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科版八年级历史阶段性测试卷(I)卷

上传人:xiao****017 文档编号:13003231 上传时间:2020-06-04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38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科版八年级历史阶段性测试卷(I)卷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苏科版八年级历史阶段性测试卷(I)卷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苏科版八年级历史阶段性测试卷(I)卷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苏科版八年级历史阶段性测试卷(I)卷一、 单选题 (共20题;共40分)1. (2分)1901年清政府被迫与帝国主义国家签订了辛丑条约。该条约( )A . 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B . 使中国的半殖民地程度加深了C . 使中国的半殖民地程度大大加深了D . 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2. (2分)毛泽东曾说:“水浒传里有个水泊梁山,朝廷的千军万马拿他们没办法。我们到了井冈山这样的地方,反动派也奈何不了我们,我们就是到那儿去当红色山大王!”这反映了当时共产党要走( ) A . 城市中心道路B . 国共合作道路C . 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D . 统一战线的道路3. (2分)孙中山在领导中国民主革命的斗争中愈挫愈奋,直到临终前还在遗嘱中告诫革命党人:“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们仍须努力。”这里“革命尚未成功”主要是指( ) A . 没有建立起中华民国B . 没有促进资本主义发展C . 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D . 辛亥革命的果实被袁世凯窃取了4. (2分)张学良、杨虎城发动“双十二事变”的主要目的是( )A . 取代蒋介石的地位B . 满足各阶层处死蒋介石的要求C . 向蒋介石表示合作抗日的诚意D . 逼迫蒋介石联共抗日5. (2分)卢沟桥事变后,蒋介石发表庐山谈话,说:“我们希望和平而不求苟安,准备应战而决不求战。”八一三事变后,国民政府自卫宣言中说:“中国决不放弃领土之任何部分,遇有侵略,唯有实行天赋之自卫权以应之。”以上材料反映蒋介石( ) A . 置民族利益于不顾B . 面对日本侵略妥协退让C . 停止内战,转向抗日D . 放弃妥协幻想,投入抗日6. (2分)下图中的“命令”所反映的历史事件发生后,中国国内形势出现的重大变化是( )A . 国共两党再次合作B . 工农红军开始长征C . 国民革命运动失败D . 抗战进入反攻阶段7. (2分)2011年夏天,失而复得的国宝圆明园生肖兽首铜像(下图)在全国各地巡回展出。这四件国宝当年流失海外与哪场战争有关( )A . 鸦片战争B . 第二次鸦片战争C . 中法战争D .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8. (2分)下列选项表述中,错误的是( ) A . 黄埔军校是国共合作后建立的一所革命军校B . 南京国民政府代表的是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利益C . 1935年遵义会议的召开成为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D . 1936年10月进行战略转移的红军三大主力在吴起镇胜利会师,宣告长征胜利结束9. (2分)中共“一大”确定的党的中心工作是( )A . 组织工会,领导工人运动B . 确定党的名称C . 建立党的地方组织D . 制定党的革命纲领10. (2分)2014年“六一”儿童节期间,中央电视台“走基层”栏目组记者采访全国各地的中小学生,问他们敬佩的历史名人是谁,并说明理由,请你选出下列历史人物与其成就搭配正确的一组( )A . 孙中山领导北伐战争B . 李大钊参加南昌起义、创建人民军队C . 张学良主持重庆谈判革D . 毛泽东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11. (2分)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中,涌现出一批英雄人物。下列人物与事件搭配不正确的是 ( )A . 玻利瓦尔西属拉美独立运动B . 尼赫鲁印度独立C . 卡斯特罗古巴革命D . 章西女王非洲独立运动12. (2分)下列关于戊戌变法的说法正确的是( )“公车上书”为变法维新运动揭开了序幕戊戌变法从开始到失败历时103天慈禧太后镇压了戊戌变法戊戌变法使中国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道路A . B . C . D . 13. (2分)19世纪末的一场海战中,指挥致远舰全力装箱日舰最终壮烈殉国的清朝将领是( )A . 林则徐B . 李秀成C . 左宗棠D . 邓世昌14. (2分)孙中山深感必须改组国民党,最主要是受下列哪一因素的影响( ) A . 马林的建议B . 中共的帮助C . 多次反对北洋军阀斗争的失败D . 辛亥革命的失败15. (2分)辛丑条约的签订给中国人民的生活带来深重的灾难。下列有关该条约签订后中国发生的现象的叙述可能正确的是( )A . 1903年张三从天津海口经过,看到了威武雄壮的大沽炮台B . 1903年李四从山海关经过,看到了澳大利亚的士兵在巡逻C . 1903年,贺六做生意发财了,想在北京东交民巷购买一所宅子,结果被外国兵赶了出来D . 1903年王五到北京去,看到义和团的势力发展到北京地区,斗争矛头指向帝国主义侵略势力16. (2分)孔子创立的儒家思想对后世影响很大,其思想主要体现在( ) A . 春秋B . 诗经C . 论语D . 孟子17. (2分)某校开展“百年中国”历史主题活动,八(1)班同学就“19126南京见闻”搜集到以下材料。其中有史实错误的是( )A . “民主”“共和”成为热门话题B . 人们传阅新青年的进步文章C . 大街上有男子剪去长辫D . 有人打听现任临时大总统是谁18. (2分)有学者认为,近代中国资产阶级维新派和革命派的主张“殊途同归”。“同归”是指两派都致力于( )A . 实行三民主义B . 实行君主立宪C . 推动民主进程D . 建立共和政体19. (2分)下列事件的先后顺序正确的是( )护国战争二次革命袁世凯复辟帝制中华民国成立A . B . C . D . 20. (2分)有学者撰文指出:1840年以来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经历了一个始而言技(学技术),继而言政(学制度),进而言教(学思想)的过程。这一系列学习活动的共同目的是( ) A . 救亡图存B . 巩固清朝统治C . 向西方学习D . 发展资本主义二、 材料分析题 (共5题;共60分)21. (7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历史丰碑】某校八年级(2)班小华同学,在学习中国现代史的过程中,看到一段文字:“历史事实证明: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实现民富国强”。为寻找历史事实依据,印证上述结论,他和同学们以“探寻中国救亡图存、富民强国之路”为主题,通过网络等手段搜集到以下治疗,设计出相关问题,请你与他们一起进行探究。【屈辱与探索】材料一:鸦片战争成为中国历史的一块界碑。一系列不平等条约,记录了中华民族在西方列强坚船利炮逼迫下,坠入近代的屈辱、彷徨与困惑。近代前期,为挽救民族危机,无数志士仁人不断探索救国道路,走过了自救之路、维新之路、革命之路等,但都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使命,探索之路任重道远。【抉择与奋斗】材料二:1921年,中国共产党诞生,中国革命面貌从此焕然一新。1927年,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后,中国共产党人深刻地认识到,苏俄式革命道路在中国行不通,应将重心转向农村,积聚革命力量,发展壮大自己,经过艰难抉择,中国共产党终于找到了一条使中国走向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正确革命道路,不能感带领全国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成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发展与富强】材料三:1956年,我国基本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之后,经过艰辛求索,中国共产党代理人民实现了历史性的伟大转折,开创了一条走向民富国强的道路。我国综合国力大幅提升,人民生活不断改善,谱写了中华民族发展史上最壮丽的篇章。(1)材料一中“鸦片战争成为中国历史的一块界碑”含义指什么?“维新之路”又指什么事件?(2)材料而所述,“正确革命道路”指什么道路?在这条正确革命道路指引下,中国共产党在长期艰苦卓绝斗争中经历了哪些重大事件?(两例即可)(3)材料三所述,“历史性的伟大转折”指什么?“走向民富国强的道路”指什么道路?(4)【收获与拓展】通过对以上问题的探究,同学们对上述结论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同时还懂得了一个道理,请你写出这个道理。22. (12分)【屈辱的历史】材料一:马克思曾对世界史上发生的某事件有这样的评论:“俄国不需要花费一分钱,出动一兵一卒,却能比任何一个参战国得到更多的好处。”材料二:以下是近代某一特殊历史情形下日本首相伊藤博文和李鸿章的对话:伊藤博文:停战多日,期限甚促,和款应从速定夺,我已备有改订条款节略。李鸿章:难道不准分辨?伊藤博文:只管辩论,但不能减少。材料三:现在日本在万国和会上要求吞并青岛,管理山东一切权利,就要成功了!他们的外交胜利了!我们的外交失败了希望全国工商各界,外争主权,内除国贼,中国存亡,在此一举了!中国的土地可以征服而不可断送!中国的人民可以杀戮而不可以低头!(1)材料一中马克思做出这一评论的史实依据是什么?(2)材料二中伊藤博文和李鸿章的对话为什么会如此不对等?对话的结果及其影响是怎样的?(3)材料三中满腔热情的告白出自怎样的历史背景?体现了怎样的民族精神?23. (14分)材料:在19世纪中后期到20世纪初期的近代化探索历程中,有人将先进的中国人展开的一场场救亡图存运动比喻成“自我疗伤”、“温药慢治”、“猛药重治”、“开颅洗脑”。(1)结合所学,分别说说它们各指什么运动。自我疗伤:_;温药慢治:_;猛药重治:_;开颅洗脑:_。(2)其中的“猛药重治”达到了什么效果?_。(3)纵观不同阶层的探索,请归纳中国近代化探索历程的特点。24. (11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材料二:在五四运动以后,中国产生了完全崭新的文化生力军,这就是中国共产党人所领导的共产主义的文化思想,即共产主义的宇宙观和社会革命论。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1)材料一图A和图B人物分别代表了资产阶级哪一派别?与图A人物相比,图B人物对孔子和儒家学说态度有何不同?并分析不同的原因。(2)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将“共产主义的宇宙观和社会革命论”与我国国情相结合开创出怎样的民主革命道路?在这条道路上中国共产党人是怎样实现从第五次反“围剿”失利到全民族抗战兴起的转折?(3)综合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我国应如何建设与国际角色相适应的大国文化?25. (16分)在人类文明史上,思想的不断创新与发展,推动着人类社会的进步。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4世纪,一场重视继承古代文化遗产,追求个人精神自由的思想解放运动到来了,人文主义开路、自然科学和文化艺术相继取得了璀璨而辉煌的成就,群星闪烁。灿若霓虹。摘编自图说天下,世界历史系列材料二:第一条:在权利方面,人们生来是而且始终是自由平等的第六条:法律是公共意识的表现法律对所有的人,无论是实行保护或处罚都是一样的。在法律面前,所有的公民都是平等的人权宣言材料三: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德先生”“赛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陈独秀(1)材料一中“思想解放运动”是指哪运动?这场运动适应了当时哪一新兴阶级打破封建教会精神统治的需要? (2)根据材料二,概括人权宣言的核心内容。人权宣言是哪件历史事件的纲领性文件? (3)材料三中的“两位先生”是哪场运动的口号?这场运动后期传播了哪一新思想? (4)综合上述材料,指出思想发展的共同作用。 第 12 页 共 12 页参考答案一、 单选题 (共20题;共40分)1-1、2-1、3-1、4-1、5-1、6-1、7-1、8-1、9-1、10-1、11-1、12-1、13-1、14-1、15-1、16-1、17-1、18-1、19-1、20-1、二、 材料分析题 (共5题;共60分)21-1、21-2、21-3、21-4、22-1、22-2、22-3、23-1、23-2、23-3、24-1、24-2、24-3、25-1、25-2、25-3、25-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