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上学期期末预测考试语文试题

上传人:xiao****017 文档编号:13006234 上传时间:2020-06-04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36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七年级上学期期末预测考试语文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人教版七年级上学期期末预测考试语文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人教版七年级上学期期末预测考试语文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七年级上学期期末预测考试语文试题姓名:_ 班级:_ 成绩:_考试须知: 1、请首先按要求在本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等信息。 2、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指定区域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一、选择题1 .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她写信告诉我,近段时间,她没有一刻不忘记我们相处时的点点滴滴。B深受人们喜爱的中国京剧脸谱艺术,被公认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标识。C过去工业畸形发展,不仅造成了巨额的经济损失,更严厉损害了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D“蚁族”的形成有多方面的原因,其中包括大学生们不愿从事辛苦工作等原因造成的。2 . 从表情达意上看,下面既生动又恰当的一项是( )A几棵野菊,柔弱的茎上撑着小小的黄花,雄赳赳地立在路旁。B面对着这幽林秀水,佳木野花,我仿佛喝了香甜的美酒,心都醉了。C如果说人民群众是汪洋大海的话,那么个人只不过是一棵不起眼的小草。D时间好像一架梯子,它能鞭策着我们追赶人生的目标。3 . 选出加点字的注音全对的一组是( )A枯瘠(j)丰腴(y)对峙(z)忍俊不禁(jn)B憩息(q)蹇劣(jin)猥鄙(wi)滂沱(png)C引吭(kng)窥伺(ku)岑寂(cn)蹑手蹑脚(ni)D分娩(wn)翌日(y)恫吓(h)络绎不绝(y)4 . 下列词语书写全对的一项是( )。A妖饶禁固睿智言行相顾B深邃喧嚷逃蹿郑重其是C相契灵柩保祐阔然无累D庸碌簪子憧憬恪尽职守5 .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成都这首歌抚慰了听众失落的情感和疲惫的心灵,因而一时间风靡大街小巷。B热爱、传承祖国文化,是每一个炎黄子孙义不容辞的责任。C遍布襄阳街头的共享单车正转弯抹角地改变着人们的日常行为习惯,并逐步成为生活新时尚。D中国人民的梦想和各国人民的梦想息息相通,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适逢其时。6 . 依次填入空缺处的句子最恰当的一项是( )相信 有一首歌,这首歌跟碧碧的荷粉粉的莲无关,但是跟青春相关,因为春天把那个小秘密留在了夏季火辣辣的娇媚里;相信 有一首诗,这首诗跟默默的绿淡淡的紫无关,但是跟青春相关,因为颜色所能表达的情感都是青春的底色;相信 有一个梦,那个梦和明媚的日皎洁的月无关,但是跟青春相关,因为光环里有那座繁华的城,那方熟稔的禾,那肆意流淌的水,那里有青春五色的魂魄。A蜻蜓飞舞的旷野里彩虹的绚丽光环里蜂蝶偏偏的花丛里B蜂蝶翩翩的花丛里彩虹的绚丽光环里蜻蜓飞舞的旷野里C蜻蜓飞舞的旷野里蜂蝶翩翩的花丛里彩虹的绚丽光环里D彩虹的绚丽光环里蜻蜓飞舞的旷野里蜂蝶翩翩的花丛里二、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从小学生“读书等身”说开去只要每天坚持读书,就能做到“读书等身”。江苏昆山玉峰实验学校改进教育方式,十几年来,开展每日午读、亲子读书会、阅读节等活动,让孩子们爱上了阅读。小学6年的时间,一个孩子竟能读1700本课外书。阅读不仅让孩子开阔了视野、提高了成绩,还锻炼了口才和思维,跟爸爸妈妈在家里相处也变得更加融洽。有感于读书给孩子带来的变化,玉峰实验学校的一位家长突发奇想,让孩子与读过的书合一张影,结果发现书堆起来,跟孩子身高一样高。如果要解码该校一些小学生“6年读1700本书”的奥秘,或许正源于学校通过改进教育方式,让这里有了更多“读书等身”的孩子,其实现路径就是挤时间读书“只要每天坚持花20分钟时间,就能在小学6年读完1700本书。”第十六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显示,2018年我国成年国民人均纸质图书阅读量为4.67本,与2017年基本持平;超过半数成年国民倾向于数字阅读,纸质阅读比例下降;在对个人阅读数量评价中,只有2.1%的成年国民认为自己阅读数量很多,6.3%的认为自己阅读数量比较多,37.8%的认为自己阅读数量一般,41.5%的认为自己阅读数量很少或比较少。成年国民阅读数量少最主要的原因是“工作忙没时间”。相比小学生“读书等身”,我们是否有点汗颜?古人云:“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抗战名将彭雪枫常告诚自己:“如果不抓紧时间学习,我会输给工作的。”在戎马倥偬的岁月里,他不论行军作战多么艰苦,都坚持每日读书,常常手不释卷、挑灯夜战。他的名言是“知识之在于我,向来是如饥似渴的”,座右铭是“苦读苦读一百个苦读”,约法三章是“每日决学两小时”。今天我们各方面条件都比过去优越得多,即使工作再忙,其实也不难发现有一些碎片时间。比如在公交、地铁等车时,在银行排队时,或者睡前20分钟,都能成为自己专享的读书时间。鲁迅说:“哪里有天才?我是把别人喝咖啡的工夫都用在写作上了。”对读书人而言,就是应该合理地利用自己的时间碎片。在碎片化的时间里,是拿手机刷屏,还是读电子书或者手不释卷,是对我们读书习惯与学习定力的考验。如果在碎片化时间看碎片化信息,那么浅表、庸俗就会无形放大;如果在这期间读有价值的东西,那么我们的修养和才干就会不断累积。所以,我们提倡多读书、读好书,其价值和意义就在这里,同时读纸质书和读电子书也并不相悖。“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古人早已为我们指出了读与写之间的关系。在这个新时代,人人都想“下笔如有神”,取得像大文豪们那样“著作等身”的成就。然而,梦想不会从天而降,还需先静下心来,多挤点时间,“读书破万卷”,才能厚积薄发、梦想成真。作为普通人,纵然我们做不到“著作等身”,但只要每天坚持读书,也能做到“读书等身”。(有删改)7 . 这篇文章的中心论点是什么,请用原文语句回答。8 . 第段主要运用了哪一种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9 . 仔细阅读第段,分析本段的论证思路。10 . 根据本文观点,说一说在今天这个网络化信息化的时代,我们可以怎样读书。(答三点即可)11 . 下面对原文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江苏昆山玉峰实验学校通过多种活动方式,让学生爱上了阅读,也让更多孩子“读书等身”。B第段引用了大量的调查数据,意在告诉我们:成年人纸质阅读量明显不足,原因是工作忙没有时间。C选文第段论述了读与写的关系:读是写的前提,只有大量的阅读,才能厚积薄发。D全文思路清晰,结构严谨,既摆事实又讲道理,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12 . 阅读下面一则寓言故事,提炼出两个不同的观点(每个观点不得超过20个字)。山坡上有一巨树的残干,据说存在400多年了。当初它只是一株树苗,在漫长的生命过程中,曾被雷电击中14次,经历了无数次风霜雨雪的摧残,然而它顽强地成长为一棵大树。可是后来被飞来的一群害虫的微小却不停止的攻击摧毁了。它竟然毁在一群人类可以用两个手指捏碎的小虫子面前。三、文言文阅读陈太丘与友期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13 . 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1)尊君在不?(_)(2)下车引之。(_)(3)元方入门不顾。(_)14 . 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2)、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15 . 下列对文章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叙写了元方妙答友人的故事,表现元方聪明机智,明白事理,落落大方。说明做事要讲诚信,为人要方正的道理.B本文主要通过心理描写刻画人物形象,元方聪明机智、不卑不亢的形象跃然纸上。C本文剪裁得体,详略得当,语言十分自然,不加任何雕饰。D本文选取的是友人“无信”“无礼”的反面例子,旨在告诉我们做人要讲信用的道理。四、情景默写16 . 冬岭秀松柏,孔子伫立于天地间,感悟“_”,“_”的深邃。李白行路难中的“_,_”和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中的“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都用典故表达了作者渴望得到朝廷重用的愿望。看待别人的进步,我们要有发展的眼光,正如孙权劝学中所说的:“_,_。”而那过去了的,_。( 普希金假如生活欺骗了你)白居易望月有感中以工整的对仗,形象的比喻,描写兄弟分离的凄苦情态的诗句是: “_,_。”五、诗歌鉴赏诗歌鉴赏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17 . 本诗中颔联作者运用了什么写作手法?试分析其表达效果?18 .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蕴含什么哲理?六、作文19 .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我的心像草尖在萌动,像湖水在荡漾,像枝条上绽放的花朵心情好了,就会拥有一切的美丽请以“美丽的心情”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文体自选(诗歌除外)。不少于600字,文中不出现真实校名、人名。书写工整规范。七、其他指出下面句子运用的修辞方法。20 . 回望戏台在灯火光中,却又如初来未到时候一般,又漂渺得像一座仙山楼阁,满被红霞罩着了。( )21 . 痛苦和欢乐,生活和梦幻,摆脱和追求,都在这舞姿和鼓点中,交织!旋转!凝聚!奔突!辐射!翻飞!升华! ( )22 . 我无时无刻不听见她呼唤我的名字,我无时无刻不听见她召唤我回去。( )23 . 我想起那参天碧绿的白桦林,标直漂亮的白桦树在原野上呻吟( )第 9 页 共 9 页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2、3、4、5、6、二、现代文阅读1、2、三、文言文阅读1、四、情景默写1、五、诗歌鉴赏1、六、作文1、七、其他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