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上学期阶段性检测历史试题

上传人:xiao****017 文档编号:13007974 上传时间:2020-06-04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59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九年级上学期阶段性检测历史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人教版九年级上学期阶段性检测历史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人教版九年级上学期阶段性检测历史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九年级上学期阶段性检测历史试题姓名:_ 班级:_ 成绩:_考试须知: 1、请首先按要求在本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等信息。 2、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指定区域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一、选择题1 . 下图是1933年10月美国名利场杂志封面漫画,作者的真正意图在于A说明1929-1933年美国发生了经济危机B讽刺经济危机使美国受到沉重打击C反映经济危机造成了美国社会的对立D说明美国无法从根本上消除经济危机2 . 南北战争是美国历史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得出这一结论,是因为这场战争( )A推翻了封建统治B稳定了国内秩序C废除了奴隶制度D确立了华盛顿体系3 . 下图反映了近代某一国家资产阶级革命的发展状况。这一革命是A英国资产阶级革命B法国大革命C美国独立战争D印度民族大起义4 . “棉纺织工人的白骨使印度平原都白成一片了。”殖民掠夺给殖民地人民带来了巨大灾难。下列人物不属于反殖民侵略英雄的是A华盛顿B克伦威尔C玻利瓦尔D章西女王5 . 一部iphone手机,美国提供创意,德、日、韩企业提供核心零件,中国富士康把它组装起来。这说明经济全球化能够A降低世界各地的进口关税B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C密切世界各国的经济联系D改变国际经济旧秩序6 . 下列观点不属于伏尔泰的是( )A宣扬人天生的自由B主张法律面前人人平等C反对资产阶级统治D抨击天主教会的野蛮与黑暗7 . 罗斯福新政中既增加就业机会,又为经济发展拓展空间的措施是:A整顿金融体系B推行“以工代赈”C加强对工业的计划指导D建立社会保障制度8 . 查士丁尼法典的序言中说,“皇帝的威严、光荣不但依靠兵器,而且须用法律来巩固。这样,无论在战时或平时,总是可以将国家治理得很好。”对这句话理解准确的是( )A皇帝的地位高于法律的地位B编纂法律是治理国家的重要手段C皇帝的权威来自于法律D法律可以消除社会矛盾9 . “宣称人们生来自由,权利平等,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 。”此内容的法律文件是A权利法案B人权宣言C民法典D独立宣言10 . “比较”是历史学习和研究的一种重要方法。关于俄国1861年改革和日本明治维新的共同点表述正确的是A都是资产阶级领导的改革B都推翻了旧政权,改变了本国性质.C改革后都疯狂地侵略过中国D改革前都受到民族危机11 . 科学的发展对人类社会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达尔文之所以被人们称为“生物学领域的牛顿”,是因为他创立了A力学B生物进化论C数学D相对论12 . 法国史学家米西勒认为,l4一l6世纪欧洲封建社会末期是“人”和“世界”被发现的时代。不属于“世界被发现”所产生的作用的是A促进了资产阶级思想文化的繁荣B开阔了人们的眼界C拓展了人类活动的空间和范围D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13 . 世界三大宗教给我们留下了弥足珍贵且风格迥异的建筑文化。下列图片的建筑与佛教有关的是ABCD14 . 二战中一位德国军官在日记里写道“即使我们占领了厨房,仍然需要在客厅进行战斗。”苏军的顽强抵抗使德军始终未能完全占领这座光荣而不屈的城市,反而消耗了自身大量的有生力量,从此,苏军开始了全线反攻。这一战役指的是A凡尔登战役B莫斯科保卫战C列宁格勒战役D斯大林格勒保卫战15 . 华盛顿体系是在美国主导、遏制日本、宰割中国的基础上形成,下列和约鲜明体现这些特征的是( )A凡尔赛和约B四国条约C五国条约D九国公约16 . 结合所学,分析下图中19291938年苏联经济变化的原因是A推行“新经济政策”B遭遇了19291933年经济大危机C推行“两个五年计划”D推行“新政”17 . 下列有关古印度的种姓制度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分为婆罗门、刹帝利、吠舍、首陀罗四大等级B婆罗门是最高等级C各等级之间贵贱分明,世代相袭D不同等级之间可以通婚18 . 20世纪中期以后国际关系格局不断变更调整。以下与此相关的历史事件排序正确的是杜鲁门主义出台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 苏联解体 两极格局形成ABCD19 . 2015年11月30日晚,在法国巴黎市发生一系列恐怖袭击事件,造成至少132人死亡。此后法国本土和科西嘉岛进入紧急状态,世界各国纷纷谴责恐饰袭击,向法国和法国人民表示支持和慰问。这说明现在的世界还不太平,那么影响世界和平的因素中不包括下列哪一项A大国政治B霸权主义C恐怖活动D联合国的斡旋20 . 历史文献中经常出现“西方列强东方国家”和“南北对话”等涉及方位的概念,它包含的不仅仅是地域位置,更含有深刻的政治、经济内涵。在历史文献中,二战后的“西方”概念的内涵是A西欧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和日本B大西洋两岸的欧美国家和日本C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D欧洲与美洲的所有国家二、综合题2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改革为俄国的工业发展提供了大量的劳动力和广阔的市场,就像列夫托尔斯泰在长篇小说复活的开篇所写的那样:“一切都翻了个个儿,一切却又刚刚开始。”摘自大国崛起解说词材料二富有现实主义精神的日本民族改弦更张,把求救的目光投向了西方。生存危机感,是日本明治维新获得成功的内在动力,而贪婪的吸收欲,则是保证在如此短的时间里取得成效的关键。30年里,日本走完了西方二三百年才能走完的路。摘编自李兆忠暧昧的日本人(1)材料一中的“改革”指什么改革?怎样理解“一切都翻了个个儿”?(2)根据材料二,指出日本对待外来文化的态度。(3)以明治维新的措施为例,说明“贪婪的吸收欲”是日本“取得成效的关键”。(4)从上述两次改革中能得到什么启示?22 . 材料一:德国,这片土地饱受古典音乐的浸润滋养,散发着古典哲学的理性光芒。这里曾经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发祥地,以现代大学和科技发明闻名于世,也曾经是两次世界大战的策源地,以惊人的破坏力,伤害了世界,也伤害了自己。材料二:两大军事集团形势示意图(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英雄交响曲是德国哪一位伟大音乐家的作品?写出“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德国的一项重要科技发明。(2)材料二中的两大军事集团疯狂扩军备战,导致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请分别写出A、B两国所在的军事集团的名称。A ; B 。(3)一战是一次什么性质的战争? (4)以第一次世界大战为例,用史实说明材料一中德国是如何“以惊人的破坏力,伤害了世界,也伤害了自己”?材料三:(5)材料三中,“引领时代”的历史人物是谁?他“引领时代”的发明是什么?“汽车之父”赞誉的是哪位历史人物?他在交通工具的发明是什么?(6)材料三中,图1、图2分别使人类进入什么时代?23 . 科技革命中涌现了大量的发明创造,给社会生活带来了巨大变化。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材料一随着机器的广泛使用,妇女大量走向社会工作岗位,她们的经济独立日渐形成。下图为棉纺织业毛妨织业丝织业麻纷炽业1839年荚因各纺织部门男工与女工人数构成比例(%)。摘自黄雪蓉英国妇女家庭观念在工业社会持型中的变化材料二 891年,白宫装上电灯时,哈里森总统一家因担心触电而不敢摸开关,芝加哥也曾因电线绝尊较差引起过几次火警。不过新比旧好的观念还是很快传播开来,不仅因为工业产品真像广告上说的那么好使,还因为新发明的背后有不断发展的料学在推动。摘编自美雅克巴尔赞从黎明到衰落材料三 1960年,日本政府推出国民收入倍增计划,在计划实施中,通过积板采用第三次技术革命的成果,实现了经济高速发展。到1970年,日本人均个人收入年增长率实现了翻番。消费结构也发生很大变化,电视机、微波炉、电脑等电子产品的消费比重加大。摘编自吴于盧、齐世荣主编世界史现代史编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指出图中纺织业部门男工与女工人数构成比例的特点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机器的广泛使用”得益于什么动力机械的发明和改良? (2)根据材料二,“新比旧好的观念还是很快传播开来”的原因有哪些?结合所学知识说出电灯的发明者是谁?第二次工业革命把人类带人什么时代?(3)根据材料三,指出日本“经济高速发展”的原因是什么?消费结构“发生很大变化”的具体表现是什么?(4)结合以上材料,概括科技的进步给社会生活带来怎样的变化?24 . (题文)民主法治是人类社会的永恒追求,根据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公民大会是国家的最高权力机关,负责审议并决定一切国家大事。所有合法的公民均有参与权、知情权、发言权、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所有公职人员从30岁以上的公民中选举产生,各机构内部实行集体负责和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材料二 “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孔子材料三我们以这些殖民地的善良人民的名义和权力,谨庄严宣告:这些联合殖民地从此成为、而且名正言顺地应当成为自由独立的合众国,它们解除对于英王的一切隶属关系,而它们与大不列颠王国之间的一切政治联系也应从此完全废止。材料四 1954年9月20日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它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为基础,又是共同纲领的发展。该宪法除序言外,分总纲、国家机构、公民的基本权力和义务以及国旗、国徽、首都,共4章106条。(1)据材料一指出这是对古代哪次改革内容的叙述?由材料概括该国民主制的特点。(2)请写出孔子的治国思想?指出此学派开始成为封建正统思想的时期。(3)材料三出自什么文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这部文献所反映的什么原则而被马克思称为“人类历史上的第一部人权宣言”?(4)根据材料四写出这部宪法的性质。(5)综上所述,今年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有权不能任性”。你是如何理解的?第 12 页 共 12 页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二、综合题1、2、3、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