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20年九年级历史与社会导学案:第一、二单元 质量评估试卷D卷

上传人:sha****en 文档编号:13005404 上传时间:2020-06-04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35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2020年九年级历史与社会导学案:第一、二单元 质量评估试卷D卷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人教版2020年九年级历史与社会导学案:第一、二单元 质量评估试卷D卷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人教版2020年九年级历史与社会导学案:第一、二单元 质量评估试卷D卷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2020年九年级历史与社会导学案:第一、二单元质量评估试卷D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单项选择题1 . 为了纪念红军长征,小王同学准备参加学校举办的演讲活动,为此他准备了以下的史实来再现长征的艰辛。你认为他选材不当的一条是A井冈山会师B四渡赤水河C飞夺泸定桥D翻越大雪山2 . “红色之旅”是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途径。金华某校组织“红色之旅”江西行,可以去考察的地方有( )南昌南湖武昌瑞金ABCD3 . 20世纪的中国在前进的道路上,经历了三次历史巨变,第一次巨变的领导人首先喊出了“振兴中华”的口号,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主革命,他是( )A康有为B孙中山C毛泽东D陈独秀4 . “打倒吴佩孚,联络孙传芳,不理张作霖”是国民革命军北伐初期的口号,它表明在北伐战争中国民革命军的作战策略是:A消灭吴佩孚就完成了北伐任务B国民革命军的主要敌人是吴佩孚C集中兵力,各个击破D全力推翻北洋军阀统治,力求快速统一全国5 . 美国记者斯诺在红星照耀中国一书中写道:“在某种意义上讲,这次大迁移是历史上最大的一次流动的武装宣传。”文中的“大迁移”指的是( )A北伐战争B太平天国运动C红军长征D南昌起义部队南下6 . 五四运动带来了中国历史的新变化,“新”主要表现在( )A是一次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B学生觉醒举行抗议活动C提出“外争主权,内除国贼”的口号D无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7 . 2015年11月7日,习近平与马英九在新加坡会见,双方互称“先生”。“先生”这一称呼普遍使用开始于A鸦片战争后B新文化运动后C洋务运动后D辛亥革命后8 . 下列对五四运动与辛亥革命相同之处的叙述,正确的是( )A都经过了长期的起义准备B青年学生发挥了主要作用C都具有反帝反封建的性质D工人阶级登上了历史舞台9 . 下列文章中,宣传马克思主义为主的有( )敬告青年狂人日记庶民的胜利我的马克思主义观ABCD10 . 下图是某校同学排演的历史课本剧的演出顺序,据此,推断该剧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A五四运动B太平天国运动C洋务运动D义和团运动11 . 国共关系直接影响着中国革命的前途和命运,下面两党关系演变中,实现再合作的原因是( )合作分裂再合作再分裂A日本侵华加剧了民族危机B共产党改编红军停止了内战C国民政府改组缓和了矛盾D东北军和八路军实现了联合12 . 1912年元旦,孙中山创立中华民国;1925年3月12日,孙中山在北京逝世。按照中华民国纪年方法计算,孙中山逝世于( )A民国十二年B民国十三年C民国十四年D民国十五年13 . 某同学要写一篇历史小论文,运用了以下素材:“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抗日战争”“人民解放战争”。据此判断,最适合这篇小论文的主题是( )A近代化的探索历程B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发展历程C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D新中国政权的巩固14 . 下列不属于北伐军讨伐的主要对象的是:A袁世凯B吴佩孚C孙传芳D张作霖15 . 毛泽东提出“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著名论断是在A中共一大B八七会议C遵义会议D中共七大16 . 孙中山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如果班级举办一期以“纪念孙中山”为主题的黑板报,下列标题不能采用的是A中山装的来历B兴中会的成立和发展C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的成立D孙中山在京师同文馆学习17 . “这里是军旗升起的地方,这里是人民军队的摇篮”。句中的“这里”是指A井冈山B南昌C瑞金D上海18 . 下图反映的是“创建人民军队的开始”、“军旗升起的地方”这一历史事件。根据这些信息,判断这是( )A南昌起义B秋收起义C井冈山会师D吴起镇会师19 . 2008年5月,中国国民党代表团访问大陆,回顾历史,国共两党在第一次和第二次国共合作期间共同参加过( )A五四运动和鸦片战争B北伐战争和抗日战争C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D北伐战争和解放战争20 . 下列对中国近代史上一些重要事件所作的历史结论或评价,不正确的是A公车上书一一拉开了维新变法运动的序幕B新文化运动一一我国历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解放运动C五四运动是一场彻底地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D中共七大是党的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二、非选择题21 . 历史时间是“实实在在的现实”。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各种事件在时间中的顺序往往暗含了它们间的因果关系。巴黎和会引发了中国哪次爱国运动?列宁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影响苏联哪一经济政策的出台?22 . 阅读下列材料,按要求完成问题:2015年11月7日,海峡两岸领导人在新加坡成功举行“习马会”,作为66年来两岸领导人之间的首次会面,“习马会”是两岸中国人持续努力的结果,这次会面也是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里程碑,奠定了未来两岸关系的新基础,向外界郑重宣布两岸要继续推动和平发展的强烈愿望,翻开了两岸和平发展历史的新一页。下面请同学们回顾国共两党90多年的风雨历程。兄弟齐心,其利断金材料一:由于我们革命,只有革命党的奋斗,没有革命军的奋斗;因为没有革命军的奋斗,所以一般官僚军阀便把持民国,我们的革命便不能完全成功。我们今天要开这个学校是有什么希望呢?就是要从今天起,把革命的事业重新来创造,要用这个学校内的学生做根本,成立革命军,诸位学生就是将来革命军的骨干。有了这种好骨干,有了革命军,我们的事业便会成功。孙中山请回答:(1)材料一中“这个学校”的教育方针是什么?哪位中国共产党人在这所学校中做出了巨大贡献?(2)这所学校为革命培养了大批优秀的政治和军事人才,为接下来哪一战争的胜利进军奠定了基础?材料二:观察下图请回答:(3)上图指的是哪一历史事件?(4)这一事件的解决标志着什么?兄弟之殇,剑拔弩张材料一:讲起八一历史长,南昌打响第一枪;工人士兵齐暴动。红军战士最光荣;朱德率领队伍走,进军湘南改红军;秋收暴动毛泽东,闹得湘东满地红;井冈山上朱毛合,创建四军建奇功。引自红军一段歌谣请回答:(5)列举南昌起义领导人。(6)“井冈山上朱毛合,创建四军建奇功”后,中国共产党探索出一条怎样的正确道路?材料二:我军第二年作战的基本任务是:举行全国性的反攻,即以主力打到外线去,将战争引向国民党统治区域,在外线大量歼敌我军第二年作战的部分任务是:以一部分主力和部分地方部队,继续在内线作战,歼灭内线敌人,收复失地。 解放战争第二年的战略任务请回答:(7)材料中的“第二年”指哪一年?(8)材料中的将战争引向国民党统治区域指的是哪一事件?兄弟之和,共谋未来(9)通过学习国共两党关系变化的历史知识,你有什么感悟?结合当前形势谈谈要完成祖国统一大业我们应该作何努力。23 . 中华民族具有自强不息的精神,虽历经磨难,但仍自立自强于世界民族之林。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下图是中国古代一位民族英雄致荷兰殖民者的一封信:材料二李鸿章在1872年大声疾呼:“中国正面临着三千年未有之变局,西洋人自印度至南洋而至中国,步步紧逼而来,此种推进无法阻档,中国必须迎头抗御这一挑战,断然采纳西式船炮来加强自身。”甲午战后,康有为等人起草了一份万人请愿书,尖锐地申明:“使(假使)前此而能变法,则可以无今日之祸,倘使今日而能变法,则可免将来之祸,若今犹不变,则他日之祸更有甚于今者。”徐中约中国近代史材料三据新华社2015年5月13日电,国务院发布通告,为使全国人民积极参与中央及各地、各部门举行的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纪念活动,2015年9月3日全国放假一天。光明日报2015年5月14日材料四 2015年5月,中国社科院公布了2014年度中国城市综合竞争力排行榜,深圳首次超越香港位列第一。摘自深圳商报2015年6月9日(1)材料一中提到的民族英雄是谁?台湾被荷兰殖民者占领是从我国哪一朝代开始的?(2)根据材料二分别概括李鸿章和康有为的主张。他们分别领导了哪一重大运动?(3)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分析,什么事件宣告中国抗日战争的胜利?中国为什么要举行隆重的纪念活动?(4)材料四中深圳的崛起主要得益于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的哪项决策?为了加快发展,推进现代化建设,你认为我们丹阳应该向深圳特区学习什么?24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0分)材料一:郑和的船队拥有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船只和航海技术,船只上配备航海图和罗盘针,船队航行于太平洋和印度洋的广大海域之间,到达亚非三十多个国家,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一带。材料二:英国的大炮破坏了中国皇帝的权威,迫使天朝帝国与地上的世界接触。与外界完全隔绝曾是保存旧中国的首要条件,而当这种隔绝状态通过英国而为暴力所打破的时候,接踵而来的必然是解体的过程,正如小心保存在密封棺材里的木乃伊一接触新鲜空气便必然要解体一样。马克思:中国革命和欧洲革命(1)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请你写出郑和下西洋的目的和技术条件。(2分)(2)历史学家梁启超在谈到中国的对外关系时说:“郑和之后,再无郑和”,结合所学回答,与明朝前期相比,清朝前期的对外政策发生了什么变化?(2分)(3)材料二中中国“与外界完全隔绝”的状态是怎样被英国打破的?请结合史实予以说明。(2分)(4)“隔绝状态”被打破之后,中国开始了近代化的探索。请写出两例中国在19世纪的重大探索活动。(2分)(5)结合当时的世界发展形势,指出材料二中的“新鲜空气”比喻的是什么?(2分)第 8 页 共 8 页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二、非选择题1、2、3、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