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19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I)卷(练习)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13007213 上传时间:2020-06-04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53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2019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I)卷(练习)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人教版2019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I)卷(练习)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人教版2019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I)卷(练习)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2019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I)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考试须知: 1、请首先按要求在本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等信息。 2、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指定区域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一、选择题1 . 下列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有些市民对自行车搭人之类的事情是不以为然的,他们认为:这样方便了自己,也没有妨碍别人。B两位阔别多年的老同学意外地在洪江古商城萍水相逢,别提有多高兴了。C在观众震耳欲聋的助威声中,苏炳添首当其冲,率先跑过终点,夺得2017年国际田径联赛百米大战冠军。D晚自习课,魏老师又教了我们一种新思路,全班同学做起题来得心应手,事半功倍。二、字词书写2 . 阅读下面的一段话,按要求答题。你感受过山间的美好吗?山泉清ch,唱着你听不懂的歌。树木苍幽,毫不吝音地铺张着阴凉。那些叫不上名字的小花小草,随风尽情摇曳。那么久了,一直被那些烦心琐事纠缠不休,心中一直紧绷的那根弦,终于在刹那间松弛下来,坍塌下来,说不出的好,说不出的舒shung。(1)按拼音写汉字。清ch_舒shung_(2)给加点字注音。琐事_紧绷_3 .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按要求回答问题。在李公朴同志被害之后,警报di起,形势紧张,明知凶多吉少,而闻先生大无危地在群众大会上,大骂特务;慷概淋漓,并指着这群败类说:“你们站出来!你们站出来!”他“说”了。说得真痛快,动人心,鼓壮志,气冲斗牛,声震天地。闻一多先生,是卓越的学者,热情澎pi的优秀诗人,大勇的革命烈士。根据拼音写汉字。di:_ pi:_给加点字注音。斗:_卓:_改正文段中的两个错别字。_改为_改为_三、现代文阅读(材料一)大草地一连走了十天还不见人烟。在这个沼泽地带几乎大雨连绵不断,只有沿着一条为红军当向导的本地山民才认得出像迷宫一样的曲折足迹,才能穿过它的中心。沿途又损失了许多牲口和人员。许多人在一望无际的水草中失足陷入沼泽之中而没了顶,同志们无从援手。沿途没有柴火,他们只好生吃青稞和野菜。没有树木遮阴,轻装的红军也没有带帐篷。到了夜里他们就蜷缩在捆扎在一起的灌木枝下面,挡不了什么雨。但是他们还是胜利地经过了这个考验,至少比追逐他们的白军强,白军迷路折回,只有少数人生还。节选自红星照耀中国(材料二)长征路上,我们都是奋进者(盛玉雷)近日,“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记者再走长征路”主题采访活动启动,本报评论员随队出发,深入长征沿线进行报道评论。本版开设“现场评论我在长征路上”栏目,与大家一起重温这一段壮丽史诗,通过与历史的共鸣、与现实的对话,凝聚新时代新长征的磅礴力量。长征大桥、渡江大道、长征广场、红军大道走在江西于都街头,这样的地名特别多。醒目的路标,也是历史的坐标。目之所及,既让人看清了脚下的路,也启发人们去追寻那条峥嵘的路、光辉的路、伟大的路。85年前,红军战士脚穿草鞋,夜渡于都河,开启了气壮山河的长征史诗。斗转星移,沧海桑田。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习近平总书记专程来到于都,号召全党继往开来,重整行装再出发。踏寻足迹,回望初心,数百名媒体记者重访中央红军长征集结地,倾听历史回响,追寻红色记忆。在“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记者再走长征路”主题采访活动启动仪式现场,一位老报人令年轻同行们动容。他叫罗开富,曾经在上世纪80年代沿红军长征原路徒步采访,用双脚丈量距离,用纸笔还原长征全貌。这位前辈讲述的一个细节让人印象格外深刻,“第一天走下来,脚上就磨出血泡,到了第三天,袜子和血泡粘连在一起脱不下来。”忆往昔,无数红军战士正是以血肉之躯,完成了这一次理想信念、检验真理、唤醒民众、开创新局的伟大远征。几天走下来,所见所闻让我们对长征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长征很远,因为_;长征离我们又很近,因为_。在万里长征的砥砺前行中,蕴藏着中华民族精神大厦巍然耸立的根基,承载着中国共产党人始终不渝的初心和使命,长征是伟大的,也是具体的。对99岁的烈士遗孀段桂秀老人来说,长征是一场等待,用尽一生盼着丈夫兑现“我们一定会胜利回来”的诺言;对96岁的红军后代李观福老人而言,长征是一次告别,那时才七八岁的他还来不及与父亲多说几句话;对段德彰将军的侄孙段绍发来说,长征是一种感召,他有义务有动力让更多人晓得那些“发生过的事情”。重温长征史诗,讲好长征故事,长征就将记忆永存,长征精神就将薪火不灭。长征是艰苦的,也是顽强的。绝处逢生,凭的是什么?革命胜利,靠的是什么?继续前进,需要什么?可以说,长征是信仰的胜利,也是精神的奇迹。正是坚定的革命理想信念,让红军渡过了湘江、乌江、大渡河,攻克了娄山关、腊子口,越过了雪山草地理想信念一经点燃,就永远不会熄灭。只要保持坚定理想信念和坚强革命意志,就能把一个个坎都迈过去,把艰难险阻通通抛在身后。长征是历史的,也是现实的。一位村干部说,“当年红军走过的小道,现在已经是我们脱贫致富的大路了”。站在民族复兴的时间坐标上,回望过去,长征精神永放光芒;眺望远方,新时代的长征路上奋进正当时。只有不忘昨天的苦难辉煌、无愧今天的使命担当,才能不负明天的伟大梦想。继续沿着革命先辈开辟的道路走下去,坚定不移、一以贯之,我们就一定能取得新长征的胜利。就在段桂秀老人家中的一面墙上,挂着丈夫王金长的烈士证,正下方贴满了两个曾孙女在学校的优秀奖状。仿佛时空的交汇,几代人都走在自己的长征路上,前后守望、互相砥砺。这是长征精神的传承,也是红色基因的延续。追寻革命先辈开辟的路,走好自己脚下的路,我们都在长征,我们都是奋进者。节选自人民日报(材料三)七律长征(毛泽东)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内容梳理4 . 观察图片,判断下列有关红军长征的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ABCD5 . 结合材料一内容,试概括红军在过草地时遇到哪些困难?内容理解6 . 材料二中,作者说“长征很远”,又说“长征离我们又很近”,你是如何理解这两句话的?请在相应的横线处填写内容。7 . 阅读材料三七律长征,完成下列任务。(1)“金沙水拍云崖暖”写的是红军巧渡金沙江,“暖”字写出了红军战士取得战斗胜利后的_; “大渡桥横铁索寒”写的是红军飞夺泸定桥,“寒”字写出了红军战士夺取泸定桥过程的_。(2)在红星照耀中国中的长征一篇,埃德加斯诺以这首七律长征结尾的用意是_8 .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不论我们的事业发展到哪一步,不论我们取得了多大成就,我们都要大力弘扬伟大长征精神,在新的长征路上继续奋勇前进。”弘扬长征精神,走好今天的长征路,是新时代条件下我们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请结合材料二,说说弘扬“长征精神”的现实意义。内容拓展9 . 在“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主题采访活动后,作为记者的你将要以某位红军战士为视角,用第三人称写一篇人物传记片段。要求:结合第1题中的五张图,选取二个特定场景;捕捉经典“镜头”,抓取人物当时的细节描写。100字左右,语言要得体。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竹节人(1)我们小时候的玩具,都是自己做的,也只能自己做。只要有一个人做了一件新鲜玩意儿,大家看了有趣,很快就能风糜全班,以至全校。(2)有一段时期,我们全迷上了斗竹节人。(3)用毛笔杆锯成寸把长一截,这就是竹节人的脑袋连同身躯了,在上面钻一对小眼,供装手臂用,再锯八截短的,分别做四肢,用一根纳鞋底的线把它们穿在一起,就成了。锯的时候要小心,弄不好一个个崩裂,前功尽弃。(4)那一段时间,妈妈怪我总是把毛笔弄丢,而校门口卖毛笔的老头则生意特别好。(5)教室里的课桌破旧得看不出年纪,桌面上是一道道豁开的裂缝,像黄河长江,一不小心,铅笔就从裂缝里掉下去了。(6)而现在,这些裂缝正好用来玩竹节人。(7)仔细想来,那个发明这竹节人的家伙,准也是坐这种课桌长大的。(8)把穿着九个竹节的鞋线嵌入课桌裂缝里,在下面一拉紧,那立在裂缝上的竹节们就站成一个壮士模样,叉腿张胳膊,威风凛凛,跟现今健美比赛中那脖子老粗、浑身疙瘩肉的小伙子差不多。(9)将鞋线一松一紧,那竹节人就手舞之、身摆之地动起来。两个竹节人放在一起,那就是搏斗了,没头没脑地对打着,不知疲倦,也永不会倒下。(10)有时其中一个的线被卡住了,那“斗士”便显出一副呆头呆脑的傻样子,挺着肚子净挨揍。(11)竹节人手上系上一根冰棍棒儿,就成了手握金箍棒的孙悟空,号称“齐天小圣”,四个字歪歪斜斜刻在竹节人背上,神气!(12)找到两根针织机上废弃的钩针,装在竹节人手上,就成了窦尔敦的虎头双钩。把“金钩大王”刻在竹节人的胸口,神气!(13)用铅皮剪一把偃月刀,用铁丝系一绺红丝线做一柄蛇矛,给那竹节人装上,再挖空心思取一个更威风、更吓人、叫得更响的名号。(14)破课桌,俨然一叱咤风云的古战场。(15)还有同学别出心裁,想技高一筹,给竹节人粘上一个橡皮擦雕成的脑袋,做一套纸盔甲。一有机会,便得意扬扬招呼大伙儿来观摩。谁知弄巧成拙,中看不中用,没打几个回合,那粘上的脑袋连盔甲被它自己手里的大刀磕飞了,于是对方大呼胜利。(16)其实,竹节人的动作压根儿不由扯线人做主,那不过是在竹节间的线一紧一松间的胡乱耸动而已,可看上去,却挺像是那么回事。(17)黒虎偷心!泰山压顶!双龙抢珠!(18)咚锵咚锵咚咚锵!咚咚锵!(19)下课时,教室里摆开场子,吸引了一圈黒脑袋,攒着观战,还跺脚拍手,咋咋呼呼,好不热闹。常要等老师进来,才知道已经上课,便一哄而作鸟兽散。(20)上课了,意兴依然不减,手痒痒的,将课本竖在面前当屏风,跟同桌在课桌上又搏将起来,这会儿,嘴里不便咚锵。(21)偏偏后面的同学不知趣,看得入了迷,伸长脖子,恨不能从我们肩膀上探过来,被那虎视眈眈的老师看出了破绽。(22)老师大步流星走过来,怒气冲冲伸手一拂,“屏风”颓然倒了,一切秘密暴露无遗,不消说,费了许多功夫做出来的,建立了赫赫伟绩,鏊战犹酣的两个竹节人被一把抓去。(23)下课后,眼巴巴看别的同学重新开战,玩得欢,不禁沮丧得要命,便一起悄悄溜到办公室窗户下的冬青丛里转悠,希望老师能像往常一样,把没收的东西扯散了,随手扔出窗外。(24)蹲着身子,瞪大眼,可一无所获。正悻悻然准备离去,却见同桌趴在窗玻璃旁看得津津有味。(25)我也凑过来,一探头,咦,看见了什么?(26)只见老师在他自己的办公桌上,玩着刚才收去的那竹节人。双手在抽屉里扯着线,嘴里念念有词,全神贯注,忘忽所以,一点儿也没注意到我们在偷看。(27)他脸上的神情,跟我们玩得入迷时一模一样。(28)于是,我跟同桌相视一笑,虽两手空空,但心满意足,轻手轻脚地溜了。(29)方才的那份小小怨恨和沮丧化为乌有。10 . 第(1)段和第(26)段分别有一个错别字,请找出并改正。11 . 文章(28)段中,“于是,我跟同桌相视一笑,虽两手空空,但心满意足,轻手轻脚地溜了”一句中,我们“相视一笑”,“心满意足”的原因是。12 . 请分析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1)偏偏后面的同学不知趣,看得入了迷,伸长脖子,恨不能从我们肩膀上探过来。(2)建立了赫赫伟绩,鏖战犹酣的两个竹节人被一把抓去。13 . 选出下面说法中不正确的一项( )A文章描述了“我们”制作竹节人的过程,表现了孩子们对竹节人游戏的喜爱与热情,体现他们对可以用简单材料制作出这一成果的自豪与得意。B第(5)段中“一道道豁开的裂缝,像黄河长江”,这个夸张的说辞表现出我们那时的课桌非常破旧。C第(17)(18)段,作者连用五个断句,五个感叹号,营造出一种紧张热烈的氛围。D第(21)段老师“虎视眈眈”,说明老师是个没有爱心的人。14 . 我们都有美好的童年,离不了有趣的童年乐事。请用优美有趣的文字,描述一种你喜欢的“童年游戏”。(要求:语言表达流畅,有一定的描写,40字左右)15 . 作者是按什么层次描写春花的?四、句子默写16 . 古诗文积累。(1)_,弹琴复长啸。(王维竹里馆)(2)宣室求贤访逐臣,_。(李商隐贾生)(3)莫言下岭便无难,赚得行人错喜欢。_,_。(杨万里过松源晨炊漆公店)(4)凉州词云:“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木兰诗中有相似的两句是:_,_。(5)泊秦淮中,诗人杜牧描写了一幅朦胧的水色月夜景,渲染出一种凄清的气氛的句子是:_,_。五、课内阅读文言文阅读(课内,原文略)17 .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不亦说乎(_)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_)博学而笃志(_)18 .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19 . 下列句中“而”的用法与其他几项不同的一项是( )A曲肱而枕之B择其善者而从之C温故而知新D人不知而不愠20 . “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这句话被选为复旦大学的校训,下面不能作为被选原因的一项是( )A学习要有创见,不能只学着回答问题,还要学会提问。B既要广博学习,又要勇于追求。C要多问问题,但不要好高骛远,不切实际地空想,要多想当前的事情,与自己的实际情况密切相关的事情。D做人要高大刚毅而自强不息,力求自我进步,永不停止。六、语言表达阅读下面语段,完成文后各题。回眸过去,我们曾走过多少个百花争艳的春天,烈日炎炎的酷暑,( )累累的金秋,寒风刺骨的严冬,这其中有道不尽的辛酸苦辣。一次次刻骨铭心的亲身体验,让我们读懂了生活的起伏多变,阴晴无常。而自我调整心态,以乐观向上的态度(tn)荡地面对人生是尤为重要的。即使是枯燥乏味的人生,也会因此变得妙趣横生。我们扬起风帆的生活,在浩瀚无垠的大海上航行。我们勇敢地接受阳光的抚摸、风雨的( ),让心灵得到净化。我们坚信,雨后见彩虹,生命之舟将驶向成功的彼岸。21 . 从下面两组词语中各选一个最恰当的依次填入文中括号里。硕果成果洗刷洗礼22 . 根据拼音写汉字,给加点字注音。tn (_)荡抚(_)摸23 . 下面词语各有一个错别字,请找出来更正。酷署:_改为_枯躁乏味:_改为_24 . 文中画线的句子有语病,请将修改后的句子写在横线上。七、名著阅读25 . 阅读下面语段作答。那罗刹不容分说,双手轮剑,照行者头上乒乒乓乓,砍有十数下,这行者全不认真。罗剎害怕,回头要走。行者道:“嫂嫂,那里去?快借我使使!”那罗刹道:“我的宝贝原不轻借。”行者道:“既不肯借,吃你老叔一棒!”选段中的“罗刹”是谁?她为什么不把宝贝借给行者?八、综合性学习26 . 综合性学习。七年级(1)班准备开展“重庆城重庆人重庆面”的主题活动,请你参加并完成下列任务。(1)作为活动的策划人,请你围绕活动主题,写两个活动目的。活动主题:重庆城重庆人重庆面活动目的:活动方式:以小组为单位,现场比赛制作“重庆小面”。(2)小雪同学为本小组制作的小面拟写了一则广告语,请对这则广告语加以评析。广告语:麻辣当前,岂能面不改色;香飘万里,安能端坐如山。(3)作为本次活动的主持人,请你扣住主题,拟写一段在开幕式上的开场白。九、作文27 . 请以“会心一笑”为题作文。要求:除诗歌外文体不限要有真情实感不少于600字;不得抄袭、套作。第 13 页 共 13 页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二、字词书写1、2、三、现代文阅读1、2、3、四、句子默写1、五、课内阅读1、六、语言表达1、七、名著阅读1、八、综合性学习1、九、作文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