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政治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18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13016952 上传时间:2020-06-05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0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二政治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18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高二政治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18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高二政治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18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江西省抚州市南城县第一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政治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第I卷(选择题)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8分。)1某作家在谈及“文化是什么”的话题时描述道:“文化?它是随便一个人迎面走,他的举手投足,他的一颦一笑,他的整体气质。他走过一棵树,树枝低垂,他是随手把枝折断丢弃,还是弯身而过?一只满身是癣的流浪狗走近他,踏实怜悯的避开,还是一脚踢过去?电梯门打开,他是谦抑地让人,还是霸道地把别人挤开”上述描述说明( )A.文化具有认同感和归属感 B.文化素养是教育培养出来的C.文化是在个人成长中自发形成的 D.文化通过人的社会行为体现出来2明代于谦曾写诗观书,“书卷多情似故人,展昏忧乐每相亲。眼前直下三千字,胸次全无一点尘”。当今也有人说,一个人的阅读史就是他的精神史。从文化生活角度看,这主要表明( )选择、传递和创造文化是书籍具有的特有功能 读书能提高人的文化素养,丰富人的精神世界积极参加阅读活动有利于塑造和培养健全人格 读书能够促进精神力量转化为强大的物质力量A B C D32015年10月,中共中央关于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的意见公布,提出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让中国精神成为社会主义文艺的灵魂,创作无愧于时代的优秀作品。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这是因为( )对人民群众的感情决定着社会主义文艺创作的命运人民群众的生活与实践是社会主义文艺创作的源泉群众的喜好决定着社会主义文艺工作者的创作思路反映人民群众生活与实践的文艺形式与风格是统一的A. B. C. D.4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要实施农村中小学艺术教育计划,推动学校与社会艺术教育资源和设施共建共享,扶持中华文化基因校园传承工作。强调实施农村中小学艺术教育计划,旨在( )培养农村青少年的健全人格 传播中华民族传统艺术文化涵养农村青少年对中华民族文化的自觉与自信 学习借鉴世界各国人民创造的优秀文艺作品A. B. C. D.5“虽然不言不语,叫人难忘记,那是你的眼神,明亮又美丽”当年蔡琴在演唱这你的眼神时,就曾以特有的韵味打动过无数听众。在一档“我是歌手”的电视节目上,林志炫以不同以往的方式翻唱此歌,诠释经典,在次让人如痴如醉。由此可见,文艺表演应该( )为人民大众所喜闻乐见 倡导风格与形式的一致性立足于满足市场需求 坚持继承和创新的统一A、 B C D6“君之所贵者,仁也夫之所贵者,和也。妇之所贵者,柔也。”2015年6月,身穿汉服头戴汉帽的20余名大学生和130名海峡两岸同胞在朱子故里齐诵朱子家训,现场气势磅礴,余韵悠长,让两岸同胞产生了共鸣。这种共鸣( )是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根本途径体现了两岸同胞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是激发中华民族精神的源泉与动力表明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共同的精神家园A B C D7某公司开发出一款手机阅读新闻资讯软件,它与5000多家新闻媒体合作,基于大数据,根据用户年龄、性别、职业等特征,自动计算并推荐其感兴趣的资讯。截止2016年3月,该软件累计激活用户数已达4.5亿,月活跃人数超过1亿2千万。这表明( )彰显新的时代精神是文化创新的客观要求现代科学技术是推动文化发展的重要动力文化交流、借鉴与融合是文化创新的必由之路准确把握文化需求才能促进文化产业健康发展A. B. C. D.8在中国传统民俗文化中,“猴文化”有着厚重的历史底蕴和文化积淀。猴子是智慧、机灵和幸运的象征。当前国家高度重视猴文化的挖掘、开发和传承是因为( )猴文化是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猴文化在人民文化生活中占据主导地位有利于增强民族认同感和归属感有利于增强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A. B. C. D.92016年2月16日,中国梦中华经典故事公益微电影大赛正式启动,它以“弘扬传统文化,传承中华文明”为主题,通过微电影的方式向社会和世界传播中华文化,助推中国梦实现。可见( )大众传媒能超越时空局限促进文化的传播科技进步是推动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优秀文化使人精神振奋、力量倍增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A. B. C. D.102016年2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强调,党的新闻舆论工作是治国理政大事,要适应国内外形势发展,深入开展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引导新闻舆论工作者做党的政策的传播者、时代风云的记录者、社会进步的推动者、公平正义的守望者。这要求党的新闻舆论工作( )坚持党性原则,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导向作用必须立足实践,弘扬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必须明辨是非,在价值选择基础上做好价值判断坚持以人为本,满足人民群众多元化的价值需求A B C D11每座历史建筑,年代不同,建筑材料、结构也有所不同。杭州市文物保护部门为每一处历史建筑编撰了专属的历史建筑保护使用导则,使得历史建筑的保护修缮,都能有的放矢,修旧如旧。该做法能够( )丰富传统建筑内涵,展现传统文化的魅力继承传统文化财富,满足人民的精神需求提高文物保护能力,保存城市的历史文脉批判继承历史文化,展现文化的博大精深A B C D12互联网时代新成长起来的“微公益”,强调人人从微不足道的公益事情着手,用自己的善举去帮助需要帮助的人,将人们的爱心汇集起来,形成一股强大的社会力量。“微公益” ( )丰富了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的形式 反映了中华文化特有的包容性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 提升了公民的科学文化素养A B C D13央视播出的“中国汉字听写大会”引发了“全民自检”,其微博话题迅速登顶热门榜,点击量有8万余次。此类比赛对汉字文化发展的积极作用表现在( )让人们体会中国汉字源远流长,重视中华民族文化的血脉之根为汉字的规范使用制定标准,提高汉字运用水平展现中华文化的亲和力和凝聚力,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摆脱文化产业发展的危机,发展形式多样的文化产业A B C D142016年1月发布的美国科学与工程指标显示,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二研发大国。在众多指标中,我国理工科人才供应居世界第一。对此,有关专家表示价值观的培养在人才培养中尤为重要,因为从某种角度而言,科技是一种强有力的工具,不仅要知道怎么使用它,还要知道运用科技的方向是否正确。这表明( )思想道德修养有助于促进科学文化修养的提升思想道德修养是价值观的集中体现,影响科技运用的方向价值观是文化素养的核心,对实践活动具有导向作用良好的思想道德修养,有助于运用科学知识造福社会A. B. C. D.152016年4月20日,第七届海峡两岸文化创意产业展在台北华山1914文创园区开幕。展览主题为“日常生活中国大陆文创手作艺术展:纸语境”,主要聚焦“文创手作”,展示中华纸工艺、纸创意和纸文化。举办这一活动有利于( )A.推动两岸文化交流合作、融合趋同B.传统手工制作技艺文化的传承和创新C.发挥文化对人的熏染和推动作用 D.中华文化走出国门、走向世界16近年来,我国在世界许多国家成功举办了“中国文化周”“中国文化月”“中国文化年”等活动。假如让你写一篇我国文化走向世界的时下论文,需要确定一组符合我国对外文化交流的政策或主张的关键词,你认为下列各组中最准确的一组是( )A.相互借鉴、拒绝融合、维护我国文化安全 B.和平共处、文化渗透、扩大文化影响力C.尊重差异、理解个性、维护和固守传统文化 D.相互尊重、和睦相处、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17习近平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大会上发布重要讲话,他在讲话时以诗经大雅荡的名句“靡不有初,鲜克有终”告诫人们,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一代又一代人为之努力。这表明( )传统文化是现代思想的主要源头 传统文化仍然具有现实意义传统文化在历史发展中形成的 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A. B. C. D.18“还记得如何剪纸吗”?在手机屏幕上将红色的“纸张”折叠数次,随意剪上几刀,再将其打开,一张充满想象力的剪纸作品就诞生了。一款名为“妙趣剪纸”的手机应用程序,让人们体验了剪纸的乐趣。古老的剪纸艺术与现代技术的结合( )A促进了剪纸文化的交流与继承 B是剪纸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C彰显了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 D丰富了传统剪纸文化的内涵19在交通阻塞情况下,有些司机因开车压力与挫折而情绪愤怒、暴躁,会不耐烦地鸣喇叭、闪灯、骂粗口,甚至会发生攻击性行为,这被称为“路怒症”。消除“路怒”现象,需要广大司机懂得管理情绪,也需要在全社会培育健康的汽车文化。这是因为( )驾驶员的文明素养需要后天自觉培养汽车文化决定驾驶员的驾驶行为汽车文化是广大驾驶员文化素养的核心和标志健康的汽车文化能丰富驾驶员精神世界、提升文明行车素养A B C D20藏族文化是一种人类在适应自然、改造自然的过程中所创造的高原文化,也是一种特定社会历史阶段下形成并发展的文化。藏族文化与中华文化的关系是( )藏族文化具有中华文化的共性,又有自身的民族特性中华文化通过藏族文化体现出特有的魅力藏族文化为中华文化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藏族文化促进了藏族的发展A. B. C. D.21京剧、文房四宝、剪纸这些极具传统特色的“中国元素”,在历史的演变中已变为人类文化宝库中的瑰宝。这些“中国元素” ( )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内容 是中华文化发展的力量源泉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显示了中华文化的个性特征A. B. C. D.22中国儿童文学家曹文轩在剖析自己获得2016年“国际安徒生奖”的原因时说:“我的背景就是中国,这个经受了无数灾难的国家,为她的子民源源不断地提供了极其独特的创作资源。我的作品是独特的,只能发生在中国,但它的寓意涉及全人类。这表明( )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立足社会实践是文化创作的基本要求文化创作要面向世界,博采众长 树立髙度的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A. B. C. D.23小说平凡的世界在展现普通小人物艰难求生的同时,极力书写了他们克服重重困难的坚忍不拔的奋斗精神。这部小说激励着一个个普通人为追求梦想而努力奋斗。由此可以看出( )优秀的文化能够增强人的精神力量文化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文化对人的发展具有潜移默化和深远持久的影响文化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A. B. C. D. 24费孝通晚年提出文化自觉论。他说,生活在一定文化中的人对其文化要有自知之明。自知之明是为了加强文化转型的自主能力,取得适应新环境、新时代文化选择的自主地位,然后经过自主的适应,和其他文化一起取长补短,共同建立一个共同认可的基本秩序和一套多种文化都能和平共处、各抒所长的共处原则。下列对文化自觉理解正确的是( )是民族文化创新的基础 主要强调了文化对人的影响和作用是文化包容性的体现 包括对自身文化的反思和学习他人文化的长处A B C D第II卷(非选择题)二、(非选择题,共52分)25(6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015年中国考古六大新发现分别是:海南东南部沿海地区新石器时代遗址,江苏兴化、东台市蒋庄良渚文化遗址,陕西宝鸡市周原遗址,江西南昌市西汉海昏侯墓,汉魏洛阳城宫城太极殿遗址和辽宁“丹东一号”清代沉船遗址。海南东南部沿海地区新石器时代遗址的考古成果,为证明海南是中华文明对外辐射的重要据点提供了关键证据。2015年中国银幕上刮起了一股“盗墓热”,盗墓题材的电影取得了不错的票房成绩。可考古专业人士则认为“盗墓电影热”一定程度上刺激了盗墓者的盗掘行为;此外,电影中对于奇珍异宝的刻意猎奇,夸大了其经济价值,致使民众忽视了盗墓承载的文化价值,因为很多文物最大的价值是它所在的那个位置,和周围环境的关联。但也有人说,盗墓和发掘没区别,文物在贩子手里也会得到保管。结合材料,请你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分析“盗墓和发掘没区别”这一观点的错误性。(6分)26(9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钱学森先生临终之前曾发出牵动整个中国的“钱学森之问”: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有教育专家认为这与中美两国中小学教学模式有一定的关联性。美国教育界受知识主要是学生在思考和实践的过程中逐渐自我领悟的影响,教师很少给学生讲解知识点,而是不断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引导学生自己得出结论。学生的阅读、思考和写作的量很大,但很少被要求去背诵什么东西,学生动手能力、创新能力较强,但缺乏系统的知识体系。与之相比,中国学校教育深受孔子“学而时习之”思想的影响,老师把知识点一遍又一遍地教给学生,要求学生通过不断地复习背诵,学生基础知识扎实,但动手能力、创新能力不强。面对中国等其他国家基础教育的挑战,美国教育界呼吁建立一个更严格的教育体系。一个有趣的现象出现了:当中国正在大规模从苏联计划经济体制下的教育模式转向美国教育模式的时候,美国教育界却似乎在通过统一课程标准等方式从相反的方向向中国式教育靠拢。运用文化生活的有关知识说明这一有趣现象的原因。(9分)27(21分)中国梦,价值魂。努力建设中华民族的共有精神家园。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既继承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精华,又汲取了人类文明优秀成果;既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要求,反映了中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又结合了中国人民长期实践经验和实现中国梦的发展需求;它贴近民情,顺手民意,能够产生广泛的感召力,强大的凝聚力和持久的引导力。材料二 为实现道德崛起,某地通过多种形式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在中小学校举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校园、进课堂等活动。在全市集中组织开展学雷锋实践活动并通过电视台广播道德模范人物的先进事迹等,倡导了文明新风,提升了社会道德水平。结合材料一,请你运用文化生活中“文化创新”的知识,阐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形成过程。(9分)结合材料二,运用文化对人的影响的知识,说明为什么要通过多种形式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12分) 28(16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人心是最大的政治,舆论是强有力的武器。过去10多年来,随着通信技术与互联网技术的高速发展,人们第一时间获取信息的方式已从传统媒体更多转向了以微博、微信、客户端为主的网络新媒体。数据显示,截至2015年12月,中国网民规模达6.88亿,互联网普及率为50.3%。每天大量社会热点,意识形态、文化价值观,都是在网络媒体上迅速生成、扩散、发酵的,加之新媒体的快捷性、虚拟性、趋利性,常常导致各种信息真假难辨、鱼蛇混杂。当下中国人为所有积极、健康、催人奋进、给人力量、充满希望的人和事,贴上“正能量”标签。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弘扬真善美,传播正能量,为实现中国梦凝聚起强大的精神力量和有力的道德支撑。结合材料,运用所学文化生活的知识,谈谈你对弘扬真善美,传播正能量必要性的认识。(12分)在网络新媒体不断发展的今天,请就个人如何传播正能量提出两条合理建议。(4分)高二政治参考答案15、DBAAA 610、DCDAA 1115、BBADB 1620、DAABB 2124、DABD二、非选择题25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文化遗产是人类共同的文化财富,对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和展现世界文化多样性具有重要意义。发掘文物是一种正常的文物保护需要,有利于保护其完整性,而盗墓则具有破坏性。文化具有区域性。受历史、地理等因素的影响,文物所承载的文化价值与所在地的环境有关,带有明显的区域特征。正常的文物发掘,会综合考虑当地的环境,选择保护性开发方式。而盗墓使文物离开了其依存的环境,会对文物造成损害。26(1)文化具有多样性,是文化交流的前提。中美两国教育模式、教育理念差异是文化多样性的具体表现。尊重文化的多样性,是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内在要求,也是实现世界文化繁荣的必然要求。中美两国教育界相互借鉴对方教学模式的优点有利于发展本国的教育事业。 文化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各民族的文化都有自己的个性和特征,同时又是世界文化中不可缺少的色彩。中美两国教育界在结合本国教育实践的基础上,推动中美教育模式的相互借鉴,相互融合。 面向世界,博采众长,是文化创新的基本途径之一,中美两国相互借鉴对方的教学模式,有利于促进本国教育事业的发展。27(1)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根本途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形成既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要求,又结合了中国人民长期实践经验和实现中国梦的发展需要。 文化创新要坚持继承传统,推陈出新,又要面向世界,博采众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继承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精华,又汲取了人类文明优秀成果。 人民群众是社会实践的主体,也是文化创造的主体,文化创新要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贴近民情,顺乎民意,能够产生广泛的感召力,强大的凝聚力和持久的引导力。(2)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和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通过多种形式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可以为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搭建良好的平台,能传递正能量,对人产生潜移默化和深远持久的影响。 文化影响着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多种形式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可以促进人们积极健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文化影响人们的认识活动和实践活动和思维方式。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有利于引导未成年人树立正确的目人生价值观并积极参与精神文明创建活动。 优秀文化塑造人生。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有利于丰富未成年人的精神世界、增强未成年人的精神力量,促进未成年人全面发展。28(1)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和网民的急剧增加,文化生活呈现多样、多元、多变的特点,弘扬真善美,传播正能量有利于抵制新传媒的弊端。随着文化思想交流、交织与交锋,不同意识形态、文化价值观的碰撞,需要通过弘扬真善美,传播正能量来凝魂聚气,强基固本。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以及培养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要求必须通过真善美,传播正能量来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弘扬真善美,传播正能量是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的要求和体现。(2)积极传播好人事迹。对坏人、坏事就批评。拒绝转发诋毁国家的政府的信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