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沪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末学习成果检测试卷D卷

上传人:xiao****017 文档编号:13007156 上传时间:2020-06-04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48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粤沪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末学习成果检测试卷D卷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粤沪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末学习成果检测试卷D卷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粤沪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末学习成果检测试卷D卷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粤沪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末学习成果检测试卷D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单选题 (共25题;共25分)1. (1分)长江哺育了早期的中华文明,下图中乙、丁两处是什么早期人类遗址( ) A . 半坡人、元谋人B . 元谋人、北京人C . 北京人、河姆渡人D . 河姆渡人、半坡人2. (1分)下列属于长江流域原始农耕时代居民的是( ) A . 北京人B . 元谋人C . 半坡人D . 河姆渡人3. (1分)“民主制度”一直是人类的不懈追求。下列制度中最能体现出民主精神的是( ) A . 禅让制B . 世袭制C . 私有制D . 等级制4. (1分)夏商周时期创造了灿烂的文明。下列描述不符合史实的是( ) A . 迄今世界上出土的最重的青铜器是司母戊鼎B . 甲骨文是中国商周时期刻写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C . 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周朝开始D . 夏朝时期开始出现中国最早的青铜礼器鼎等5. (1分)从商周到秦朝我国政治制度变化的突出特点是( ) 由贵族政治到官僚政治由分裂走向统一由地方分权到中央集权血缘政治完全退出了历史舞台A . B . C . D . 6. (1分)我国古代青铜器生产规模大,品种多,工艺精美。司母戊鼎是世界上现存最大的青铜器。这件巨大的青铜器制造于( ) A . 夏朝B . 商朝C . 周朝D . 秦朝7. (1分)归纳法是我们学习历史经常用到的一种方法,它可以帮助我们梳理分类的知识,形成系统的知识网络。某同学在学习时,把夏桀、商纣、秦二世这三个历史人物归成一类,他们最突出的相似点是( ) 重用人才重视农业统治残暴末代国君A . B . C . D . 8. (1分)打着“尊天子,攘四夷”的旗号,号令诸侯,成为春秋时期第一个霸主的是( ) A . 齐桓公B . 晋文公C . 秦穆公D . 楚庄王9. (1分)下图中文物是上海博物馆的镇馆之宝,该文物是商鞅变法推行的哪一措施的历史见证( ) A . 鼓励耕织B . 严明法度C . 推行县制D . 统一度量衡10. (1分)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发生在( ) A . 秦穆公在位时B . 秦孝公在位时C . 秦始皇在位时D . 秦二世在位时11. (1分)“公元26年,即汉光武帝称帝的第二年,下诏书,令民间释放奴婢”,材料中的“汉光武帝”建立的朝代是( ) A . 西周B . 东周C . 西汉D . 东汉12. (1分)小组合作学习中,同学们绘制的漫画(见下图)形象地反映了东汉后期( ) A . 皇权至高无上B . 皇室权力斗争C . 宦官外戚干政D . 割据势力膨胀13. (1分)2014年6月,第38届世界遗产大会宣布由中国、哈萨克斯坦和吉尔吉斯斯坦联合申报的“丝绸之路:长安至天山廊道的路网”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该遗产主要反映了( ) A . 南朝江南的开发B . 文明的交流与互动C . 两汉的医学成就D . 南北朝的石窟艺术14. (1分)下列事件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 设西域都护府班超出使西域甘英出使大秦卫青北击匈奴A . B . C . D . 15. (1分)蔡伦改进造纸术的突破点在于( )A . 由笨重改进为携带方便B . 简化制作过程C . 扩大造纸原料来源,使之易得而又便宜D . 纸张由粗糙改进为精细16. (1分)中医是中国的传统医学。东汉的张仲景对中医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被后世尊称为“医圣”。他撰写的一部著名医学著作是( )A . 九章算术B . 齐民要术C . 伤寒杂病论D . 本草纲目17. (1分)史记和资治通鉴是我国古代两部著名的史学著作。下列示意图中,哪一字母所代表时期的史实在这两部书中都能查阅到?( )A . B . C . D . 18. (1分)图示法是学习历史的一种方法,下面哪幅图直观地反映了三国鼎立形势( ) A . B . C . D . 19. (1分)人口迁移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一种普遍现象。我国古代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人口迁徙高潮与下列哪一事件有关( ) A . 楚汉之争B . 赤壁之战C . 八王之乱D . 淝水之战20. (1分)历史上汉人常把少数民族称为“夷人”或“胡人”。灭亡西晋的一支“胡人”是( ) A . 氐B . 羌C . 鲜卑D . 匈奴21. (1分)某同学搜集到以下四幅图片,请帮他拟定一个正确的主题( ) 赤壁之战形势图三国鼎立形势图淝水之战形势图北魏孝文帝迁都示意图A . 中华文明的起源B . 统一国家的建立C . 政权分立和民族融合D . 繁荣开放的社会22. (1分)月球上有一座环形山叫做“祖冲之山”,祖冲之最突出的成就是( ) A . 精于绘画,主张“以形写神”B . 制造地动仪C . 第一个把圆周率的数值计算到小数点后第七位D . 首创割圆术23. (1分)使成都平原变得“水旱从人,不知饥馑”,因而获得了“天府之国”美称的著名水利工程是( )A . 灵渠B . 都江堰C . 隋大运河D . 元朝运河24. (1分)世界上第一次把圆周率的数值,精确到小数点以后第七位的数学家是( )A . 刘歆B . 刘徽C . 张衡D . 祖冲之25. (1分)假如你想要了解北朝时期北方劳动人民的农、林、牧、副、渔业的生产方法,可以阅读( ) A . 农政全书B . 齐民要术C . 大明历D . 水经注二、 史林释义: (共4题;共14分)26. (4分)春秋战国是中国历史上动荡与发展的时代,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古书上记载,春秋时期,人们已经用铁农具来耕种土地。在湖南、河南、江苏等地的春秋墓葬中,发掘出一批铁农具。此外,至迟在春秋末年,人们已使用牛来耕地。统编人教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材料二:及秦孝公用商君,坏井田,开阡陌,急耕战之赏。虽非古道,犹以务本之故,倾邻国而雄诸侯,有国强者兼州城,而弱者丧社稷。汉书食货志材料三: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割据纷争,旧的社会制度进一步崩溃,新的社会制度逐步确立。儒、法、道、墨、阴阳的学派针对治理国家的问题提出自己的主张;各家学派之间进行激烈的论争,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材料四:现代国家固然需要强调依法治国,但也要强调以德治国。法治与德治必须结合。法可厚德,德可固法只有大力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坚持德治和法治统一,自律和他律并重,社会才能稳定有序。中国传统德治思想的现代选择(1)材料一说明当时我国农业生产领域出现了什么新现象?这导致了哪一新兴阶级的势力增强? (2)材料二记述的是哪一历史事件?从材料二中可看出“商君”采取了哪些措施? (3)根据材料三,指出各学派争论的共同问题是什么?其中,墨家学派有哪些主张? (4)材料四中的“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分别是哪两家学派的主张?材料中体现的现代社会治国的方略是什么?我们应该怎样对待中国传统思想文化? 27. (4分)汉语言文字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材料一:材料二:契丹小字圆铜镜铭文西夏文寿陵残碑元朝宣政院印契丹本无文纪,惟刻木为信,汉人陷番(指契丹)者,以隶书之半加减,撰为胡书(契丹字)。摘编自五代会要西夏文字是参照汉字“六书”理论、运用合成造字法所创造的表意文字。在6000余个西夏文字中有400余个汉语借词。摘编自西夏文字的字形结构组合形式与造字方法元朝官印使用官方的八思巴文,但一律用篆体形式刻制。摘编自元国书官印汇释材料三时期汉语中吸收的部分外来词外来词的来源先秦两汉胡、单于匈奴语骆驼、狮子、石榴、琵琶西域地区魏晋南北朝隋唐可汗、可孙、直勤鲜卑语可汗、可贺敦突厥语瑟瑟、珐琅波斯语豆蔻阿拉伯语宋元明清猛安、谋克契丹语勃极烈、忽鲁女真语成吉思汗、喇嘛、胡同、戈壁蒙古语阿哥、格格、额娘、阿玛满语摘编自汉语外来词材料四:鸦片战争前后,中国的语言发生历史上少有的变化,从词汇到语法、语言使用,外来词大量增加。其中,翻译著作和双语词典的大量涌现与现代科学的进入普通教育,是本时期外来词引进与推广的两个非政治性决定因素。甲午中日战争后,人们开始清醒起来,真正感到有必要向日本学习,通过对邻邦的学习并引进西方科技。20世纪初,日语的许多译名已经成批地进入现代汉语。在第一次留日高潮中有许多是专学医科的,如鲁迅和郭沫若,都是留日医科出身。当时从日语引进的同医学有关的词语实际上要大大超出现在基本外来词词典所收的范围。因此,19世纪末至20世纪30年代初,汉语中逐渐充斥着来自日语的汉字词,以及从日语回流来的汉语词。以此来看,应该说,中国社会的进入现代生活并同世界沟通,日语汉字词是立有大功的。摘编自汉语外来词材料五:(1)1899年,清朝人王懿荣首次发现甲骨文。依据材料一,说出甲骨文的历史文化价值。 (2)依据材料二,概括契丹文、西夏文、八思巴文在创制或使用方面的共同特点。结合材料二、材料三,指出中华文化得以不断丰富和发展的原因。 (3)依据材料四,对以下表述做出判断:直接从材料得出的,划“正确”;违背材料所表达意思的,划“错误”;材料没有涉及的,划“无”。 鸦片战争后,外来词引进与推广得益于翻译著作和双语词典的大量涌现等因素。_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英语外来词大量进入汉语系统。_汉语中的外来词阻碍了中国社会进入现代生活并同世界沟通。_(4)结合材料五,谈谈你对上述现象的看法。 28. (3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秦汉时期我国的民族关系呈现出明显的区域特征,即南方地区的开发和融合加强,西部的贸易和交流频繁,北方边境战争不断。材料二:北魏初年,有个姓拓跋的人穿鲜卑的衣服,说鲜卑话,曾担任“白鹭官”,没有俸禄,但战争中掠夺到的财物可以归己。若干年后,他的后人已改用汉人的“元”姓,担任的官职是太尉,有规定的俸禄可以领取,穿汉人的衣服,说汉话,还与朝中的一个汉人官员结成了亲家。材料三: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我国西部和北部少数民族受汉族先进文化的影响不断内迁,大量南下的少数民族与汉族人民在黄河流域杂居相处,彼此交往。他们在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方面,相互渗透,取长补短。(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西汉时期“西部的贸易和交流频繁”与什么历史事件有关?在北方边境主要与哪个少数民族战争不断? (2)上述情境中,与“白鹭官”相比,其后人的生活习俗发生了哪些变化? (3)导致“白鹭官”后人发生变化主要源于历史上的什么重大改革? (4)据“白鹭官”后人的变化,说明这次改革重要作用。 (5)结合上述材料和问题,概括我国古代民族融合的主要方式。 29. (3分)学习历史贵在得法,在学习过程中,只有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才能牢固掌握所学的知识,提高学习能力和成绩。下面列举三种学习方法进行检测,请你完成以下问题。 (1)【表格归纳】表格比较法 秦始皇巩固统一和汉武帝推进大一统的措施比较简表秦始皇汉武帝共同作用政治颁布“推恩令”经济统一货币、度量衡铸币权和盐铁经营权收归中央思想焚书坑儒文化兴办太学,大兴儒学教育军事反击匈奴修筑长城北击匈奴上面表格是某同学在课堂学习中系统总结的知识点,请你帮助他补充表格内处相应的内容。(2)归纳完成表格内的秦始皇和汉武帝巩固统一措施的共同作用。 (3)【路线示意图】知识简易构建法 丝绸之路示意图补充完成以上“丝绸之路示意图”处的地名。(4)【论从史出】史料分析法 “丝绸之路”开辟后的中西交流史实从中国输入西方的物品和技术从外国传入中国的物品和文化丝绸、漆器等物品凿井、冶铁和造纸技术中亚葡萄等农作物、印度的佛教作用据表格中西交流史实分析,写出表格中丝绸之路开辟的作用。三、 探究空间 (共1题;共6分)30. (6分)我国历史悠久,疆域辽阔,对于如何管理国家,特别是如何处理中央与地方的关系,是历代帝王都很重视的一个问题。 材料一:秦始皇在咸阳宫举行的一次庆功宴上对群臣说:“天下共苦战斗不休,以有诸侯,赖宗届,天下初定,又复立国,是树兵也,而求其宁息,岂不难哉!”史记秦始皇本纪请回答:材料二:汉高祖把子弟分封到外地做诸侯王,目的是让他们镇守四海,拱卫天子。可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有的诸侯王逐渐在封国内各自为政,不听天子诏令,出入公然使用天子礼仪车驾,时刻图谋举兵夺取皇位。人教版七年级教材请回答:(1)从材料一中看出,秦始皇认为春秋战国以来,天下战争不断的根源在于西周实行了什么制度?秦始皇为解决上述问题,“求其宁息”的措施是什么? (2)你认为秦始皇的最大功绩是什么? (3)材料二反映了西汉时期国家出现了什么问题? (4)汉武帝为解决上述问题颁布了什么法令?建议颁布这一法令的大臣是谁? (5)汉武帝这一措施有何意义? 第 18 页 共 18 页参考答案一、 单选题 (共25题;共25分)1-1、2-1、3-1、4-1、5-1、6-1、7-1、8-1、9-1、10-1、11-1、12-1、13-1、14-1、15-1、16-1、17-1、18-1、19-1、20-1、21-1、22-1、23-1、24-1、25-1、二、 史林释义: (共4题;共14分)26-1、26-2、26-3、26-4、27-1、27-2、27-3、27-4、28-1、28-2、28-3、28-4、28-5、29-1、29-2、29-3、29-4、三、 探究空间 (共1题;共6分)30-1、30-2、30-3、30-4、30-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