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政治历史综合试题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13043458 上传时间:2020-06-05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8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政治历史综合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政治历史综合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政治历史综合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政治历史综合试题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选择题1 . 邓小平曾经很沉痛地说:“中国六十年代同世界上有差距,但不太大。六十年代末期到七十年代这十一二年,我们同世界的差距拉得太大了!”造成差距拉大的最重要原因是A帝国主义的封锁B“大跃进”的影响C人民公社化的影响D“文化大革命”的破坏2 . 习近平总书记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强调,道路决定命运,找到一条正确的道路多么不容易。回顾所学知识,在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们找到的正确道路是( )A计划经济的道路B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C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道路D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3 . 下图反映的是新中国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农业经济发展状况,出现图中C点到D点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经济建设没有计划性B自然灾害迅速蔓延C“左”倾错误严重泛滥D国民经济的全面调整4 . 新中国成立初期,新生政权经受了军事、政治等多方面的严峻考验。为了巩固新生政权,中国采取的措施有抗美援朝土地改革西藏的和平解放三大改造ABCD5 . “邓小平南方视察几乎产生了神话般的意义,他的谈话成了中国后来20年政治经济政策的蓝本。”以南方谈话为蓝本,我国做出的经济决策是A开发开放上海浦东B将邓小平理论写入党章C决定设置经济特区D提出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6 . 时代特点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留下烙印,人们的名字也能折射出不同时期的历史情况。下列名字反映新中国历史进程最早的是:A周跃进B张纪宪C李援朝D马文革7 . 2018年,遵义某美术馆等备“改革开放40周年成果展”活动,下列可以入选成果展的是“两弹一星”研制成功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香港、澳门回归ABCD8 . 在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毛泽东说:“这次会议标志着我国人民从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来新发展的里程碑”这次会议被称为“里程碑”的理由是A制定了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B制定了第一个五年计划C实现了社会主义工业化D完成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到公有制的转变9 . 今年(2019年)是新中国成立多少周年纪念( )A60B70C69D7910 . 下列人物与描述搭配不正确的一组是( )A彭德怀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员B基辛格秘密访华C邓小平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D王进喜党的好干部11 . 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全面推进,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外交布局。其表现有中国已与世界上170多个国家建交中国参加了100多个政府间国际组织的工作习近平同马英九会面中国举办首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等重要国际会议ABCD12 . 如图反映了新中国初期经济建设的成就。这些成就A主要分布在我国东南沿海地区B使我国公有制经济占主导地位C初步奠定了社会主义工业化基础D成为党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良好开端的标志二、论述题1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万里是中国改革的先锋、闯将。万里刚到安徽那一年,全省28万多个生产队,只有10%的生产队能维持温饱;67%的生产队人均年收入低于60元,40元以下的约占25%。1978年安徽出现了历史罕见的大旱,许多地方200多天没有下过透雨,当时的媒体报道:“活着的人没有见过这样的大旱。”万里十分着急。他召集省委常委们开会,研究对策。会上,安徽省委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借地度荒”,即借一部分土地给社员种麦,鼓励社员多种“保命麦”。“借地度荒”之后,在肥西县山南区诱发了“包产到户”。不久后,凤阳县梨园公社小岗村,又秘密把全村土地分到了农民手中,年底产量迅速提高。1979年,万里两下山南,三到凤阳,总结经验,解决问题。农民说,大包干就是好,保证一年能吃饱。小岗生产队在1979年成为全公社的“冒尖队”,全年粮食总产量13.9万斤,相当于本队1966年至1970年5年产量的总和;人均产粮1200斤;全队农副业总收入4.7万元,人均400多元。“要吃米,找万里。”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在中国流行的这样一句民谣,表明了老百姓对于农村改革的拥护。摘编自人民生活就是最大的政治 万里:中国改革的高级工程师作者:黄金生(国家人文历史2015年第十五期)(1)20世纪七八十年代农村改革最先从哪开始? (2)根据以上材料提炼一个观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楚。)14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1937年5月,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苏区代表会议作目前政治形势与党的任务报告时再一次提出了“主要矛盾”的问题:中日矛盾已成为主要的矛盾,国内的阶级矛盾降到了次要和服从的地位。摘编自中国之声(1)请结合相关史实,说明此时国内阶级矛盾降到了“次要和服从的地位”。材料二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对我国主要矛盾进行了重新审视。十一届六中全会指出:在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我国所要解决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论述自1981年起,36年未发生改变。摘编自历史研习社(2)我国主要矛盾为何在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发生了变化?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审视我国主要矛盾后做出了什么重大决策?材料三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是我国发展处于新的历史方位的关键时刻,党对“主要矛盾”作出的新判断。(3)综合上述材料,指出党对社会“主要矛盾”进行判断的主要依据是什么?中国共产党能够及时根据社会矛盾的变化,调整方针政策,谈谈你的认识。第 5 页 共 5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