近及远地写出了钱塘江潮雄奇壮观的景象 三、现代文阅读(40分) (一)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721题。(20分) 数字时代,我们的大脑被改变了 人类的大脑是可塑的,当人类生活方式改变时,大脑也将会发生变化。当远古人类首次发现如何使用工具时,人类的大脑就受到迅速而明显的影响。数字时代,我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当我们每天离不开网络、离不开手机时,我们的大脑是否也被改变了?科学家认为,对网络科技的尝试依赖,不仅改变了人们的思维方式,也改变了人类的大脑结构。 人类并不是天生就会阅读的。在正常情况下,理解和运用口头语言的能力由人类基因决定的程序形成,而阅读能力的形式却需要每个人的刻苦练习。这些在我们浏览网站时是体会不到的。虽然两种行为都被称为阅读,但对书箱的深阅读与在网页上为了获取信息耐蚝的阅读是不一样的,两者有不同的阅读体验,并且培养出不同的阅读技能。 传统阅读需要耐心,而数字阅读堪称“耐心杀手”。以微博为例,浏览一个微博页面只要几分钟,眼睛在每条微博上停留的时间只有几秒。不断地扫视、浏览、搜寻感兴趣的关键词,点击阅读这个过程因为信息的丰富性、多样性而足够刺激,但显然不足以锻炼耐心。一本优秀的图书审有内在的逻辑框架的,只有进入这一逻辑框架,才能说是阅读。而网络内容特别是微博这样的社交媒体每一条都互不关联,跳跃性的阅读当然谈不上深入和逻辑了。 大脑和肌肉一样,是很有适应能力的,给它什么刺激就会发展什么样的模式。习惯于数字阅读的快速、跳跃、浏览,就难以适应传统的慢速、口味和思考的阅读方式。 数字时代,智能手机和互联网已经完全渗入到了每个人的日常生活中。在信息时代长大的“数字原住民”,因长时间用拇指操控智能手机和上网,从而改变了大脑形成神经通路的方式,更适应碎片化信息,也更善于利用网络资源,但结交线下朋友的能力却越来越弱。 (选自2015年百科知识,有删改) 链接一: 人们可以分成两类别:数字原住民(出生于数字时代)和数字移民(出生在数字时代前,但现在开始应 用数字工具的人)。前者更依赖于用招待费输入,而后者阅读他人表情的能力则更胜一筹。上网时,前者和后者的大脑受到的训练是不一样的,尤其在社交和学习能力上,是两种完全不同的模式。科学家发现,互联网虽然影响着所有年龄层的人群,但受影响的还是数字原住民。 (节选自加里斯莫尔网络化大脑:适应现代大脑的技术变革) 链接二: “过去几年中,我一直有一种不舒服的感觉,觉得某些人或某些东西正在摆弄我的大脑,重塑中枢神经系统,重置记忆。我的大脑正在变化,我目前的思考方式与过去相比已经截然不同,当我阅读时,能最为强烈地感觉到这一点。全神贯注于一本书或一篇长文,曾经是易如反掌之事,我的大脑能够抓住叙述的演进或论点的转折,我曾耗费数个小时徜徉在长长的诗行里。但如今不再如此,往往阅读两三页后我的注意力就开始漂移了。我变得焦虑不安,开始寻找 其他事情来做。我感觉我一直在试图将自己任性的大脑拽回到书本,过去曾经甜美如蜜的阅读已变成一场战斗。” (节选自美国打桩专家尼古拉斯卡尔网络也有黑暗一面) 链接三: 美国心理学家玛丽安娜沃尔夫说:“我们并非只被阅读的内容影响,我们也被阅读的方式所影响。”网络所倡导的将“丰富”与“时效性”置于首位的新阅读方式,可能已经削弱了我们进行尝试阅读的能力。几百年前的印刷术,让阅读长而深奥的作品成为寻常之事,也让人们能坐下来静心阅读,而在线阅读时,我们只不过就是个“信息解码器”而已。我们对文句的诠释,尝试阅读时形成的丰富精神联想,在很大程度上已经弃我们而去。 链接四: 与我们平时在网上进行的浅阅读相反,深阅读是一种渐渐被忽视的阅读行为。深阅读的消失将不利于伴随着网络长大的后代的智力和情感发展,也会影响人类文化重要组成部分长篇小说、史诗等文学类型的传承,这些作品只有经过阅读训练的人才能欣赏。近期研究已经证明,深阅读是一种慢速的、沉浸式的、有着丰富的感官细节和复杂的情感、精神体 会的阅读,是一种独特的阅读体验,与单纯的认字型的阅读完全不一样。虽然严格说来,深阅读的载体不一定非得是传统的纸质书,但印刷品的天然的限制对于深阅读体验却是十分有益的。比如,纸质书上是没有超链接的,这样读者就少了一些干扰不用纠结是不是得点开链接,从而能保持全身心地沉浸在书中的文字里。 17. 阅读上述材料,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3分) A. 古人学会了使用工具,现代人学会了使用网络,他们的生活方式都发生了变化。 B. 阅读能力不是先天就有的,它由人类基因决定的程序形成,需要刻苦学习才行。 C. 网络时代所倡导的新阅读方式,可 能使人难以坐下来静心阅读长而深奥的作品。 D. 网络上的超链接模式,是纸质书上没有的,它会对读者的深阅读产生一些干扰。 18. 下列对传统阅读与数字阅读的概述,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3分) A. 传统阅读可以锻炼人们的阅读速度;数字阅读可以锻炼人们的阅读耐性。 B. 传统阅读的内容都非常具有逻辑性;数字阅读的内容都非常具有跳跃性。 C. 传统阅读让人关注内容的深度;数字阅读让人关注内容的丰富和时效性。 D. 传统阅读使人的社会交往能力增强;数字阅读使人的线下交往能力减弱。 19. 数字时代,我们的大脑是如何被改变的?下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 对网络科技的深度依赖,已经影响了人们的思维方式,并且改变了人类的大脑结构。 B. 不断扫视、浏览、搜寻、点击阅读,使过于关注丰富多样的信息而不能深入阅读。 C. 长时间地使用拇指操控智能手机和上网,致使大脑形成神经通路的方式发生了改变。 D. 某些人或某些东西通过摆弄、重塑中枢神经系统,重置记忆,促使人们的大脑变化。 20. 请分析下面语句中加点词的表述效果。(5分) 过去曾经甜美如蜜的阅读已变成一场战斗。 21.“链接四”中提到,深阅读的消失“会影响人类文化重要组成部分长篇小说、史诗等 文学类型的传承”。请结合材料谈谈你对此观点的理解。(6分) (二)阅读下面文字,完成2226题。(20分) 痴心石 许多年前,当我还是一个十三岁的少年时,看见街上有人因为要盖房子而挖树,很心疼那棵树的死亡,就站在路边呆呆的看。树太大了,不好整棵的运走,于是工地的人拿出了锯子,把树分解。就在那个时候,我鼓足勇气,很不好意思的问,可不可以把那个剩下的树根送给我。那个人笑着了我一眼,说:“只要你拿得动,就拿去好了。”我说我拿不动,可是拖得动。 父母看见当时发育不良的我拖回来那么一个大树根,不但没有嘲笑和责备,反而帮忙清洗、晒干,然后将它搬到我的睡房中去。 以后的很多年,我捡过许多奇奇怪怪的东西回家,父母并不嫌烦,反而特别看重那批不值钱但是对我有意义的东西。我和父母,其实很少一同欣赏同样的事情。他们有他们的天地,我,埋首在中国书籍里。 我的父母并不明白也不欣赏我的那些怪癖,可是他们包涵。我也并不想父母能够了解我对于“美”这种主观事物的看法,只要他们不干涉,我就心安。 有一次,我答应了跟父母和小弟全家去海边。结果前一天晚上又去看书,看到天亮才睡去。全家人在次日早晨等着我起床一直等到十一点,母亲不得已叫醒我,又怕我不跟去会失望,又怕叫醒了我要丧失睡眠,总之,她很为难。半醒了,我只挥一下手,说:“不去。” 醒来发现父亲留了条子,叮咛我一个人也得吃饭。 中午起床,奔回不远处自己的小房子去打扫落花残叶,弄到下午五点多钟才再回父母家中去。妈妈迎了上来,责我怎么不吃中饭,我问爸爸在哪里,妈妈说:“嗳,在阳台水池里替你洗东西呢。”我拉开纱门跑出去喊爸爸,他应了一声,也不回头,用一个刷子在刷什么,刷得好用力的。过了一会儿,爸爸又在厨房里找毛巾,说要擦干什么的,他要我去客厅等着。 一会儿,爸爸出来了,妈妈出来了,两老手中各捧着一块石头。 爸爸说: “你看,我给你捡的这一块,上面不但有纹路,石头顶上还有一抹淡红,你觉得怎么样?”妈妈说:“我挑挑拣拣,才得了一个 石球,你看它有多圆!”我注视着这两块石头,眼前立即看见年迈的父母弯着腰,佝着背,在海边的大风里辛苦翻石头的画面。 看着比我还要瘦的父母,看着这两块没有任何颜色可以配上的、世间最朴素的石头,一时里,我想骂他们太痴心,可是开不了口,只怕一讲话声音马上哽住。父母的爱一生 一世的爱,都藏在这两块不说话的石头里给了我。 (节选自三毛文集,有删改) 22.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文中第段写的是少年时拖树根回家的故事,这与标题“痴心石”无关,应该删除。 B.品读第段画线句,这些语句表现了父母对我个性和爱好的尊重,是痴爱的表现。 C.第段加粗加线的“包涵”的含义是:父母对于“我”的那些怪癖,认为情有可原,而选择了理解与尊重。 D.第段画线句中,作者说“可是开不了口”的原因是:“我”深深感受父母的爱,“我”怕一开口就会泪流满面。 23.面对父母的浓浓爱意,作者却在第段中说“一时里,我想骂他们太痴心”,这是为什么?(4分) 24.品读下列语句,分析作者表达的情感。(6分) 爸爸说:“你看,我给你捡的这一块,上面不但有纹路,石头顶上还有一 抹淡红,你觉得怎么样?” 我注视着这两块石头,眼前立即看见年迈的父母弯着腰,佝着背,在海边的大风里辛苦翻石头的画面。 25.理解:作者用“痴心石”作为文章题目的原因是什么?(3分) 26.文中“我”的父母理解、尊重孩子的“怪癖”,对此,你肯定很有感受,请结合你的生活实际,谈谈你的看法。(4分) 四、作文(55分) 27 任选一题作文。 1、“那天,雨一直下”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记叙文。 写作要求 :将题目写在作文格的第一行;文章贴近生活,言之有物,禁止抄袭或套作;认真书写,力求工整、美观;文中不能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2、第一个吃螃蟹是一种勇气;神农氏 尝百草是一种勇气;大胆亮出不同的观点是一种勇气;只身出外闯荡是一种勇气;敢于承担责任是一种勇气;主动选择放弃是一种勇气勇气常 请以“勇气”为话题,自拟题目作文。 要求:文体不限,不少于600字。 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闪亮在你不经意的生活中。 卷面整洁,字迹清楚。 一、(30分)1D 2.A 3B 4D 5D 6.A 7. D8. 黄金周长假今结束,多地迎来返程客流高峰考验.(本题共2分,长假结束1分;返程客流高峰1分)9示例:(1)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是一部闪烁着崇高理想主义光茫,激励过无数中国人积极进取的文学作品。 (2)骆驼祥子:旧社会最底层平民辛酸故事的真实写照。 (4分。每小题2分)10. 答案:示例:清明上坟墓拜祖先,缅怀先辈恩德激励后人;中秋吃月饼赏明月;祝福家人平安团圆幸福。 二、(25分) (一)11.(10分) 惟吾德馨 草色入帘青;带月荷锄归; 沉鳞竞跃;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或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二)12. 至于夏水襄陵。 自既望以至十八日为盛。 13.有时飞奔的马不久城墙14A 15.水清,树荣(茂盛),山高,草盛,真是趣味无穷。钱塘江潮,是天下雄伟的景象。 16.水势大 水流急 清澈 悬泉 或:飞漱 瀑布 形 声 或:势 三、(40分) (一)20分 17.B 18.C 19.D 20. 加点词运用比喻和对比的手法,“甜美如蜜”一词形象地表现了过去令人愉快、陶醉的阅读感受;“战斗”一词,则写出了现在难受、挣扎的阅读感受。两个词语对比,说明了网络阅读带来的不良影响,表达了“我”焦虑的心情。 21我赞同这个观点。在文中,我们可以看到,数字时代的到来,网络阅读的发展导致我们深度阅读的能力大大下降甚至消失,这是令人担忧的,而长篇小说、史诗等文学类型的传承是离不开深度阅读的,缺 乏深度阅读能力的后代将无法欣赏这一文学类型,更无法体会当中的价值,这必然不利于文化的传承 。所以,我们应该培养深度阅读的能力,提升文学素养,传承和发扬这一文学类型。 (二)20分 22.A 23.作者一方面深深感受到父母的爱,他们想把“我”想得到的一切都给了“我”;另一方面因为父母为“我”付出太多而愧疚,“骂”实际上是反语。(答出大意即可) 24.作者通过语言描写,细致地表达了父亲为“我”挑石头、洗石头的良苦用心和浓浓爱意。(答出大意即可)作者描写“我”的心理活动(或:通过“我”的联想与想象),细腻地表达了“我”对父母“痴心之爱”的醒悟、感动和自责。(答出大意即可) 25.“石头”是文中传递情感、表达爱意的物品,用“痴心”修饰“石头”,表达了父母对我的爱达到了痴迷的程度,切中文章主旨。(意近即可) 26.提示:肯定或否定这种做法均可以,但必须写出充足的理由。 27.按重庆中考评分标准评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考试试卷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