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政治 时政热点微专题(第一集)十七 加大食品督查力度 强化食品安全责任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13017959 上传时间:2020-06-05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5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政治 时政热点微专题(第一集)十七 加大食品督查力度 强化食品安全责任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高考政治 时政热点微专题(第一集)十七 加大食品督查力度 强化食品安全责任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高考政治 时政热点微专题(第一集)十七 加大食品督查力度 强化食品安全责任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微专题十七 加大食品督查力度 强化食品安全责任 【背景材料】 新华社北京2016年5月11日电,国务院办公厅印发2016年食品安全重点工作安排,对2016年全国食品安全重点工作作出部署。工作安排从健全法规标准入手,突出源头严防、过程严管、违法严惩,加快完善统一权威监管体制,提升食品安全治理能力和水平,切实维护广大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工作安排提出,要加快完善食品安全法规制度。全面宣传贯彻新修订的食品安全法,配合全国人大常委会开展执法检查,制修订一批重点食品安全标准和农药兽药残留标准,推动加大食品掺假造假行为刑事责任追究力度。严格落实生产经营主体责任,健全覆盖生产经营全过程的食品安全管理措施和重点产品追溯体系,推动建立企业责任约谈常态化机制,开展食品安全承诺行动,完善食品安全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机制。工作安排强调,要加强源头治理,确保“产”得安全。实行严格的农业投入品使用管理制度,着力解决农药兽药残留问题。落实食用农产品种植、畜禽水产养殖等环节管理制度,规范生产经营行为。严肃查处非法添加违禁药品、病死畜禽收购屠宰、农资制假售假等违法违规行为。加大对大气、水、土壤污染治理力度,降低污染物排放对食品安全的影响。工作安排强调,要加快完善统一权威的食品安全监管体制,增强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的专业性和系统性。实施以现场检查为主的监管方式,推动监管执法力量下沉,确保基层监管有职责、有岗位、有人员、有手段,严把“从农田到餐桌”的每一道防线。强化食品安全责任制,进一步加大食品安全督查考评力度,将食用农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工作全面纳入地方政府绩效考核、社会管理综合治理考核范围,考核结果作为综合考核评价领导班子和相关领导干部的重要依据。【考点链接】一、从经济生活角度分析 1.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腐烂变质的食品不具备应有的使用价值,也就不能在市场上实现价值。因此,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必须保证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这样才能顺利实现商品的价值。2.企业要树立良好的企业信誉和形象。企业的信誉和形象集中表现在产品的质量和服务上。企业应当以优质的产品和服务,树立企业良好的信誉和形象。而问题食品不仅损害了消费者的健康,也破坏了该企业的形象和信誉,甚至使企业无法在市场上生存。3.社会主义生产的目的是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生产经营问题食品的 行为违反了食品安全法、反不正当 竞争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相关法律法规,损害了消费者的安全权、知情权等权利,不利于实现社会主义生产目的,必须给予坚决打击。 4.市场调节具有自发性的弊端。在市场经济中,在价值规律的自发调节下,部分食品生产者和经营者为了自身的经济利益,不顾消费者的生命健康安全,在食品生产经营中滥用或非法使用添加物,严重违反了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这是市场调节自发性的结果。5.加强国家宏观调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正常运行,既需要充分发挥市场调节的作 用,又需要加强国家宏观调控。针对当前食品安全方面存在的问题,我国政府需要综合运用经济、法律和必要的行政手段进行宏观调控,营造一个和谐的社会和消费环境。6.遵守市场交易原则。制造和销售假冒伪劣食品是一种严重的商业欺诈行为,违反了公平、诚实信用的市场交易原则,也扰乱了我国的市场秩序。每个经济活动参加者都必须学法、懂法、守法、用法,保证自己的经济活动符合法律和道德规范。7.规范市场秩序。要从根本上解决食品安全问题,必须形成以道德为支撑、法律为保障的社会信用制度,这是规范市场秩序的治本之策。为此,要切实加强社会信用建设,健全社会信用体系,尤其要加快建设信用监督和失信惩戒制度。 8.积极发展对外经济关系。一系列食品安全事件的发生不仅会影响我国的国际形象,也会阻碍我国对外经济关系的顺利发展。因此,必须严惩食品安全犯罪,不断改善食品安全环境,积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促进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二、从政治生活角度分析 1.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其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工作安排从健全法规标准入手,突出源头严防、过程严管、违法严惩,提升食品安全治理能力和水平,切实维护广大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为人民行使当家作主权利提供物质保证。2.坚持依法行政,实行权责统一。工作安排强化食品安全责任制,制定食品安全工作评议考核办法,将食品质量和食品安全工作全面纳入地方政府绩效考核、社会管理综合治理考核范围,考核结果作为综合考核评价领导班子和相关领导干部的重要依据。3.我国政府积极履行职能。打击食品违法犯罪是政府履行组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和社会建设等职能的体现。严厉打击非法收购、炼制、销售食用油等违法犯罪行为,还体现了保障人民民主和维护国家长治久安的职能,有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4.我国政府坚持对人民负责的原则。食药监总局加强食品安全政府信息公开和科普宣传教育。有关部门、社会组织、广大网民运用法律、道德、教育、技术等综合手段,共同治理食品安全。这体现了政府坚持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坚持了对人民负责的原则。5.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党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党中央高度重视安全工作,关心群众生活,关注民生,保障国人食品安全,体现了党注重以人为本,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三、从生活与哲学角度分析1.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当前,我国食品安全形势依然严峻,针对当前群众反映比较强烈的突出问题和风险隐患,工作安排提出了综合整治、补齐短板的措施,通过专项整治,解决长期困扰食品安全的突出问题,提高了群众对食品安全的满意度。2.重视意识的作用。民以食为天,吃是人类最基本的生活保障。食品是高于其它一切的生活必需品。食品安全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它关系到消费者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因而我们要从自身重视起来,要有自我保护的意识。3.坚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食品安全关系国计民生,关系国民素质和中华民族的国际竞争力。工作安排强调,要实施以现场检查为主的监管方式,推动监管执法力量下沉,确保基层监管有职责、有岗位、有人员、有手段,严把“从农田到餐桌”的每一道防线。4.坚持运用综合性的思维方式认识事物和处理问题。要强化食品安全责任制,将食用农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工作全面纳入地方政府绩效考核、社会管理综合治理考核范围,考核结果作为综合考核评价领导班子和相关领导干部的重要依据。5.整体与部分的辩证关系。当部分以合理的结构形成整体时,整体的功能就会大于各个部分功能之和。这就要求我们搞好局部,使整体功能得到最大发挥。工作安排强调要发挥好各级食品安全部门的协调督促作用,明确食品安全委员会成员单位职责分工。 6.量的积累达到一定程度才会引起质变,要重视量的积累。要把加强食品安全作为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内容,全面执行食品安全法,坚持集中治理和日常监管并重,常抓不懈,打好攻坚战、持久战,切实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7.矛盾双方有主次之分,既要抓住事物的本质和主流,又不可忽视存在的问题。当前,全国食品安全形势持续稳定向好,但食品安全基础依然薄弱,风险隐患不容忽视。因此,要深入落实国务院关于食品安全工作的部署要求,不断提高食品安全治理能力和保障水平。8.矛盾具有特殊性,要求我们想问题办事情要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食品添加剂主要是为了丰富我们的食品味道,只要不被滥用,坚持标准的尺度,就不会有问题。国家只要对制作者的制作加以规范,执法把好关就不能出现问题。不能对食品添加剂一概否定。9.要抓好主要矛盾。主要矛盾对事物的发展起决定作用,在工作中要善于抓重点。优质安全的农产品是生产各类健康食品的来源,也是保障食品安全的第一道防线。农产品质量安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生态环境的建设,因此源头治理始终是食品安全治理的重中之重。10.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要树立正确意识,克服错误意识。近年来,食品谣言的泛滥给公众生活带来不少困扰。为此,要加强食品安全政府信息公开和科普宣传教育。积极开展“反谣言”行动,运用法律、道德等手段,共同治理食品安全网络谣言。11.正确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最高标准。我们要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把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最高价值标准。工作安排强调,着力整治非法添加和超范围超限量使用食品添加剂等突出问题,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跟踪试题】1.腐烂变质的食品不具备应有的使用价值,也就不能在市场上实现价值。这是因为A.人们只关注商品价格的高低B.商品价格的高低反映商品质量的优劣C.人们选择商品关注的是商品的有用性D.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2.在市场经济中,部分食品生产者和经营者为了自身的经济利益,不顾消费者的生命健康安全,在食品生产经营中滥用或非法使用添加物。这种现象说明 A.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B.市场机制对供求关系起调节作用C.市场调节有其固有的优点D.市场调节具有自发性的特点3.针对当前食品安全方面存在的问题,政府要营造一个和谐的社会和消费环境。营造一个和谐的社会和消费环境需要A.理顺政府与市场的关系,释放市场活力B.意味着将进一步弱化政府职能C.避免市场调节的局限性D.更好地发挥政府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4.制造和销售假冒伪劣食品是一种严重的商业欺诈行为,违反了公平、诚实信用的市场交易原则,也扰乱了我国的粮油市场秩序。对此,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明文规定,经营者如有欺诈消费者的行为,应当按照消费者的要求增加赔偿其受到的损失,并实行“退一赔三”。这一规定有利于形成以道德为支撑、法律为保障的社会信用制度 建立信用监督和失信惩戒制度 在全社会形成诚信为本、操守为重的良好风尚 国家实行科学的宏观调控,消除市场调节的弊端A. B. C. D.5.针对制售假冒伪劣商品行为,国家要切实加强社会信用建设,健全社会信用体系,尤其要加快建设信用监督和失信惩戒制度。制售假冒伪劣商品行为背离了诚信的市场交易原则 使市场机制对生产的调节功能丧失 削弱生产者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积极性损害消费者的合法权益A. B. C. D.6.问题食品不仅损害了消费者的健康,也破坏了该企业的形象和信誉,甚至使得企业无法在市场上生存。这是因为企业信誉作为其竞争力是企业的一种 A.无形资产 B.有形资产 C.价值符号 D.投资回报7.民生问题无小事,百姓利益大于天。必须严惩食品安全犯罪,不断改善食品安全环境,积极关注和解决民生问题。关注和解决民生问题体现的是科学发展观的A.第一要义 B.核心 C.基本要求 D.根本方法8.生产经营问题食品的行为违反了食品安全法、反不正当竞争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相关法律法规,损害了消费者的安全权、知情权等权利,不利于实现社会主义生产目的,必须依法坚决打击。这体现了国家对经济进行宏观调控的A.经济手段 B.财政手段 C.行政手段 D.法律手段9.某市打击食品违法犯罪,严厉打击非法收购、炼制、销售食用油等违法犯罪行为,维护了社会秩序,促进了社会和谐,保障了人民安居乐业。这对政府的启示是 在管理与服务中,要切实维护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转变政府职能,把社会管理权力下放给基层自治组织 通过协调社会关系、化解社会矛盾,维护人民群众的权益 履行政治职能,主要运用行政手段化解人民内部矛盾 A. B. C. D.10.工作安排强调,政府有关部门、社会组织、广大网民运用法律、道德、教育、技术等综合手段,共同治理食品安全。作为政府及其工作人员应该做到 坚持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依法执政正确行使立法权依法行使手中权力 A. B. C. D. 11.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党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近年来,我们党重视安全工作,关心群众生活,关注民生,保障国人食品安全,体现了党注重以人为本,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这给党的领导干部的启示是要履行好社会管理的职能 要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要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要洁身自好,廉洁自律A. B. C. D.12.工作安排从健全法规标准入手,突出源头严防、过程严管、违法严惩,提升食品安全治理能力和水平,切实维护广大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这从根本上来说是基于A.我国人民民主具有全民性和真实性 B.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C.我国政府坚持依法执政 D.尊重和保障人权是当代中国发展方向13.工作安排强化食品安全责任制,制定食品安全工作评议考核办法,将食用农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工作全面纳入地方政府绩效考核、社会管理综合治理考核范围,考核结果作为综合考核评价领导班子和相关领导干部的重要依据。材料体现了政府坚持依法行政,公正司法 履行维护国家长治久安的职能 加强市场监管和社会管理 加强社会建设,搞好公共服务A. B. C. D.14.当前,我国食品安全形势依然严峻,针对当前群众反映比较强烈的突出问题和风险隐患,工作安排提出了综合整治、补齐短板的措施,通过专项整治,解决长期困扰食品安全的突出问题,提高了群众对食品安全的满意度。这体现的唯物论哲理是A.不同事物有不同的矛盾 B.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C.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D.辩证的否定是事物自身的否定15.优质安全的农产品是生产各类健康食品的来源,也是保障食品安全的第一道防线。农产品质量安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生态环境的建设,因此源头治理始终是食品安全治理的重中之重。这表明主要矛盾决定事物的性质要着重抓住事物的主要矛盾要着重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要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A. B. C. D.16.我们要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把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最高价值标准。工作安排强调,着力整治非法添加和超范围超限量使用食品添加剂等突出问题,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材料蕴含的哲理有A.人的价值必须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才能得以实现B.正确的价值判断和选择是以人民群众的利益为最高标准的C.价值观作为一种理想追求,决定人类社会的前途和命运D.社会心理源自人们的生活反思,体现着前进性与曲折性17.坚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食品安全关系国计民生,关系国民素质和中华民族的国际竞争力。工作安排强调,要实施以现场检查为主的监管方式,推动监管执法力量下沉,确保基层监管有职责、有岗位、有人员、有手段,严把“从农田到餐桌”的每一道防线。这说明 联系是普遍的,任意事物之间都是相互联系的 联系是客观的,但人们可以根据自身需要创造联系 要着眼于事物的整体性,注意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 联系是多样的,要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 A. B. C. D.18.要强化食品安全责任制,将食用农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工作全面纳入地方政府绩效考核、社会管理综合治理考核范围,考核结果作为综合考核评价领导班子和相关领导干部的重要依据。从思想方法看,“综合治理”体现用综合的思维方法来解决问题应在立足整体的前提下选择最佳方案就是要用共性的认识指导具体做法要坚持在绝对不相容的对立中思维A. B. C. D.19.食品安全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它关系到消费者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因而我们要从自身重视起来,要有自我保护的意识。这体现了 A.规律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B.只要积极努力,办任何事情都能取得成功C.精神不是万能的,但我们要重视意识的能动作用D.人有主观能动性,能认识和利用规律20.食品添加剂主要是为了丰富我们的食品味道,只要不被滥用,坚持标准的尺度,就不会有问题。国家只要对制作者的制作加以规范,执法把好关就不能出现问题。不能对食品添加剂一概否定。不能对食品添加剂一概否定的哲学依据是A.承认矛盾的普遍性是坚持唯物辩证法的前提 B.同一矛盾在事物发展的不同阶段有不同的特点C.人口的生产和再生产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D.社会发展总趋势是前进的,发展过程是曲折的21.工作安排强调要发挥好各级食品安全部门的协调督促作用,明确食品安全委员会成员单位职责分工。材料体现的哲理是A.要坚持整体与部分的统一 B.矛盾推动社会生产力发展C.联系与发展是不可分割的 D.自在事物的联系是客观的22.要把加强食品安全作为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内容,全面执行食品安全法,坚持集中治理和日常监管并重,常抓不懈,打好攻坚战、持久战,切实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材料蕴含的哲理是A.离开了人的主观能动性,量变不会引起质变B.只要坚持不懈地努力,就能改变事物变化的必然趋势C.没有渐进的量的积累,任何质变都不可能发生D.任何事物的量变引起的质变都是前进上升运动23.近年来,食品谣言的泛滥给公众生活带来不少困扰。为此,要加强食品安全政府信息公开和科普宣传教育。积极开展“反谣言”行动,运用法律、道德等手段,共同治理食品安全网络谣言。这说明A.社会意识反映社会存在 B.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C.社会存在的变化决定意识的变化 D.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有反作用24.当前,全国食品安全形势持续稳定向好,但食品安全基础依然薄弱,风险隐患不容忽视。因此,要深入落实国务院关于食品安全工作的部署要求,不断提高食品安全治理能力和保障水平。这启示我们A.创造条件促进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B.联系推动事物的变化和发展,要坚持联系的观点C.联系具有客观性,人们可以依据实际需要建立新的联系 D.既要抓住事物的本质和主流,又不可忽视存在的问题25.阅读下列材料,按要求回答问题。材料一 针对食品安全事件,国务院严令对违法生产、销售伪劣产品,严重扰乱市场,危及人民群众利益甚至生命的行为,务必依法严惩。工作安排强调,要实施食品安全创新工程,开展技术创新引导示范。将食品安全教育纳入中小学相关课程。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参与食品安全监督,充分发挥基层食品安全信息员、联络员队伍作用,各级工会、共青团、妇联要把食品安全监督作为志愿服务工作的一项内容。材料二 近年来,“瘦肉精”“染色馒头”“墨汁粉条”“硫磺姜”“牛肉膏”“绝育黄瓜”“工业明胶”等食品药品安全事件频繁曝出,由此反映出了食品生产经营和安全监管等诸多方面存在的问题。这些问题若得不到迅速、彻底地解决,在更长远的时间内将贻害无穷。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食品安全是关系广大人民 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的大事。食品安全问题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和政府的高度重视。(1)结合材料一,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说明公民在维护食品安全问题中应如何做?(2)结合材料二,运用经济生活相关知识,说明解决食品安全问题的必要性。【参考答案】1.D 2.D 3.A 4.A 5.C 6.A 7.B 8.D 9.C 10.B 11.B 12.B 13.C 14.B 15.B 16.B 17.D 18.A 19.C 20.B 21.A 22.C 23.D 24.D 25.(1)我国公民享有监督权,公民可以对有关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在食品安全中的渎职失职行为进行监督。舆论监督具有透明度高、威力大、影响广、时效快等特点,公民可以将生产经营问题食品的企业通过新闻媒体予以曝光。公民可以向工商、卫生等政府部门举报有关生产经营问题食品的企业。公民可以向当地的人大代表反映有关企业生产经营问题食品的情况。(2)保障食品安全有利于维护市场经济秩序。良好的市场秩序要依赖市场规则来维护,形成以道德为支撑,以法律为保障的社会信用制度,是规范市场秩序的治本之策,也是解决食品安全问题的根本。解决食品安全问题是确保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内要要求。市场经济下的商品是用于交换的,商海无涯“信”作舟,没有诚信就没有交换,没有交换就没有市场。保障食品安全是扩大对外开放、树立国际形象的重大举措。切实做好食品安全工作,牢牢把好食品质量关,树立中国产品形象,才是扩大对外开放、树立国际形象的务实之举。保障食品安全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具体体现。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加强食品安全是对“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的具体运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