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上册 13《散文家谈散文》练习 苏教版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13021536 上传时间:2020-06-05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年级语文上册 13《散文家谈散文》练习 苏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九年级语文上册 13《散文家谈散文》练习 苏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九年级语文上册 13《散文家谈散文》练习 苏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十三 散文家谈散文1.根据拼音写汉字。jun( )永q( )丽sh( )好 ru( )智 su( )毛 长hu( ) png b( )( ) 鸿h( ) kng qing( )( ) lio ku( )( )2.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过了一个钟头,两个钟头天变得暗沉沉的。B.导弹按起飞位置和攻击对象可分为地对地、地对空、空对空、空对地等、按射程可分为近程、中程、远程和洲际等。 C.幸福是什么?很多人都在谈论。但是谈着谈着,却忘记了该如何幸福?D.我的母亲一个普普通通的劳动妇女,一辈子含辛茹苦却毫无怨言。3.(河南中考)在下面一段文字的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书法是中国的传统艺术,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_。从狭义上讲,书法是指用毛笔书写汉字的方法和规律。从广义上讲,书法是指语言符号的书写法则。随着文化事业的发展,_。例如,使用工具从传统的毛笔到硬笔、电脑仪器、喷枪烙具等,种类繁多;书写颜料从单一的墨汁到化学剂、黏合剂、喷漆等,丰富多彩;书法流派从传统书派到意象派、墨象派等,各具特色。 _4.对郭沫若的散文白鹭一文的内容和形式的理解有下列四种表述,不正确的是( )A.作者通过对白鹭形、神细致生动的描写和情感的倾注,赞美了白鹭这一乡居常见的物象被人忘却了的平凡朴素的美。B.作者借对白鹭平凡朴素的美的讴歌,委婉地表达了对平凡、质朴的劳苦大众赞美的真情。C.作者开篇说“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这是因为作者本身是诗人,所以对富有诗意的白鹭情有独钟。D.文章运用了对照、排比句、排比段等多种艺术手段,多角度多侧面地描写白鹭,表达了作者对白鹭这一平凡物象的独特发现与感受,从平凡中提炼出不平凡的意义。5.如何理解“白鹭实在是一首诗,一首韵在骨子里的散文诗”?6.仿照下面的句式和修辞手法,以“季节”为内容写一段话。例句:我喜欢读各种风格的散文,喜欢鲁迅的深沉冷峻、巴金的自然真挚、茅盾的淳厚质朴、冰心的婉约清秀。仿句:我喜欢一年四季,喜欢_、_、_、_。7.写点评是一种很好的读书方法,仿照示例,点评下列句子。那雪白的蓑毛,那全身的流线型结构,那铁色的长喙,那青色的脚,增之一分则嫌长,减之一分则嫌短,素之一忽则嫌白,黛之一忽则嫌黑。点评:用排比的手法表现了白鹭外表很适宜、结构很匀称的特点。在清水田里时有一只两只站着钓鱼,整个的田便成了一幅嵌在琉璃框里的画面。点评:_8.综合实践。2015年第十二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结果公布:成年国民人均纸质图书阅读量为4.56本,远远低于欧美人均16本。然而,多项调查显示,我国国民电子读物的阅读量却在逐年上升,人们普遍“手不释机”(手机、平板电脑、电子书)。由此可见,_。殊不知,电子化阅读与纸质阅读之间有着质的区别。电子化阅读带来的一个直接后果,就是“浅阅读”的盛行和阅读的“碎片化”。令人担忧的是,校园也出现了“手不释机”的电子阅读群体,他们被称为“低头族”。他们的阅读浮躁,不求甚解,让良好的阅读习惯成为空谈。可喜的是,我市许多学校和社区开展了“书香校园”“书香进社区”活动,目的在于使人们亲近纸质图书,在慢下来、静下来、沉下来中回归经典“深阅读”。(1)联系上下文,请在横线处补写一个总结句,不超过20个字。(2)山西太原理工大学为治理校园“低头族”现象,倡议“无手机课堂”。请你为这个活动拟一条宣传标语。要求至少使用一种修辞手法,20个字以内。(3)王林同学是一个“低头族”,向来只爱看电子读物,不爱看纸质图书。假如你们居住的社区开展了“书香进社区”活动,请你利用材料所给信息,劝说王林跟你一起去参加活动。听雁去听大雁的叫声吧。我总以为,那“飞啊飞啊”“嘎嘎”的声音是世间最美的音乐。天冷了,树变瘦了,一地枯黄。高粱只剩下了茬子,落寞地立在那里,早已没有了刚成熟时随风摇曳、沙沙作响的神气。傍晚的冷云酝酿着秋雨。此时,正是“八月初一雁门开,鸿雁南飞带霜来”的时节。在这肃杀的季节,我常置身于北国的旷野,听离开家乡的大雁的鸣叫。它们极为守时,深秋的风一吹,它们就踏上展示生命耐力的征程,把迁徙的梦变成现实。它们几十只,数百只,甚至上千只汇集在一起,用号子般的叫声鼓舞同伴。那高亢的鸣叫,似呼朋引伴般的呼喊,又极像行军歌那极有气势、不断唱和的声音,十里八里之外都听得到。此时听雁,你会精神为之一振,力量陡增。“头雁”是雁阵的灵魂。在“飞啊飞啊”的呼喊声中,雁一只又一只,次第展开,如一章章无尽的诗篇。在“人”字尖上飞动的“头雁”最费力,它用翅膀的扇动为后面的大雁带起一阵风,从下面往上面送,这阵风依次传递下去,能把后面的小雁和老雁轻轻地抬起来,这样小雁和老雁才不会掉队。雁阵这种节省体力的方法,让人感动。而“头雁”是没有那阵风能利用的,它是创造者,不是享受者。为避免疲劳,迁徙中的雁阵会不断更换“头雁”。一旦雁阵整体减速,在头雁“嘎嘎”的提醒声中,队伍便会由“人”字换成“一”字。它们懂得智慧、互助和合力的内涵,高旷的风不断跑来,拂过一只一只的雁翼,把仁爱洒落一路云空。大雁南飞是一种洗礼,也是一种挚爱。在南飞的过程中,大雁的爱情尤显坚贞。大雁一生从不独活。一只母雁若在半途死去,另一只公雁也会自杀或郁郁而亡。我听大雁叫,有时会听出那声音里的凄楚,或许是单雁不远飞吧!雁在,爱才在。心中涌起了莫名的感动。雁是秋天的胡琴,胡琴是南飞的雁。岁月里还有什么声音能够这样美?我唯一能做的,就是闭着眼听,在心中画出一种境界。风吹过,发微动,能陪我来听这场雁的艺术表演的,是心。秋空出奇的静谧,然后是雁声穿越而来,蔚蓝而又澄明。情依依,霜淡淡,用心灵来听雁。9.文章第段描写秋天原野的景象,有什么作用?【分析段落的作用】10.赏析文章第段中的画线句。【赏析句子】11.简要概括文章第段是如何围绕“听”来组织材料的。【理解文章内容】12.综观全文,结合自身实际,说说从大雁身上我们可以获得哪些启示。【感悟启示】【参考答案】1隽绮嗜睿蓑喙磅礴鹄铿锵寥廓2. C(解析:C项后半句有疑问词却没有疑问的意思,句末的问号改为句号。)3.书法有狭义和广义之分书法也在不断发展(意思对即可)4. B(解析:这篇散文通过对白鹭的赞颂,讴歌了那些“因为它的常见而被人忘却”的美。)5. 说白鹭是一首诗,是因为白鹭的美丽、精巧,如诗如画。说白鹭是“一首韵在骨子里的散文诗”,是因为白鹭的美寻常、朴素、自然天成,这种美需要人们去寻,在寻求中理解这种美。6. 春天的万紫千红夏天的绿树浓阴秋天的累累硕果冬天的皑皑白雪7. 示例:用拟人和比喻的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白鹭与水田的配合适宜、和谐,给人以美感。8.(1)示例:电子阅读冲击纸质阅读。电子阅读方式有成为主流阅读的趋势。人们更喜欢电子阅读。不是国民阅读少,而是阅读方式发生了改变。人们不是“手不释卷”,而是“手不释机”了。(2)示例:课堂无手机,校园满书香。(3)示例:王林,长期只看电子书不利于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会让我们的阅读变得浮躁、不求甚解。读纸质图书能让我们在慢下来、静下来、沉下来中进行“深阅读”。我们一起去参加我们社区开展的“书香进社区”阅读活动吧!(称呼,劝说,劝说内容应出自材料;语气委婉)9. 用秋天原野荒凉、落寞的景色烘托大雁那“世间最美的音乐”般的叫声,也为后文“八月初一雁门开,鸿雁南飞带霜来”,大雁“踏上展示生命耐力的征程,把迁徙的梦变成现实”的壮举作铺垫。10.运用了比喻和夸张的修辞手法描写大雁的鸣叫,突出表现了大雁叫声的巨大气势以及在鼓舞同伴中所起的作用,也表现了大雁的叫声给人们带来的美好感受。11.第段写“听”到“几十只,数百只,甚至上千只大雁汇集在一起,用号子般的叫声鼓舞同伴”;第段写“听”到在头雁的提醒声中,大雁队伍由“人”字形向“一”字形的变换;第段是写“听”到大雁凄美的爱情。三个段落都写了作者“听”到的大雁的情感。12.示例:从大雁用号子般的叫声鼓舞同伴的行为中,我们得到的启示是:要学习大雁热爱集体、帮助弱小、团结互助的精神;从轮流做头雁的行为中,我们获得的启示是:在集体中,每个人应该有奉献精神和团队意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