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4月)语文试题C卷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13007963 上传时间:2020-06-04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54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4月)语文试题C卷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人教版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4月)语文试题C卷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人教版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4月)语文试题C卷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4月)语文试题C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考试须知: 1、请首先按要求在本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等信息。 2、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指定区域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一、选择题1 . 下列句子中加横线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一个国家要真正赢得尊严,除了要有发达的经济和繁荣的社会事业之外,还要有深沉的文化底蕴,要有比较高的文明素质。B虽然他尽了最大的努力,还是没能遏制住对方凌厉的攻势,痛失奖杯。C“喜剧王子”吉星星光之夜专场演出顺利举办,在节目中,吉星模仿群星绘声绘色,笑翻全场。D这次演出,这位舞蹈明星之所以在众多舞蹈高手中胜出,离不开她那身漂亮得体、天衣无缝的演出服装。2 . 下列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举办冬奥会是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要抓手,必须一体实施、一体谋划。B为弘扬雷锋精神,射阳县税务局青穗志愿服务队分批次实现了15名特校孩子。C全球近17年来新增的绿化面积中,约1/4左右来自中国,贡献比例居全球首位。D中科大“墨子号”量子科学实验卫星科研团队荣获2018年度克利夫兰奖。二、字词书写3 . 给下列加点字注音。我的祖国,高山巍峨,雄伟的山峰俯瞰(_)着历史的风狂雨落,坚实的脊背顶住了亿万年的沧桑从容不迫、我的祖国,地大物博,风光秀美孕育了瑰丽的传统文化,广袤(_)的大地上多少璀璨的文明还在熠熠闪烁。三、现代文阅读阅读脱胎换骨:漆艺术的当代传承一文,完成下面小题。脱胎换骨:漆艺术的当代传承漆器源自中国。早在史前时代,我们的先民已经发现漆的神奇,并开始大量在生活器物中应用。从杭州跨湖桥遗址出土 8000 年前的漆弓,到 7000 年前河姆渡时期的漆碗,无不佐证着中华先民曾在不断试错中发现漆的胶粘、防腐等功能。战国荆楚漆卧鹿、北魏司马金龙墓的漆屏风、元代雕漆名家张成的云纹剔犀盒及各地出土的漆帛画,所有这些漆艺术品,以其“千文万华纷然不可胜识”(明杨明髹饰录序)之美,与青铜器、陶瓷、丝绸等共同构建起一部绚烂华丽的中华文明史。漆艺术作为中国最具代表性的文化元素之一,承载着中华民族深刻的精神追求。但是,随着工业化时代的到来,它因材料的特殊性和制作的周期性,在人们的生活中开始式微甚至缺位;而化学材料聚酯漆的广泛使用,似乎替代了人们对天然漆的认知,以致概念混淆到“漆”好像就是指“聚酯漆”,人们对天然大漆的认识甚至需要重新启蒙。作为一种艺术媒介,中国传统的漆工艺因为历史背景不同,南北气候不同,地域的工艺美术发展状态不同,形成了各地市独具特色的传统技艺。比如,福州脱胎漆艺、北京金漆镶嵌、成都金银平脱、山西平遥推光漆、山西新绛剔犀(云雕)、安徽犀皮漆、湖北楚式漆器髹饰技艺、广东阳江漆、贵州大方皮胎漆器、彝族漆器等,都各具风采。这些传统漆工艺,是现代漆艺术的源头和基础。自2006年福州的脱胎漆器技艺等首批入选国家级非遗名录,全国各级文化部门通过非遗项目申报、非遗传承人培训等,全方位对大漆传统工艺进行保护与推广,并提出“非遗走进生活”“见人、见物、见生活”理念,形成了多种传承与传播的方式,如非遗传承人“师带徒”,非遗传承人走进高校开展技艺教学,非遗传承人进高校学习、进修等,这些都增强了传统手艺人对个人身份的认同感和对行业、对技艺传承的信心。漆艺术在中国的传承,是艺术家们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抱持坚定信念使然,这既是一种文化自觉,也是文化自信的自然体现。目前,全国各专业美术院校基本都设立了漆画专业课程,招收漆画本科生、研究生,培养漆画创作人才。而漆艺术从工艺美术范畴向大美术方向转变,也为漆艺术在当代的重焕光彩奠定了坚实基础。毫无疑问,“漆”不单单是一种工艺材料,它已经是一种文化传承的载体,更是一种东方精神的传达。我们欣喜地发现,艺术家们的创作热情赋予作品的深刻审美意象,艺术家们在艺术作品中呈现的高度文化自觉,无不散发着坚定的文化自信。这是最难能可贵的,也正是当代漆艺对“文化中国”构建的独特贡献。(摘编自光明日报2019年3月1日)4 . 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漆艺术历史悠久,它与青铜器、陶瓷、丝绸等共同构建起绚烂华丽的中华文明史。B中国传统的漆工艺虽形成历史背景、气候等不同,但其所具有的传统技艺都是一样的。C由文章可知,越来越多的人把传统工艺的文化价值视作对美好生活的表达。D漆艺术在传承与发展的过程中,对构建“文化中国”做出了独特的贡献。5 . “漆艺术的当代传承”中的“漆”在文中具体指什么?6 . 漆艺术在传承与发展过程中的价值体现在哪些方面?请根据文章内容进行简要概括。“哼”匠老梁尚书华认识老梁是四十多年前的事。那时他在林业局文工团当美工,人长得其貌不扬,个矮、罗圈腿,走起路来左摇右晃。当年他不过四十多岁,但说六十岁有人信。我到文工团报到的第一天,留下印象最深的就是他。见面时一怔,心想:文工团不都是俊男靓女待的地方吗?怎么长这模样的也能进来?随之又一想,莫非这人有大本事?后面的想法,很快得到了证实,此人的确不可小觑。有人告诉我,老梁是“特招”进文工团的。起初,他只是山里林场一个普通木匠,属后勤服务,干些杂活。加之形象不佳,很被人瞧不起,常遭到别人的不屑。一次,同寝的一个年轻人,趁他不在,把他的工具箱扔到了外面,斧头、刨子、锯散丢一地,供大家取乐。老梁回来了,呆愣愣瞅半天,默默地把东西拾回了屋。谁也不知他心里是怎么想的,大家能看见的,就是他不愿说话,不愿接触人,没事总愿一个人憋在木匠房里鼓捣。但是,活倒是越干越好。渐渐的,戏耍他的人少了,有人还当面夸他两句。他听了都不以为然,顶多用鼻子“哼”一声,宠辱不惊。那年,文工团排了一台大型话剧,布景难度很大,当时的美工完成不了,急得局工会主席在全局职工中广泛纳贤。有人推荐老梁去试试,老梁去了。工会主席见了面,打量他半天,问:你行吗?老梁听了,二话没说,扭头就走。工会主席求贤若渴,连忙一把拽住说:试试,试试。老梁“哼”一声,勉强留了下来。老梁到了文工团,原来那个美工成了他的助手,给他打下手,一百个不服气。于是,工作上极不配合,时不时还故意制造点麻烦。老梁似乎早有精神准备,对这些麻烦根本不在意。他吩咐助手干的活,助手完成后他看不上,但他什么也不说,闷不声咣咣几斧子,砸了,自己动手重来,那意思谁都明白,是打个样给你看看。几次下来,助手服了,夹着尾巴乖乖地当起了徒弟。就这样,老梁有条不紊地利用十几天时间把全场布景赶了出来。全团员工都感到神速,导演更是满意,直夸老梁。最让我佩服的是老梁先后给文工团做了两把贝司大提琴。这实在让我感到惊讶,直到今天都觉得神奇!当时是计划经济年代,全国也没有几家乐器厂。林业局文工团属企业业余文艺团体,根本不在计划之中,有钱买不着货。乐队低音部力量薄弱,团长做梦都想有把贝司大提琴。这事不知啥时装进了老梁心里。他把自己反锁进俱乐部三楼的布景制作室,一天天不出来,连下班吃饭时间也很少看见他。大家都知道他脾气倔,谁也不敢问他在干什么。直到两个多月后的一天,老梁将一把崭新的贝司大提琴交到团长、指导员面前时,两个人顿时蒙了,以为是老梁有路子,托人买回了这个家什。团长问:多少钱?老梁“哼”了一声,扔出俩字:做的。做的?谁做的?团长、指导员更懵了。老梁没再回答,转身走了。团长、指导员瞅着他晃晃走远的背影,猛然醒过来。好你个老梁啊,可真有你的!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全国上下各行各业大搞技术比武。省林业厅也下达文件,要在全省林业企业中举办一次“新兴林场沙盘模型设计”比赛。地点在省城,要求所属林业局各派一名能工巧匠参赛。老梁自然被选中。临行前,局工会主席把他请到办公室,就这次比赛的意义、名次、影响等,好一番叮嘱。老梁听到最后,习惯地用鼻子“哼”一声,连句话也没有。没曾想,刚一报到就惹得老梁不高兴。别人签上名就领了钥匙进房间休息了,他却被负责报到的人问来查去好长时间,跟审特务一样。老梁一气之下,真想打道回府。可一想到工会主席那番话,只好强压怒火留了下来。比赛共十天时间,前七天筹备,后三天安装,展厅就设在厅招待所会议室。前来参赛的人都想得个好名次,所以前七天大家都各自憋着劲闷在房间里鼓捣。待到后三天,才按组委会分好的选手区段,在展厅里忙活起来。只有老梁这边,剩下最后一天了,还仍是一片空白。于是,闲话出来了:这几天除了在食堂能见到他,再就不着面,没准是来混饭吃的然而,就在比赛的前一天晚上,老梁开始从房间往展厅一趟趟折腾东西,随之忙活起来。他干活有个习惯,不愿让别人看,似乎是怕别人偷着学去。老梁一直忙到天亮,整个晚上眼都没眨。比赛正式开始了。在老梁的展区,一夜之间魔幻般地呈现出一座漂亮的林场模型。厅长参观时更是乐得合不拢嘴,说想不到咱林区还真有能人,瞧瞧,除了小点,跟真的一样,以后的林场就按这个样子建。老梁在一旁听了,依旧习惯性地用鼻子“哼”一声。如今,老梁已故去十几年了,但有关他的故事仍在林区流传,且愈传愈神奇、版本愈多。(选自 2017年03月20日 人民日报 ,有删改)7 . 简析第一段在文中的作用。8 . 赏析文中画线的句子。(1)团长问:多少钱?老梁“哼”了一声,扔出俩字:做的。做的?谁做的?团长、指导员更懵了。老梁没再回答,转身走了。(2)老梁一气之下,真想打道回府。可一想到工会主席那番话,只好强压怒火留了下来。9 . 文中的老梁具有怎样的性格特点?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10 . 老梁的“哼”声贯穿始终,通观全文,那“哼”声里蕴涵着怎样的内容呢?本文又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呢?请结合文章及自己的生活体验谈谈。阅读下面课文选段,完成后面的问题。果然,10年之久,于勒叔叔没再来信。可是父亲的希望却与日俱增。母亲也常常说:“只要这个好心的于勒一回来,我们的境况就不同了。他可真算得一个有办法的人。”后来我们终于动身了。我们上了轮船,离开栈桥,在一片平静的好似绿色大理石桌面的海上驶向远处。正如那些不常旅行的人们一样,我们感到快活而骄傲。我看了看他的手,那是一只满是皱痕的水手的手。我又看了看他的脸,那是一张又老又穷苦的脸,满脸的愁容,狼狈不堪。我心里默念道:“这是我的叔叔,父亲的弟弟,我的亲叔叔。” 我给了他十个铜子的小费。他赶紧谢我:“上帝保佑您,我的年轻的先生!”等我把两法郎交给父亲,母亲诧异起来,就问:“吃了三个法郎?这是不可能的。”我说:“我给了他十个铜子的小费。”我母亲吓了一跳,直望着我说:“你简直是疯了!拿十个铜子给这个人,给这个流氓!”她没再往下说,因为父亲指着女婿对她使了个眼色。后来大家都不再说话。在我们面前,天边远处仿佛有一片紫色的阴影从海里钻出来。那就是哲尔赛岛了。11 . 请说出下列句子的复句类型。只要这个好心的于勒一回来,我们的境况就不同了。12 . “我”的母亲原先怎样称呼于勒,后来又是怎样称呼的?从称呼的变化上,可以看出她是怎样的一个人?13 . “我”的全家人出发时是怎样的心情?后来又是怎样的心情?(用选文中的话作答)14 . 选文中有两段景物描写。请分别说说这两段景物描写的作用。15 . 于勒接到十个铜子的小费,就“赶紧”表示感谢,这个细节意在说明什么?16 . “我”在心里默念的话属于什么描写?你怎样理解文中“我”心里默念的话?四、文言文阅读17 . 解释句中加下划线的词(1)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_) (2)非志无以成学 (_)(3)其真不知马也 (_)(4)策之不以其道(_)古诗文阅读。(一)东坡雨洗东坡月色清,市人行尽野人行。莫嫌荦确坡头路,自爱铿然曳杖声。注:宋神宗元丰初年,作者被贬黄州,东坡是作者为解决生活困难而开垦的一片荒地。本诗和记承天寺夜游作于同一时期。市人:市井流俗之人。野人:乡野之人,作者用于自比自己荦(lu)确:指险峻不平的山石。(二)纵笔白头萧散满霜风,小阁藤床寄病容。报道先生春睡美,道人轻打五更钟。此诗为作者贬居惠州时作;小阁:在惠州时住的嘉佑寺的房舍:先生:指苏轼:道人:寺中的僧人。(三)喜雨亭记亭以雨名,志喜也。古者有喜,则以名物,示不忘也。予至扶风之明年,始治官舍。为亭于堂之北,而凿池其南,引流种木,以为休息之所。是岁之春,雨麦于岐山之阳,其占为有年。既而弥月不雨,民方以为忧。越三月,乙卯乃雨,甲子又雨,民以为未足。丁卯大雨,三日乃止。官吏相与庆于庭,商贾相与歌于市,农夫相与忭于野,忧者以喜,病者以愈,而吾亭适成。于是举酒于亭上,以属客而告之,曰:“五日不雨可乎?”曰:“五日不雨则无麦。”“十日不雨可乎?”曰:“十日不雨则无禾。”“无麦无禾,岁且荐饥,狱讼繁兴,而盗贼滋炽。则吾与二三子,虽欲优游以乐于此亭,其可得耶?今天不遗斯民,始旱而赐之以雨。使吾与二三子得相与优游以乐于此亭者皆雨之赐也其又可忘耶”(有删改)注释:雨麦:麦子抽穗时下的雨;弥月:整个月;商贸:商人;忭:欢喜;岁:一年的收成;荐饥:连续饥荒。18 . 阅读古诗,抓住关键字词,往往能窥探到作者幽微的内心世界。东坡、纵笔都写于贬官之时,请你从“铿然”、“美”这两个词选择一个来解读作者。19 . 文言文在表情达意时会选择不同的句式,不同的句式往往也有各自的标志词。请你圈出下面句子中表明句式的标志词,并用斜线划分停顿(限划两处)使吾与二三子得相与优游以乐于此亭者皆雨之赐也其又可忘耶20 . 文言字词学习,只满足解释,便味同嚼蜡。深入一层,往往别有洞天。“越三月,乙卯乃雨”,“丁卯大雨,三日乃止。”两句中都有“乃”字,两处的“乃”都能理解为“才”。但细细琢磨,两个“乃”包含的情感却不同,请你说说有何不同?21 . 翻译下面这句话亭以雨名,志喜也。今天不遗斯民,始旱而赐之以雨。22 . 东坡一诗,作者称自己为“野人”,记承天寺夜游中作者称自己为“闲人”,喜雨亭记中,作者是个和大家“优游以乐”者,结合以上作品,说说苏轼和一般“市人”的不同。五、句子默写23 . 名篇名句默写(1)_,直挂云帆济沧海。(2)_,人迹板桥霜。(3)欲为圣明除弊事,_。(4)行人莫问当年事,_。(5)酬乐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说明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的两句是:_,_。六、语言表达24 . 仿写句子。豁达是一种境界,一种品质。不要因为被别人误会而心怀怨恨,重要的是澄清误会;不要因为小事与父母吵得不可开交,重要的是真心交流;,;,。七、作文25 . 作文生活是七色板,其中蕴含着追梦的艰辛,成功的喜悦,挫折的苦痛,孤独的寂寞。此时,你需要看看周围甜蜜的微笑,听听身旁温馨的话语,请以“生活需要”为题,写一篇600字的文章。线上可填适当的词语,如互助、欢乐、掌声、阳光、理智、感动、激情要求:1、要有真情实感,语言通畅。2、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3、字数:600字。第 11 页 共 11 页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2、二、字词书写1、三、现代文阅读1、2、3、四、文言文阅读1、2、五、句子默写1、六、语言表达1、七、作文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