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专题9 改革开放新时期的社会沧桑巨变专题过关检测1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13011899 上传时间:2020-06-04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4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专题9 改革开放新时期的社会沧桑巨变专题过关检测1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专题9 改革开放新时期的社会沧桑巨变专题过关检测1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专题9 改革开放新时期的社会沧桑巨变专题过关检测1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专题过关检测(九)(建议用时:40分钟)一、选择题1(2016西安华清中学高三摸底)1978年春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全国人民在新时期的总任务是:坚持无产阶级专政下的继续革命”,同时把原宪法条文“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最高国家权力机关”修订为“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这次修宪()A彻底否定了“文化大革命”B表明宪政建设在曲折中前进C实现了政治路线的拨乱反正D正式确立了依法治国的方略解析:选B。本题考查新时期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题中材料表明1978年修宪仍然保留“文革”中的“左”倾错误,但也有进步,如提出“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因此这次修宪反映了民主法制建设在曲折中前进。故应选B。2(2016河北邢台七校联考)1984年4月,英国外相贺维访问北京后抵达香港,他在香港发表声明:“要达成一份能使本港在1997年以后仍然继续由英国管治的协议,是不切实际的设想。”这一声明反映出()A中英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已经达成B英国在亚洲的殖民统治的结束C中英两国关于香港问题已经达成一致D英国解决中英历史问题的基本态度解析:选D。从英国外相的声明可以看出英国无法维持1997年后对香港的统治,体现出英国对香港问题的态度,故D项正确。3(2016豫晋冀三省调研)1986年3月,国民党十二届三中全会决定推行“政治革新”,允许台湾艺术、文化、体育界人士参加在大陆举办的国际民间组织活动,允许大陆有学术影响的文化界人士和留学生访问台湾。这表明台湾当局() A对大陆中共政权仍怀有敌意 B已接受“一国两制”的构想 C开始对两岸关系有条件开放 D对台湾艺术、文化、体育的自信解析:选C。从材料信息看,国民党方面允许台湾艺术、文化、体育界人士等与大陆进行文化交流,这表明台湾当局开始对两岸关系有条件开放,故C项正确。允许两岸文化交流表明敌意在减少,故A项错误。20世纪80年代初,邓小平提出了“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国民党十二届三中全会推行的“政治革新”只涉及民间文化等方面,并未涉及“接受一国两制”,故B项错误。两岸交往是逐步放开,单纯理解为“自信”失之偏颇,故D项错误。420世纪80年代初,中国外交政策调整,主张不依据一个超级大国的意图来考虑对另一个超级大国的政策,也不搞“等距离”。这说明()A平衡两大阵营成为中国首要的任务B中国奉行不结盟政策而疏远美苏两国C中国奉行积极的独立自主外交政策D国力增强是中国外交独立自主的前提解析:选C。从材料“主张不依据一个超级大国的意图来考虑对另一个超级大国的政策”,说明奉行的是不结盟外交政策,不结盟外交政策是独立自主外交政策具体体现, C 项正确。中国奉行不结盟政策并不是疏远美苏两国,B项说法不正确。从材料“也不搞等距离”说明 A 项不正确。D 项不能反映材料意思。 5.(2016河北承德测试)下图所示有关新中国农业发展的相同之处是()A农村生产资料所有制发生重大变革B使农民获得了生产和分配的自主权C为我国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了初步基础D不断探索符合国情的农业发展道路解析:选D。本题考查的是建国以来我国农业方面的生产关系调整的情况,建国后我国农业方面生产关系多次调整。1990年和2008年农村生产资料所有制没有发生重大变革,仍是公有制,排除A项;1957年农民没有获得生产和分配的自主权,排除B项;为我国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初步基础的是“一五”计划,排除C项。综合三图内容,体现了我国不断探索符合国情的农业发展道路。故选D。6(2016山东潍坊模拟)1949年3月5日,毛泽东说:“我们必须尽可能地首先同社会主义国家和人民民主国家做生意,同时也要同资本主义国家做生意。”20世纪80年代初,邓小平说:“关起门来搞建设是不行的,我们吃过这个苦头,我们的老祖宗吃过这个苦头。”材料反映了毛泽东和邓小平两代领导人的共同认识是()A主动融入国际大家庭B淡化意识形态的差异C以经济建设为中心D争取和平稳定的国际环境解析:选A。从“同时也要同资本主义国家做生意”“关起门来搞建设是不行的”可以看出两代领导人都意识到融入世界的重要性,故A项正确;在邓小平的话中并未反映意识形态方面内容,不属于两人的共同认识,故B项错误;毛泽东所说的话在建国之前,“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说法不符合其所处时代,故C项错误;两人侧重的是中国应融入世界,与世界形势和平与否没有关联,故D项错误。7(2016湖南永州模拟)2013年7月3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原则通过了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在自贸区将实施“一线逐步彻底放开、二线安全高效管住、区内货物自由流动”的创新监管服务模式。结合下图所示可知,上海自贸区的发展目标是()A成为全国发展外向型经济的排头兵B成为学习先进管理经验、提高管理水平的重要场所 C成为上海新兴高科技产业和现代化工业基地D成为深化改革和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的“试验田”解析:选D。本题解答时应观察图片,首先应明确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通过的时间为2013年,是深化改革、进一步提高开放水平的时期,故选D项。A、B两项“排头兵”和“学习先进管理经验、提高管理水平”为经济特区的作用,与材料不符,故排除;上海新兴高科技产业和现代工业基地为1992年开放的浦东新区,排除C项。8(2016全国名校大联考)从1986年中国向关贸总协定正式递交恢复合法席位的申请,到2001年中国成功加入WTO,15年的“复关入世”谈判之路,是中国改革开放进程中具有历史意义的重大事件。这一过程本身就说明()A中国与发达国家的矛盾消除B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中国全面建立C中国对外开放,对世界经济的发展影响越来越大D中国由以往的制度性、战略性开放发展到政策性开放的新阶段解析:选C。中国“复关入世”反映了中国主动融入世界,是中国对外开放的必然要求,在这一过程中,中国对世界经济的发展影响越来越大,故C项正确。中国与发达国家的矛盾不可能消除,故A项错误;到21世纪初,中国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故B项错误;“复关入世”过程体现了战略性开放而非政策性开放,故D项错误。9下列四张纪念邮票以党的全国代表大会为主题,其关键词表述最恰当的一组是()A经济建设国企改革市场经济基层民主B主要矛盾走自己的路市场经济邓小平理论C主要矛盾改革开放计划经济一国两制D建设社会主义中国特色初级阶段科学发展解析:选B。本题考查学生对中国共产党重要会议的认识。依据所学可知:中共八大指出了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的需要同落后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中共十二大上强调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中共十四大明确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中共十五大首次使用了“邓小平理论”这一概念,并将其写入党章。10.(2016天津蓟县模拟)对右图所反映的中国科技的重大成就,表述最确切的是()A中国已进入了航天时代B中国在世界上第三个掌握卫星返回技术C嫦娥一号奔月成功D中国在世界上第三个掌握载人航天技术解析:选D。本题考查新时期我国科学技术。中国进入航天时代的标志是“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A项错误;图片为载人宇宙飞船,并非卫星返回,B项与材料内容不符;杨利伟乘坐的是“神舟5号”,不是嫦娥一号,C项错误。只有D项表述正确。二、非选择题11中国历程中国曾经历了一个由衰落到独立富强的发展过程。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一、探索的中国材料一在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夹缝中,中国民族资本主义艰难、曲折地发展。但在近代中国历史发展进程中具有重要地位和作用(见下图)。二、改革开放的中国材料二中共三中全会政策的“进化之路”十一届三中全会重点议题工作重点转到现代化建设;改革开放关键词拨乱反正、邓小平领导核心、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改革开放十二届三中全会重点议题经济体制改革;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关键词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农村走向城市、商品经济十四届三中全会重点议题建立市场经济体制;建立宏观调控体系关键词市场基础性作用、宏观调控、收入分配十八届三中全会重点议题完善市场经济体制;深化改革关键词市场决定性作用、国企改革、转变职能、城乡一体(1)根据材料一论证民族资本主义在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作用。(要求:条理清晰,史论结合)(2)根据材料二,分析中国改革内容的变化趋势。指出以上中共三中全会改革政策的实质及对中国发展道路的主要影响。解析:本题考查中国现代化的历程。第(1)问考查民族资本主义在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作用。旨在考查学生再认、再现相关知识点评析相关历史事件的能力。属于开放性的探究题,可从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等角度列举史实说明其作用。言之有理即可。第(2)问考查新时期改革开放的历程及影响。旨在考查学生在相应的材料中寻找有效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答题的能力。“变化趋势”可根据材料三中的信息“农村走向城市”“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建立市场经济体制完善市场经济体制”作答;“实质”和“影响”结合所学回答即可。答案:(1)经济上促进了中国工业化;史实:民族工业兴起,改变了经济结构,瓦解自然经济。政治上推动了中国民主化;史实:维新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及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到来和为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准备了阶级条件。思想上促进了思想解放(冲击和动摇着封建正统思想统治地位,为西方资产阶级思想文化的传播提供了社会条件);史实:维新思想,民主革命思想,民主与科学思想和马克思主义思想的传播。(2)趋势:农村到城市再到城乡一体;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建立市场经济体制到完善市场经济体制(市场起基础性作用到起决定性作用);改革向纵深发展。(任意三点即可)实质: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影响:使中国逐步形成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12(2016江苏宿迁质检)国际局势与国家政策有密切关系,国际局势及其变化影响着国家的内外政策的调整。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进入1953年中共中央和毛泽东估计,世界战争大体上十年到十五年打不起来,争取十五年不打仗是可能的。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材料二“美苏争霸陷入僵持状态,国际形势总体上趋向缓和。”“邓小平对于这个问题的看法有一个历史过程。1977年他说,可以延缓战争的爆发。1985年进一步指出,在较长时间内不发生大规模的世界战争是有可能的。1987年进一步指出,争取比较长期的和平是可能的,战争是可以避免的。”刘华秋国际风云录材料三江泽民同志在在联合国千年首脑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延续近半个世纪的冷战已经结束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仍然存在。由于民族、宗教、领土、资源等因素引发的局部冲突此起彼伏。各种分裂势力、恐怖势力和极端势力给国际社会不断带来危害。各国都应遵循平等互利的原则开展经济贸易技术的交流与合作,以共享经济全球化和科技进步的成果。(1)据材料一,结合史实,说明中国领导层做出上述估计的理由。在这一重要前提下,新中国在外交与经济上做出哪些努力?(2)根据材料二,概括邓小平对当时世界形势的认识。70年代末到80年代,中国在外交、经济方面又做出哪些努力?(3)冷战结束后,适应全球化加快的趋势,90年代初期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做出重大战略决策是什么?实践结果如何?(4)依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国际局势与国家政策之间的关系。解析:本题考查在国际形势变化下的中国外交。第(1)问考查新中国初期的外交和经济情况。第一小问依据对当时国际形势的认识即两极格局所带来的影响来回答;第二小问注意答题的限定角度。第(2)问考查新时期中国的外交,第一小问依据材料中“争取比较长期的和平是可能的,战争是可以避免的”可得出答案;第二小问注意设问的时间和限定角度。第(3)问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回答。第(4)问考查国际局势与国家政策的关系,要强调二者之间的联系。答案:(1)理由:两大阵营对立,双方势均力敌,形成冷战局面。努力:外交上,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出席日内瓦会议和万隆会议。经济上,实行“一五”计划(优先发展重工业;推动了三大改造)。(2)认识:总体上趋于缓和,可以争取长期的和平。努力:外交:中美建交,并迎来了与西方国家的建交热潮;实行不结盟政策,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经济:实行改革开放并不断深化。(3)决策:中共十四大提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结果:21世纪初,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基本建立。(4)国际局势是一国制定国家政策的重要依据;正确地把握国际局势才能够制定正确的内外政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