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4月中考冲刺模拟历史试题

上传人:xiao****017 文档编号:13020716 上传时间:2020-06-05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25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九年级4月中考冲刺模拟历史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人教版九年级4月中考冲刺模拟历史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人教版九年级4月中考冲刺模拟历史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九年级4月中考冲刺模拟历史试题姓名:_ 班级:_ 成绩:_考试须知: 1、请首先按要求在本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等信息。 2、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指定区域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一、选择题1 . 雅典的民主政治达到全盛时期的最高执政官是A胡夫B汉谟拉比C亚历山大D伯里克利2 . 对下面年代尺中提供的时间,解读最准确的是A中国近代遭受外来侵略的全过程B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过程C中国半殖民地社会逐渐形成和结束D中国近代化艰难曲折的发展进程3 . “欲天下之治安,莫若众建诸侯而少其力,力少则易使以义,国小则亡(无)邪(反叛)心。”下列与这一思想最相似的是( )A宗法制B分封制C科举制D“推恩令”4 . 作家托尔斯泰被称为“俄国革命的镜子”,下列属于他的作品是A哈姆雷特B战争与和平C蒙娜丽莎D英雄交响曲5 . 2018年4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同印度总理莫迪在武汉举行非正式会晤。掀开了中印关系的新篇章,进一步促进了中印经济文化交流。我国早在唐朝就有一位为中印文化交流作出杰出贡献的使者,他是A张骞B玄奘C鉴真D郑和6 . 从如下图“北京人复原头像”中,可以看出北京人的体貌特征。为“北京人复原头像”提供重要依据的是( )A北京人化石B北京人的传说C北京人的画像D北京人的文字记载7 . 新文化运动是: ( )A学生的反帝爱国运动B空前的一次思想解放运动C反帝反封的爱国运动D反对北洋军阀的群众运动8 . 美国总统奥巴马在国情咨文中说:“美国政府在过去几十年一直在等待,即使美国存在的问题日益恶化。与此同时,中国却没有等待,实施经济改革。德国、印度也没有等待。这些国家没有原地踏步,也不想成为次要国家。我无法接受美国成为二等国家。”这表明( )A两极格局形成B美国已沦为二等国家C多极化趋势正在加强D新的国际格局已经确立9 . 邓小平说:“一个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一切从本本出发,思想僵化,迷信盛行,那就不能前进,它的生机就停止了,就要亡党亡国。”由此反映出的邓小平思想是( )A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B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C提出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D倡导解放思想,实事求是10 . 在涿鹿之战中被炎黄部落打败的东方部落的首领是A尧B舜C禹D蚩尤11 . 1949年4月,陈毅欣然写道:“旌旗南指大江边,不尽洪流涌上天。直下金陵澄六合,万方争颂换人间。”该诗感怀的历史事件的历史意义是A有利于避免内战、和平建国B粉碎了国民党军队的全面进攻C结束了国民党在大陆的统治D国民党军队主力基本上被消灭12 . 1718世纪英、美、法的早期资产阶级革命不仅在本国确立了资本主义制度,也极大地推动了世界历史的进程。关于早期资产阶级革命对世界的影响,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英国的君主立宪制后来被日本等国采用B拿破仑法典成为资本主义国家的立法典范C美国独立推动了拉美民族解放运动D权利法案的发表传播了启蒙思想13 . 井冈山,两件宝,历史红,山林好。期中历史红的主要依据是( )A中国共产党诞生地B南昌起义爆发地C长征胜利会师所在地D创立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14 . “不论是从战争史还是二战以后的世界历史看,它都具有里程碑的意义,它首次宣布正义国家将结成同盟,不仅是为了保护国家免于外来侵略,而且是为了世界一切人的人权免于强权的蹂躏。”上述引文最有可能出自于A. 共产党宣言B. 开罗宣言C. 凡尔赛和约D. 联合国家宣言15 . 西藏是我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下列能反映清朝对西藏地区加强管理的史实是( )A康熙帝在雅克萨痛击沙俄入侵者B确立了达赖和班禅的册封制度C乾隆帝在承德接见土尔扈特部首领D粉碎了准噶尔贵族的分裂势力16 . 2006年5月,我国京杭大运河保护与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活动正式启动.京杭大运河在古代的重要作用是( )A促进南北经济交流B解决北方缺水问题C便于军事力量的调控D方便帝王游玩17 . 成语“揭竿而起”出自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你知道这次起义的领导人是A陈胜、吴广B蒙恬、吴广C李斯、陈胜D商鞅、韩非18 . 孙中山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下列历史事件与孙中山有直接关系的是成立兴中会参与创办机关刊物民报任武昌起义总指挥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ABCD19 . 史料的类型多种多样,价值各有不同,在下列探究“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的标志”的史料中,可信度最高的是( )A丘吉尔的回忆录我的奋斗B关于二战的电影最长的一天(诺曼底登陆)C长篇历史小说静静的顿河D1939年拍摄的德军“闪电战“突袭波兰的照片20 . (题文)诞生象形文字与金字塔两大文明成果的地区是( )ABCD21 . 下列关于俄国农奴制改革的内容,表述不正确的是A农奴在法律上成为自由人B地主不许买卖农奴C地主不许干涉农奴的生活D农奴可以无偿得到一块份地22 . 在中国人民探索中国革命道路的过程中,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长征精神井冈山精神五四精神。这些精神财富产生的先后顺序是ABCD23 . 20世纪50年代,我国通过“一化三改”创造性地完成了由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的过渡。其中,“三改”是指对哪三个方面的改造?农业工业交通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ABCD24 .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创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下列各项,对此理解有误的是A结束了中国长期战乱的历史B中国人民成为国家的主人C中国获得了独立自主的国际地位D中国完成了统一大业25 . 孔子讲学图中,孔子盘坐于台席,弟子跪坐于四周。众弟子年龄悬殊,衣着各异。体现了孔子教育思想的A有教无类B因材施教C温故知新D勤于思考二、综合题26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苏维埃政府成立后,摧毁旧的国家机器,取消旧政府部门、旧法院、旧警察,复员了旧军队。着手建立人民委员会各部、人民法院、工农检察院、工人警察,并组建新的工农红军。废除帝俄时期旧的等级制度,宣布国内各民族人民权利平等,男女平等,废除教会一切特权。苏维埃政权接管了银行、铁路、工厂。后来,将大工业国有化,实行对外贸易的垄断,实行8小时工作制,由工人监督生产。没收地主、皇室、寺院的土地,分配给农民耕种。1918年初废除沙皇和资产阶级临时政府所欠的一切外债,这就使苏维埃人民不受外国资本的剥削。材料二:十月革命后,在苏维埃俄国内忧外患,经济苦难的情况下,苏俄政府实行余粮征集制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引起农民为代表的广大老百姓极其不满。之后,列宁同志经过充分考虑,在1921年3月开始实行向社会主义过渡的经济政策。新经济政策的一项重要内容是以征收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农民按国家规定交定的粮食税,超过税额的余粮完全归个人所有,大大减轻了农民的负担。并且允许外资企业管理国家暂时无力经营的企业,恢复商品货币关系进行调节生产的作用。这使小农经济占优势的苏俄找到了向社会主义经济阶段过渡的道路。后来因斯大林上台而被逐步取消。材料三:苏联第一个五年计划于1928年10月开始实施。在四年零三个月的时间内,苏联建成了1500多个现代化技术装备的大型工业企业,在苏联历史上首次出现了拖拉机、飞机制造、汽车、重型机械、机床制造、化学合成工业、精密仪器制造等新兴的工业部门。1932年的工业产值是1913年的234.5%.其中,机器制造业产值比1913年增加9倍,比1928年增加3倍。1932年苏联的发电量达到173亿千瓦时。1929年开工建设的第聂伯河水电站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水电站。苏联的发电量比1913年增加了6倍。苏联的石油、拖拉机、联合收割机产量位居世界第二位,欧洲第一位。材料四: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国民收入1932年增加到450亿卢布,比1928年增加85%.职工的全年平均工资比1928年增长68%,超额完成18%.职工的社保金额1932年为41.2亿卢布,是1928年的3倍,超额111%.1928年苏联的国民生产总值约为315亿美元,人均为190美元。1932年增长到578亿美元,人均341美元。苏联的教育迅速普及,1932年识字人口达到90%,在校小学生1910万,适龄儿童入学率达到96%.苏联在西伯利亚、远东等偏远落后地区大力进行教育投资改造,普及七年义务教育。(1)材料一反映出俄国十月革命的性质是什么?(2)根据材料二写出苏维埃政府实行的两个政策。(3)材料三反映出苏联第一个五年计划优先发展的是什么?(4)材料四说明了什么?27 .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缤纷多彩的文化符号承载者丰富的历史内涵。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文化符号一:青铜器鼎最初作为食物器皿,逐渐演化为重要的祭祀礼器,直到成为家国宝器。西周时期的用鼎制度规定:天子九鼎,诸侯七,卿大夫五,士三。春秋战国时期,风气大开,思想活跃,鼎的纹饰更加简练舒朗,神兽形象纷纷登场,宴饮、征战等纹饰明显增多。据CCTV10百家讲坛(1)材料反映了哪些重大史实?试举一例。文化符号二:瓷器到了宋代,瓷器逐渐成为中国对外输出的大宗货物,宋人记载“舶船深阔各数十丈,商人分占贮货货多资器,大小相套,无小隙也。”特别是广州、明州、杭州等地设立市舶司管理对外贸易,大批瓷器从这些港口启运,源源不断地销往亚洲、非洲各地,其中尤以日本、菲律宾、马来西亚居多,销往埃及和伊朗的数量也很可观。据万明海上丝绸之路与中西文化交流(2)据材料指出瓷器在宋代对外贸易中的地位。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宋代对外贸易繁荣的原因。文化符号三:丝绸海上丝绸之路把丝绸远销海外,古代南亚、东南亚各地人民都喜欢穿中国丝绸制成的筒裙,在中国文献中,东南亚人民“以帛缠首”的记载比比皆是。日本出现了仿制“唐绫”(中国丝绸)而发展起来的“博多织”纺织法。海上丝绸之路远远不只是向外传布丝绸,还把中国古代的发明创造,如指南针、火药、造纸、活字印刷术、瓷器、医学、中草药等传布到世界各地。据陈炎海上丝绸之路与中外文化交流(3)据材料,中国丝绸外传产生了什么影响?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海上丝绸之路。第 11 页 共 11 页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二、综合题1、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