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联考试题11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13004809 上传时间:2020-06-04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20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联考试题11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联考试题11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联考试题11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6学年第一学期温州“十校联合体”期末考试联考高一联考语文学科试题考生须知:1.全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2.考生答题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填写在答题纸上。3.选择题的答案须用2B铅笔将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要改动,须将原填涂处用橡皮擦净。4.非选择题的答案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写在答题纸上相应区域内,答案写在本试题卷上无效。一、语言文字运用(共20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嗥叫(ho)笔杆(gn)禁不住(jn)穷困潦倒(lio)B.彷徨(png)奔赴(bn)干草垛(du)按捺不住(ni)C.烙印(lo)婆娑(su)小笸箩(p)含蓄隽永(jun)D.坍圮(dn)脊骨(j)什刹海(ch)毫不踌躇(ch)2.下列各项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医生说:“依我看,她的病只有一成希望,那一成希望在于她自己要不要活下去,人 们不想活,情愿照顾殡仪馆的买卖,这种精神状态使医药一畴莫展。”B.希腊人立碑纪念奋战阵亡的斯巴达战士,碑上的铭文是:“流浪人,你若到斯巴达, 请报告那里的公民们,我们阵亡此地,致死犹恪守他们的命令。”C.大自然崇高而又优雅,雄浑而又柔和,人们感怀并摹写它亘古如斯的美丽,将身心沉 浸其中,在聆听万籁的时候体味人世的纷烦复杂,感慨历史的沧桑变化。D.这幢清寒的小屋,远离通衢,茕茕孑立于田野之间,隐蔽在花园的密林深处。正是在 这简陋的侧屋里诞生出世界上最伟大的音乐天才之一肖邦。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大金王朝讲述了中世纪时辽、宋、金三国错综复杂的政权更替与外交策略。是熊 召政继张居正后,历经十年古战场考察和史学资料研磨的又一部力作。B.日前,在陆河县热心人士罗金晋的帮助下,来自马来西亚槟城山脚下镇的华裔李丁祥 终于在河田镇宝金村找到了自己的亲人,完成了祖辈、父辈多年来的夙愿。C.中国外交部发言人耿爽今日在例行记者会上就“港独”问题表示,香港是中华人民共 和国的一个特别行政区。这一点是非常明确的,不容置疑,也不会改变。D.随着“一带一路”建设实施,陕西省凭借区位优势从封闭的内陆成为中国向西开放的 前沿。曾经“望洋兴叹”的陕西企业,纷纷加快了“西进”步伐。4.下面文字中有两处语病和一处标点符号使用错误,请写出相应句子的序号,并对错误加以修改。(3分) 2016年11月29日,支付宝母公司蚂蚁金服董事长彭蕾向公众道歉了。道歉的 缘由是因为支付宝于11月24日新上线的功能:圈子。通过支付宝用户的交易记录,向 用户推荐不同的“圈子”有点类似一个社交群。引起争议的校园日记白领日记这两个圈子,只允许女性用户发布动态。其他用户可以打赏和点赞,但只有女性用 户和芝麻信用分达到750分的男性用户才可以评论。 序号:_ 修改:_ 序号:_ 修改:_ 序号:_ 修改:_5.2016年11月30日,“二十四节气”被正式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二十四节气”不仅蕴含着四季更迭的奥秘,更蕴藏着生命脉动的哲学。请你仿照示例,从“二十四节气”中另选一个写一句话。(4分) 示例:(立春)大寒过后便是立春,咬一口春饼,世界顿时开朗起来了,好一派鸟语花香!_6.温州素有“百工之乡”的美称,现为弘扬传统工艺,温州市文教中心计划于年末举办一场“温州传统工艺美术展”,请你以XX中学李响的身份给温州市文教中心写一封推荐信,推荐一个你认为应该展览的工艺。注意书信格式,正文内容字数不超过80字。(4分)推荐信二、现代文阅读(30分)(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10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 在儒家体系中,对伦理与道德关系在不同历史发展时期有不同的表述。在孔子是“礼”与“仁”,在孟子是“五伦四德”,董仲舒以后则是“三纲五常”。但无论如何演变,伦理与道德始终一体,而且“礼”、“五伦”、“三纲”的伦理,之于“仁”、“四德”、“五常”的道德总是处在优先地位。孔子以后,在中国传统道德体系尤其是儒家体系中,总有三个结构性元素:伦理性的礼或人伦,道德性的仁或德性,而修养则是它们之间使二者同一的“第三元素”。修养的关键在于“修身养性”。“身”即人的个别性或所谓“单一物”,“性”即人的公共本质或所谓“普遍物”。“性”作为普遍本质为人所共有,因而需要“养”;“身”作为个别的感性存在则潜在某种道德上的危险性,因而有待“修”。“修身养性”的过程,简单说就是克服人的自私,完成人的社会性的过程。可见,对于伦理与道德的关系,在儒家思想中说是礼仁合一,伦理道德共生,伦理优先。儒家学说以道德理想主义和伦理理想主义,对现实的伦理存在和道德状况采取批判的态度,提出“内圣外王”,“圣”是“王”的前提条件,以此作为对“王者”的道德教训。宋明理学通过儒道释的融合,以“理”或“天理”统摄“礼”的伦理与“仁”的道德,也是伦理与道德统一的一种诠释。到了理学阶段,中国道德哲学核心概念,已经不是“礼”,也不是“仁”,而是“理”。与西方相比,中国没有强大的宗教。但人们一般承认中国伦理尤其儒家伦理的准宗教意义,这不仅因为中国伦理以家庭伦理为基础,也不仅因为作为完成形态的中国传统伦理的宋明理学中已经融合了佛教的因素,宗教参与了中国伦理的历史建构和现实发展,更重要的是,伦理精神本身与宗教有相通之处。伦理必须作用于人们的精神才能在现实社会中实现。所以,中国道德哲学一开始就设置了兼具伦理与宗教意义的“天”的概念。到了宋明理学,形成所谓“天理”概念,标志着中国传统道德哲学的完成。“天”与“理”的结合,是伦理与宗教的结合。这种结合不能一般地解释为道德哲学中融合了宗教的因素,而是可以看作中国伦理与宗教在哲学上的文化相通。在西方,伦理的实体被人格化,这就是上帝。在中国,伦理性的实体被哲学地把握和表达,但由于它同样具有某种终极性的意义,同样具有神圣性,因而寄托于集自然、伦理、宗教于一身的“天”的概念以表述和表现。孔子着力于“仁”,坚持“为仁由己”,求“仁”得“仁”,但却认为“仁”是一个精神境界。“伦”的实现,有赖于“精神”的信念和信仰,“伦理”便是所谓“伦”之“理”。因此,不仅实体性的“伦”,而且作为达到“伦”的条件的“精神”,都具有某种宗教的哲学气息。 (有删改)7. 下列说法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中国道德哲学核心概念是“理”,它与“天”的结合,其实就是伦理与宗教的结合。这种结合体现了中国伦理与宗教在哲学上的文化相通。 B.在儒家体系中,伦理与道德始终一体,无论它们的关系如何演变。在儒家思想中说就是礼仁合一,伦理道德共生,道德总是处于优先地位。 C.“修身养性”里的“身”指人的“单一物”,潜在某种道德上的危险性,故而需要“修”。这个过程就是克服人的自私,完成人的社会性的过程。 D.儒家学说里有“内圣外王”的概念,认为“圣”是“王”的前提条件,也就是说一个人必须要先“内圣”,然后才能达到“外王”。8.从内容出发,最适合做选文标题的一项是( ) A.伦理与道德的异同点 B.浅谈中西方伦理与道德C.儒家思想中的伦理与道德关系 D.伦理与道德关系发展历程 9.依据文本内容,概括人们承认中国伦理尤其儒家伦理的准宗教意义的原因。(4分) _(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013题。(20分)甲 自从那个下午我无意中进了这园子,就再没长久地离开过它。我一下子就理解了它的意图。正如我在一篇小说中所说的:“在人口密聚的城市里,有这样一个宁静的去处,像是上帝的苦心安排。”两条腿残废后的最初几年,我找不到工作,找不到去路,忽然间几乎什么都找不到了,我就摇了轮椅总是到它那儿去,仅为着那儿是可以逃避一个世界的另一个世界。我在那篇小说中写道:“没处可去我便一天到晚耗在这园子里。跟上班下班一样,别人去上班我就摇了轮椅到这儿来。”“园子无人看管,上下班时间有些抄近路的人们从园中穿过,园子里活跃一阵,过后便沉寂下来。”“园墙在金晃晃的空气中斜切下一溜阴凉,我把轮椅开进去,把椅背放倒,坐着或是躺着,看书或者想事,撅一杈树枝左右拍打,驱赶那些和我一样不明白为什么要来这世上的小昆虫。”“蜂儿如一朵小雾稳稳地停在半空;蚂蚁摇头晃脑捋着触须,猛然间想透了什么,转身疾行而去;瓢虫爬得不耐烦了,累了,祈祷一会儿便支开翅膀,忽悠一下升空了;树干上留着一只蝉蜕,寂寞如一间空屋;露水在草叶上滚动、聚集,压弯了草叶,轰然坠地,摔开万道金光。”“满园子都是草木竞相生长弄出的响动,窸窸窣窣窸窸窣窣片刻不息。”这都是真实的记录,园子荒芜但并不衰败。 (节选自史铁生我与地坛(一)乙十五年前的那个下午,我第一次到这园子里来就看见了她,那时她大约三岁,蹲在斋宫西边的小路上捡树上掉落的“小灯笼”。那儿有几棵大栾树,春天开一簇簇细小而稠密的黄花,花落了便结出无数如同三片叶子合抱的小灯笼,小灯笼先是绿色,继尔转白,再变黄,成熟了掉落得满地都是。小灯笼精巧得令人爱惜,成年人也不免捡了一个还要捡一个。小姑娘咿咿呀呀地跟自己说着话,一边捡小灯笼;她的嗓音很好,不是她那个年龄所常有的那般尖细,而是很圆润甚或是厚重,也许是因为那个下午园子里太安静了。我奇怪这么小的孩子怎么一个人跑来这园子里?我问她住在哪儿?她随便指一下,就喊她的哥哥,沿墙根一带的茂草之中便站起一个七八岁的男孩,朝我望望,看我不像坏人便对他的妹妹说:“我在这儿呢”,又伏下身去,他在捉什么虫子,来取悦他的妹妹。 那是个礼拜日的晴朗而令人心碎的上午,时隔多年,我竟发现那个漂亮的小姑娘原来是个弱智的孩子。我摇着车到那几棵大栾树下去,恰又是遍地落满了小灯笼的季节。我刚刚把车停下,就见前面不远处有几个人在戏耍一个少女,作出怪样子来吓她,又喊又笑地追逐她拦截她,少女在几棵大树间惊惶地东跑西躲,却不松手揪卷在怀里的裙裾,两条腿袒露着也似毫无察觉。我看出少女的智力是有些缺陷,却还没看出她是谁。我正要驱车上前为少女解围,就见远处飞快地骑车来了个小伙子,于是那几个戏耍少女的家伙望风而逃。这时我认出了他们,小伙子和少女就是当年那对小兄妹。我几乎是在心里惊叫了一声,或者是哀号。世上的事常常使上帝的居心变得可疑。小伙子向他的妹妹走去。少女松开了手,裙裾随之垂落了下来,很多很多她捡的小灯笼便洒落了一地,铺散在她脚下。她仍然算得漂亮,但双眸迟滞没有光彩。她呆呆地望那群跑散的家伙,望着极目之处的空寂,凭她的智力绝不可能把这个世界想明白吧?大树下,破碎的阳光星星点点,风把遍地的小灯笼吹得滚动,仿佛喑哑地响着无数小铃铛。哥哥把妹妹扶上自行车后座,带着她无言地回家去了。 无言是对的。要是上帝把漂亮和弱智这两样东西都给了这个小姑娘,就只有无言和回家去是对的。 谁又能把这世界想个明白呢?世上的很多事是不堪说的。就算我们连丑陋,连愚昧和卑鄙和一切我们所不喜欢的事物和行为,也都可以统统消灭掉,所有的人都一味健康、漂亮、聪慧、高尚,结果会怎样呢? 怕是人间的剧目就全要收场了,一个失去差别的世界将是一潭死水,是一块没有感觉没有肥力的沙漠。 看来差别永远是要有的。看来就只好接受苦难人类的全部剧目需要它,存在的本身需要它。看来上帝又一次对了。就命运而言,休论公道。 (节选自史铁生我与地坛(五),有删改)10.选文(乙)中作者为什么要对与少女的第一次相遇不吝笔墨地详写?(4分) _11.选文(乙)中,看见哥哥,“少女松开了手,裙裾随之垂落了下来,很多很多她捡的小灯笼便洒落了一地,铺散在她脚下”,这一细节描写有何作用?(5分) _12.赏析选文(甲)中画波浪线语句。(6分) _13.结合两篇选文,说说作者从地坛的人事景中获取了哪些生存感悟?(5分) _三、古代诗文阅读(共40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18题。(20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刑赏忠厚之至论苏轼尧、舜、禹、汤、文、武、成、康之际,何其爱民之深,忧民之切,而待天下以君子长者之道也。有一善,从而赏之,又从而咏歌嗟叹之,所以乐其始而勉其终。有一不善,从而罚之,又从而哀矜惩创之,所以弃其旧而开其新。故其吁俞之声,欢忻惨戚,见于虞、夏、商、周之书。成、康既没,穆王立,而周道始衰,然犹命其臣吕侯,而告之以祥刑。其言忧而不伤,威而不怒,慈爱而能断,恻然有哀怜无辜之心。故孔子犹有取焉。传曰:“赏疑从与,所以广恩也;罚疑从去,所以慎刑也。当尧之时,皋陶为士。将杀人,皋陶曰“杀之”三,尧曰“宥之”三。故天下畏皋陶执法之坚,而乐尧用刑之宽。四岳曰“鲧可用”,尧曰“不可,鲧方命圮族”,既而曰“试之”。何尧之不听皋陶之杀人,而从四岳之用鲧也?然则圣人之意,盖亦可见矣。书曰:“罪疑惟轻,功疑惟重。与其杀不辜,宁失不经。”呜呼,尽之矣。可以赏可以无赏赏之过乎仁可以罚可以无罚罚之过乎义过乎仁不失为君子过乎义则流而入于忍人。故仁可过也,义不可过也。古者赏不以爵禄,刑不以刀锯。赏之以爵禄,是赏之道行于爵禄之所加,而不行于爵禄之所不加也。刑之以刀锯,是刑之威施于刀锯之所及,而不施于刀锯之所不及也。先王知天下之善不胜赏,而爵禄不足以劝也;知天下之恶不胜刑,而刀锯不足以裁也。是故疑则举而归之于仁,以君子长者之道待天下,使天下相率而归于君子长者之道。故曰忠厚之至也。诗曰:“君子如祉,乱庶遄已。君子如怒,乱庶遄沮。” 夫君子之已乱,岂有异术哉?时其喜怒,而无失乎仁而已矣。春秋之义,立法贵严,而责人贵宽。因其褒贬之义,以制赏罚,亦忠厚之至也。【注】祥刑:同“详刑”,是说慎用刑法。方命圮族:违抗命令,毁害族类。祉:福,引申为喜欢。遄:快,迅速。沮:停止。已乱:制止祸乱。1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何其爱民之深 何其:多么B.所以广恩也 所以:的原因C.罪疑惟轻 惟:只,只有D.而爵禄不足以劝也 劝:劝勉1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A.而待天下以君子长者之道也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B.所以弃其旧而开其新侣鱼虾而友麋鹿C.故孔子犹有取焉积土成山,风雨兴焉D.是故疑则举而归之于仁于其身也,则耻师焉1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从咏叹先王爱民之深切入,接着第二段引用体现先王赏罚之道的事例进行剖析, 第三段从劝不善和赏善两方面论证,深化主旨。B.苏轼认为赏罚应以忠厚仁爱为出发点,实行赏罚的最终目的在于劝善惩恶,劝善是为 了使人善始善终,惩恶是为了使人弃旧图新。C.文章反复说明当赏罚难以确定时,应该做到“罪疑惟轻,功疑惟重”,宁可奖励过当, 也不要惩罚失宜,这样才能不违背忠厚仁爱之道。D.文章以忠厚立论,援引古仁者施行刑赏以忠厚为本的范例,阐发了儒家的仁政思想。 文章说理透彻,结构严谨,文辞简练而平易晓畅。17.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8分) (1)其言忧而不伤,威而不怒,慈爱而能断,恻然有哀怜无辜之心。(3分) _ (2)故天下畏皋陶执法之坚,而乐尧用刑之宽。(3分) _ (3)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2分) _18.用“/”给下面的文段断句。(3分) 可 以 赏 可 以 无 赏 赏 之 过 乎 仁 可 以 罚 可 以 无 罚 罚 之 过 乎 义 过 乎 仁 不 失 为 君 子 过 乎 义 则 流 而 入 于 忍 人(二)阅读下面两首诗歌,完成1920题。(8分)贺新凉游西湖有感宋文及翁一勺西湖水。渡江来、百年歌舞,百年酣醉。回首洛阳花石尽,烟渺黍离之地,更不复、新亭堕泪。簇乐红妆摇画舫,问中流击楫谁人是?千古恨,几时洗? 余生自负澄清志。更有谁、磻溪未遇,傅岩未起?国事如今谁倚仗?衣带一江而已。便都道、江神堪恃。借问孤山林处士,但掉头、笑指梅花蕊。天下事,可知矣!【注】椐宋人李格非的洛阳名园记载:“洛阳以园林著称,多名花奇石。”宋徽宗爱石,曾从浙中采集珍奇观赏石,号花石纲。指姜太公在磻溪垂钓,遇周文王而拜相,后佐武王灭商。相传傅说原是傅岩地方的一个筑墙的奴隶,后成了商王武丁重用的大臣,天下大治。指才华横溢的林逋自命清高,只知“梅妻鹤子”,退居孤山,不问国事。19.现实中西湖的面积并不小,为何词人却说只是“一勺”呢?(3分) _20.请简要赏析下阕的表现手法。(5分) _(三)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2122题。(6分)悠悠乎与颢气俱,而莫得其涯;洋洋乎与造物者游,而不知其所穷。引觞满酌,颓然就醉,不知日之入。苍然暮色,自远而至,至无所见而犹不欲归。心凝形释,与万化冥合。然后知吾向之未始游,游于是乎始。 柳宗元始得西山宴游记21.本节选文段作者柳宗元和韩愈、欧阳修、王安石、曾巩、苏轼、_、_等人合称为“唐宋八大家”,其中韩愈和柳宗元还是唐代古文运动的领袖。(2分)22.请结合文段内容简要分析柳宗元感慨“向之未始游,游于是乎始”的原因。(4分) _(四)古诗文默写。(6分)23.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只选3小题)(1)苏轼赤壁赋中“ , ”两句,运用比喻感叹人 生的短暂与自身的渺小。(2) 杜牧在阿房宫赋中有感于秦的奢侈浪费,发出质问指责秦将搜刮的珍宝随意浪费掉 的名句是:“ , ?”(3)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写古代英雄叱咤风云、驰骋疆场的名句是:“ , ”。(4)荀子在劝学中说点明君子需要通过广泛学习来检查、提升自己的句子是:“ , 。”(5)韩愈在师说中阐明教师职能的句子是“ , ” 。四、作文(60分)24.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 人是生而自由的,但却无往不在枷锁之中,自以为是其他一切的主人的人,反而比 其他一切更是奴隶。 卢梭 自由即有权做一切无害于他人的任何事情。 人权宣言 谁因为害怕贫穷而放弃比财富更加富贵的自由,谁就只好永远做奴隶。 西塞罗 结合上述材料,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你可以讲述故事,抒发感情,也可以 发表议论。 注意:角度自选,立意自定,标题自拟。不得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的范围意义。 不得抄袭,套作。2016学年第一学期温州“十校联合体”期末考试联考高一年级语文学科 答案1.C【解析】A项,笔杆(gn)。B项,按捺不住(n)。D项,坍圮(tn)。2.D【解析】A项,一筹莫展。B项,至死,解释为“一直到死”。C项,纷繁复杂。3.B【解析】B项,“夙愿”的意思是“一向怀着的愿望”,本身含有“多年来”的意思,和前面的“多年来”重复。A项“考察”是“实地观察了解”的意思,符合语境。经常混淆的是“考查”,指“用一定的标准来查看评定”,带有考核、检查的意思,常用于上级对下级,老师对学生等。C项,“不容置疑”意思是不允许有什么怀疑。表示论证严密,无可怀疑。用在此处恰当。D项,“望洋兴叹”原指在伟大事物面前感叹自己的渺小。现多比喻做事时因力不胜任或没有条件而感到无可奈何。用在此处恰当。4.【答案示例】 序号: 修改:删掉“因为” 序号: 修改:把“通过”放到“用户”前或把“通过”放到“支付宝”后 序号: 修改:校园日记白领日记改为“校园日记”“白领日记”【解析】句句式杂糅,“道歉的缘由是”和“道歉是因为”杂糅。句主语残缺,整个句子的主语应是“支付宝”,是“支付宝”通过用户的支付、消费记录,“支付宝”向用户推荐不同的圈子。句“校园日记”“白领日记”是两个社交圈子,应该用引号,不能用书名号。5.【答案示例】示例:(清明)春分过后便是清明,吃一口艾青团,世界顿时朦胧起来了,好一派淅淅沥沥。示例:(立冬)霜降过后便是立冬,尝一口水饺,世界顿时凛冽起来了,好一派雪飘冰封。【解析】仿句题要求格式和示例相同,其内容也需要围绕着二十四节气展开。示例句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要求写出“(节气1)过后便是(节气2)”,两个节气必须是相连的,1分;第二部分要求写该节气吃的传统美食,1分;第三部分要求写该节气所在季节的环境特点,1分;第四部分用一句感叹句(含四字词语)来点出该节气的环境特点,1分。共4分。6.【答案示例】尊敬的温州市文教中心负责人:你们好!现特向贵单位推荐瓯绣作为展览的对象。瓯绣构图精练,纹理分明,绣面光亮适目,色泽鲜饱调和,还透露出一代代刺绣人的智慧与情怀。望采纳。推荐人:李响2016年1月10日【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推荐信的写作格式及对温州当地传统工艺的了解,在答题过程中需要注意基本格式(同范例),称呼语、推荐用语以及推荐人等格式,所写的工艺必须是温州当地的工艺,如:瓯绣、黄杨木雕、温州石雕、瓯塑、温州米塑、苍南矾塑、温州夹缬、乐清细纹刻纸、苍南夹纻漆器、乐清金漆圆木、洞头船模等。基本格式1分,推荐语用语1分,工艺的特点1分,工艺背后匠人的精神1分,共4分。7.D【解析】A.“中国道德哲学核心概念是理”错误,原文说“到了理学阶段,中国道德哲学核心概念,已经不是礼,也不是仁,而是理”。B.“道德总是处于优先地位”错误,原文说“伦理优先”。C.“修身养性”的过程才是克服人的自私,完成人的社会性的过程。8.C【解析】A.内容太宽泛,选文只是在谈伦理与道德的关系;B.关于西方伦理只在最后一段有所涉及,至于西方的道德根本没有涉及;D.伦理与道德关系的发展过程只是在第一段提及,不是整篇文章重心。9.【答案示例】(1)中国伦理以家庭伦理为基础;宋明理学中已经融合了佛教的因素,宗教参与了中国伦理的历史建构和现实发展。(2)伦理精神本身与宗教有相通之处。【解析】此题比较简单,信息集中于第四段。抓住关键词,分点概括即可。10.【答案示例】(1)第一次相遇时作者不知少女有智障,通过对第一次相遇情况的详写,充分展现了少女的美好可爱。(2)与后文相遇发现少女智障形成对比,突出内心的遗憾,引出下文对命运的深思,深化主题。【解析】解答本题,首先要注意两次描写的差别,第一次是智障没有暴露情况下的描写,后文是智障暴露情况下的描写,然后从两次描写对情感和主题表达的作用方面,突出对少女智障的遗憾之情和对命运的思考。11.【答案示例】(1)动作上的细节突出少女的反常。惊惶地东跑西跑时不知放下裙裾,来到哥哥面前,已经安全了,却放下了裙裾,使得小灯笼洒落一地,具体真实地展现了她智障的特点。(2)照应上文在在几棵大树间惊惶地东跑西躲,却不松手揪卷在怀里的装有小灯笼的裙裾的情节。(3)小灯笼洒落一地的描写,烘托出少女心灵的纯真美好,突出对少女智障的遗憾之情。【解析】解题时,可从情节安排、人物形象塑造以及主题表达等方面进行思考。从情节安排上看,是照应上文的“不松手”;从人物形象塑造上看,通过“松手”和“不松手”的对比,真实地展现了少女智障的特点;从主题表达上看,松手引出对小灯笼的描写,以美好的事物烘托人物心灵,突出对少女智障的遗憾。12.【答案示例】(1)巧用比喻、拟人、夸张等修辞,生动形象地写出地坛中的小蜜蜂、蚂蚁、瓢虫、露水等看似微小却生命旺盛。如用比喻手法写“蜂儿如一朵小雾稳稳地停在半空”,突出其轻盈、可爱;用拟人手法写“蚂蚁摇头晃脑捋着触须,猛然间想透了什么,转身疾行而去”,既让人触不及防,又觉生趣盎然;写“露水”滚动坠地,“摔开万道金光”,极度夸张,光彩夺目。(2)动词准确、生动,细节真实可感。如一个“停”准确地写出了蜜蜂飞行时仿佛停留在空气中的形态。一个“捋”不光写出蚂蚁因腿长腿多前行时蚁身贴着蚁腿的状态,更写出蚂蚁像一位智慧的老人,捋须沉思,顿悟真理,恍如梦醒,亦动亦静,想象奇特,叫人哑然失笑。(3)寓情于景,写出园子(地坛)生机盎然(“荒芜但不不衰败”的特点),蕴含着作者开始从人生的苦闷绝望中走出来,开始发现生命的美丽,重拾生活的信心和勇气。【解析】赏析文段可以从词语的锤炼、句式的选用、手法的运用、内容、结构等角度入手。这段文字巧用修辞,寓情于景,细节真实可感,动词准确生动。用比喻手法写“蜂儿如一朵小雾稳稳地停在半空”,多么轻盈的薄翼,多么可爱的小精灵!一个“停”准确地写出了蜜蜂飞行时仿佛停留在空气中的形态。用拟人手法写“蚂蚁摇头晃脑捋着触须,猛然间想透了什么,转身疾行而去”,既让人触不及防,又觉生趣盎然,且叙述有波折,静中有动,趣味横生。一个“捋”不光写出蚂蚁因腿长腿多前行时蚁身贴着蚁腿的状态,更写出蚂蚁像一位智慧的老人,捋须沉思,顿悟真理,恍如梦醒,亦动亦静,想象奇特,叫人哑然失笑。“瓢虫”本来爬得慢,用拟人手法说“不耐烦了”“累了”,“忽悠”“升空”连用更是准确写出瓢虫迅速地垂直上升而飞行的习性,闭目想象,慢吞吞的瓢虫实在有趣,也让人万分惊奇。“露水”滚动坠地,“摔开万道金光”,极度夸张,光彩夺目。同理,此处也是寓情于景。此处景物描写生机盎然,蕴含着作者开始从人生的苦闷绝望中走出来,开始发现生命的美丽,重拾生活的信心和勇气。13.【答案示例】(1)任何生命主体都有它自身的价值,都有属于它自身的价值,都有属于它的欢乐、悲伤和情趣,这是其他生命无法替代的。(2)不幸是人类无法摆脱的客观存在,我们要承认世界的差别,平静地接受苦难,豁达地面对死亡。(3)遭遇不幸时不要怨天尤人,要坦然面对,与命运抗争,即使走不出苦难的境地,也要珍爱生活,顽强乐观地生活下去。【解析】解答本题,要抓住文章相关语句,主要从“荒芜但并不衰败的园子”“捡灯笼花的少女遭际”两个角度进行适当的解读和归纳。如甲文中写“满园子都是草木竞相生长弄出的响动,窸窸窣窣窸窸窣窣片刻不息”,作者看到了生命的绽放,看到了微小的生命也在努力追求生命的价值;再如抓住乙文中“看来差别永远是要有的”“看来就只好接受苦难”“就命运而言,休论公道”等语,可得出“不幸是人类无法摆脱的客观存在,我们要承认世界的差别,平静地接受苦难”等的归纳。14.B【解析】B项,用来的,整句解释为“(这是)用来推广恩德的”15.D【解析】A项,均解释为“用”。B项,均“表并列”。C项,均为“兼词,于之”。D项,第一个表承接,解释为“于是,就”;第二个表转折,解释为“但是,却”。16.A【解析】A项,文章从“赏善”和“罚不善”两方面进行论证,不是从“劝不善”和“赏善”两方面进行论证的。17.(1)【答案】他说的话忧愁却不悲伤,威严却不愤怒,慈爱并且能够决断,有哀悯怜惜无罪者的同情之心。【解析】句中的前两个“而”表转折,第三个“而”表并列;“恻然”应解释为“对表示同情”或“对感到悲伤”;“辜”解释为“罪”;关注句子的完整度。 (2)【答案】所以天下人都害怕皋陶执法坚决,并且喜爱尧帝用刑宽大。【解析】句中“而”表并列;“乐”解释为“喜爱”,可以意译为“赞美”;关注句子的完整度。本句3分。 (3)【答案】因此弟子不一定比不上老师,老师不一定比弟子贤能。【解析】“是故”解释为“因此”;“不必”解释为“不一定”;“贤于弟子”属于状语后置句。18.【答案】可以赏/可以无赏/赏之过乎仁/可以罚/可以无罚/罚之过乎义/过乎仁/不失为君子/过乎义/则流而入于忍人【解析】关注句子前后的相似结构,根据结构来断句,在断本段时注意句中的“乎”,在文段中它相当于“于”,是介词,整体难度不大。【参考译文】唐尧、虞舜、夏禹、商汤、周文王、周武王、周成王、周康王的时候,他们是多么地深爱着百姓、深切地替百姓担忧,而且用君子长者的态度来对待天下人。有人做了一件好事,奖赏他之余,又用歌曲赞美他,为他有一个好开始而高兴,并勉励他坚持到底;有人做了一件不好的事,处罚他之余,又哀怜同情他,希望他抛弃错误而开始新生。欢喜和忧伤的感情,同意和不同意的声音,见于虞、夏、商、周的历史书籍里。成王、康王死后,穆王继承王位,周朝的王道便开始衰落。然而穆王还是吩咐大臣吕侯,告诫他使用“祥刑”。他说的话忧愁却不悲伤,威严却不愤怒,慈爱并且能够决断,有哀悯怜惜无罪者的同情之心。因此,孔子把这篇吕刑选进尚书里。古书上说,“奖赏时如有可疑者应该照样留在应赏之列,为的是推广恩泽;处罚时遇有可疑者则从应罚之列除去,”为的是谨慎地使用刑法。尧当政时,皋陶是掌管刑法的官。要处死一个人,皋陶三次说当杀,尧帝却一连三次说应当宽恕。所以天下人都害怕皋陶执法坚决,并且喜爱帝尧用刑宽大。四岳建议:“鲧可以任用。”尧说“不可!鲧违抗命令,毁谤同族。”过后,他还是说“试用一下吧。”为什么尧不听从皋陶处死犯人的主张,却听从四岳任用鲧的建议呢?那么圣人的心意,从这里可以看出来了。尚书说:“罪行轻重有可疑时,宁可从轻处置;功劳大小有疑处,宁可从重奖赏。与其错杀无辜的人,宁可犯执法不适当的过失。”唉!这句话完全表现出忠厚之意。可以赏也可以不赏时,赏就过于仁慈了;可以罚也可以不罚时,罚就超出义法了。过于仁慈,还不失为一个君子;超出义法,就流为残忍了。所以,仁慈可以超过,义法是不可超过的。古人奖赏不用爵位和俸禄,刑罚不用刀锯。用爵位、俸禄行赏,只对能得到爵位、俸禄的人起作用,不能影响不能得到爵位和俸禄的人。用刀锯作刑具,只对受这种刑的人起作用,对不受这种刑的人不起作用。古代君主知道天下的善行是赏不完的,不能都用爵位俸禄来奖赏;也知道天下的罪恶是罚不完的,不能都用刀锯来制裁。所以当赏罚有疑问时,就以仁爱之心对待。用君子长者的宽厚仁慈对待天下人,使天下人都相继回到君子长者的忠厚仁爱之道上来,所以说这就是赏罚忠厚到了极点啊!经说:“君子如果高兴纳谏,祸乱就会快速止息;君子如果怒斥谗言,祸乱也会快速止息。”君子止息祸乱,难道有异术吗?他不过是适时地控制自己的喜怒,不偏离仁慈宽大的原则罢了。春秋的大义是,立法贵严,责人贵宽。根据它的褒贬原则来制定赏罚制度,这也是忠厚之至啊!19.【答案示例】西湖代指临安,隐寓东南半壁,作者用“一勺”突出西湖范围之小,容量之浅,揭示南宋朝廷的岌岌可危的现状;建都临安的统治者们耽乐于狭小的临安,已经将恢复中原、统一大业遗忘殆尽,作者用“一勺”来批判、讽刺了酣歌醉舞的南宋统治者。【解析】考查学生结合诗歌内容对诗歌主旨的理解,“一勺”,故意将“大”夸张为“小”,旨在突出南宋统治者安于这种“小”并饮酒作乐的生活,表达了作者对统治者这样生活的批判之情,同时以“小”点出南宋迁都临安后国土面积,和北宋大好河山形成对比,点出南宋朝廷的岌岌可危。20.【答案示例】用典,词的下阕运用姜子牙、傅岩的典故,表达了词人对姜子牙、傅岩的赞美之情,更突出自己虽有澄清志却无人赏识的遭际,希望能够出现像周文王、商武王一样发现、起用人才的贤明君主。对比,将自己不受重用和姜子牙、傅岩受到重用做对比,表达词人对之的赞美;将不问国事林逋和姜子牙等做对比,表达了诗人对林逋一样的人的不满之意。【解析】词的下阕主要用的手法是用典(注解中已经有所提示),此类典故分为两类,一类是姜子牙、傅岩等有才能并能并明君赏识建功立业平天下的爱国志士,一类是林逋这样虽有才能却对国事不管不顾的人,两者之间本身存在着对比。另,作者是下阕开篇就写了“余生自负澄清志”,说明词人本身也有像姜子牙一样的才华和爱国情志,无奈的是没有明君赏识,此处便存在了对比。上述答案中,用典给1分,点出一重对比给2分,点出两重对比的给4分,总分5分。21.【答案】苏洵 苏辙【解析】文学(文化)常识题,考查学生对文学文化常识的积累能力。唐宋八大家中唐代的有韩愈、柳宗元两人,欧阳修、王安石、曾巩、苏洵、苏轼、苏辙等六人是宋代古文家。22.【答案示例】(1)只有西山给了作者神思悠然、情怀浩荡的神奇感觉,让作者沉浸在自然景象和自我情致的妙合无垠之中。(2)此时,作者的情感和西山的景色完全融为一体,达到了精神专一,忘掉形骸,似乎与万物相融合的境界,即天人合一。【解析】本题是建立在文章内容理解(翻译)基础上的简答题,从内容入手感受作者与自然合一的状态。第(1)点侧重于景色,周围景色与天地自然之气的融合,无法穷尽这耳目所及的美好景色,这是其他地方所没有的;第(2)点侧重于作者与自然的融合,达到的“心凝形释,与万化冥合”的状态。23.【答案】(1)寄蜉蝣于天地 渺沧海之一粟 (2)奈何取之尽锱铢 用之如泥沙(3)金戈铁马 气吞万里如虎 (4)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则知明而行无过矣(5)师者 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四、作文(60分)【立意探索】本作文是新材料作文题,要求学生结合材料内容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考生只要在写作中涉及到材料中的话题就能够降低构思难度。卢梭强调的是人本身就是自由的,但这种自由是有约束的,凌驾于一切的自由看似自由其实上是被其他事物所约束的,就卢梭的话学生可以写“自由的意义” “自由的约束”“过度自由的危害”等。人权宣言所说的自由是从法律意义上产生的,自由是一种人的权利,但是这种权利不应该是剥夺其他人的权利、不能做有害于他人的,就这句话学生可以写“把握自由的度”。西塞罗强调的是自由的宝贵,自由是比财富更为重要和有价值的东西,他强调我们不应该为了脱离贫穷而放弃自己的自由,鼓励人们勇敢地去追逐自由,就西塞罗的话学生可以写“自由的价值”“追逐自由”“自由是最宝贵的财富”等。若要将三者融合,考生可以写“自由的含义及其价值”“有约束的自由”等。本作文题文体不限,小说、记叙文、议论文均可成文。【佳作展台】【01】自由是戴着镣铐的舞蹈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如果说自我是放肆,那么自由是克制。所以说,自由是戴着镣铐的舞蹈,必须加以束缚,才能舞出真正的美。严复先生曾将自由翻译为“群己权界”,“在私域内可以由着性子来,在公域内却必须顾及他人的感受”。纽约时报曾发文公开斥责过一些华人大妈在华尔街头跳广场舞严重扰民的行为。那些误以为美国是自由天堂的华人大妈们,把中国广场舞蹈健身的一套照搬了过去,却不幸因涉嫌“噪音扰民”而被拘这肯定出乎习惯了在国内公共场合大跳健身舞的大妈们的预料了。在国内,我们在对自由的认识和习惯上,误以为大声鸣放音乐,开心自由舞蹈,就是自由的自我关卿何事?所以,无论在道德还是法律层面,终是要靠对制造噪音的成俗约定、法律规定和处罚来规范自由。醉酒的自由人人都有,但是不能因为它危害他人的生命安全。还记得曾经轰动一时的高晓松醉驾案吗?2011年5月酒驾刚入加入刑法,可偏有“敢越雷池”的人。全国哗然中,高晓松向公众诚恳道歉:“酒令智昏,以我为戒。”严厉的刑罚,督促我们对法规的遵守,这不仅是对个人自由的制约,更是对所有人安全的保障,是每个公民都应该承担的责任。只有人人都遵守法律法规,享受带着镣铐的自由,我们的社会才能舞出和谐美好的旋律。然而,戴着镣铐的舞蹈,同时也意味着舞者本人失去了一些可贵的东西。但如果谁为了这其中的金钱或是名利,放弃了宝贵的自由,那么他也必定丧失了公众对他的信任。上海福喜食品事件持续发酵,使用过期变质肉,优先运送入中国,做阴阳账掩盖等等行为使这家有着105年历史的老牌食品企业,在一夜之间成了众夫所指的对象。为了贪图小利,使原本“食品安全免检”的餐饮巨头一下子丧失了所有的殊荣待遇和自由经营,更是寒了消费者的心。正如西塞罗所说:“谁因为害怕贫穷而放弃比财富更加富贵的自由,谁就只好永远做奴隶。”别害怕失去,否则,你的自由便会万劫不复。自由是戴着镣铐的舞蹈。卢梭说过:“人生而自由,却无往不在枷锁中”。这种受限制、有边界的自由,不仅需要严格的法律法规,更需要我们具有对社会契约的敬畏感、执行性和服从力。否则,法规再多,道德传统再悠久,都只是虚无的自由,都将归为零。自由之美,并非飘浮在真空里,而是脚踏实地于“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的现实世界里。愿每个人都能戴着脚镣,舞出美好。【02】真正的自由我们总在仰望西欧思想解放运动时先哲的伟大,对自由义无反顾追逐的他们总让我们感叹不已。是的,当一个人的精神受到压抑,当肉体受到奴役,当权力以自由的名义滥用,那些先哲就会揭竿而起,为真正的自由奋斗。自由应当是这样的。自由旗帜,引导人民,不顾风雨交加,不顾未知险阻,甚至不顾流血之苦,不顾可贵生命。苦难的枷锁被自由解除是多少人民的向往,最终在那个年代,彻底革命的是法国,自由女神引导的法国。自由应当是这样的。庄子之道,逍遥而游,没有俗世相扰,没有利益纷争,甚至没有天地拘束,没有了物我之别。梦为蝴蝶的飘然是多少人内心的渴望,然而在他的时代, “曳尾涂中” 的只有他。但也只能是他。这就是罗曼罗兰的那句“自由!自由!不自由毋宁死”的真实写照。可是,为了自由,有孩子顶撞家长,甚至闹出惨剧;为了自由,有人行贿,有人受贿,最终双双身陷囹圄;为了自由,有车祸肇事者逃之夭夭,结果罪加一等自由真的就是不受任何约束吗?其实,罗曼罗兰的话还有后一句:“自由!自由!多少罪恶假汝之名而行!”罪恶并不是自由的必然结果,而很多人却以自由为托辞,肉践着罪恶。应当说,人的思想是自由的。思想的自由带给人真正的自由感受。我们可以天马行空,可以自由幻想。就像庄子一样,他自在地生活在自己的世界里,他的精神做到了自由,因为他的无牵无挂,他的精神才能与自然融为一体,让他拥有了整片天地在心间。美丽的自由女神向往理想中的自由,她才会拥有高举起旗帜的力量,才能带领一众人民走向幸福。假如一个人的精神被欲望束缚,他只能是欲望的奴隶,永世不得翻身。但我们必须谨记,当自由失去了道德的底线,就不再是自由。思想的自由受限于肉体和道德。我们无法做到只身翱翔,也无法做到畅游海底。这是肉体的束缚。如果一个社会里每个人获得了绝对的自由,那么他的一切行为都可以无拘无束,即使是杀人放火无恶不作也不会受到责罚。设想如果人人都有这样的权力,那么这该是一个如何混乱残暴的社会。一个人的最基本的安全都无法被保障了,所谓的自由实际上早就失去了。这就是精神与道德的束缚。所以在任何社会中,自由都是相对的,不会偏袒任何一个人。想要得到自由的人,也只有懂得兼顾他人才会拥有自由。所谓的自由,其实是在不影响别人的情况下有权做任何事。自由的真谛,与道德有关,与意志有关。罪恶并不是自由的必然结果,而很多人却以自由为托辞,肉践着罪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