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 5-8单元 过关检测题 新人教版选修《文章写作与修改》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13015450 上传时间:2020-06-04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3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语文 5-8单元 过关检测题 新人教版选修《文章写作与修改》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高中语文 5-8单元 过关检测题 新人教版选修《文章写作与修改》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高中语文 5-8单元 过关检测题 新人教版选修《文章写作与修改》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58单元过关检测题(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一、基础知识题(共21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全不相同的一组是()A穿着/着急劈叉/劈柴处理/处所 穷兵黩武/买椟还珠B漂泊/漂白粘液/粘贴挨打/挨个 熏陶渐染/防微杜渐C撒网/撒种歼灭/阡陌头晕/血晕 载歌载舞/怨声载道D轧钢/倾轧圈养/圈点驻扎/扎营 涂脂抹粉/转弯抹角答案:B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装潢驾御毕恭毕敬百尺竿头,更近一步B宣泻简朴攻城掠地管中窥豹,略见一斑C荟粹桥墩朗朗上口机不可失,失不再来D针砭闲暇书声琅琅失之东隅,收之桑榆答案:D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A投资做生意者,也许今天身无长物,明天却摇身一变而成为暴发户,但商场失意、血本无归、倾家荡产者也不乏其人。B贪官们在贪污之初往往心有余悸,半遮半掩;趟惯了浑水,很快就厚颜无耻了。C每次返校前,父母总要给够一周用的零花钱,可他并不是一个能够从长计议的人,常常不到周四钱就花完了。D中国在渤海湾地区发现储量规模达10亿吨的大油田,喜讯传来,人们无不拍手称快。答案:A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今年春节联欢晚会,中央电视台扩大了观众的参与面,还特别邀请了几个地震灾区的代表来到现场,与全国人民一起共同辞旧迎新。B会馆可以保存乡土文化,凝聚同乡力量,推行宗法制度。因此,各地纷纷在京师南城地区建立会馆,形成了宣南特有的文化景观。C近几年,各种版本的高校排行榜纷纷出炉。由于教育部对此采取沉默的态度,使社会上一些人将此理解为“官方默许”而大肆炒作。D无论西方或东方,历史证明,一个大国的崛起过程,必然是国民意识的复苏过程,更是民族自信心、自豪感和凝聚力空前增强的时代。答案:B5把下列带序号的句子组合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并填入横线处。(只填序号)理学家为什么崇古抑律?_古体与律体之辨跟诗歌史联系起来,就是古体的典范汉魏晋诗与律体的典范唐诗之辨。那么,为什么讲求声律、对偶等形式技巧就是品格低呢?他们认为,诗歌的审美方面、形式技巧方面对于人的道德修养没有正面的价值。以这种价值观去看诗歌的体裁样式,古体诗就高于律诗。既然诗歌的审美方面没有价值,本来可以不讲,但是如果要进入到诗歌领域去谈诗的话,那么,形式方面人为的工巧因素越多,其价值就越低。抛开诗歌的内容不论,单从形式上看,近体诗要讲求声律、对偶等,这些讲求在理学家看来,是其在品格上低于古体诗的重要原因。答案:6根据下面一段文字,概括出“3G手机”的主要特点。(不超过15个字)3G是英文3rd Generation的缩写,指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相对第一代模拟制式手机(1G)和第二代GSM、TDMA等数字手机(2G),第三代手机优于前两代手机的具体表现就是手机联网的速率。现在移动GPRS一般最快也就是10kb/s,联通的CDMAlx也只有30kb/s左右,而3G时代可以让你的手机有如家庭宽带一样的网速。比如WCDMA的理论最小值是384kb/s,静止状态可达2Mkb/s。速率提上去了,3G手机就能够处理图像、音乐、视频流等多种媒体形式,提供包括网页浏览、电话会议、电子商务等多种信息服务。其标志性功能就是支持视频电话。目前,日本移动通讯巨人NTTDoCoMo已开通全球第一个3G服务,我国也已向中国移动、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发放3张3G牌照,亚洲成为全球3G发展最快的地区。_答案:联网速率快,实现功能多。7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答题。有人说现在是知道“周迅”的人越来越多了,知道“鲁迅”的人越来越少了;知道“关之琳”的人越来越多了,知道“卞之琳”的人越来越少了;知道“马克”的人越来越多了,知道“马克吐温”的人越来越少了;知道“比尔”的人越来越多了,知道“保尔”的人越来越少了;知道“就要发”的人越来越多了,知道“九一八”的人越来越少了(1)请在省略号处仿照上文再补写一个例子。(1分)_(2)请对此社会现象作出简要点评。(2分)_答案:(1)知道“梅艳芳”的人越来越多了,知道“梅兰芳”的人越来越少了。(2)这反映了传统、经典文化遭冷遇而流行、时尚文化受青睐的社会文化现象,这是在商品经济的冲击下人们的文化价值逐渐失衡造成的,我们应大力提倡人们对传统文化的重视。二、小说题(共38分)(一)回忆小说沙之书,完成810题。(12分)8“沙之书”有哪些奇妙的特性?(3分)_答案:像沙一样,变幻不定,无始无终,无穷无尽,不断“生长”。9你认为“沙之书”可能象征什么?简要阐述理由。(3分)_答案:无止境的欲望、无穷大的世界、琐碎繁杂的生活、强大的异己力量、神秘的未知世界、不知其数的金钱、无法挽留的时间、变化无常的命运、浩瀚无穷的知识、让人身心俱疲的爱情等等。(答案不唯一,只要扣住“沙之书”的特性即可)10小说主人公“我”对待“沙之书”的态度变化经历了一个怎样的过程?这一变化过程说明了什么?(6分)_答案:起初好奇,然后设法得到,接着是钻研,但发现对它了解越多,不了解的部分也更多,于是意识到自己的渺小无奈,紧接着迷失于无法自拔的敬畏,随之而来的是恐惧,最终选择逃避、放弃,让沙之书淹没在图书馆的书海之中。这一变化过程既形象地说明沙之书的奇妙而神秘的特性,又表现了“我”乃至人类在无限强大的异己之物前不胜渺小、恐惧的心理。(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113题。(12分,每小题4分)这是一只光秃秃没剩几根毛的母鸡,人们再也不可能见到比它更老、更瘦的鸡了。是全村最穷的老太婆吉鲁米娜的。它很快被德国兵抓住了。朱阿埋伏在岩石的高处,用石头垒了个枪座,实际上,他修筑的是个掩体,只留下一个可以放枪筒的射击孔。现在他可以毫无顾忌地开枪了,就算把那没毛的母鸡打死,也没什么关系。正在这时,吉鲁米娜老太太身披黑色破披肩走了过来,向他讲了这样一个道理:“朱阿,德国人拿走了我的鸡,那是我在世界上唯一的财产,这已经够使我伤心的了。现在要是你把鸡再打死,那我就更伤心了。”听了老太太这番话,朱阿的手比以前颤抖得更厉害了,他的责任太大了。尽管如此,他还是鼓足了勇气,扣动了扳机。11简要分析朱阿最后终于开枪射击的原因。_答案:他修筑了一个掩体只留下一个可以放枪筒的射击孔,就算打不中德国兵,也不怕对方开枪还击;打死的是一只不值钱的母鸡;仇恨侵略者。12简要分析朱阿这个人物形象的特征。_答案:朱阿是个典型的小农,爱喝酒(所以有手颤的毛病),惜财(因此为了唯一的一头没来得及转移的花母牛又冒险回到村子),仇恨侵略者但胆小多虑(这使他长时期跟着那个傻气的德国兵不敢开枪又不舍离去)。13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A小说中的“牲畜林”是一个特殊的所在,仿佛与战争隔绝,树林和牲畜们仍然生机勃勃,而这正是最自然的生命力,给人以生活的希望。B朱阿在小说中是一个穿针引线的人物,是他把一个德国兵直接引到“牲畜林”,是他的拙劣射技,使各种牲畜有了与德国兵轮番接触的机会,并最终使德国兵命丧悬崖。C小说最后让一只凶恶的野猫和德国兵在厮打中一起掉下了山崖,这表现了这样的意思:邪恶与邪恶同归于尽,善良的人连手都不必弄脏。D朱阿之所以拿起武器,是因为他在世上唯一的财产“花大姐”要被德国兵带走,所以结尾处受到大家的欢迎是对他的嘲讽。E小说的结构要点是“牲畜林”,而朱阿回村找牛等一系列情节则将其丰富为一个完整的结构。答案:BD(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17题。(14分)最后一趟生意漫天的沙尘渐渐退去,蓝天和烈日又一次出现在沙漠上空。他开着那辆破旧的出租车在公路上行驶,道路的两边,处处可见车辆的残骸,远处的浓烟告诉他,战争正在他的祖国里进行着。天气晴好,很炎热,没有一丝风,对面驶来一支车队,车上也坐了很多人,这情景有点像这个国度里的乘卡车赶集的人群。不过不同的是,不是卡车,而是坦克,上面都是外国人,手里拿枪。他看着他们,他们也看着他,就这样交叉而过。“该死的战争!”他暗暗地咒骂。两天前,一颗导弹落在了他家门口的市集里,几乎毁灭了一切,幸运的是,他活了下来。于是他决定不再开出租车了,他盘算着等今天最后一趟生意做完,就和妻子孩子一起离开这个地方。“莎拉,孩子们,我爱你们,我们很快就能见面了,等最后一趟生意做完。”他转头看了看驾驶座上放的一张照片,相框的玻璃碎了,不过照片上,妻子和三个孩子的笑脸仍然是能让他感到唯一欣慰的东西。不久,他到了一个检查站,路边停着不少坦克,那长长的炮管和多边形的脑袋简直让人不寒而栗。不少荷枪实弹的外国士兵站在路边。一个外国士兵伸手示意让他停车,他定了定神,停下了车。这几天,几乎没有什么平民的车辆从首都出来,所以现在,路上除了坦克,就只有他一辆车了。几个外国士兵走上前,一个,两个,三个,四个,五个。有一个为首的看了看这破车,弯下腰,又看了看他,问道:“你从哪里来?到哪里去?”他笑了笑,用那士兵能听懂的语言生疏地答:“长官,我从首都来,想离开这个地方,战争太危险了,”说着话,他递给士兵一支香烟,并点上了火,“战争几时才能结束?”“快了,我们的军队马上就能解放你们的首都,”外国士兵深吸了一口烟,像是看到了车里的相框,“这烟还不错,那是你的妻子和孩子吗?我也有两个孩子,和他们差不多年纪。”“是啊,他们是我最牵挂的人,不久前就离开这里了,我这就去看他们,也许不再回来了,战争年代开出租车太危险,我不想干了。”他看了看外国士兵,仍然微笑地回答。“等我们推翻了你们的独裁者,你就可以回来放心地开车了。”士兵靠在车窗上,也许那么多天来,第一次遇上对他微笑的原住民,因而心情也不错吧。“也许吧,不过我得去看我的妻儿了,有兴趣去我的家吗?我妻子会为你们做好吃的。一起去吧,最后一趟生意,不收你们的钱。”“我们有任务在身,去不了了,代我向你的妻儿问好吧,”士兵显然有些兴奋,他也许认为,这里的人民,还是有不少欢迎他们的,“对了,南方都是战场,你要到哪里去见你的妻儿呢?”他依旧微笑着,拿起了那个破碎的相框,在照片上吻了一下,然后转过头来,看着那个依旧得意忘形的士兵,还有他身边其他拿着枪的外国人。一字一句地说道:“天堂。”他最后能看到的,是那个士兵因惊骇和恐惧而扭曲的表情,还有从指间滑落的烟头。然后,他按下了按钮。14这篇小说的第三段是什么描写?有什么作用?(3分)_答案:场景描写(社会环境描写),交代故事发生的背景,并且为故事的发展作铺垫。(场景描写1分,作用2分)15这篇小说的题目是“最后一趟生意”,这“最后一趟生意”是什么生意?(3分)_答案:让占领者血债血还,为自己的孩子和妻子报仇。16本文对“他”和外国士兵的对话看似平静无波,但这背后却有作者的一双眼睛和一颗心,请问,这体现了作者怎样的一颗心?(3分)_答案:表明了作者对战争给无辜人带来的伤害的同情,也表达了对战争的谴责和厌恶以及对和平的祈求。(3分,一个要点一分)17小小说最讲究悬念的设置,请你就本文设置的悬念加以分析。(5分)_答案:悬念的设置:战火中做什么生意;那一颗在家门口爆炸的导弹,带来的具体伤害是什么;相框是怎么破碎的;出租车司机为什么邀请占领军人到他们家。(悬念设置3分)原来是占领军的导弹夺去了他亲爱的妻子和三个可爱孩子的生命,他要让占领者血债血还。(理由2分)三、古诗文阅读题(共23分)(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821题。(15分)范增论 苏轼汉用陈平计,间疏楚君臣。项羽疑范增与汉有私,稍夺其权。增大怒,曰:“天下事大定矣,君王自为之。愿赐骸骨归卒伍!”归未至彭城,疽发背死。苏子曰:“增之去,善矣!不去,羽必杀增。独恨其不蚤耳!”然则当以何事去?增劝羽杀沛公,羽不听,终以此失天下,当以是去耶?曰:“否。增之欲杀沛公,人臣之分也;羽之不杀,犹有君人之度也。增曷为以此去哉?易曰:知几其神乎?诗曰:相彼雨雪,先集维霰。增之去,当于羽杀卿子冠军时也。”陈涉之得民也,以项燕、扶苏。项氏之兴也,以立楚怀王孙心;而诸侯叛之也,以弑义帝。且义帝之立,增为谋主矣;义帝之存亡,岂独为楚之盛衰,亦增之所与同祸福也。未有义帝亡,而增独能久存者也。羽之杀卿子冠军也,是弑义帝之兆也;其弑义帝,则疑增之本也,岂必待陈平哉?物必先腐也,而后虫生之;人必先疑也,而后谗入之。陈平虽智,安能间无疑之主哉?吾尝论义帝,天下之贤主也。独遣沛公入关,而不遣项羽;识卿子冠军于稠人之中,而擢以为上将,不贤而能如是乎?羽既矫杀卿子冠军,义帝必不能堪;非羽弑帝,则帝杀羽,不待智者而后知也。增始劝项梁立义帝,诸侯以此服从。中道而弑之,非增之意也。夫岂独非其意,将必力争而不听也。不用其言,而杀其所立,羽之疑增必自此始矣。方羽杀卿子冠军,增与羽比肩而事义帝,君臣之分未定也。为增计者,力能诛羽则诛之,不能则去之,岂不毅然大丈夫也哉?增年七十,合则留,不合即去;不以此明去就之分,而欲依羽以成功名,陋矣!虽然,增,高帝之所畏也。增不去,项羽不亡。呜呼,增亦人杰也哉!(选自苏轼文集)18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项羽疑范增与汉有私私:暗中勾结B稍夺其权 稍:稍微C独恨其不蚤耳 恨:遗憾D义帝必不能堪 堪:经得起,忍受答案:B19下列各组句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3分)A然则当以何事去/则思知足以自戒B羽既矫杀卿子冠军/始皇既没,余威震于殊俗C羽之疑增必自此始矣/师道之不传也久矣D增与羽比肩而事义帝/泉涓涓而始流答案:A2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史书记载刘邦采用陈平的离间之计,使项羽对范增产生了疑忌之心,削弱了范增的兵权。但苏轼认为,项羽对范增的疑忌在受到离间前就已经存在。B苏轼认为义帝熊心也是一位贤明的君主,这从他专派刘邦入关、识别提拔卿子冠军等事情上可以看出。因此从项羽杀卿子冠军,就可以预见他必将杀义帝。C苏轼认为,项氏的兴起,是因为立楚怀王孙熊心为义帝,但诸侯的背叛也由此而起,所以项羽不得不杀了义帝。D苏轼既批评了范增未能及时离开项羽反而想依靠项羽来成就功名的浅陋,也肯定了他在项氏霸业中举足轻重的地位,承认他确实是人中豪杰。答案:C21把上面文言文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每小题3分)(1)不用其言,而杀其所立,羽之疑增必自此始矣。译文:_(2)为增计者,力能诛羽则诛之,不能则去之,岂不毅然大丈夫也哉?译文:_答案:(1)不采纳他的意见,却杀掉他所拥立的人,项羽怀疑范增,一定是从这个时候就开始了。(2)为范增设想,如果当时有力量杀项羽,就杀掉,不能就离开他,难道不是坚毅的大丈夫吗?(二)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完成第22题。(8分)寒食 孟云卿二月江南花满枝,他乡寒食远堪悲。 贫居往往无烟火,不独明朝为子推。寒食寄京师诸弟 韦应物雨中禁火空斋冷,江上流莺独坐听。 把酒看花想诸弟,杜陵寒食草青青。【注】寒食:节令名,在清明前一天(一说前两天)。相传起于晋文公悼念介子推,以介子推抱木焚死,就定于这天禁火寒食。杜陵:位于西安南郊杜陵塬上,内有宣帝陵、王皇后陵及其他陪葬陵墓。22(1)寒食前两句在景与情的关系处理上有何独到之处?请作简要赏析。(4分)_(2)两首诗所写内容都与“寒食”相关,但表达的情感却不尽相同,请概述两首诗各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4分)_答案:(1)孟诗的前两句借江南二月繁花竞丽的美好景象,抒发了诗人在他乡过寒食节的极度悲伤的感情。(2分)这两句诗一写繁华,一写悲苦,用的是“以乐景写哀情”的反衬手法。(2分)(2)孟诗表达了诗人佳节思亲的伤感和同情民间疾苦的情怀。(2分)韦诗抒发了诗人离家在外的孤独之感和思念故乡、亲人的一往情深。(2分)(意思对即可,酌情给分)四、文学常识题(8分)23根据提示填空。(每小题2分)(1)清兵卫与葫芦的作者是_(国家)的_(姓名),他是_派的代表作家,他在文学史上地位很高,甚至被誉为“_”。他的长篇小说代表作是_。(2)伯尔,是_(国家)小说家,他的作品主要取材于_(事件),我们曾经读过他的作品_,这次选入课本的是他的另一篇小说_。(3)牲畜林的作者_(姓名)是_(国家)当代最具世界影响的作家之一。他擅长用_的方式来写小说。除了写小说,他还像德国的格林兄弟一样,收集、编写_。他用两年的辛勤劳动,编写了一部可以和安徒生、格林兄弟媲美的_。(4)半张纸的作者是_(国家)的_(姓名)。答案:(1)日本志贺直哉白桦小说之神暗夜行路(2)德国第二次世界大战流浪人,你若到斯巴在桥边(3)卡尔维诺意大利童话民间故事意大利童话(4)瑞典斯特林堡五、作文(60分)24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抚今追昔,感慨万千:酸、甜、苦、辣。盘点岁月,感受不同:喜、怒、哀、乐。回眸我们走过的历程,多味杂陈,喜忧相伴。请以“滋味”为标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要求:立意自定;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