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19年八年级第二学期期末历史试题(I)卷

上传人:xiao****017 文档编号:13026801 上传时间:2020-06-05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9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2019年八年级第二学期期末历史试题(I)卷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人教版2019年八年级第二学期期末历史试题(I)卷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人教版2019年八年级第二学期期末历史试题(I)卷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2019年八年级第二学期期末历史试题(I)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考试须知: 1、请首先按要求在本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等信息。 2、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指定区域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一、选择题1 . (题文)1958年,中国共产党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总路线的主要教训是( )A要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B经济建设一定要高速度发展C社会主义阶段要实行按劳分配D经济指导方针要符合客观经济规律2 . 20世纪50年代中期,民族资本家荣毅仁说:“对于我,失去的是我个人的一些剥削所得得到的却是一个人人富裕、繁荣富强的社会主义国家。”与他这句话密切相关的事件是A土地改革的完成彻底摧毁了我国的封建土地制度B国家完成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C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完成标志着我国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D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建立3 . 下面是李飞围绕“文化大革命”制作的学习卡片,其中有一处与史实明显不符。此处是( )A导火线评新编历史剧海瑞罢官B开始通过“五一六通知”C结束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D影响促进了国民经济的发展4 .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人民政协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制度安排,是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重要渠道和专门协商机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是为了( )A夺取抗战的胜利B商讨国内和平问题C筹建新中国D探索社会主义道路5 . 从南昌起义开始创建的人民军队,在中国革命和建设过程中不断发展壮大。创建于20世纪60年代的是A人民解放军海军B人民解放军空军C人民解放军陆军D战略导弹部队6 . 从“有啥吃啥到吃啥有啥”,从“绿蓝灰到五彩缤纷”,从“自行车到私家车”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B西方文化的影响C生活观念的变化D人们不再拥有艰苦奋斗的精神7 . 下列各项中与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相关的举措包括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实行促进经济发展的优惠政策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重视保护和发展少数民族文化ABCD8 . 兰考县遭受着严重的内涝、风沙,盐碱三害。1962年12月至1964年他任职兰考期间,坚持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的领导工作方法,同全县干部和群众一起,与深重的自然灾害进行顽强斗争。这位被称为“党的好干部”的模范人物是A雷锋B焦裕禄C邓稼先D王进喜9 . 思想是行动的指南,为改革开放奠定思想基础的历史事件是A中共十四大B中共十五大C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D邓小平南巡讲话10 . 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说到底是要坚定A民族平等B文化自信C宗教自由D历史自信11 . 我国“钢铁元老”胡兆森回忆:“1954举手表决通过了宪法,这是我最难忘的大事之一,会场上每个人都非常感动”胡兆森所回忆的史实发生于A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期间B中共七大期间C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期间D中共八大期间12 . 在预习抗美援朝这一节课时,涂涂同学摘录出以下观点,其中正确的有:中朝人民进行的是反侵略的正义战争战争造成了朝韩分裂对的局面战后新中国的国际地位得到大大提高战争的结果是将美国赶出了朝鲜半岛ABCD二、综合题13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中国近现代史上,中国人民为实现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不断进行抗争和探索,在实践中,中国历史和社会发生了巨变。(1)在此期间,使中国社会性质发生改变的三个重大事件是什么? (2)三个事件是怎样改变中国社会性质的?14 .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审视当前中美关系,中国驻美国大使崔天凯在研讨会上讲话时针对当前有关中美关系的一些非理性质疑和谬见提出批评。他说:“一个错误观点认为,美国过去四十年的对华政策失败了,因为中国没有复制美国的政治和经济体制模式。很明显,持这种观点的人完全不了解两国为何建交,不是为了以一国模式重塑另一国,不是为了消除两国之间所有不同。40年前,是共同利益和责任让我们走到一起;今天,也依然是共同利益和责任让中美关系继续向前拓展。另一种谬见是,中国一直在占美国的便宜。事实上,中美关系一直都是互利共贏的。”摘编自2019年1月20日国际在线(1)新中国成以后,我国奉行怎样的外交政策?建国初期,美国对新中国采取怎样的政策?(2)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的标志是什么?同年,日本首相访华,中日正式建交,该首相是谁?(3)依据材料指出当前有关中美关系的两种错误观点分别是什么?中美两国能够走在一起、并向前拓展的主要原因是什么?15 . 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简称“三农”问题,它关系到人民的切身利益,社会的安定和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中国共产党在不同历史时期,始终重视“三农”问题。(1)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央人民政府开展了什么运动使三亿多无地少地的农民分到了土地?有什么意义? (2)1955年,全国掀起农业合作化的高潮。1956年,90%以上的农户参加了什么组织?在(3)1958年总路线的指挥下,党中央在农村又发动了什么运动?这场运动的特点是什么? (4)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在农村建立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度,促进了我国农业的大发展。在新时代下,请你为我国的三农问题献计献策一条。(5)由下图可以看出,党和政府“三农”政策的根本发点是什么? 第 6 页 共 6 页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2、3、4、5、6、7、8、9、10、11、12、二、综合题1、2、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