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B卷(练习)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13015602 上传时间:2020-06-04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47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B卷(练习)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人教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B卷(练习)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人教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B卷(练习)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B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考试须知: 1、请首先按要求在本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等信息。 2、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指定区域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一、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下列小题。论“生活品质”林清玄有好多人讲生活品质,他们认为花的钱多,花得起钱就是生活品质了。于是,有愈来愈多的人,在吃饭时一掷万金,在置衣时一掷万金,拼命地挥霍金钱,当我们问他为什么要如此时,他的答案理直气壮“为了追求生活品质!为了讲究生活品质!”生活?品质?这两样东西到底意味着什么呢?如果说有钱能满足许多的物质条件就叫生活品质,是不是所有的富人都有生活品质,而穷人就没有生活品质呢?如果说受教育就会有生活品质,是不是所有的大学生都有生活品质,而没有受过教育的人就没有生活品质呢?如果说都市人有生活品质,是不是乡下人就没有生活品质呢?是不是所有的都市人都有生活品质呢?答案都是否定的,可见生活品质从不是某一阶层、某一地区,甚至某一时代的专利。古人也可以有生活品质,穷人、乡下人、工匠、农夫都可以有生活品质。因为,生活品质是一种求好的精神,是在一个有限的条件下寻求该条件最好的风格与方式。工匠把一张桌子、一把椅子做到最完善而无懈可击的地步,是生活品质。农夫把稻田中的稻子种到取得最好的收成,是生活品质。穷人要买一个馒头果腹,知道同样的五块钱在何处可以买到最好品质的馒头,是生活品质。家庭主妇买一块豆腐,花最便宜的钱买到最好吃的豆腐,是生活品质。整个社会都摒弃那不良的东西,寻求最好的可能,这个社会就有生活品质了。因此,我们对生活品质最大的忧虑,不是小部分人的品味不良,是大部分人失去求好的精神了。在一个失去求好精神的社会里,往往使人误以为摆阔、奢靡、消费就是生活品质,逐渐失去了生活品质的实相,进而使人失去对生活品质的判断力,只去追逐名牌,用有名的香水、服装、皮鞋以至名建筑师盖的房子,来肯定自我的生活品质,这就是现代社会名牌泛滥的原因。有钱人从头到脚,从房子到汽车,从音响到电视,用的都是名牌,那些名牌多得让人忘记了自己的名字。一般人欣羡之余,心生卑屈,以为那是生活品质,于是想尽方法不择手段去追求,甚至弄到心力交瘁的地步。难道看不见被警察抓到的大流氓等,他们也戴劳力士,开进口车,全身也都是名牌吗?真正的生活品质,是回到自我,清楚衡量自己的能力与条件,在有限的条件下追求最好的事物与生活。再进一步,生活品质是因长久培养了求好的精神,因而有自信、有丰富的内心世界:在外,用敏感直觉找到生活中最好的东西;在内,虽居陋室却依然能创造愉快多元的心灵空间。生活品质就是如此简单:这不是从与别人比较中得来的,而是自己人格与风格求好精神的表现。1 . 选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2 . 简要概括全文的论证思路。3 . 全文运用最多的是举例论证的论证方法,请举例说明运用这种论证方法的好处。4 . 在生活品味方面,我国古代许多文人堪称典范。请举出一例,并举出他的诗文加以证明。父亲的背影章中林和父亲不相见已经一年有余了,不知道父亲今天怎么样了。虽然经常和他通电话,但是我却夜夜梦到家乡的那片红土地,夜夜梦到父亲的背影去年国庆放假回家,父亲说到家没有车,他开电瓶车来接我。望着坐在前面开车的父亲,这时,我看到了他的背影:他低着头看着前方,脊背突起,根根骨头清晰可辨,上面只裹着一张皮。他扶着方向盘,弯着腰,整个人看上去就像一张犁。这还是我那伟岸高大的父亲吗?父亲年轻的时候,在山里帮人炸石头。我空闲的时候,喜欢到他那里玩耍。那时,我经常看到他挥舞着大铁锤,把石头砸得金星乱飞。这是怎样一个形象呢?也许用个特写就能表现出来:身形高大的父亲,脊背宽阔如门,两腿站立如柱。两臂肌肉暴起,愤怒地舞起铁锤来,带着呼呼的风声。这样一个形象,谁看了,不为他的傲岸、粗犷而震撼呢!前些日子,看到库尔贝的一幅油画采石工,我才恍然明白我记忆中父亲的形象与现实有着不小的偏差。那时的父亲应该没有这样光鲜高大吧,因为那时生活拮据,父亲就和采石工中的主人公类似,戴着没有檐的草帽,穿着满是补丁的衣服,鞋子也是破的,连脚后跟都露出来了。这从当年的一张黑白照能看出来。这就是残酷的现实,但我还是喜欢父亲那个砸石头的背影:棕色的脊背,绷紧的双臂,高举的铁锤。整幅画面有着无穷的张力和撼人心魄的表现力,谁看了会不对它翘起大拇指呢?但是,眼前的父亲却完全没有了那种气势,委顿矮小,说话都有些不能关风,还怎么和当年那个形象相比较呢?不忍再想,不能再看。回到家,我感冒了。身体软软的,提不起精神。看到父亲挑着一担粪去浇地,我说我来。父亲笑说,你是纸扎的,经不起风。我再三坚持,但是父亲始终不同意,说我身体要紧。这时,我又看到父亲的背影:他伸着颈,哈着腰,两手抓着扁担,整个人弯成了一张弓,似乎稍微加一点力,就会崩断。望着他步履蹒跚的背影,我的眼泪流了出来。作为儿子,却不能让他颐养天年,还要让他不辍劳作,这是不是有些残忍呢?走的那天,虽然还有些感冒,但是没有前两天那样鼻涕横流的“拉大旗”了。父亲给我找了一顶绒线帽和一条围巾,把我裹得严严实实的。临出门,父亲叫我等一等。他说苦柚对我的高血压和高血脂有益,他准备爬上树去摘一些让我带着。这么大年龄的人了,危险!我叫嚷着跑到父亲跟前,想要夺下他的腰篮,但是他断然回绝了别看你比我年轻,但是爬树,我灵活,你不行。树枝密,用竹篙打吧。苦柚长得结实,竹篙伤树。看着一边说一边上树的父亲,我不再说话,那么脆的树枝,稍微一分神,就可能踩断,人就会从树上掉下来。抬头望着树上的父亲的背影:他就像一只塑料袋挂在树上,迎风飞舞着,似乎随时都会被风吹落。父亲哪里还有当年宽阔脊背,人瘦得有些变形,只剩下一手可握的轮廓了。一件夹克被风扬起来,就像被鼓起的风帆,整个人看上去就像一只蜕皮的蝉一样。这还是父亲吗?这还是那个记忆中的父亲吗?眼泪像决堤的洪水一样淹没了我的视线。“中儿,接一下。”听到父亲的呼声,我惊慌地抹了一下眼睛,急忙跑上前去,接过父亲手中沉甸甸的腰篮,我立即抓住父亲的手臂。这还是手臂吗?钢筋一样,又冷又硬,我的心一痛,针扎一样。一年多来的每一个日子里,我都思念着父亲,忘不了他的背影。祈祷他能够平平安安,健健康康。又要到新年了,无论怎样,我一定要回去看看父亲,和他说一说我的工作,我的生活(选自思维与智慧2017年15期 有删改)5 . 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以“父亲的背影”为线索,贯穿全文。文章主要运用动作描写、外貌描写以及生动的比喻来刻画父亲这一形象。B第段“这还是我那伟岸高大的父亲吗?”一句,既引出下文对父亲年轻时形象的回忆,也表现父亲身体变化之大,让我难以置信。C父亲不让我上树摘苦柚,是因为苦柚树的树枝很脆,他担心我踩断他辛苦种出来的苦柚树,影响树来年结果。D文章善于运用生活小事表现人物特点,如:用父亲阻止我挑粪和用绒线帽、围巾把我围紧等这些小事,体现父亲的细心、慈爱。6 . 文中具体描写父亲的哪几次背影?请分别概括。 (1)父亲开电瓶车接我回家时弯曲瘦弱的背影;(2)_(3)父亲挑粪浇地时苍老的背影;(4)_7 . 品析词句。 (1)我再三坚持,但是父亲始终不同意,说我身体要紧。(品析加点词) (2)身形高大的父亲,脊背宽阔如门,两腿站立如柱。(品析修辞手法)8 . 文章第、段都写了“我”流泪,请分析“我”两次流泪的原因。二、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甲)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陋室铭刘禹锡)(乙)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论语12章)9 . 下列句中加点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惟吾德馨(xng)会当凌(lng)绝顶B南阳诸(zh)葛庐都护在燕(yn)然C一箪(dn)食五十弦(xun)翻塞外声D一瓢(pio)饮年少万兜鍪(m)10 . 下列句中加点词解释相同的一项是( )A山不在高,有仙则名名之者谁B苔痕上阶绿影布石上C可以调素琴,阅金经素湍绿潭D无案牍之劳形劳其筋骨11 .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语句。(1)读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2)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12 . 甲乙两文中,刘禹锡身居陋室,颜回身处陋巷,但两人均不以为陋,乐在其中,这表现他们怎样的高尚情操?三、句子默写13 . (题文)古诗词默写。(每空1分,共10分)(1)关关雎鸠,。,君子好逑。(诗经关雎)(2),猿鸟乱鸣;夕日欲颓,。(陶弘景答谢中书书)(3)前不见古人,。,独怆然而涕下。(陈子昂登幽州台歌)(4)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苏轼水调歌头)(5)杜甫在望岳中抒发不怕困难,敢于攀登,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的诗句是:“,。”四、诗歌鉴赏古诗鉴赏闲居初夏午睡起杨万里 梅子留酸软齿牙,芭蕉分绿与窗纱。 日长睡起无情思,闲看儿童捉柳花。14 . 这首诗选用了哪些景物来表现初夏的特点?15 . “闲看儿童捉柳花”中的“闲”字用得极妙,请作简要赏析。五、语言表达16 . 下面这段文字中两处画线句有语病,请逐一进行修改(可以调整语序,可以添加、删除或更换词语等,但不得改变原句要表达的意思)。淮安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古城,早在五千多年前就有人类在这里生活了。在城东北六十里的青莲岗,建国前曾挖出石斧、石凿、石刀和许多珍贵文物。根据考古学家的考察和研究,这些东西是江淮流域最早的原始文化,距今已有近五千多年的历史。这个文化遗址,被史学界称为“青莲岗文化”,郭沫若主编的中国史稿第一册有过记载。修改:修改:六、综合性学习17 . 综合性学习为引导同学们正确交友,你所在的班级正在举行以“有朋自远方来”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积极参加并完成以下任务。(1)无数文人墨客为歌颂友谊写下了不少不朽的诗句,请你写下你最喜欢的一句,标明时代和作者。(2)假设老师把你安排与小童同桌,你很想与他交朋友。于是你主动地走到他的面前,说:(3)下面是你所在的班级近期完成的关于“中学生结交网友”的调查报告。请你概括表格所反映的信息。选择的网友对象凭感觉交网友看重才华看重外貌看重人品比例19%17%19%45%18 .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小题。看一些书法帖,总会暗自哂笑我们以为(1)的书法作品,传世几百年,盖满收藏印章的书法名帖,镌刻于碑柱之上,却原来只是古人生活中的小简,就像现在的短信。大名鼎鼎的韭花帖,本是杨凝式写给友人的楷书小便条,只是午睡醒来觉得肚子饿了,忽然发现韭花,食之香极。看此帖,顿时发现艺木和生活的真谛那书法,哪里是什么阳春白雪的东西,只不过是与我们丝丝相连的生活之味罢了。帖之于生活,真实、生动,并非,(甲) (殚精竭虑殚精竭律)之作,反而带着一种天然的欢喜之气。王羲之的丧乱帖姨母帖平安帖何如帖,流荡自在,浑然天成。何如帖不知你近来身体怎样?“何如”二字潇洒自在。接着又说回信为何迟了(2)是因为羲之得了感冒,多么好玩呀。王献之的鸭头丸帖:“鸭头丸故不佳,明当必集,当与君相见。”十五个字的便条,不过是抱怨丸药不好。快雪时晴帖,只是说天气,下了雪,又放了晴。短短几字,却看得人心里暖意顿生。那平凡的生活,与书法相交,极为玄妙而又(3)。俗世烟火中,不是每一次用笔都 (乙)(正襟威坐正襟危坐)。肚痛帖“忽肚痛,不可堪。”张旭嗜好饮酒,有“张癫”的雅称。他常在大醉后手舞足蹈,提笔落墨,一挥而就。那天他肚子疼,不能忍了,便以最放肆的草书形式提笔写下这六字,令人看后不禁莞尔。社稷江山何用问?帖中只实实在在地写着:“苦笋及茗异常佳,乃可径来。怀素(4)这样的书体,清简如水,没有任何波折:内容连名带姓十四字,表达得足够清晰,书写着笋与茶的新鲜美味。帖,看得人心里对生活满满的都是爱它这样随心随性,只是低头的那碗饭,天边的那缕风,只是心中事,身边人呀。(1)对文段中加点字的注音和甲、乙处应填的词语的选择,正确的一项是( )A. 镌刻(jun)书法帖(ti)殚精竭虑正襟威坐B. 镌刻(jun)书法帖(ti)殚精竭律正襟危坐C. 镌刻(jun)书法帖(ti)殚精竭虑正襟危坐D. 镌刻(jun)书法帖(ti)殚精竭律正襟威坐(2)根据文段内容,横线处填写四字词语和标点符号,最恰当的一项是( )A. (1)高深莫测(2)?(3)兴高采烈(4)。”B. (1)肃然起敬(2),(3)兴高采烈(4)”。C. (1)肃然起敬(2)?(3)意趣盎然(4)”。D. (1)高深莫测(2),(3)意趣盎然(4)。”(3)把第段开头“社稷江山何用问”作为上联,下列各项作为下联最恰当的是( )A. 黎民百姓不需谈B. 风花雪月不用管C. 琴棋书画何须论D. 崇山峻岭哪能翻(4)根据文章内容及相关书法知识,下列书法作品和书法家搭配不正确的一项是( )七、作文19 . 作文恒,是追梦路上的执着,是身处困境的坚守,是成功的压仓石。恒,就是不忘初心一笔一划去描绘心中的愿景。请以“恒”为题目,写一篇文章。要求:自选文体(诗歌除外),不少于600字;感情真挚,不得抄袭;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请认真书写。第 12 页 共 12 页参考答案一、现代文阅读1、2、二、文言文阅读1、三、句子默写1、四、诗歌鉴赏1、五、语言表达1、六、综合性学习1、2、七、作文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