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下学期语文第一次学业调研考试试卷

上传人:xiao****017 文档编号:13011920 上传时间:2020-06-04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51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九年级下学期语文第一次学业调研考试试卷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人教版九年级下学期语文第一次学业调研考试试卷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人教版九年级下学期语文第一次学业调研考试试卷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九年级下学期语文第一次学业调研考试试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考试须知: 1、请首先按要求在本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等信息。 2、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指定区域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一、 选择题 (共1题;共2分)1. (2分) (2018九上杭州期中) 下列文学常识、文化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 湖心亭看雪选自明末清初文学家张岱的陶庵梦忆,张岱在文中用清新淡雅的笔墨描绘出了西湖雪后奇景。B . 雨果是法国积极的浪漫主义文学的代表作家,代表作有悲惨世界巴黎圣母院等。C . “射者中,弈者胜。”其中的“射”,指射箭,与“六艺”中的“射”含义相同。D . 更,古代夜间的计时单位,一夜分为五更,每更约两小时。湖心亭看雪中的“更定”指初更以后,晚上八时左右。二、 综合性学习 (共2题;共16分)2. (1分) (2019乐至模拟)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我曾经三次到周庄,两次是在春天,一次是在冬天每一次都乘船游镇,然而每一次留下的印象都不一样。第一次到周庄,正是仲春,那一天下着小雨,古镇被飘动的雨雾笼罩着,石桥和屋脊都隐约出没在飘忽的雨雾中,那天打着伞坐船游览,看到的是一幅画在宣纸上的水墨画。第二次到周庄是冬天,刚刚下过一夜小雪,积雪还没有来得及将古镇覆盖,阳光已经穿破云层抚摸大地。在耀眼的阳光下,古镇上到处可以看到斑斑积雪,在路边,在屋j,在树梢,在河边的石阶上,一摊摊积雪反射着阳光,一片晶莹 , 令人目xun。古老的砖石和清新的白雪参差交织,黑白分明,像是一幅色彩对比强烈的版画。在阳光下,积雪正在融化,到处可以听见滴水和流水的声音,小街的屋yn下在滴水,石拱桥的栏杆和桥洞在淌水,小河的石河沿上,往下流淌的雪水仿佛正从石缝中渗出来。细细d听,水声重重叠叠,如诉如泣,仿佛神秘幽远的江南丝竹,裹着万般柔情,从地下袅袅回旋上升。 这样的声音,用人类的乐器永远也无法模仿。(1) 给文中划线字注音。 _晶莹参差渗出来(2) 给文中拼音写出汉字。 jxunynd屋_令人目_屋_听(3) 仿照划线句子,写一个句子。 3. (15分) 读下面一则消息,完成相关问题。新华社6月1日电 国家林业局宣传办主任、新闻发言人曹清尧1日在国台办例行记者会上说,向台湾同胞赠送大熊猫的相关工作已经开始。这对大熊猫一旦确定后,我们将公开为大熊猫征名,按照以往习惯,大熊猫将采取双名制,即乳名和大名,均为两个汉字,在大陆征集乳名,在台湾征集大名。根据提供的消息提取主要信息(不超过10个字)。三、 句子默写 (共1题;共4分)4. (4分) (2017九上平顶山期中) 古诗文默写 (1) _,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李清照醉花阴) (2) 诸葛亮在出师表中陈述临危受命的千古名句是:_,_。 (3)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这是李绅对贫苦百姓田间除草的描写;“_,_”,这是白居易对贫苦百姓割麦的描写(用观刈麦中的名句填写),他们都对劳动人民充满了同情。 (4) “挽弓引弦”在诗人心中有着强烈的情结,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中“会挽雕弓如满月,_,_”喷薄着杀敌卫国的雄心壮志。 (5) 王维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突出边塞的壮美,范仲淹渔家傲秋思中用相关的景物却描写边塞的悲凉是:千嶂里,_。 (6) 酒困路长惟欲睡,_。(苏轼浣溪沙) 四、 文言文阅读 (共2题;共22分)5. (4分) 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 傅说举于版筑之间_或生而知之,或学而知之(中庸)_邹忌修八尺有余_三顾臣于草庐之中_河曲智臾亡以应_陶后鲜有闻_6. (18分) (2017九下高台期中) 阅读甲乙两则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甲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陶渊明桃花源记乙世传桃源事,多过其实。考渊明所记,止言先世避秦乱来此,则渔人所见,似是其子孙,非秦人不死者也。又云杀鸡作食,岂有仙而杀者乎?旧说南阳有菊水,水甘而芳,居民三十余家,饮其水皆寿 , 或至百二三十岁。近岁道稍通,渐能致五味 , 而寿益衰,桃源盖此比也欤。使武陵太守得至焉,则已化为争夺之场久矣。常意天地间若此者甚众,不独桃源。苏轼和桃源诗序注释:多过其实:很多都夸大其词。寿:长寿。五味:这里指日常的调味品。(1) 解释下列划线词在句中的意思。无论魏晋_ 便扶向路_止言先世避秦乱来此_ 或至百二三十岁_(2) 找出与甲文“具答之”中“之”字用法相同的一项( )A . 辍耕之垄上B . 无丝竹之乱耳C . 奉命于危难之间D . 属予作文以记之(3) 翻译下列句子。不足为外人道也。又云杀鸡作食,岂有仙而杀者乎?(4) 通读甲乙两文,完成小题。甲、乙两文写再寻“桃花源”,各有怎样的结果?请用原文的语句回答。对于陶渊明的桃花源记,苏轼认为“世传桃源事,多过其实”,你对桃花源记有何看法?请简要说说。五、 名著阅读 (共1题;共11分)7. (11分) (2016台州) 名著阅读。(1)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括号里的提示填空。经典名著不乏奇人,他们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施耐庵(_)(填作品名)中花荣射箭技术令人赞叹,罗曼罗兰名人传中_(填人名)雕刻艺术举世闻名,冯骥才(俗世奇人)中苏七块_(填人物本领)堪称绝活。(2) 人,常常在行走中获得人生的意义,小王子离开了自己的星球,简爱曾离开桑菲尔德庄园。请你选择“小王子”或“简爱”,写出他(她)离开的原因及行走对其人生的意义。我选择_,_六、 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17分)8. (17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小题。笔墨童年余秋雨在山水萧瑟、岁月荒寒的家乡,我度过了非常美丽的童年。千般美丽中,有一半,竞与笔墨有关。那个冬天太冷了,河结了冰,湖结了冰,连家里的水缸也结了冰。就在这样的日子,小学要进行期末考试了。破旧的教室里,每个孩子都在用心磨墨。磨得快的,已经把毛笔在砚石上舔来舔去,准备答卷了。那年月,铅笔、钢笔都还没有传到这个僻远的山村。磨墨要水,教室门口有一个小水桶,孩子们平日上课时要天天取用。但今天,那水桶也结了冰,刚刚还是用半块碎砖砸开了冰,才抖抖索索舀到砚台上的。孩子们都在担心,考试到一半,如果砚台结冰了,怎么办?这时,一位乐呵呵的男老师走进了教室。他从棉衣襟下取出一瓶白酒,给每个孩子的砚台上都倒几滴,说:“这就不会结冰了,放心写吧!”于是,教室里酒香阵阵,答卷上也酒香阵阵。我们的毛笔字,从一开始就有了李白余韵。其实岂止是李白。长大后才知道,就在我们小学的西面,比李白早四百年,一群人已经在蘸酒写字了,领头那个人叫王羲之,写出的答卷叫“兰亭集序”。我上小学时只有四岁,自然成了老师们的重点保护对象。上课时都用毛笔记录,我太小了,弄得两手都是墨,又沾到了脸上。因此,每次下课,老师就会快速抱起我,冲到校门口的小,河边,把我的脸和手都洗干净,然后,再快速抱着我回到座位,让下一节课的老师看着舒服一点。但是,下一节课的老师又会重复做这样的事。于是,那些奔跑的脚步,那些抱持的手臂,那些清亮的河水,加在一起,成了我最隆重的书法入门课。如果我写不好毛笔字,天理不容。后来,学校里有了一个图书馆。由于书很少,老师规定,用一页小楷,借一本书。不久又加码,提高为两页小楷借一本书。就在那时,我初次听到老师把毛笔字说成“书法”,因此立即产生误会,以为“书法”就是“借书的方法”。这个误会倒是不错。学校外面,识字的人很少。但毕竟是王阳明、黄宗羲的家乡,民间有一个规矩,路上见到一片写过字的纸,哪怕只是小小一角,哪怕已经污损,也万不可踩踏。过路的农夫见了,都必须弯下腰去,恭恭敬敬捡起来,用手掌捧着,向吴山庙走去。庙门边上,有一个石炉,上刻四个字:“敬惜字纸。”石炉里还有余烬,把字纸放下去,有时有一朵小火,有时没有火,只见字纸慢慢焦黄,熔入灰烬。我听说,连土匪下山,见到路上字纸,也这样做。家乡近海,有不少渔民。哪一季节,如果发心要到远海打鱼,船主一定会步行几里地,找到一个读书人,用一篮鸡蛋、一捆鱼干,换得一叠字纸。他们相信,天下最重的,是这些黑森森的毛笔字。只有把一叠字纸压在船舱中间底部,才敢破浪远航。那些在路上捡字纸的农夫,以及把字纸压在船舱的渔民,都不识字。不识字的人尊重文字,就像我们崇拜从未谋面的神明,是为世间之礼、天地之敬。这是我的起点。(节选自中国文脉)(1) 阅读全文,用简洁的语言将文章所写的主要事件补充完整。_老师抱我洗去墨迹。_乡人敬惜字纸。(2) 结合语境,根据提示,品析下列语句的表达效果。于是,那些奔跑的脚步,那些抱持的手臂,那些清亮的河水,加在一起,成了我最隆重的书法人门课。(提示: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过路的农夫见了,都必须弯下腰去,恭恭敬敬捡起来,用手掌捧着,向吴山庙走去。(提示:从词语运用的角度)(3) 文中“那些在路上捡字纸的农夫,以及把字纸压在船舱的渔民,都不识字”独立成段,有什么作用?(4) 读了本文,联系作者的成就,谈谈对文章结尾“这是我的起点”这句话的理解。(5) 作者说“如果我写不好毛笔字,天理不容”。请把“汉字是中华民族文化的根基,写好汉字是每个中国人的神圣使命”这句话认真抄写在下面。七、 材料作文 (共1题;共5分)9. (5分) (2017八下灯塔期中) 作文:请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或感受,以“母爱”为话题,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不限文体。(诗歌除外)第 11 页 共 11 页参考答案一、 选择题 (共1题;共2分)1-1、二、 综合性学习 (共2题;共16分)2-1、2-2、2-3、3-1、三、 句子默写 (共1题;共4分)4-1、4-2、4-3、4-4、4-5、4-6、四、 文言文阅读 (共2题;共22分)5-1、6-1、6-2、6-3、6-4、五、 名著阅读 (共1题;共11分)7-1、7-2、六、 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17分)8-1、8-2、8-3、8-4、8-5、七、 材料作文 (共1题;共5分)9-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