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赤峰市宁城县2016-2017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13020540 上传时间:2020-06-05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7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内蒙古赤峰市宁城县2016-2017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内蒙古赤峰市宁城县2016-2017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内蒙古赤峰市宁城县2016-2017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6-2017学年度上学期期末测试高一历史试题本试卷分第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第卷 选择题 (50分)一、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共25小题50分)1从秦朝到辛亥革命推翻清王朝统治,君主专制制度在我国延续了两千多年。君主专制制度对我国古代社会产生的主要的消极影响是 A.皇帝个人独断的随意的决策容易出现失误 B助长唯上是从的因循守旧之风 C极力扶助小农经济的顽强发展 D造成官僚主义、贪污腐化之风盛行2.我国古代地方行政管理制度曾出现了从“分封制”到“郡县制”的变化,其变化的最主要原因是A交通的发展B疆域的拓展 C经济文化交流的需要 D.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3资治通鉴载:“国家本置中书、门下以相监察,中书诏敕或有差失,则门下当行驳正。”材料涉及的政治制度A确立于秦朝,汉武帝时期完善 B有利于减少决策失误C削弱了地方,加强了中央集权 D标志着专制皇权达到顶峰4关于下表中的中国古代两大选官制度的信息解读,不正确的是类别察举制科举制依据品德、学问、议政能力以文取士方式长官举荐自由报考A.科举制注重人文素养 B. 察举制有利于人才选拔C.察举制强调德才兼备 D.科举制有利于中央集权5有一个叫奥赫的罗马平民赶着马车在山坡上行走,结果马车退下来碾死了一个奴隶的小孩,孩子的父亲向法庭提出诉讼。依据罗马法,法庭应该A判处奥赫死刑 B判处奥赫过失杀人,处一定的罚金C判处奥赫向孩子的父亲道歉 D不予受理6雅典执政官克里斯提尼重新划定以地域为基础的10个行政选区代替原先的4个血缘部落;中国秦始皇以郡县制代替了分封制。两者都是历史的进步,主要在于A都为民主政治的奠定了基础B都加强了中央集权C.都有利于打破贵族垄断政权D都缓和了社会矛盾7.美国1787年宪法规定:“最高法院大法官共9名,由总统提名,参议院批准,除非犯罪,任职终身”这一规定的主要目的是A 保障法官的人身安全 B.实现“三权分立”C防止高级司法人员流失 D鼓励法官忠于职守8英王查理一世在受议会审判时说:“你们企图审判国王,这是多么大的罪恶啊,我的权力是上帝所托付的。”法官说:“在国王和他的人民之间存在一个契约协定,一旦这条纽带被切断,那么只能说,别了,君主统治!”这两段话体现了A英王与法官的恩怨 B国王至尊与法律至上的较量C君权神授与人民主权的对立 D.国王与议会的矛盾9. 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规定:“帝国是一个永久性联邦。各邦保有一些民政自治权,而军事、外交、海关、货币、民法、刑法等权力均归中央政府。”上述内容反映出当时德国的 A军国主义特色 B专制主义特色 C君主立宪制特色 D联邦制特色10 “总统可否决国会通过的法律”“国会可以以三分之二多数通过总统所否决的法律”,上述条文所体现的原则是A中央集权原则 民主原则 B分权制衡原则 民主原则C自由平等原则 权力制衡原则 D中央集权原则 分权原则11蒋廷黻在中国近代史中指出:“1840年以前是我们对人家不公正,1840年以后是人家对我们不公正。”对此理解不合理的是A前一个“不公正”指中国自认是天朝上国,视外国为蛮夷B后一个“不公正”指列强发动侵略战争,签订不平等条约C.后一个“不公正”主要是前一个“不公正”引起的D西方对中国不公正的原因在于工业革命后商品输出需要.121851年和1911年是我国传统干支纪年中的农历辛亥年,这两年中国发生了两场大规模的革命运动。这两场运动的共通之处是A部分实现政治民主化目标 B都尝试推翻清政府,最后被其绞杀C都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运动 D.都受到西方文化的影响13二十世纪中国的崛起指出:“一个民族的觉醒,通常要有两个条件:第一,这个民族被逼到生死存亡的关头,旧格局再也无法继续保持下去。第二,还要能看到出路,深信只要奋起救亡,勇于变革,就可以改变目前的艰难处境。”下列能够反映20世纪中国面临着两种形势的史实是 A马关条约和公车上书 B瓜分狂潮和义和团运动C辛丑条约和戊戌变法 D.辛丑条约和辛亥革命14.1904年,孙中山在中国问题的真解决向美国人民呼吁一文中宣称:“我们要仿照你们的政府而缔造我们的新政府。”下列选项,最能体现这一精神的是A“中华民国主权属于国民全体”B“人民有应任官考试之权”C.“中华民国以参议院、临时大总统、国务员、法院行使其统治权”D“国务员于临时大总统提出法律案公布法律及发布命令时须副署之”15辛亥革命10周年之际,梁启超撰文写道:“辛亥革命有什么意义呢?简单说第一,觉得凡不是中国人都没有权来管中国人的事;第二,觉得凡是中国人都有权来管中国人的事”。他主要肯定辛亥革命A实现了民族独立 B推翻了封建帝制 C确立了共和政体 D增强了民族意识16鉴于上海市总商会不肯下通知统一罢市,学联根据孙中山的指示精神,临时决定采取组织小分队分头动员商店罢市。6月5日那天,学生再分头劝说动员,得到了店员工人们的同情和支持形成了“三罢”(罢课、罢工、罢市)的强大声势。据此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A五四运动是资产阶级性质的反帝斗争 B五四运动在上海取得了胜利C孙中山成为五四运动的实际领导人 D孙中山指导了上海学生的斗争17.解放战争时期,毛泽东说:“蒋介石两个拳头(指陕北和山东)这么一伸,他的胸膛就露出来了。所以,我们的战略就是把这两个拳头紧紧拖住,对准他的胸膛插上一刀。”这里的“插上一刀”指的是A .千里跃进大别山 B . “百万雄师过大江” C . “大渡桥横铁索寒” D . “关门打狗”181980年8月下旬,著名的意大利记者法拉奇询问邓小平,中国今后如何避免类似“文化大革命”那样的悲剧?邓小平回答:“只有认真 , 从制度上解决问题。”你认为空格处最可能最恰当的说法是 A实现国民经济现代化 B防止教条主义和个人崇拜C彻底批判封建思想 D建立社会主义民主和社会主义法制19 .2007年是内蒙古自治区成立60周年。中共中央、全国人大、国务院和中央军委在给内蒙古自治区的贺电中说:“内蒙古自治区的成立,是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我国民族实际相结合的一个伟大创举。”这里的“伟大创举”是指 A.率先实行了民族区域自治 B.率先赢得了民族独立 C.政府组成人员全部来自少数民族 D.率先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20.台湾“头号红顶商人”、海基会原董事长辜振甫先生于2005年1月3 月病逝,生前他为中华民族作出的最重要贡献是达成了“九二共识”,“九二共识”指的是A和平统一祖国 B坚持“一个中国”原则C“一国两制”原则 D加强两岸合作交流2120世纪60年代中期的民意测验显示,大多数美国人对中国的印象是“无知”“好战”“狡诈”“危险”;到了70年代初期,这种印象变为“勤劳”“智慧”“灵巧”“善于进取”“讲求实际”。导致这两种印象的原因分别是A新中国成立之初,美国对华采取敌视政策;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B美苏“冷战”的影响;1971年联合国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合法席位C新中国实行“一边倒”的外交政策;1979年中美两国正式建交D中苏建交;20世纪70年代,中国综合国力增强22.2012年2月,习近平在访美演讲中说道:“我们会永远缅怀当年以非凡战略眼光和卓越政治智慧打开中美友好合作大门的两国老一辈领导人。”当年中美友好合作大门打开所产生的影响不包括 A .为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铺平了道路 B.打破了中美的外交僵局 C .有利于维护亚太地区和世界的和平稳定 D .推动了中日关系的改善23.“工人代表苏维埃是革命政府唯一可能的形式只要我们还是少数,我们就要进行批评,揭发错误,同时宣传全部国家政权归工人代表苏维埃的必要性,使群众从实际经验中来纠正自己的错误。”列宁说这段话的目的是号召群众 A.推翻沙皇政府 B.推翻临时政府 C.增强革命力量 D.反对外来干涉24“划分欧洲势力范围的最后一幕,在1961年8月13日凌晨上演。在柏林的苏联占领区和另三个西方国家占领区之间,立起铁丝网,隔离起来,另外还围绕整个柏林修盖起围墙。围墙两边的家庭从此各自一方。”上述材料所反映的对代背景是A .十月革命 B.二战爆发 C.美苏冷战 D.苏联解体25某中学课外兴趣小组在研究当代世界局势时,搜集了下列历史图片。请你为他们拟定一个最恰当的探究主题资本主义经济格局 “中国重返联合国” 俄罗斯国旗A美国霸权地位的衰落 B世界经济全球化C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 D第三世界的崛起第卷 非选择题 (50分)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50分)26(14分)在中国,名字不仅是一个指代符号,还承载了父辈的愿望,甚至社会意义、政治意义材料一 中国古籍中出现的部分人名:刘敬先、殷孝祖(宋书),蔡兴宗(南史),裴安祖(北史),张茂宗、杨延宗(新唐书),洪兴祖、冯继业(宋史)、何荣祖、韩显宗(元史),汤显祖(明史),史念祖、杨光先(清史稿) 材料二 20世纪50年代以前,人们大多认为,名字越随意,孩子越好养。因此,“狗剩”之类在当今难以登得厅堂的名字就大行其道。50年代以后,很多人起名解放、建设、卫国、立功、援朝、跃进、卫东、向阳、继红、文革、卫星等。20世纪80、90年代,中国人起名讲究更动听、悦耳的声音和表达,勇、伟、娜、丽等极富男性或女性色彩的字眼被广泛采用。21世纪,中国第二批独生子女开始为人父母,他们读着金庸、琼瑶的小说长大,他们希望给孩子一个并不大众的名字,彰显个性。有的孩子随母姓,四、五个字的名字也出现了材料三 在阅读历史文献时,常常会遇到这样一种现象,作者在文章中凡是涉及到本朝的皇帝、自己的长辈及尊崇的人名时,每每避而不用该字,而以改字、空格、缺笔等方法代替这种现象就是避讳,表示作者不敢、不能或不愿直呼其名。避讳制度大约起于周,成于秦,盛于唐宋,至清代更趋完密,民国成立后废除请回答: (1)据材料一,当时人的起名深受什么制度的影响?(2分) (2)据材料二,在20世纪50年代以前、5070年代、20世纪80年代至21世纪初,中国人的起名分别反映了什么本质问题?(6分)(3)据材料三,你怎样看待“避讳”这一社会文化现象?(6分)27(20分)政治与法律制度是人类文明的重大成果,请你透过现象发现过去时代的特性,从而解读发生在不同时空的政治文明。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第8表 凡故意伤人肢体而又未能取得调解时,则伤人者也需受同样的伤害。不过,如果有人打断自由人的骨头,他须偿还300阿司罚金;如果被打折骨头的是奴隶,罚金可以减半。 摘自十二铜表法材料二 拷问用于查明犯罪真相,但不应作为首选方式。因此,首先应当求助于证据;如果当事人涉嫌犯罪,则可以通过拷问迫使他供出同谋与罪行。然而在涉及与王侯有关的叛国罪时,如果需要提供证词,且为情势所适,则所有都无一例外地应接受拷问。拷问不应完全听从原告的要求,而应本着合理与节制之原则。 古罗马民法大全材料三 法自君出,皇帝“钦定”法律,皇权置于法律之上。这遗风流传至今即权大于法,有法不依,拟法不严,徇情枉法。 史仲文中国人走出死胡同材料四 一个国家的振兴和强大必须依靠其制度创新,特别是像英国这种规模的国家要想争当世界第一,就必须始终掌握领先的法宝,必须在一些关键性领域引领世界潮流,制度创新能力由此决定着国家的兴衰。 刘金源从历史学视角透视世界现代化进程材料五 人类千万年的历史,最为珍贵的不是令人炫目的科技,不是浩瀚的大师们的经典著作,不是政客们天花乱坠的演讲,而是实现了对统治者的驯服,实现了把他们关在笼子里的梦想。因为只有驯服了他们,把他们关起来,才不会害人。我现在就是站在笼子里向你们讲话。 美国总统乔治布什(1)结合所学知识和材料一,指出十二铜表法出现的进步作用。(2分) (2) 材料二体现了罗马法中的什么法律原则?(2分)(3)材料三体现出的法律制度有何特点?(2分)在我国,对这种制度进行否定的第一部法律文件是什么?(2分)(4)依据材料四和所学知识,指出英国在制度方面创新的表现和实现途径。(4分)(5)结合美国政体的有关内容分析论证材料五的主要观点。(4分)(6)综合上述材料,你从中得出中外政治发展的共同趋势是什么?(4分)28.(16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当前趋势的继续:苏联在经济上衰退,在政治上僵化如故,但在军事上保持强大;它小心翼翼地保卫其正在衰落的东欧帝国;它与美国的关系没有重大变化,并与美国在三条中心战略战线继续进行竞争。 (美)布热津斯基未来十年美苏关系展望材料二 现在,当我们环顾我们所处的世界时,我们美国已经不再处于十分突出的地位或者完全占支配地位了美国仍然是世界上最强、最富的国家,但是,现在我们面临着这样一种局面,另外四个潜在的经济力量有能力、有人可以在各个方面向我们挑战即使没有可以那样做的政府,至少有可以那样做的人。 尼克松在堪萨斯城的讲话(1971年7月6日)材料三 20世纪70年代初,美国不得不承认西欧的伙伴地位,表示“决心用一种新的彬彬有礼的态度来很好地倾听北约伙伴的意见”,并把1973年定为“欧洲年”,以示对西欧的重视。1974年,出任欧共体执行主席的联邦德国外长谢尔说:“在九国商谈有关政治行动、组织结构和自己前途的每一个谈判桌上,我们不能保证都有美国的座位。”材料四 1983年1月,中曾根康弘作为内阁总理大臣在国会上发表施政演说时提出“战后政治总决算”问题,在财源分配上腾出力量,加强对外援助,以发挥日本对争取世界和平与稳定的作用,确立日本在国际事务中与其经济实力相称的政治大国地位。(1)据材料一,概括美苏关系的基本状况。(2分)(2)据材料一、二,分析“美国已经不再处于十分突出的地位或者完全占支配地位”的原因。(4分)为此,这一时期美国亚洲外交政策作了怎样的调整?(2分)(3)据材料三概括美与西欧的关系。(4分) (4)据材料四,指出日本怎样谋求政治大国的。(2)分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日本能采取该手段的主要原因。(2分)高一历史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A 2D 3B 4B 5D 6C 7B 8C 9D 10B 11C 12D 13D 14C 15D 16D 17A 18D 19A 20B 21A 22A 23B 24C 25C 二、非选择题(不必拘泥参考答案的文字表述,如有其他它答法,言之有理即可给分)26(1)宗法制度 (2)温饱问题尚未解决,卫生医疗技术落后;政治事件影响社会意识,民众对领袖的崇敬之情;实行改革开放,女性地位提高。 (3)避讳现象反映了专制制度、等级制度和宗法思想对国人的深刻影响;(4分)也反映了国人尊贤敬老的传统美德。(2分)27(1)限制了贵族随意解释法律的权利,一定程度上保护了平民的利益。(2)注重证据的原则;合理而有节制地使用拷问。 (3)特点:君权至上。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4)表现:英国确立了资产阶级代议制(或君主立宪制);实现途径:通过资产阶级革命(或光荣革命、权利法案)实现。 (5)实行三权分立,相互制约平衡:总统掌握行政权,受到国会和最高法院制约;总统由选举产生,有任期限制。 (6)由专制走向民主;由人治走向法治。28.(1)状况:继续与美国竞争(或冷战或对抗或争霸)。 (2)原因:美苏对抗的拖累;来自潜在经济力量的竞争。 调整:谋求同中国改善关系(或从越南撤兵)。 (3)关系:美国承认西欧伙伴地位;西欧日益要求摆脱美国的控制。 (4)方法:以对外经济援助作为外交手段。 原因:日本经济实力增强(或日本成为世界第二经济大国。)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