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联考试卷

上传人:xiao****017 文档编号:13007970 上传时间:2020-06-04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47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联考试卷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联考试卷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联考试卷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联考试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考试须知: 1、请首先按要求在本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等信息。 2、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指定区域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一、 选择题 (共2题;共4分)1. (2分) (2019黑龙江模拟) 下列句子中的划线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 . 随着第三方支付等数字金融新业态的普及,隐私问题愈发引人关注,通过加强国家立法来保护个人隐私无疑是解决问题的不二法门。B . 在外出旅游前,最好购买旅游保险,并且掌握一些急救常识,以便发生意外时,能够随机应变。C . 天朗气清时庐山峰顶景色优美,游人如同仙人般飞舞云间,如此景致令人心旷神怡!D . 在激烈的排球比赛中,我班女排队员顽强拼搏,屡次在大比分落后的情况下妙手回春,扭转局面,一路杀进了决赛。2. (2分) (2019八上扬州月考)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 近年来,许多学校开展的“大课间”活动,既让学生锻炼了身体,又让校园充满了活力。B . 我们要开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大力弘扬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C . 雷锋精神当然要赋予它新的内涵,但谁又能否认现在就不需要学习雷锋了呢?D . 随着一款有趣的象形文字月饼亮相扬州市场,为中秋佳节再添一抹浓厚的中国味道。二、 句子默写 (共1题;共5分)3. (5分) (2018七上义乌期中) 古诗文默写填空。 (1) 乡书何处达?_。 (王湾次北固山下) (2) _,不舍昼夜。(论语子罕) (3) 峨眉山月半轮秋,_。(李白峨眉山月歌) (4) 蒹葭萋萋,_。(诗经) (5) _,志在千里。(曹操龟虽寿) (6) _,寒光照铁衣。(北朝民歌木兰诗) (7) 论语十二章中阐述“学”与“思”辩证关系的句子是:_,_。 三、 字词书写 (共1题;共1分)4. (1分) (2019八上柯桥期中) 根据拼音写汉字。 善良,是人们心间斑ln_的花。心怀善良,便yn_绕满怀温馨,延己及人;心怀善良,便生出随喜之心,豁然开朗;心怀善良,便拥有不老容颜,芳龄永驻。依善行事,我们会qi_意、愉快。四、 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5分)5. (5分) (2019九下衢州模拟) 寓言的寓意与其情节设计有密切的关系。设想一下,如果赫尔墨斯和雕像者中的赫尔墨斯没有自以为贵,蚊子和狮子中的蚊子没有撞上蛛网,情节就会发生变化,寓意也会有所不同。请你对狐狸和葡萄这则寓言故事的情节作适当改编,使之产生新的寓意。 狐狸和葡萄一个炎热的夏日,狐狸走过一个果园,他停在一大串熟透而多汁的葡萄前。狐狸想:我正口渴呢。于是他后退了几步,向前一冲,跳起来,却无法够到葡萄。狐狸后退又试。一次,两次,三次,但是都没有得到葡萄。狐狸试了一次又一次,都没有成功。最后,他决定放弃,他昂起头,边走边说:我敢肯定它是酸的。这故事说明,有些人无能为力,做不成事,就借口说时机未成熟。五、 文言文阅读 (共2题;共20分)6. (8分) (2019九上澄海期末)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小题。 鱼我所欲也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1) 解释下列划线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 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_不辩礼义而受之_是亦不可以已乎_(2) 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3) 下列对文章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选文出自儒家经典之作孟子,从怎样对待生与死,义与利的角度,阐述了孟子的主张:人性是恶的。B . 选文从“鱼”与“熊掌”的选择联系到“生”与“义”的选择,论述了人生的选择应以“义”为重,必要时要“舍身而取义”,同时批判了那些见利忘义的人。C . “非独贤者有是心也”的“是心”指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等这些善心。D . 面对生死抉择,那些“舍生取义”者表现的是“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7. (12分) (2018七上徐闻期中) 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问题。 荀巨伯远看友人疾, 值胡贼攻郡 ,友人语巨伯曰:“吾今死矣,子可去。”巨伯曰:“远来,子令吾去, 以求生,岂荀巨伯所行邪!”贼既至,谓巨伯曰:“大军至, 郡尽空。汝何男子,而敢独止?”巨伯曰友人有疾不忍委之宁以我身代友人命。贼相视谓曰:“我辈败义之人,而入有义国。”遂班军而还,一郡并获全。【注释】荀巨伯:人名。值:适逢。郡:城。相视:看望。败:毁坏。班军:调回军队。(1)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下划线词语意思不相同的一项是( ) A . 吾今死矣,子可去/去后乃至。B . 有疾不忍委之/相委而去。C . 而入有义国/与儿女讲论文义。D . 而敢独止?/人不知而不愠。(2) 请用三条“/”给文中划线的句子断句。 巨伯曰友人有疾不忍委之宁以我身代友人命。(3) 你从荀巨伯的身上学到了些什么?请写出两三点来。 六、 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25分)8. (13分) (2019八下天津期末) 阅读壶口瀑布的节选文字,回答小题。 黄河在这里由宽而窄,由高到低,只见那平坦如席的大水像是被一个无形的大洞吸着,顿然拢成一束,向龙槽里隆隆冲去,先跌在石上,翻个身再跌下去,三跌,四跌,一川大水硬是这样被跌得粉碎,碎成点,碎成雾。从沟底升起一道彩虹,横跨龙槽,穿过雾霭,消失在远山青色的背景中。当然这么窄的壶口一时容不下这么多的水,于是洪流便向两边涌去,沿着龙槽的边沿轰然而下,平平的,大大的,浑厚庄重如一卷飞毯从空抖落。不,简直如一卷钢板出轧,的确有那种凝重,那种猛烈。尽管这样,壶口还是不能尽收这一川黄浪,于是又有一些各自夺路而走的,乘隙而进的,折返迂回的,它们在龙槽两边的滩壁上散开来,或钻石觅缝,汩汩如泉;或淌过石板,潺潺成溪;或被夹在石间,哀哀打旋。还有那顺壁挂下的,亮晶晶的如丝如缕而这一切都隐在湿漉漉的水雾中,罩在七色彩虹中,像一曲交响乐,一幅写意画。我突然陷入沉思,眼前这个小小的壶口,怎么一下子集纳了海、河、瀑、泉、雾所有水的形态,兼容了喜、怒、哀、怨、愁人的各种感情。造物者难道是要在这壶口中浓缩一个世界吗?看罢水,我再细观脚下的石。这些如钢似铁的顽物竟被水凿得窟窟窍窍,如蜂窝杂陈,更有一些地方被旋出一个个光溜溜的大坑,而整个龙槽就是这样被水齐齐地切下去,切出一道深沟。人常以柔情比水,但至柔至和的水一旦被压迫竟会这样怒不可遏。原来这柔和之中只有宽厚绝无软弱,当她忍耐到一定程度时就会以力相较,奋力抗争。据元和郡县图志中所载,当年壶口的位置还在这下游一千五百米处。你看,日夜不止,这柔和的水硬将铁硬的石寸寸地剁去。黄河博大宽厚,柔中有刚;挟而不服,压而不弯;不平则呼,遇强则抗,死地必生,勇往直前。正像一个人,经了许多磨难便有了自己的个性;黄河被两岸的山、地下的石逼得忽上忽下、忽左忽右时,也就铸成了自己伟大的性格。这伟大只在冲过壶口的一刹那才闪现出来被我们看见。(1) 下面对选文各段所写的主要内容,概括不准确的一项是( ) A . 段从水流角度看,河水在龙槽壶口的特点阳刚、崇高。B . 段从石头角度看,眼前河水的主要特点软弱、柔和。C . 段采用定点换景的方法,是对枯水季壶口瀑布的描写。D . 段抓住壶口瀑布柔中有刚的特点,引申到人生“历经磨难,方显个性”的哲理。(2) 对段中画线句子所运用的修辞手法及作用,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 . 浑厚庄重如一卷飞毯从空抖落。 比喻,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洪流沿着龙槽的边沿轰然而下的形态。B . 或钻石觅缝,汩汩如泉;或淌过石板,潺潺成溪;或被夹在石间,哀哀打旋。 排比、拟人,生动写出水流在龙槽两边滩壁上散开的画面,赋予水流以生机活力。C . 而这一切都隐在湿漉漉的水雾中,罩在七色彩虹中,像一曲交响乐,一幅写意画。 比喻,生动形象地写出黄河水的声音、颜色、态势之美。D . 造物者难道是要在这壶口中浓缩一个世界吗? 设问,加强语气,表达造物者要在这壶口中浓缩一个世界的意思,立意深刻。(3) 对第段所写内容的理解与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 本段文字是作者观景时的直接体验,目的在于突出壶口瀑布本身的险。B . 本段文字作者紧扣河水在壶口展现出的多种形态,联想到人生的五味杂陈。C . 本段文字作者的理性思考主要是由脚下的巨石引出的对黄河个性化的解读。D . 本段综合运用记叙、描写、议论、抒情等多种表达方式,展现壶口瀑布的雄姿。9. (12分) (2019八下天台期中) 阅读文段,回答问题。 天使也会变魔鬼引种外来植物,丰富本地物种,本是件大好事,然而,如果盲目引进外来植物,造成“生物入侵”,就会破坏生态环境平衡,甚至带来生态灾难。美国引种葛藤便是其中一例。葛藤是一种伏地蔓生或攀援它物的豆科多年生植物,其祖籍在中国。它不但是贫瘠地区绿化先锋,是改良土壤、保水固土的优良植物,而且因其茎中富含蛋白质、脂肪、矿物质、维生素等,是畜、禽的良好饲料;也可作为轻纺工业以及造纸业的原料;葛根、葛种还有医疗价值。1930年美国引种葛藤后,使许多被破坏的农地和山坡,成为草木繁茂的肥沃土地,因而葛藤被誉为“大地的医生”。到了50年代中期,全美繁衍葛藤7000万株以上,真是谁人不夸葛藤好!然而,乐极生悲。在人们的赞扬声中,葛藤像疯狂的野兽一样狂长不息,将当地的许多植物“吃”光。70年代,葛藤占领了密西西比、佐治亚、亚拉巴马等州283万公项的土地,演变成了意想不到的公害。面对这个“绿怪”,亚拉巴马州宣布葛藤为“非法移民”,然而其结果却是“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造成了严重的生态灾难。在我国,最有名的生物入侵事件是从花园中“逃”出来的水生观赏植物水葫芦。水葫芦原产南美洲,有着紫色美丽的花朵,最上面的花瓣上有一块蓝色的扇形斑块,中央点缀着一个桃形鲜艳黄斑,实在惹人怜爱。不过最吸引人的是它杯状的绿叶,叶茎基部膨大,使植物能够漂浮在水面。可是,正是这种看似纤弱、婀娜的水草,曾一统美丽的云南滇池,使人们不得不花巨资予以铲除。水葫芦长长的根扎入水中泥土下,可通过根块迅速而大量地繁殖,一旦侵入到湖泊、河流、水道、水塘等淡水水城,只要条件适合,即以势不可当之势覆盖整个水面。它挡住了阳光,吸尽了营养,使水中其他植物死亡,破坏水下动物的食物链,导致水生动物无法生存,生态系统完全失去平衡。同时,任何大小船只也别想在水葫芦的领地里来去自由。在国外和国内,水葫芦都被认定为目前最令人头痛的水草,也是让人类为控制其数量花钱最多的植物之一。高山、大海和沙漠过去曾是阻止物种扩散的天然屏障,然而随着贸易、旅游和其他人类活动的加剧,越来越多的物种正在跨越屏障做环球“旅行”,只要条件适宜,这些物种就有可能大规模扩张,抢夺“殖民地”。有科学家认为,生物污染比化学污染的影响更甚,化学污染是惰性的,不会再生和繁殖,而且会随时间的流逝而逐渐消失;但是当外来物种入侵以后就会扎根繁殖和不断扩张,甚至对本地物种的生存构成长久的威胁。地球上大多数的湖泊和江河系统、大多数沿海地区、几乎所有的岛屿甚至南极都受到这个问题的困扰。生态系统是经过长期变化形成的,系统中的物种经过上百年、上千年的竞争、排斥、适应和互利互助,才形成了现在相互依赖又相互制约的密切关系。一个外来物种引入后,有可能因不能适应新环境而被排斥在系统之外;也有可能因新环境中没有与它相抗衡或制约它的生物,使它成为“入侵者”而打破平衡,改变或破坏当地大生态环境。生物入侵是自然向人类敲响的又一警钟;在种树、种花成为新时尚的今天,我们在引进外地或国外物种的时候,务须慎重,谨防“生物入侵”造成的严重后果,那将是又一个难以收拾的环境残局!(1) 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 A . 外来生物常会造成“生物入侵”,破坏生态环境平衡,甚至带来生态灾难。B . 生物污染比化学污染的影响更甚是因为外来物种入侵以后就会扎根繁殖和不断扩张。C . 生态系统是经过长期变化形成的,相互依赖又相互制约,因此外来物种的引入势必会破坏这个生态系统。D . 外来物种入侵已成为全球性的问题,地球上的多数国家和地区都受到外来物种的入侵问题的困扰。(2) 比较【甲】【乙】两个句子,哪个句子的说明效果更好?试作分析。 【甲】在人们的赞扬声中,葛藤像疯狂的野兽一样狂长不息,将当地的许多植物“吃”光。70年代,葛藤占领了密西西比、佐治亚、亚拉巴马等州283万公顷的土地,演变成了意想不到的公害。【乙】葛藤不断生长,对当地其他植物的生长形成了重大威胁。70年代,葛藤覆盖了密西西比、佐治亚、亚拉巴马等州的大量土地,成为了公害。(3) 本文列举葛藤和水葫芦这两个例子的好处是什么? (4) 阅读下面两则材料,结合本文内容,对一些国家引进互花米草的行为作出评价。 材料一:互花米草隶属禾本科、米草属,是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它起源于美洲大西洋沿岸和墨西哥湾,适宜生活于潮间带。由于互花米草秸秆密集粗壮、地下根茎发达,能够促进泥沙的快速沉降和淤积,因此,20世纪初许多国家为了保滩护堤、促淤造陆,先后加以引进。材料二:互花米草在湖滩湿地环境中有超强的繁殖力,会威胁到海滨湿地土著物种。七、 命题作文 (共1题;共1分)10. (1分) (2015七上陕西期中) 总有一些人,出现在你的生命里,用他的某些话,成全了你的人生;总有一些事,浮现在你的脑海里,用它不经意的一瞬,改变了你的决定;总有一些东西,停留在你的视野里,用它独有的安静,打动了你的心。去寻找,去聆听。生活,如此动人。请以“我心中的 ”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补全题目。书写工整,不少于600字。诗歌除外,文体不限。文中不得泄露考生相关信息。八、 名著阅读 (共1题;共11分)11. (11分) (2018八上端州期末) 阅读下面的名著选段,回答后面的问题。 这些事情接连发生,在我已有反抗意识的年轻心灵上,留下了磨灭不掉的印象。在这个时期,我也开始有了一定的政治觉悟,特别是在读了一本关于瓜分中国的小册子以后。我现在还记得这本小册子的开头一句:“呜呼,中国其将亡矣!”这本书谈到了日本占领朝鲜、台湾的经过,谈到了越南、缅甸等地的宗主权的丧失。我读了以后,对国家的前途感到沮丧,开始意识到,国家兴亡,匹夫有责。我父亲决定送我到湘潭一家同他有来往的米店去当学徒。起初我并不反对,觉得这也许是有意思的事。可是差不多就在这个时候,我听说有一个非常新式的学堂,于是决心不顾父亲反对,要到那里去就学。学堂设在我母亲娘家住的湘乡县。我的一个表兄就在那里上学,他向我谈了这个新学堂的情况和“新法教育”的改革。那里不那么注重经书,西方“新学”教得比较多。教学方法也是很“激进”的。我随表兄到那所学堂去报了名。我说我是湘乡人,以为这所学堂只收湘乡人。后来我发现这所学堂招收各地学生,我就改用湘潭的真籍贯了。我缴纳一千四百个铜圆,作为五个月的膳宿费和学杂费。我父亲最后也同意我进这所学堂了,因为朋友们对他说,这种“先进的”教育可以增加我赚钱的本领。这是我第一次到离家五十里以外的地方去。那时我十六岁。在这所新学堂里,我能够学到自然科学和西学的新学科。另外一件事值得一提,教员中有一个日本留学生,他戴着假辫子。很容易看出他的辫子是假的。大家都笑他,叫他“假洋鬼子”。我以前从没有见过这么多孩子聚在一起。他们大多数是地主子弟,穿着讲究;很少有农民供得起子弟上这样的学堂。我的穿着比别人都寒酸。我只有一套像样的短衫裤。学生是不穿大褂的,只有教员才穿,而洋服只有“洋鬼子”才穿。我平常总是穿一身破旧的衫裤,许多阔学生因此看不起我。可是在他们当中我也有朋友,特别有两个是我的好同志。其中一个现在是作家,住在苏联。人家不喜欢我也因为我不是湘乡人。在这个学堂,是不是湘乡本地人是非常重要的,而且还要看是湘乡哪一乡来的。湘乡有上、中、下三里,而上下两里,纯粹出于地域观念而殴斗不休,彼此势不两立。我在这场斗争中采取中立的态度,因为我根本不是本地人。结果三派都看不起我。我精神上感到很压抑。我在这个学堂里有了不少进步。教员都喜欢我,尤其是那些教古文的教员,因为我写得一手好古文。但是我无心读古文。当时我正在读表兄送给我的两本书,一本讲的是康有为的变法运动。一本是新民丛报,是梁启超编的。这两本书我读了又读,直到可以背出来。我崇拜康有为和梁启超,也非常感谢我的表兄,当时我以为他是很进步的,但是他后来变成了反革命,变成了一个豪绅,在一九二五到一九二七年的大革命中参加了反动派。(1) 选文出自_一书,文中的“我”指的是_。 (2) “这些事情接连发生,在我已有反抗意识的年轻心灵上,留下了磨灭不掉的印象。”联系作品,说说“这些事情”指的是哪些事情? (3) 作者笔下的“我”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第 13 页 共 13 页参考答案一、 选择题 (共2题;共4分)1-1、2-1、二、 句子默写 (共1题;共5分)3-1、3-2、3-3、3-4、3-5、3-6、3-7、三、 字词书写 (共1题;共1分)4-1、四、 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5分)5-1、五、 文言文阅读 (共2题;共20分)6-1、6-2、6-3、7-1、7-2、7-3、六、 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25分)8-1、8-2、8-3、9-1、9-2、9-3、9-4、七、 命题作文 (共1题;共1分)10-1、八、 名著阅读 (共1题;共11分)11-1、11-2、11-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