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20年(春秋版)中考语文试题(I)卷(检测)

上传人:xiao****017 文档编号:13005429 上传时间:2020-06-04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46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2020年(春秋版)中考语文试题(I)卷(检测)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人教版2020年(春秋版)中考语文试题(I)卷(检测)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人教版2020年(春秋版)中考语文试题(I)卷(检测)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2020年(春秋版)中考语文试题(I)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考试须知: 1、请首先按要求在本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等信息。 2、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指定区域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一、选择题1 .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古代跟年龄相关的称谓很多,如“垂髫”指小孩;“花甲”指六十岁的老人;“加冠”指年已二十的成年男子。B庄子,名周,宋国蒙人,战国时期哲学家,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庄子一书是庄子及其后学的著作,现存33篇。北冥有鱼一文就出自庄子。C“八个少年”“今天星期三”“运筹帷幄”“骗取信任”分别是偏正短语、主谓短语、后补短语、动宾短语。D因为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所以我们如果有缺点,就不怕别人批评指正。这个双重复句的第二层是因果关系。2 . 选出填在下列语段中空白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作为知识分子,不应该随波逐流,而认清方向,各尽所能。看了鸟之殇,千年鸟道上的大屠杀,我 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这是真的吗?这些无辜的生灵多么可怜啊!猎鸟者多么残忍、贪婪!孩子们能自己做的事情就让他们自己做,不要让他们什么事都家长。A必需几乎 依从B必需简直依赖C必须几乎依从D必须简直依赖3 . 在下面语段的横线上填入带序号的句子,正确的顺序是( )什么是对改革开放40周年的最好纪念?_党中央推出一千五百多项改革举措,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主要领域改革主体框架基本确立。见仁见智,但最不难达成共识的一点就是全面深化改革。这几年改革成果,举世瞩目。仅2017年,中央和国家机关有关部门完成211个改革任务,各方面共出台399个改革方案,改革继续呈现全面发力、多点突破、纵深推进的生动局面。所谓的全面深化改革取得重大突破,实非虚言。ABCD二、字词书写4 .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答题。历史的星空,因杰出人物而光辉灿烂。邓稼先是一位xin( )为人知的科学家,他始终站在科学研究的第一线;叶圣陶既是一位躬( )行君子,又能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杨利伟的太空一日充满喜悦,但归途却惊心动p( );斯科特等人虽然失败并牺牲,但却显示了坚忍不拨、勇于探索的崇高精神。(1)给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2)语段画线句中有一错别字,找出并改正。5 . 给下列加点字注音或者根据拼音写汉字。(1)干涸(_)(2) 殉职(_)(3)tn(_)塌(4)狭 i(_)三、现代文阅读让善念之花常开不败(人民论坛)行走于人生旅途,一个人总要面临诸多选择。有时候,决定经过了充分酝酿;有时候,摇摆常在一念之间。古人云,“一念过差,足丧生平之善”。关键时刻如何管控好自己的念头,可谓人生的重要课题。据载,包拯在离任端州时,老百姓为表达感激送上一方端砚;包拯发现后,将砚抛入江中以示还于端州。“包公掷砚”,丢掉的虽是一物,摈弃的何尝不是心中“恶念”。古人云,“知者行之始,行者知之成”,知与行的辩证关系既关乎思想修养,又在关键时刻考验“念头”。生活经验告诉我们,心有所向,则身有所行;心有所守,则行有所规。如包拯者,长期坚持修养身心、守定清廉,在任何形式的“端砚”考验面前,就都能生发“善念”,而不为所动所诱。事实正是这样,一念之善,源于长期的守善;一念之恶,源于长时的趋恶。观察一些落马贪官的案例,他们之所以步入歧途,往往根源于心念放松、信念消散,更在于任由平时小错“积”成大祸。现实中,少数领导干部不自律,一路履历造假欺瞒组织;一些干部平日里遇事不顾公义,自觉有损利益,就会计较没完;还有一些同志工作的事业心、责任心淡漠,甚至跟组织讨价还价,何谈能“顶得上”?“君子检身,常若有过”,倘若能够在生活里、日常中善于勤于修葺自己的思想园地,这“一念”就不会因时光流转而变化,就能做到正能压邪、善会驱恶。当然,守持善念并非一劳永逸,需要经常自察、自省、自检。为政者更应该时常扪心自问“为何而从政?”否则,很容易忘记初心、纵容歪念,甚至可能因一念之差,开启向恶的大门。“第一书记”沈浩曾经被朋友“埋怨”,“怎么会到小岗,去哪儿都比小岗强”,他则问自己,“既然来了,还后悔吗?要退缩吗?绝不!”正是这种心念,才让他带领小岗村翻开了干事创业的新篇章,不愧为“人民的好村官”。党员干部就该反复思量:是否只有“官念”,而淡忘了为民的宗旨?是否只藏“财念”,而贪图富贵、安逸享乐?是否存有“权念”,而高高在上、颐指气使?如何多些“民念”,为百姓谋福祉,找准自己的人生坐标?“身”由“心”定,“行”因“念”起,而事在人为,只有时刻把自己摆进去,真心为民、实心做事,才能让善念之花常开不败。古语云,无事便思有闲杂念想否,有事便思有粗浮意气否;得意便思有骄矜辞色否,失意便思有怨望情怀否。古人推崇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现代人更应注重身心修为、自我约束。“吾日三省吾身”,洗礼心灵、涤荡灵魂,内正其心、外正其行,才能严以修身、廉洁自律,不断塑造自我。“一个人能否廉洁自律,最大的诱惑是自己,最难战胜的敌人也是自己。”由内向外都纯粹、干净的人,才可最终抵达“吹尽狂沙始到金”的境界。“一念收敛,则万善来同;一念放恣,则百邪乘衅”。校准价值坐标,坚定理想信念,守望心中的绿洲,就不难守住风清气正的精神家园。6 . 第段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7 . 第段划线句“一念收敛,则万善来同;一念放恣,则百邪乘衅”在文中有什么含义?8 . 阅读下列文章,完成下面问题。一代一代的春天丁立梅春天的冷,到底有限得很,几番风雨后,气温回升。沉睡了一冬的虫子们不老实了,一个个争先恐后要出来。我在阳台上小坐,看到一只睡醒了的蜜蜂,在窗户的缝隙间,探险般的,左冲右突。也见到一只蛾子,在我养的一盆瑞香的叶子上,跌跌撞撞。等到它们全部爬出来,天下便都是春的了。春天是被虫子们驮在身上的。走过一片草地,草看上去仍是枯黄的。A但当你蹲下去细看,发现草根处,已然冒出点点的新绿来。那么稚嫩,柔软,婴儿的眉睫似的。你知道,用不了多久,那绿,便茁壮起来,世界将是新绿的一个世界。一些树,不动声色地在进行着一场新老更替,老叶褪去,新叶长出来,譬如樟树,譬如广玉兰。生与死的交接如此自然而然,几乎不着痕迹。你仰头微笑着看一会儿,感动了。垂柳的变化最是明显,满身缀着嫩黄的芽。这个时候,最适宜远观了。你在某个桥头站定,微风拂过你的脸,拂过河堤两岸。千万条柳枝一齐随着风舞动起来,缭乱缤纷,烟一般缥缈。“绊惹春风别有情,世间谁敢斗轻盈?”唯有柳了。紧接着,桃花该开了。梨花该开了。菜花该开了。花一个接着一个。B不,不,一个接着一个太慢了,哪里等得及?是要一哄而上挤挤闹闹登场的。于是乎,好颜色被抖落得满天满地,天地一片斑斓。忙不过来的是人,踏青去!赏春去!看梨花。看桃花。看菜花。春天端出来的,是一场又一场盛宴,视觉的,听觉的,味觉的。说到味觉,就闻见了荠菜香。这个时候,荠菜正当时。去野地里寻荠菜是一大乐事,吃荠菜则是另一大乐事,鲜嫩的荠菜可拌可炒可烧。若把荠菜剁碎了,和些肉末子,那是包春卷最上好的料。不得不佩服我们的老祖宗,在吃上玩尽智慧,居然想出包春卷。人的心真是贪得可以,把春天卷进去,卷进去,春天就溜不走了。心情无端好起来。春天的阳光,照到心底去了,人的脸上不知不觉焕发出笑容来。路上遇见,都是一脸春天的模样。天蓝云白,水秀草青,这个时候的人多亲切多慈善啊。小母亲坐到阳光下,教她的幼儿学唱歌:小燕子穿花衣,年年春天来这里。我问燕子你为啥来,燕子说,这里的春天最美丽。小母亲问孩子,宝宝,这里的春天美不美呀。孩子咿咿呀呀。小母亲笑了,接着唱,声音温柔得挤得出水来。她低头看向孩子的眼神,是永远的春天。一代一代的母亲,一代一代的幼童。一代一代的小燕子,拂柳穿檐,喜乐汤汤。一代一代的春天!(1)本文作者由室内到室外、由物及人,描绘了看春的四幅图画,记叙了两件事情。试根据文章内容,补全作者在文中所描绘的图画和记叙的事情。看虫图(_)图)(看树图)(_)图)寻荠菜、吃荠菜(_)(2)分别说说文中两个划线句的表达效果。但当你蹲下去细看,发现草根处,已然冒出点点的新绿来。(加点词语的运用的角度)不,不,一个接着一个太慢了,哪里等得及?是要一哄而上挤挤闹闹登场的。(修辞手法运用的角度)(3)你如何理解“她低头看向孩子的眼神,是永远的春天”这句话?(4)联系文章内容,指出“一代一代的春天”的具体内涵。四、情景默写9 . 古诗文默写(1)根据课本,下列古诗文默写不正确的两项是(_)A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不宜妄自菲薄,以塞忠谏之路也。B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吏禄三百石,岁晏有余粮。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C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D池上碧苔三四点,叶底黄鹂一两声,日长飞絮轻。E骊山四顾,阿房一炬,当时奢侈今何处?只见水萦纡,草萧疏。F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2)根据课本,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六题只选四题作答)过尽千帆皆不是,_。(温庭筠望江南)_,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今夜偏知春气暖,_。(刘方平月夜)驿外断桥边,_。(陆游卜算子咏梅)_,欲语泪先流。(李清照武陵春)_,村南村北响缲车。(苏轼浣溪沙)(3)根据语境,在横线上填入最恰当的古诗词名句。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个人的命运与国运的兴衰总是联系在一起。外敌不退,有家难回:“_,_。(渔家傲秋思)”收复失地,建功立业:_,_。(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千古诗句,不变的情怀。五、课外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管仲曰:“吾始困时,尝与鲍叔贾,分财利多自与,鲍叔不以我为贪,知我贫也。吾尝为鲍叔谋事而更穷困,鲍叔不以我为愚,知时有利不利也。吾尝三仕三见逐于君,鲍叔不以我为不肖,知我不遭时也。吾尝三战三走,鲍叔不以我怯,知我有老母也。公子纠败,召忽死之,吾幽囚受辱,鲍叔不以我为无耻知我不羞小节而耻功名不显于天下也。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节选自史记管晏列传)(注释)贾(g):做买卖。召(sho)忽:齐人。与管仲一起事奉公子纠,公子纠被杀后召忽也自杀。10 . 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吾始困时(贫困)B吾尝三战三走(走开)C知时有利不利也(时机)D吾尝为鲍叔谋事而更穷困(谋划)11 .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全都相同的一组是( )A分财利多自与吾与汝毕力平险B吾尝三仕三见逐于君至于负者歌于途C召忽死之辍耕之垄上D生我者父母所识穷乏者得我与12 . 下列对文意的叙述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管仲家境贫困,常常欺骗鲍叔,做买卖常占便宜。鲍叔却一直很好地待他,是因为鲍叔不屑于和他计较。B管仲与鲍叔一起做生意,赚多赚少总要多占一些,他三次参战三次当了逃兵,这些事情都可以看出管仲虽然有才却无德。C鲍叔推荐管仲为相,自己反而在管仲之下,这种以国家利益为重的精神,表现了鲍叔是一个纯粹的人、高尚的人。D本文主要写了管仲的丰功伟绩,鲍叔牙只是管仲成功路上的一个助推器罢了。13 . 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限断两处)。鲍叔不以我为无耻知我不羞小节而耻功名不显于天下也14 . 选文中的鲍叔是一个怎样的人?六、诗歌鉴赏阅读下间这首诗,完成下列小题。 登飞来峰王安石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15 . 这是一首七言_。(体裁)16 .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人用“千寻”形容塔高,借塔的高峻写出自己立足点之高。B最后两句用典直抒胸臆,“浮云”比喻具有积极意义的事物。C这首诗即景说理,使诗歌既有生动的形象又有深刻的哲理。D全诗表明诗人年少气盛,抱负不凡,具有远大的政治理想。七、名著阅读17 . 名著阅读。(7分)填空。(3分)格列佛游记中小人国利里浦特党派之争以划分阵营,分为高跟派、低跟派两派;飞岛国科学院有许多荒诞不经的研究,如“从黄瓜里提取阳光”“”“”等。“风雪山神庙”“浔阳楼题反诗”是水浒中两个经典的故事,请你任选其中一个,用简洁的语言概述。(100字左右)(4分)八、综合性学习18 . 传统文化。用下面的短语组成有关春节或者端午的对联。要求:“春节”和“端午”两个节日任选其一;符合节日特点和对联特点。门上桃符碧波竞舟江边柳线青艾驱瘴迎春绿十里欢耀眼红千家乐我选_(填“春节”或“端午”)上联_下联_从括号中选出恰当的词语填入横线处。4月23日学校举行读书活动,邀请知名学者黄教授到校作讲座。你作为学生代表前去邀请黄教授。呈邀请函时,你会说:“黄教授,敬请_(莅临、光临)指导!”临别时,黄教授赠书一本,你会说:“谢谢黄教授!您的大作我一定认真_(阅读、拜读)!”九、作文19 . 美丽的音符,是琴弦飘出的蝌蚪,是枝头鸟儿的欢唱,是语重心长的教诲,是难以忘却的瞬间美丽的音符里,流淌着温暖的情感,承载着成功的欢悦,记录着成长的历练,它们构成了人生路上或低沉或高昂的旋律,谱写着一曲曲跌宕起伏的人生之歌。请以“美丽的音符”为题,写一篇记叙文。要求:1.选择你独有的材料来叙写,写出“音符”的内涵。2.字数不少于600字。第 11 页 共 11 页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2、3、二、字词书写1、2、三、现代文阅读1、2、四、情景默写1、五、课外阅读1、六、诗歌鉴赏1、七、名著阅读1、八、综合性学习1、九、作文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