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科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下学期历史第一次月考模拟卷2C卷

上传人:xiao****017 文档编号:13004690 上传时间:2020-06-04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23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科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下学期历史第一次月考模拟卷2C卷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苏科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下学期历史第一次月考模拟卷2C卷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苏科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下学期历史第一次月考模拟卷2C卷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苏科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下学期历史第一次月考模拟卷2C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选择题 (共20题;共40分)1. (2分)我国社会主义工业化起步于( )A . 洋务运动时期B . “一五计划”时期C . 十年“文革”D . 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2. (2分)1951年5月23日,是中央人民政府和西藏地方政府签订关于和平解放西藏办法的协议纪念日,今年是西藏和平解放( )A . 50周年B . 66周年C . 70周年D . 80周年3. (2分)1919年在北洋军阀政府教育部主事的条陈中写道:“此次罢学风潮,近因由政治问题发生”。下列说法不能反映条陈中说的“罢学风潮”事件的是( )A . 最初爆发地点是北京B . 提出了“外争主权、内除国贼”的主张C . 初期运动的主力是学生D . 后期运动中心转移到了武汉4. (2分)“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借以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以上条文引自( ) A . 天朝田亩制度B .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C .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D . 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5. (2分)新中国成立之初,农民积极生产与志愿军战士在朝鲜战场上勇敢作战的意义是一致的,表现在( ) A . 有利于新中国政权的巩固B . 有利于土地改革的完成C . 有利于镇压反革命的胜利D . 有利于全国的解放6. (2分)我国之所以能够对香港、澳门恢复行使主权,其中最重要的因素是( )A . 新中国已成为独立的主权国家B . 国家统一是中华民族的共同愿望C . “一国两制”构想为有关各方接受D . 改革开放使综合国力大大增强7. (2分)某校历史兴趣小组开展了一次农村社会调查,就l952年全国粮食产量比1949增加40%以上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 A . 新中国的建立B . 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C . 土地改革的完成D . 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建立8. (2分)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继续聚焦“三农问题”。回顾历史,新中国成立以来农民经历了两次分地,即“土地改革”“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下列关于二者的评述不正确的是( )A . 都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B . 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C . 农民都获得了土地所有权D . 普遍得到当时农民的好评9. (2分)历史兴趣小组同学准备举办“ 第一个五年计划成果展示会” ,以下资料适合采用的有( )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第一批国产喷气式飞机武汉长江大桥大庆油田修建青藏、新藏等公路农村的乡镇企业发展迅速A . B . C . D . 10. (2分)下图是新中国50年代至70年代科技发展情况(科技成果)曲线图,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A . 时期的科技发展得益于三大改造的完成B . 时期取得的成就是“一五”计划的成果C . 时期取得的成果是“两弹一星”11. (2分)“春生的奶奶给春生讲过去的事情。老奶奶说:“很久很久以前,那个时候啊,大家都很穷。我们穿得衣是用洋布做的,我们用的火柴叫洋火,我们点灯用的煤油叫洋油,”你知道我们结束洋油时代是在何时吗( )A . 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B . 社会主义建设探索时期C . “文化大革命”时期D .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12. (2分)我国开始进行全面社会主义建设的时间是( ) A . 1949年B . 1953年C . 1956年D . 1957年13. (2分)口号是历史的浓缩,从口号中我们可以直观地看到历史的真相。“文革”时期红卫兵曾喊出“谁敢反对毛主席,就砸烂他的狗头!”、“砸烂公检法”、“打倒旧政府”等口号,这些口号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 A . 中国社会出现了严重混乱B . 人民的生命安全得不到保障C . 民主与法制横遭践踏D . 阶级斗争已经发展到党内14. (2分)抓关键词是历史学习的方法之一。与“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民主政治建设”等关键词相吻合的历史事件是( ) A . 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B . 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C . 通过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D . 制定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5. (2分)在小刚的历史笔记中,下列人物介绍有误的是( ) A . 袁隆平杂交水稻之父B . 张謇状元实业家C . 邓小平改革开放总设计师D . 邓稼先铁人16. (2分)1976年伦敦每日电讯报报道了来自中国的一则重大新闻“毛的遗孀被捕,四个领导人被指控策划北京政变。”下列中外报道中,属于当时国内舆论的是( )A . 宣告三大改造完成B . 宣告抗美援朝胜利C . 宣告“文革”结束D . 宣告“文革”开始17. (2分)张艺谋的电影活着中有这样一个情节:一个小男孩将家里皮箱上的铁扣拿下来交给街道办事处,这件事情所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A . 土地改革B . 抗美援朝C . 包产到户、包干到户D . 全民大办钢铁18. (2分)作家莫言获诺贝尔奖的小说蛙有以下描写:“1962年秋季,高密东北三万亩地瓜获得了空前的大丰收。跟我们闹了三年别扭、几乎是颗粒无收的土地,又恢复了它宽厚仁慈、慷慨奉献的本性。那年的地瓜,平均亩产超过了万斤。”出现此现象的原因是( )A . 土地改革使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B . 农业社会主义改造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C . 大跃进运动使粮食产量极大提高D . 党和政府全面调整国民经济,恢复发展生产19. (2分)我国在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国防建设有了巨大的发展,其根本原因是( ) A . 综合国力的提高B . 政府的重视C . 广大官兵的努力D . 广大科研工作者的努力20. (2分)1950年10月,为了消除外部威胁、保家卫国,新中国采取的重要措施是( )A . 抗美援朝战争B . 镇压反革命运动C . 土地改革运动D . “三反”“五反”运动二、 非选择题 (共3题;共47分)21. (20分)小丽同学对一本旧书上的两幅图片(下图)感到十分不解:自己家种的水稻没有大人高、萝卜没有脸盆大,为什么图画上的水稻高耸入云、一个萝卜如此硕大要用毛驴来拉?这究竟是不是真实的现象?请你进行学习探究,回答问题:(1)“水稻齐天高”“萝卜用驴拉”的情况发生在什么历史时期?它反映了当时社会的什么现象? (2)为什么从那以后我们没有再见到此类社会现象?它给我们留下什么历史教训? 22. (25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见下图。土地改革法受到农民的欢迎材料二:下图是一本连环画的封面,该连环画讲述了孙家庄农民孙志刚加入农业生产合作社的故事。材料三:早稻亩产二万六千九百多斤,花生亩产一万多斤的高产“卫星”,从湖北省麻城县麻溪河乡和福建省南安县胜利乡的田野上腾空而起了。这是今年我国农业生产上又一件大喜事。1958年8月13日人民日报社论材料四:安徽省凤阳县小岗生产队粮食产量人均口粮交售粮食1976年35000斤230斤1979年132300斤800斤30000斤摘自北师大版历史八年级下册(1)材料一反映了建国初期的哪一历史事件? (2)根据材料二,指出我国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主要方式。 (3)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三的早稻、花生高产“卫星”反映了当时我国农业生产出现哪一问题? (4)1976年小岗村人均口粮仅230斤,这与当时我国农村实行的哪一体制有关? (5)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979年小岗村粮食产量比1976年大幅度提高的最主要原因。 23. (2分)根据提示,写出相关的人物。他严守潜伏纪律,不幸被大火吞噬,被誉为“最可爱的人”。_他改变了我国“贫油”的面貌,被誉为“铁人”的石油人工人。_他是我国著名的农业科学家,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_他对社会主义建设作出了卓越贡献,被誉为“两弹元勋”。_他身为国家主席,却被诬陷为“叛徒、内奸、工贼”,含冤病逝。_第 10 页 共 10 页参考答案一、 选择题 (共20题;共40分)1-1、2-1、3-1、4-1、5-1、6-1、7-1、8-1、9-1、10-1、11-1、12-1、13-1、14-1、15-1、16-1、17-1、18-1、19-1、20-1、二、 非选择题 (共3题;共47分)21-1、21-2、22-1、22-2、22-3、22-4、22-5、23-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