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第12课《唐诗五首》同步练习A卷

上传人:wux****ua 文档编号:13010669 上传时间:2020-06-04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76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第12课《唐诗五首》同步练习A卷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第12课《唐诗五首》同步练习A卷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第12课《唐诗五首》同步练习A卷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 1 页 共 18 页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第 12 课 唐诗五首 同步练习 A 卷 姓名 班级 成绩 一 积累与运用 共 45 题 共 229 分 1 4 分 连词填空 攀登本身没有任何困难 而在每一级上 从塔上的暸解孔望见的景致都足够 心旷神怡 心悦诚 服 赏心悦目 每一次人们都希望他能长久地攀登下去 这希望也就 显露 揭露 暴露 出更多的矛盾 在人们眼前 还有一个 无边无际 无穷无尽 漫无涯际 地延伸开去的广阔领域 他们依靠天赋的才能 用 静谧 平静 冷静 的头脑信任自己的才能 相信它会使他们走上正 路 因为天赋的才能是属于他们自己的 2 8 分 给划线字注音 东皋 徙倚 牛犊 千载 候骑 燕然 荆门 白沙堤 3 5 分 阅读导语回答问题 新华社长江前线 22 日 22 时电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 从一千余华里的战 线上冲破敌阵 横渡长江 西起九江 不含 东至江阴 均是人民解放军的渡江区域 导语点明的事件是 新闻人物是 其中 百万 说明了 横渡 写出 了 4 14 分 阅读杜甫 望岳 完成小题 岱宗夫如何 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 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 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 一览众山小 1 阴阳割昏晓 一句中的 割 字炼得极好 请赏析 割 字的好处 第 2 页 共 18 页 2 下列各项中 对本诗赏析错误的一项是 A 全诗紧扣 望 字 从朝至暮 由近及远 句句写向岳而望 热情讴歌泰山的秀美景色和雄伟气势 B 首联以设问统领下文 以一望无际的青翠之色烘托泰山的高耸入云 也蕴含着诗人对祖国河山的热爱之 情 C 颈联写细望所见 对仗工整 写出了诗人心情的激荡和眼界的广阔 也蕴含着诗人对祖国河山的热爱之 情 D 尾联似写登山 实为明志 点明全诗主旨 表现出诗人不怕困难 敢于攀登绝顶 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 概 3 阴阳割昏晓 一句中的 割 字炼得极好 请赏析 割 字的好处 4 下列各项中 对本诗赏析错误的一项是 A 全诗紧扣 望 字 从朝至暮 由近及远 句句写向岳而望 热情讴歌泰山的秀美景色和雄伟气势 B 首联以设问统领下文 以一望无际的青翠之色烘托泰山的高耸入云 也蕴含着诗人对祖国河山的热爱之 情 C 颈联写细望所见 对仗工整 写出了诗人心情的激荡和眼界的广阔 也蕴含着诗人对祖国河山的热爱之 情 D 尾联似写登山 实为明志 点明全诗主旨 表现出诗人不怕困难 敢于攀登绝顶 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 概 5 2 分 自嘲 是一篇用马克思主义辩证法对自己过去的 自我解剖 6 8 分 解释下列划线字或词的含义 东皋薄暮望 徙倚欲何依 相顾无相识 昔人已乘黄鹤去 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 属国过居延 仍怜故乡水 7 3 分 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语 第 3 页 共 18 页 不知天上宫阙 宫阙 何似在人间 何似 何事长向别时圆 何事 8 10 分 说说下面描写景物的句子的妙处 给你怎样的感受 1 谁不愿意 有一个柔软的晚上 柔软得像一片湖 2 闪闪烁烁的声音从远方飘来 一团团白丁香朦朦胧胧 9 5 分 前人评论 饮酒 其五 这首诗时曾说 采菊东篱下 悠然见南山 中的 见 字用得非常精 妙 换成 望 字就没有这种效果 请你说说为什么 10 10 分 阅读诗歌 题齐安城楼 杜牧 呜轧江楼角一声 微阳潋潋落寒汀 不用凭栏苦回首 故乡七十五长亭 注 呜轧 y 拟声词 亭 古时三十里一驿 每驿有亭 1 请说说你对第二句中 寒 的理解 2 古人评价杜牧的诗 好用数目 颇妙 你认为本诗 故乡七十五长亭 中的 七十五 有什么作用 11 3 分 解释下列句中加下划线的词语 这么陡峭的山 这么茂密的树林 陡峭 我们决定把小茅屋修葺一下 修葺 红润的脸上有两道弯弯的修长的眉毛和一对晶莹的大眼睛 第 4 页 共 18 页 修长 12 2 分 征蓬出汉塞 归雁入胡天 运用了 等修辞手法 13 3 分 捕蛇者说 选自 这篇文章是柳宗元被贬到 时写的 作者 是唐宋八 大家之一 14 2 分 对这首曲的内容的分析 不恰当的一项是 A 枯藤老树昏鸦 中的 枯藤 老树 是最有特征性的秋景 给人以萧条 寂寞 悲凉的感觉 B 小桥流水人家 一句读来令人感觉亲切 可仔细想去 却更增添了 断肠人 的愁绪 C 断肠人在天涯 一句中的 断肠人 是一位 离人 天涯 即 极远的地方 D 这首曲全篇没有一句直接抒情 但正所谓 一切景语皆情语 作品因此更感人 15 5 分 填空题 谁家新燕啄春泥 钱塘湖春行 落红不是无情物 己亥杂诗 长河落日圆 使至塞上 潮平两岸阔 次北固山下 佳木秀而繁阴 醉翁亭记 一鼓作气 再而衰 曹刿论战 杜甫的 春望 一诗中 描写战火纷飞 家书难至的诗句是 16 10 分 阅读下面一首诗 完成后面小题 再别康桥 徐志摩 轻轻的我走了 正如我轻轻的来 第 5 页 共 18 页 我轻轻的招手 作别西天的云彩 那河畔的金柳 是夕阳中的新娘 波光里的艳影 在我的心头荡漾 软泥上的青泞 油油的在水底招摇 在康河的柔波里 我甘做一条水草 那榆阴下的一潭 不是清泉 是天上虹 揉碎在浮藻间 沉淀着彩虹似的梦 寻梦 撑一支长篙 向青草更青处漫溯 满载一船星辉 在星辉斑斓里放歌 但我不能放歌 悄悄是别离的笙箫 夏虫也为我沉默 沉默是今晚的康桥 第 6 页 共 18 页 悄悄的我走了 正如我悄悄的来 我挥一挥衣袖 不带走一片云彩 1 简述 彩虹似的梦 这一比喻对表达诗人情感的作用 2 诗中用了多个叠句 这样写有什么表达效果 请结合下面的诗句作简要分析 沉淀着彩虹似的梦 寻梦 撑一支长篙 在星辉斑斓里放歌 但我不能放歌 夏虫也为我沉默 沉默是今晚的康桥 17 4 分 秋天的怀念 作者 北京人 当代作家 代表作有小说 命若琴弦 散文集 自言自语 病隙碎笔 等 18 1 分 在 赤壁 中 能够突出二乔不幸结局的一个字是 19 1 分 本诗记下了作者初次离开故乡时的观感和情思 其中最能表达他对故乡依依不舍之情的一个字是 20 8 分 在下面各句中的括号里填上量词 在横线上填上形容词 乡愁是一 的邮票 乡愁是一 的船票 乡愁是一 的坟墓 乡愁是一 的海峡 21 2 分 指出下列语句运用的表达方式 他在书房里乱转一气 嘴里叨念不停 陛下 您是世界上最傻的傻瓜 傻瓜中的傻瓜 国务会议一直开到深夜 警察局长也参加了这个会议 第 7 页 共 18 页 22 7 分 阅读下面古诗 完成下面各题 使至塞上 王维 单车欲问边 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 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 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 都护在燕然 1 请赏析 大漠孤烟直 长河落日圆 2 对 唐 王维 使至塞上 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蓬草 在古代诗文中一般比喻故乡水 诗人自己 诗中的 征蓬 表达了诗人怀念故乡 热爱故乡感 情 蓬草 随风飞转 古代文学常用它来比喻漂泊不定的行踪 B 诗人以浓郁的笔墨写了此次出使的经历 单车欲问边 写自已轻车简从 要前往边境慰问将士 属国 过居延 是要到远在西北边塞的居延 C 颈联的 直 和 圆 两字历来为人称道 直 和 圆 准确地描写了沙漠的景象 而且表现了作者深 切感受 直 字荒凉孤独中透着挺拔雄伟 圆 字苍茫壮阔中显现柔和温暖 D 尾联用典流露了向往建功立业的心情 这个典故隐含在 燕然 两字中 23 6 分 在下面的横线上填写处相应的句子 1 公然抱茅入竹去 2 故不为苟得也 3 在白居易的 钱塘湖春行 一诗中 描写钱塘湖早春花草景色的句子是 24 2 分 对 钱塘湖春行 颔联内容的赏析错误的一项是 A 具有画面感 构图的背景是 暖树 和 春泥 主体是 早莺 和 新燕 B 具有动态感 一个 争 字 一个 啄 字 把飞鸟的灵动与欢快生动形象地表现了出来 C 给人丰富的想象空间 几处 谁家 妙在说不清 让读者放飞想象 D 给人丰富的生活知识 拓展了读者的视野 了解了 早莺 和 新燕 的生活习性 25 2 分 对王安石的 登飞来峰 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第 8 页 共 18 页 A 不畏显示出作者的自信 表达了作者不怕一切邪恶势力阻挠的豪情壮志 B 浮云指眼前的困难 障碍 比喻阻挠变法的小人或一切阻碍历史前进的势力 C 诗人登高远望 似觉天地万物皆可尽收眼底 不畏浮云遮望眼 自缘身在最高层 与杜甫的会当凌绝顶 一览众山小有异曲同工之妙 D 这首诗借景说理 语意双关 既抒发了作者革新政治的雄心壮志 又表现出作者归隐山野的矛盾心理 26 9 分 古诗吟赏 夏意 宋 苏舜钦 别院深深夏席 清 石榴开遍透帘明 树阴满地日当午 梦觉流莺 时一声 注释 席 竹席 流莺 即莺 流 指其鸣声婉转 1 本诗通过描写院深席清 等四幅夏日画面 流露出诗人 的心情 2 赏析 石榴开遍透帘明 中 透 字的妙处 27 4 分 颔联写薄暮中的 秋夜静景 树对山 对 对 28 8 分 根据语意 写出相关的句子 1 钱塘湖春行 以花草来写早春景色的诗句 2 野望 写薄暮中所见景物的诗句是 29 2 分 下列对 野望 这首诗的赏析 不恰当的一项是 A 首联借陶渊明 登东皋以舒啸 的诗句 暗含诗人归隐之后 尝耕东皋之意 B 颔联和颈联运用工笔细描的表现手法 精细地描画出了农村生活的真实场景 C 颔联和颈联运用动静结合的表现手法 使诗歌充满画面感 突出了乡村气息 第 9 页 共 18 页 D 尾联表明了诗人在现实当中难觅知音 孤苦无依 只好追怀古代的高士贤人 30 5 分 野望 这首诗的第三联描写眺望到的景象 那是怎样的景象 31 5 分 请从 景 与 情 关系的角度 赏析 野望 这首诗的颔联 32 4 分 黄鹤楼 选自 崔颢 h o 约公元 704 754 年 代诗人 他才思敏捷 善于写诗 以 黄鹤楼 诗 颇令李白折服 其作品 33 10 分 根据语意 写出相关的句子 1 崔颢在 黄鹤楼 中融情于景 表达物是人非感慨的诗句是 2 表达吊古思乡情怀的诗句是 3 以写景出名的诗句是 4 表现游子的悲苦心情的诗句是 与此诗句有相同意境的 天净沙秋思 中的句子 是 34 5 分 黄鹤楼 这首诗中最能概括作者感情的是哪一个字 在对全诗整体感悟的基础上 请简要分析 诗人在尾联中是如何表达这种感情的 35 5 分 昔人已乘黄鹤去 此地空余黄鹤楼 抒发了怎样的感慨 36 4 分 根据语意 写出相关的句子 1 王维在 使至塞上 一诗中 通过写景来交代行踪 暗示诗人内心激愤 抑郁之情的诗句是 2 王维在 使至塞上 一诗中 描绘奇特壮美的塞外风光的句子是 37 5 分 渡荆门送别 这首诗的颔联描写了一幅怎样的图景 是从哪一角度来写的 试用散文语言改写 这两句诗 38 5 分 这首诗 渡荆门送别 中间两联描绘舟过荆门时所见景色 其中第二联中的 随 入 两字用 得好 历来被人称道 请简要分析 随 入 好在何处 39 5 分 渡荆门送别 这首诗的颈联的描写视角与颔联是否相同 这两句的描写角度又有何不同 诗中 的 天镜 和 海楼 分别指什么 试用散文语言改写这两句诗 第 10 页 共 18 页 40 5 分 渡荆门送别 这首诗的尾联用了哪些修辞手法 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诗人为什么称面 对的长江水为 故乡水 万里 一词与诗的首联中哪个字相照应 41 5 分 钱塘湖春行 一诗选自 作者 是 代大诗人 字 晚年又叫 42 8 分 请有感情地背诵 钱塘湖春行 并把这首诗写在下面 钱塘湖春行 43 4 分 解释下列词语 几处早莺争暖树 最爱湖东行不足 乱花渐欲迷人眼 谁家新燕啄春泥 44 2 分 下面是对 钱塘湖春行 这首诗内容的理解 不准确的一项是 A 这首诗 从总体着眼描绘了钱塘湖蓬勃的春意 B 颔联 颈联写莺 燕 花 草四种最能体现春色的景物 C 诗人善于把握景物特征 运用最准确 最具有表现力的词语加以描绘和渲染 D 尾联详细描写了 白沙堤 的美丽景色 45 2 分 关于 钱塘湖春行 这首诗 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 诗的一二句交代了踏春的去处 简洁明快地勾勒了西湖早春的轮廓 B 三四两句从莺歌燕舞的动态中 展示了春天的活力 把大自然从秋冬沉睡中苏醒过来的春意生动地描绘 了出来 C 五六句诗人用 乱 字勾画出了春天百花竞放 万紫千红的美丽画卷 用 没马蹄 写出了西子湖畔春 第 11 页 共 18 页 草深深 绿色醉人的景象 D 在西湖 有关湖光山色的题咏很多 但这首诗紧紧扣住环境和季节的特征 把刚刚披上春天外衣的西湖 描绘得生意盎然 第 12 页 共 18 页 参考答案 一 积累与运用 共 45 题 共 229 分 1 1 2 1 3 1 4 1 4 2 4 3 4 4 5 1 第 13 页 共 18 页 6 1 7 1 8 1 8 2 9 1 10 1 10 2 11 1 12 1 13 1 14 1 第 14 页 共 18 页 15 1 16 1 16 2 17 1 18 1 19 1 20 1 21 1 22 1 22 2 第 15 页 共 18 页 22 3 23 1 23 2 23 3 24 1 25 1 26 1 26 2 第 16 页 共 18 页 27 1 28 1 28 2 29 1 30 1 31 1 32 1 33 1 33 2 33 3 第 17 页 共 18 页 33 4 34 1 35 1 36 1 36 2 37 1 38 1 39 1 40 1 41 1 第 18 页 共 18 页 42 1 43 1 44 1 45 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