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考试重点内容

上传人:gbs****77 文档编号:13012218 上传时间:2020-06-04 格式:DOCX 页数:34 大小:82.4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马克思考试重点内容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马克思考试重点内容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马克思考试重点内容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马克思考试重点内容: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基本方法;马克思主义的哲学世界观和方法论(第一、二、三章是重点,老师说占75%-80%分数);题型:单选题(20*1); 多选题(10*2) ;判断题 (10*1); 简答题(4*5);材料分析题(1*15)论述题(1*15)考试形式:闭卷一、绪论1.马克思主义的含义;(P2-2、3);马克思主义是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为他们的后继者所发展的,以反对资本主义、建设社会主义和实现共产主义为目标的科学理论体系,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从狭义上说,指马克思、恩格斯的基本观点、基本理论和学说的体系。从广义上说,马克思主义不仅指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观点、基本理论和学说的体系,也包括继承者对它的发展,即在实践中不断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内容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三个基本组成部分。2.马克思主义基本立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 P3-4)基本立场,是马克思主义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根本立足点和出发点。就是始终站在人民大众的立场上,一切为了人民,一切相信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全心全意为人民谋利益。基本观点,是关于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规律的科学认识,是对人类思想成果和社会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基本方法,是建立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方法论基础上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3.马克思主义的本质以及特征;( P14-4;P15-1)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质特征是实践的、科学的、革命的学说。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科学性和革命性都源自于它的实践性,同时它又要接受实践的检验,是真正科学的理论。(书本找不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科学性和革命性,实践性和阶级性 。4.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是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P15-2、3)(1)马克思主义具有科学性,表现在:坚持世界的物质性和真理的客观性,力求按照世界的本来面目如实地认识世界;力求全面地认识客观事物,并透过现象而深刻地揭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自觉接受实践的检验,并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书本)(2)马克思主义具有革命性,表现在:坚持唯物辩证法,具有彻底的批判精神,它具有鲜明的政治立场,毫不隐讳自己的阶级本质,公开申明是为无产阶级和人民大众服务的,坚持了无产阶级解放和人类解放的有机统一。(书本)(3)马克思主义既具有严格的科学性,也具有高度的革命性,是科学性与革命性的高度统一,在马克思主义的哲学基础,政治立场、理论品质和社会理想上得到了集中的体现,也指明了人类社会发展的总体趋势,是无产阶级争取解放的伟大旗帜。(网上答案)第一章1.哲学及其基本问题及其内容; (P29-2)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哲学基本问题有两方面的内容:意识和物质、思维和存在,究竟谁是世界的本原,即物质和精神何者是第一性、何者是第二性的问题;思维能否认识或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2.马克思主义物质定义及其现代意义;(P31-1; P32-1)物质定义;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列宁现代意义;第一:坚持了物质的客观实在性原则,坚持了唯物主义一元论,同唯心主义一元论和二元论划清了界限。第二:坚持了能动的反映论和可知论,有力的批判了不可知论。第三:体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第四:体现了唯物主义自然观与唯物主义历史论的统一,为彻底的唯物主义奠定了理论基础。3.意识的本质及特点;(P31-2)从意识的本质看,意识是物质世界的主观映像,是客观内容和主观形式的统一。意识是物质的产物,但又不是物质本身,意识是特殊的物质人脑的机能和属性,意识在内容上是客观的,在形式上是主观的。4.运动与静止;(P33-1、2)运动是标志一切事物和现象变化及其过程的哲学范畴。静止是物质在一定条件下的稳定状态,包括空间的相对位置和事物的根本性质暂时未变这两种运动的特殊状态。关系: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和根本属性;运动的绝对性体现了物质运动的变动性、无条件性,静止的相对性体现了物质运动的稳定性、有条件性。运动和静止相互依赖、相互渗透、相互包含,“动中有静,静中有动”。5.人类社会的物质性;(P34-2、3、4、5)一、人类社会依赖于自然界,是整个物质世界的组成部分。二、人们谋取物质生活资料的实践活动虽然有意识作向导,但仍然是以物质力量改造物质力量的活动,仍然是物质性活动三、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集中体现着人类社会的物质性。6.实践的含义、类型、特点; ( P35-4; P36-2 ;P35-5 )含义:实践是人类能动地改造世界的客观物质性活动。类型:物质生存实践、社会政治实践、科学文化实践。特点:物质性、直接现实性、自觉能动性、社会历史性。7.实践是人的存在方式;(P36-倒1、P37-1)实践是人的存在方式,人类的产生、生存和活动,是以实践为基本方式和标志的。一、实践是人所独有的活动 二、实践集中体现了人的本质的社会性。三、实践对物质世界的改造是对象性的活动。8.社会生活本质上是实践的;(P37-3;P38-4)一是实践是使物质世界分化为自然界于人类社会的历史前提,又是使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统一起来的现实基础二是实践是人类社会的基础,一切社会现象只有在社会实践中才能找到最后的根源,才能得到最终的科学说明。实践有三种基本形式,即物质生产实践、社会政治关系的实践和科学文化实践。9.联系与发展;(P44-2、3;P45-4;P46-1、2、3)联系:指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和事物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的关系。事物的相互联系包含事物的相互作用,而相互作用必然导致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变化的趋势是发展。发展是前进的上升的运动,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事物的发展是一个过程,人类社会的发展也是一个过程。联系和发展是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联系和发展具有客观性、普遍性和多样性。10.对立统一规律是事物发展的根本规律; (P47-2、3)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体系的实质和核心。其一,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和永恒发展的内在动力。其二,对立统一规律是贯穿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以及唯物辩证法基本范畴的中心线索,也是理解这些规律和范畴的钥匙。其三,对立统一规律提供了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矛盾分析法。11.同一性与斗争性;(P48-2、3)矛盾的两种属性:矛盾的同一性:是指矛盾者双方相互依存、相互贯通的性质和趋势。矛盾的斗争性:是矛盾者的对立面之间相互排斥、相互分离的性质和趋势。矛盾同一性与斗争性之间是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第一,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之间是相互联结、相辅相成的。一方面,同一性依赖于斗争性,同一是包含着差别、对立的同一,没有斗争性就没有同一性;另一方面,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斗争是是同一中的斗争,没有同一性,斗争性也不能成立。第二,在事物的矛盾中,同一性与斗争性之间是相对与绝对的关系。斗争性是绝对的、无条件的,同一性是相对的、有条件的。有条件的同一性和无条件的斗争性相结合,构成事物的矛盾运动,推动着事物发展。12.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含义及关系;(P49-3、4;P50-2)矛盾的普遍性: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存在于一切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旧的矛盾解决了,新的矛盾又产生,事物始终在矛盾中运动。矛盾的特殊性:一是不同事物的矛盾各有其特点;二是同一事物的矛盾在不同发展过程和发展阶段各有不同特点;三是构成事物的诸多矛盾以及每一矛盾的不同方向各有不同的性质、地位和作用。(书本含义)矛盾的普遍性与矛盾的特殊性是辩证统一的关系:(书本和网上的结合)(1)矛盾的特殊性与普遍性是相互区别的,有着各自的内容。矛盾的普遍性指矛盾无所不在,无时不有,是事物的共性,它是无条件的、绝对的。矛盾的特殊性指矛盾着的事物及其各个方面都有其特点,是事物的个性,它是有条件的、暂时的,因而是相对的。 (2)矛盾的特殊性和普遍性是相互联结的。任何现实的事物都是特殊性和普遍性、个性和共性的有机统一。一方面,普遍性离不开特殊性;普遍性即寓于特殊性之中,没有特殊性也就没有普遍性;另一方面,特殊性也必然与普遍性相联系而存在,只有特殊性、个性而没有普遍性、共性的事物也是不存在的。 (3)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区别是相对的,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由于事物的范围极其广大和发展的无限性,在一定条件下为普遍性的东西,在另一特定情况下则变为特殊性,反之亦然。另:矛盾的共性和个性、绝对和相对的道理,是关于事物矛盾问题的精髓。(书本)13.矛盾分析法; 矛盾分析法是指运用对立统一规律,观察、分析各种事物的矛盾的运动,并根据这种分析,指出解决矛盾的方法。(网上)在唯物辩证法的方法论体系中,矛盾分析法居于核心地位,是根本的认识方法。矛盾分析法的重要作用,是由对立统一规律在辩证法中的地位决定的。(书本P56-4)14.质量互变原理、否定之否定规律及其方法论意义;(P51-2、4;P51-3、4)质量互变原理:质是一事物成为它自身并区别于他事物的规定性。 量是事物的规模、程度、速度等可以用数量关系表示的规定性。度是保持事物质的稳定性的数量界限,即事物的范围、幅度和限度。要掌握适度原则。 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量变和质变是相互渗透的。量变和质变是相互依存、相互贯通的,质量互变规律体现了事物发展的渐进行和飞跃性的统一。否定之否定规律及其方法论意义:规律:前进性体现在:每一次否定都是质变,都把事物推到新阶段;每一周期都是开放的,不存在不被否定的终点。曲折性体现在回复性上,其中有暂时的停顿或倒退,但是经过曲折终将为事物的发展开辟道路。这表明事物的发展不是直线式前进的而是螺旋式上升的。意义:否定之否定规律的原理对于人们正确认识事物发展的曲折性和前进性,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对待一切事物都要采取科学分析的态度,反对肯定一切和否定一切的形而上学否定观。15.辩证思维的基本方法以及与现代科学思维方法的关系;(P57-2;P60-1)辩证思维方法是现代科学思维方法的基础和原则,现代科学思维方法是辩证思维方法的深化和展开,二者的结合体现了人类思维方法在哲学与具体科学中的发展。辩证思维方法与现代科学思维方法有着理论是的共同性,两者相互联系、相互补充。16.规律的特点;(P40-2、3、4、5)规律是事物的本质的联系。规律是事物的必然联系。规律是事物的稳定联系。规律是客观的,客观性是规律的根本特点。17.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的辩证关系及其方法论应用;(P42-2、3、4)首先,尊重客观规律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其次,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正确发挥主观能动作用应当注意几点,第一,从实际出发,努力认识和把握事物的发展规律;第二,实践是发挥人的主观能动作用的基本途径;第三,主观能动性的发挥,还依赖于一定物质条件和物质手段。 第二章1.主体与客体;(P64-3、4)主体是指具有思维能力、从事社会实践和认识的人。客体是指实践和认识活动所指向的对象。认识的主体和客体的关系不仅仅是认识和被认识的关系,而且是改造与被改造的关系;主体反映客体的过程,也是主体改造客体的过程。主体在实践活动中,不断地打破客体的限制,超越现实客体,发展自己的能力和需求,同时也使客体得到进一步改造、发展和完善。2.实践和认识的关系;(P65-2、3、4;P66-2、3、4)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对认识具有决定作用。实践产生了认识的需要。实践为认识提供了可能。实践使认识得以产生和发展。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总之,人的认识是从实践产生,为实践服务,随实践发展,并受实践检验的。3.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本质及特点;(P67-2;P68-2)本质:认识是主体在实践基础上对客体的能动反映;认识和实践统一,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本质规定。特点:首先,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把实践的观点引入了认识论,科学地规定了认识的主体和客体及其相互关系。其次,辩证唯物主把辩证法应用于反映论,应用于考察认识的发展过程,科学地揭示了认识过程中多方面的辩证关系。4.辩证唯物主义在认识论与唯心主义认识论、旧唯物主义认识论的不同回答;(P67-4、6)唯物主义坚持反映论的立场,认为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反映。唯心主义认为认识是先于物质,先于实践经验。旧唯物主义的认识论即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认识论,把人的认识看出是消极地、被动得反映和接受外界对象。5.认识运动的基本规律;(P72-1)从实践到认识,在从认识到实践,如此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循环往复以至无穷,一步步地深化和提高,这就是认识发展的总过程。6.真理的检验标准;(p78-4、5;P79-1)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实践之所以能够作为真理的检验标准,这是由真理的本性和实践的特点决定的。首先,从真理的本性看,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的正确反映,它的本性在于主观和客观相符合。其次,从实践的特点看,实践是人们改造世界的客观的物质性活动,具有直接现实性的特点。7.真理的绝对性和真理的相对性;(P74-5;P75-1、2、3、4;P76-2)真理的绝对性即具有绝对性的真理,是指真理的无条件性、无限性。含义包括两个方面:首先,任何真理都必然包含着同客观对象相符合的客观内容,都同缪误有原则的界限,都不能被推翻。其次人类认识按其本质来说,能够正确认识无限发展着的物质世界,认识每前进一步,都是对无限发展着的物质世界的接近,这一点也是绝对的、无条件的。真理的相对性即具有相对性的真理,是指真理的有条件性、有限性。含义包括两个方面:首先,真理所反映的对象时有条件的,有限的。其次,真理反映客观对象的正确程度也是有条件的、有限的。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是辩证统一的关系:第一,具有绝对性的真理和具有相对性的真理是相互渗透和相互包含的。第二,具有相对性的真理向具有绝对性的真理转化。8.价值的含义及特点;(P81-2、3、4;P82-3、4)哲学上的“价值”是揭示外部客观世界对于满足人的需要的意义关系的范畴,是指具有特定属性的客体对于主体需要的意义。价值的特性:客观性、主体性、社会历史性和多维性。9.价值评价;(P82-4、5;P83-1、2)价值评价是一种关于价值现象的认识活动。具有三个特点:评价是以客观的价值关系为认识对象的。一般来说,评价结果与评价主体有直接联系,是依主体的特点而转移的。评价结果的正确与否依赖于相关的知识性认识。10.人类实践活动的基本原则;(问老师的) 人类实践活动的基本原则:价值原则和真理原则。第三章1.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P95-2)社会存在与社会的意识的关系问题,是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2.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含义及其辩证关系; (P96-2、4;P98-3)社会存在是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主要是指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和生产方式,也包括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社会意识是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是社会存在的反映。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是辩证统一的,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并反作用于社会存在。(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3.社会意识的独立性 ;(P99-2)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即在反映社会存在的同时,还有自己特有的发展形式和规律。主要表现: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发展的不完全同步性和不平衡性。社会意识内部各种形式之间存在相互影响并各自具有历史继承性。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地反作用。4.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规律; (P104-1;P105-2、3)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规律: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这种矛盾运动循环往复、不断推动社会生产发展,进而推动整个社会逐步走向高级阶段。意义:它是无产阶级政党制定路线、方针和政策的重要依据;科学地确立了生产力发展是“社会进步的最高标准”。5.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矛盾运动的规律;(P108-3、4;P109-2、5)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是辩证统一的。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这一规律的实践意义:它为无产阶级政党制定路线、方针、政策,为我国当前正在进行的政治体制改革提供了理论依据。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积极稳妥地推进上层建筑领域的改革和发展。6.社会形态更替过程中人们的主体选择性;(P112-1、2、3)社会发展的客观必然性造成了一定历史阶段社会发展的基本趋势,为人们的历史选择提供了基础、范围和可能性空间。社会形态更替的过程也是一个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相统一的过程。人们的历史选择性,归根结底是人民群众的选择性。7.社会发展的动力因素;(P114-1)社会基本矛盾的阶级斗争、社会革命、社会改革、科技革命等;8.社会基本矛盾;(P114-2标题)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即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9.阶级斗争;(P116-4)阶级斗争是社会基本矛盾在阶级社会中的表现,是阶级对立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10.社会革命;(P120-4)社会革命是阶级斗争的最高形式,是社会形态的质变。社会革命的实质是革命阶级推翻反动阶级的统治,用新的社会制度代替旧的社会制度,解放生产力。社会革命根源于社会基本矛盾的尖锐化。11.社会改革; (P122-2、3、4)社会改革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又一重要动力,是同一种社会形态发展过程中的量变,是统治阶级为了巩固和完善自己建立的社会制度而在社会各个领域采取的革新举措。改革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它是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社会基本矛盾,促进生产力发展、推动社会进步的有效途径和手段。社会发展离不开改革。12、科技革命;(P123-3;P124-2标题;P126-3加标题)科学技术作为先进生产力的重要标志,对于推动社会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科学技术革命是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强大杠杆。科学技术的社会作用具有两重性,即科学技术像一把双刃剑。13.唯物史观; 历史唯物主义是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的社会历史观和认识、改造社会的一般方法论。亦称唯物史观(网上)唯物史观包括以下几个内容: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社会基本矛盾运动;阶级斗争与改革;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网上与书本第三章标题的总结)唯物史观在考察历史创造者问题时坚持如下原则:首先,唯物史观立足于整体的社会历史过程来探究历史创造者问题。其次,唯物史观从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性入手来考察和说明历史创造者及其活动。最后,唯物史观从人于历史关系的不同层次上考察人们历史活动的作用及其性质。(129-倒1;P130)人民群众在创造历史过程中的决定作用:(P131)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人民群众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活动要受到一定社会历史条件的制约。14.群众路线和群众观点;(P133-3)群众观点:坚信人民群众自己解放自己的观点,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观点,一切向人民群众负责的观点,以及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的观点。群众路线: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是无产阶级政党的根本路线。第四章1.如何深化对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理解;(P153-3、4、5;P154-2)面对新的情况,必须深化对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认识,根据变化了的实践在继承的基础上有所创新,有所前进。 深化对创造价值的劳动的认识,对生产性劳动作出新的界定。 深化对科技人员、经营管理人员在社会生产和价值创造中所起作用的认识。 深化对价值创造和价值分配关系的认识。2.私有制基础上的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P150-4)私有制基础上的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是由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决定的。(这也是商品生产者具有两重性决定的,商品生产劳动既具有社会性质的社会劳动,又具有私人性质的私人劳动,其社会性质是由社会分工造成的;其私人性质是由产生资料私有制存在造成的。)3.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P170-4) 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是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与生产社会化之间的矛盾。4.剩余价值率与利润率的联系和区别;(P160-3;P169-5;)(以下全部都是网上的,书本找不到)两者的联系:(1)剩余价值率是剩余价值与可变资本的比率,利润率是剩余价值与全部预付资本的比率,是剩余价值率的转化形式。它们是同一个剩余价值量的两种不同计算方法得出的不同比率。(2)在预付资本量已定的条件下,利润率的大小与剩余价值量成正比,剩余价值量越大,利润率越高。而剩余价值量又是由剩余价值率决定的,因此,利润率的大小,首先取决于剩余价值率的高低,即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程度。两者的区别的简答:表现的经济关系不同。剩余价值率表示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程度,利润率表示预付总资本的增殖程度。二者在量上有差别。由于预付资本在量上大于可变资本,从而利润率总是小于剩余价值率。因此,利润率掩盖了资本主义剥削程度。剩余价值率清楚地表明剩余价值的真正来源是可变资本,而利润率却掩盖了剩余价值的真正来源,似乎剩余价值是由全部预付资本产生的。 (解释得详细点):其次,两者的区别主要表现在:(1)反映的社会关系不同。剩余价值率反映了工人剩余劳动时间与必要劳动时间的比率,无酬劳动与有酬劳动的比率。剩余价值率越高,工人的剩余劳动被资本家占有越多,受剥削程度越深;利润率是反映资本的自我增殖程度,一旦剩余价值率转化为利润率,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关系就表现为资本的自我增殖,使资本关系神秘化了。(2)两者的变化趋势不同。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资本家不断地采用新的方法,加强对工人的剥削,因此剩余价值率有不断上升的趋势,但是利润率会逐步趋于下降,这是部门间资本家竞争的必然结果。第五章1.垄断形成的原因、垄断的实质;(P185-3) 原因:当生产集中发展到相当高的程度,极少数企业就会联合起来,操纵和控制本部门的生产和销售,实行垄断,以获得高额利润。企业规模巨大,形成对竞争的限制,也会产生垄断。激烈的竞争各方带来的损失越来越严重,为了避免两败俱伤,企业之间会达成妥协,联合起来,实行垄断。所谓垄断,是指少数资本主义大企业,为了获得高额利润,通过相互协议或联合,对一个或几个部门商品的生产、销售和价格进行操纵和控制。(垄断的实质建议根据原因和它的含义自己总结,书本找不到,下面的应该是网上答案,而且问的是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实质,跟题目不一样,不过可以看一下来总结。)实质:私人垄断资本利用国家政权的力量维护垄断统治并保证获得稳定的高额垄断的利润,是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实质。2.金融资本与金融寡头;(P186-3;P187-1、2)金融资本是由工业垄断资本和银行垄断资本融合在一起的一种垄断资本。或者说:是银行垄断资本和工业垄断资本,通过金融联系、资本参与和人事参与,密切地融合在一起,产生了一种新型的垄断资本,即金融资本。金融寡头是指操纵国民经济命脉,并在实际上控制了整个国家的经济命脉和上层建筑,是垄断资本家集团。3.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形成的原因、主要形式;(P189-2;P190-2)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形成的原因:首先,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资本主义生产资料在更大范围内被支配,从而促进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产生。其次,经济波动和经济危机的深化,要求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产生。最后,缓和社会矛盾,协调利益关系,要求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产生。主要形式:国家所有并直接经营的企业,如国有企业。国家与私人共有、合营企业。国家通过多种形式参与私人资本的再生产过程。宏观调节和微观规制。4.垄断资本主义的特征和实质;(P195-1、2)列宁指出,资本主义发展到垄断资本主义进而发展到帝国主义,出现了五个特征:第一,垄断组织在经济生活中起决定作用。第二,在金融资本的基础上形成金融寡头统治。第三,资本输出有了特别重要的意义。第四,瓜分世界的资本家国际垄断同盟已经形成。第五,最大资本主义列强已经把世界上的领土分割完毕。(4分)这些特征集中体现了帝国主义的实质,即垄断资本凭借其垄断地位,获取高额垄断利润。两次世界大战都是帝国主义国家为获取垄断利润、争夺世界霸权和重新瓜分世界而引起的。5.当代资本主义出现的新变化与实质;(P200-P203小标题;P206-3、4)新变化:(1)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变化(2)劳资关系和分配关系的变化(3)社会阶层、阶级结构的变化(4)经济调节机制和经济危机形态的变化(5)政治制度的变化实质:首先,当代资本主义发生的变化从根本上说是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和资本主义经济规律作用的结果。其次,当代资本主义发生的变化是在资本主义制度基本框架内的变化,并不意味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根本性质发生了变化。6.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趋势;(P210-4) 从人类社会发展的长河看,资本主义终究要被社会主义所取代,这是历史发展的基本趋势。资本主义为社会主义所代替的历史必然性:资本主义的内在矛盾决定了资本主义必然被社会主义所代替。从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第六章1.马克思的“两大发现”?(P218-2)马克思的“两大发现”是唯物史观与剩余价值理论。2.社会主义社会的本质以及特征?(P232-3;P233-P234)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社会主义的特征: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创造高度发达的生产力和比资本主义更高的劳动生产率。建和完善生产资料公有制,逐步消灭剥削,消除两级分化,达到共同富裕。对个人消费品实行“各尽所能、按老分配”制度。在马克思主义政党领导下,建立并巩固工人阶级和劳动人民的政权,即无产阶级专政或人民民主专政,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3.经济文化相对落后国家建设社会主义的艰巨性和长期性;(P236-P238)生产力发展状况的制约;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发展状况的制约;国际环境的严峻挑战;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对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探索和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需要一个长期的艰苦的过程。4.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多样性;(P239-P241)(一)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多样性的原因各个国家的生产力发展状况和社会发展阶段决定了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具有不同的特点。历史文化传统的差异性是造成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多样性的重要条件。时代和实践的不断发展,是造成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多样性的现实原因。(二)努力探索适合本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探索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探索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必须以当时当地的历史条件为转移,坚持“走自己的路”。探索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必须充分吸收人类一切文明成果。第七章1.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P259-P264的小标题)物质财富极大丰富,消费资料按需分配。社会关系高度和谐,人们精神境界极大提高。每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人类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的飞跃。2.两个必然与两个绝不;(P270-4;P271-1)两个必然:“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是同样不可避免的。“这就是我们常说的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和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两个必然”(或“两个不可避免”)。两个绝不:无论哪一个社会形态,在他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是绝不会灭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在它的物质存在条件在旧社会的胎胞里成熟以前,是绝不会出现的。绪论 一、 单项选择题1马克思主义理论从狭义上说是( C )A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学说体系B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C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D关于资本主义转化为社会主义以及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2马克思主义理论从广义上说是( A )A不仅指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也包括继承者对它的发展B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学说体系C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D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3在19世纪三大工人运动中,集中反映工人政治要求的是( B )A法国里昂工人起义 B英国宪章运动C芝加哥工人起义 D德国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4马克思主义产生的阶级基础和实践基础( B )A资本主义的剥削和压迫 B无产阶级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历史舞台C工人罢工和起义 D工人运动得到了“农民的合唱”5马克思恩格斯进一步发展和完善了英国古典经济学理论是( C )A辩证法 B历史观 C劳动价值论 D剩余价值论6马克思把黑格尔的辩证法称为( A )A合理内核 B基本内核 C精髓 D核心7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成为东西方矛盾焦点和帝国主义政治体系最薄弱环节的国家是(D)A德国 B奥地利 C中国 D俄国8马克思主义生命力的根源在于( A )A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 B与时俱进 C科学性与阶级性的统一 D科学性9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是( D )A吐故纳新 B科学严谨 C博大精深 D与时俱进10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 A )A实现共产主义 B消灭阶级、消灭国家 C实现个人的绝对自由 D实现人权11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根本方法( C )A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的著作 B一切从实际出发C理论联系实际 D实事求是二、 多项选择题1作为一个完整的科学体系,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三个主要组成部分是(BCD )A马克思主义政治学 B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C科学社会主义 D马克思主义哲学2作为马克思主义产生阶级基础的19世纪三大工人起义是( BCD )A巴黎公社B1831年和1834法国里昂工人两次起义C1838年在英国爆发的延续十余年的宪章运动D1844年德国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3德国古典哲学的代表人物( ABC )A康德 B黑格尔 C费尔巴哈 D笛卡尔4空想社会主义的最杰出的代表是( ABC )A昂利圣西门 B沙尔傅立叶C罗伯特欧文 D托马斯莫尔5马克思恩格斯最重要的理论贡献是( CD )A辩证法 B劳动价值论C唯物史观 D剩余价值学说6马克思主义科学性与革命性可以概括为( ABCD )A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B致力于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C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是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理论品质D实现共产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7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必须要分清( ABCD )A哪些是必须长期坚持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B哪些是需要结合新的实际加以丰富发展的理论判断C哪些是必须破除的对马克思主义错误的、教条式的理解D哪些是必须澄清的附加在马克思主义名下的错误观点三、 辨析题1 有一种观点认为,阶级性与科学性是不相容的,凡是代表某个阶级利益和愿望的社会理论,就不可能是科学的。因为马克思主义具有阶级性,所以是不科学的。B2 马克思主义是19世纪的产物,现在是21世纪,时代变了,马克思主义已经“过时”B3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对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继承。B4 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在人类思想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A第一章 一、 单项选择题1. 划分唯物史观与唯心史观的根据是( C )A. 是否承认社会历史的规律性 B. 是否承认阶级斗争性C. 是否承认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D. 是否承认社会意识的能动作用2. 列宁对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范畴的定义是通过( A )A. 物质和意识的关系界定的 B. 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界定的C. 主体和客体的关系界定的 D. 一般和个别的关系界定的3. 马克思主义认为,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 C )A. 实践性 B. 运动性 C. 物质性 D. 客观性4. “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这一著名诗句包含的哲理是( D )A. 物质运动的客观性和时空的主观性的统一B. 物质运动无限性和有限性的统一C. 时空的无限性和有限性的统一D. 运动的绝对性和静止的相对性的统一5.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事物发展的规律是( C )A. 思维对事物本质的概括和反映 B. 用来整理感性材料的思维形式C. 事物内在的本质和稳定的联系 D. 事物联系和发展的基本环节6. 有一首描述在战争中缺了钉子的马掌会导致国家灭忙的童谣:“钉子缺,蹄铁卸,战马蹶;战马蹶,骑士绝;骑士绝,战事折;战事折,国家灭。”这首童谣包含的哲学原理是( A )A. 事物是普遍联系的 B. 事物是变化的C. 事物的现象是本质的表现 D. 事物的量变引起质变7. 中国古代哲学家公孙龙“白马非马”之说的错误在于割裂了( D )A. 内因和外因的关系 B. 矛盾统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C. 矛盾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关系 D.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8. 唯物辩证法的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 A )A. 方向和道路 B. 形式和状态 C. 结构和功能 D. 源泉和动力9. 对于同一事物,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反映,这说明( C )A. 意识是主体的自由创造 B. 意识不受客体影响C. 意识受主体状况的影响 D. 意识的内容是主观的10. 人工智能的出现对马克思主义哲学意识论的意义是( D )A. 否定了物质对意识的决定作用B. 改变了人类意识活动的规律性C. 肯定了人工智能可以代替意识的能动活动D. 丰富了物质和意识相互关系内容11. 辩证思维方法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过程是( D )A. 从实践到认识的过程 B. 从认识到实践的过程C. 思维生成现实具体的过程 D. 在思维中形成“多种规定的统一”的过程二、多项选择题1.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哲学意义是( BC )A. 意识是第一性的,物质是第二性的B. 物质是第一性的,意识是第二性的C. 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必须尊重客观规律D. 画饼不能充饥2. “物质两种存在形式离开了物质,当然都是无,都是只在我们头脑中存在的观念抽象”。这段话说明( AB )A. 时间和空间是客观的B. 时间和空间是物质的存在形式C. 时间和空间是绝对的,又是相对的D. 时间和空间离开物质只是形式3. 我国古代哲学家王夫之认为:“动静者,乃阴阳之动静也。”“皆本物之固然。”“静者静动,非不动也。”“静即含动,动不含静。”“动、静,皆动也。”这在哲学上表达了( BC )A. 运动和静止都是物质的固有属性B. 静止是运动的特殊状态,是缓慢不显著的运动C. 静止是相对的,运动是绝对的D. 运动是静止的总和4. 马克思说:“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这一命题的主要含义是( CD )A. 实践是社会历史的客体B. 实践是社会历史的主体C. 实践构成了社会生活的现实基础D. 实践是社会生活的本质内容5. 实践是人的生存方式,是指( ABC )A. 实践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B. 在实践中形成人的本质和一切社会关系C. 实践是人类特有的活动D. 实践是一切生命的存在形式6. 下列选项中,体现发展的实质的有( BCD )A. 因祸得福,祸福相依B. 无产阶级专政代替资产阶级专政C. 培育出新优质品种D. 原始社会的公有制经过私有制到社会主义的公有制7. 矛盾同一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表现为( ABD )A. 矛盾双方在相互依存中得到发展B. 矛盾双方相互吸取有利于自身发展的因素C. 调和矛盾双方的对立D. 规定事物发展的基本趋势8. 下列工作方法体现了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原理的是( ABC )A. “抓典型” B. “一般号召和个别指导相结合”C. “一切经过实验” D. “欲擒故纵”9. 下列思想体现了中国传统哲学矛盾观的是( ABCD )A. “一分为二” B. “和二为一”C. “万物莫不有对” D.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10. 下列格言中或成语中,体现质量互变规律的有( AD )A. 九层之台,起于垒土 B. 有无相生,前后相随C. 月晕而风,础润而雨 D. 千里之堤,毁于蚁穴11. “是就是,否就否,除此之外,都是鬼话”,这一观点的错误在于( ABC )A. 它对否定的理解是孤立的,片面的B. 它对肯定的理解是孤立的,片面的C. 它否定了肯定与否定的对立统一关系D. 它否定了事物发展的曲折性12. 割裂事物发展过程中的前进性和曲折性会导致( BD )A. 激变论 B. 直线论 C. 庸俗进化论 D. 循环论13. “脱离了整体的手是名义上的手”说明了( BD )A. 整体依赖于部分 B. 部分依赖于整体C. 整体是部分之和 D. 脱离了整体的部分就丧失了原有的性质和功能14. “如果偶然性不起任何作用的话,那么世界历史就会带有非常神秘的性质。”这一观点( CD )A. 夸大了偶然性的作用,是唯心主义非决定论B. 把偶然性和必然性的作用相混同,是相对主义的观点C. 既承认偶然性的作用,又承认必然性的作用,是辩证决定论的观点D. 说明事物发展是必然性和偶然性综合作用的结果三、辨析题1. 唯心主义否认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B2. 脱离物质的运动和脱离运动的物质都是不可想象的,因此,运动就是物质,物质就等同于运动。B3. “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A4. 运动和发展是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B5. 同一性和斗争性是矛盾的两种基本属性,它们都是无条件存在的,绝对的。B6. 掌握适度原则就是任何时候都不要超过事物的度。B第二章 一单项选择题1.马克思主义认为,从实践的活动机制看,实践是( A ) A .主体与客体通过中介相互作用的过程。 B .道德行为和政治活动C .科学实践 D. 生活、行为、现实、实事等感性活动2.实践的的客体是( D )A.绝对精神的对象化 B.客体物质世界C.人的意识的创造物 D.进入主体的意识和实践范围的客观事物3 .马克思主义认为,主客体之间的价值关系是指( D )A主体对客体的物质欲望和要求 B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C主体对客体的改造和变革的结果 D客体对于主体的有用性和效益性4 .“社会上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则这种需要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说明(C)A.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B .技术推动了科学的发展C.实践是认识的发展动力 D.科学实践是科学的目的5 .科学家尼葛庞蒂说:“预测未来的最好办法就是把它创造出来。”从认识和实践的关系看,这句话对我们的启示是( C )A.认识总是滞后于实践 B.实践和认识互为先导 C. 实践高于理论的认识,因为它不仅具有普遍性的品格,而且具有直接现实性的品格D. 实践与认识是合一的6.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区别是( C )A.感性认识是可靠的,理性认识是不可靠的B .感性认识来源于实践,理性认识来源于书本C. 感性认识是对现象的认识,理性认识是对本质的认识D.感性认识来源于直接经验,理性认识来源于间接经验。7 .对于哲学史上长期争论不休的唯理论和经验论两大派别的正确评价是( C )A. 唯理论是正确的,经验论是错误的 B.经验论是正确的,唯理论是错误的C. 唯理论和经验论各有片面的真理性 D. 唯理论和经验论都是完全错误8. “真理和谬误的对立,只是在非常有限的范围内才有意义”是( B )A .形而上学的观点 B. 唯物辩证法的观点C .诡辩论的观点 D. 相对主义的观点9. “此亦一是非,彼亦一是非”的命题,其含义是( D )A .强调真理的客观性 B.否认真理的客观性C.强调真理的客观标准 D.否认真理的客观标准10 . “听其言必责其用,观其行必求其功”这种观点( B )A .强调认识对实践的作用 B.强调实践对认识的检验作用 C. 认为认识可以脱离实践 D.认为实践可以脱离认识11. 列宁提出的:“从物到感觉和思想”与“从思想和感觉到物”是( A )A .唯物主义认识论和唯心主义认识论的对立 B .经验论和唯理论的对立C .反映论和先验论的对立 D .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对立12. 没有抽象的真理,真理总是具体的,这一命题强调( C )A .真理是感性的直观,不是理性的抽象B .真理的形式的客观的,形式是主观的C .同一对象真理性的认识只有一个D .真理是与人的具体利益相联系的13. 法国科学家路易巴斯德说:“在观察事物之际,机遇偏爱有准备的头脑。”这句强调(D)A .人们只有发挥主观能动性才能认识事物B .人们获得感性经验至关重要C .人们不仅要善于观察事物,而且要善于思考问题D .人们在认识事物要有理性的指导14. 马克思指出:“搬运夫和哲学家之间的原始差别要比家犬和猎犬之间的差别小得多,它们之间的鸿沟是分工掘成的。”这表明(C )A.人的聪明才智无先天区别.人的聪明才智的大小主要取决于主观努力的程度.人的聪明才智主要来源于后天实践D .人的聪明才智由人的社会政治地位决定的15. 真理的绝对性是指它的( B )A .具体性 B. 客观性 C. 终极性 D. 全面性16.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C)A.决定了社会发展趋势 B.决定着社会变革力量C.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D.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最终源泉二、多项选择题1.主体和客体相互作用的过程包括以下环节(ABC)A.确定实践目的和实践方案B.通过一定的实践手段把实践方案变成实际的实践活动C.通过反馈和调节,是实践目的,手段,和结果按一定方向运行D.通过改造主观世界而支配客观世界的运行2.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与唯心主义认识论的区别在于是否承认(BD)A.世界的可知性B.客观事物是认识的对象C.认识发展的辨证统一D.社会实践是认识的基础3.实践在认识中的决定作用表现在( ABCD)A.实践提出了认识的课题B.实践创造出必要的物质条件和手段,使认识成为可能C.实践是认识的唯一标准D.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4.辩证唯物主义认为,认识是(ABCD)A.主体对各种认识要素的建构 B.主体对客体的能动的反映C.主体对客体信息的选择 D.主体对客体信息的加工5. “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的力量只能用物质的力量来摧毁,理论一经群众掌握,也会变成物质力量。”这一论断的哲学思想是( ABD )A .理论对实践具有指导作用 B. 理论不能代替实践C.理论本身就是物质力量。 D. 理论的作用可以通过实践表现出来6. “感觉到了的东西我们不能立刻理解它,只有理解了的东西,才能更深刻地感觉它”,这一观点说明( BCD )A .感性认识对于认识事物的本质没有任何帮助B .感性认识具有局限性,有待于上升为理性认识C .感性认识上认识的初级阶段,理性认识上认识的高级阶段D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相互依存和渗透的7. “按图索骥”的错误在于( ACD )A .理论脱离实际 B .经验论 C .教条主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