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学概论

上传人:gbs****77 文档编号:13001078 上传时间:2020-06-04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8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社会学概论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社会学概论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社会学概论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社会学概论第一章 什么是社会学一、社会学的定义:(P2)社会学是关于社会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的条件和机制的综合性具体社会科学。二、社会学的研究对象:社会学的研究对象是社会和人。社会指的是社会系统、结构、即我们共同生活的世界;人就是社会中的主体,可以是个体的人,也可以是社会的人。三、中国社会学界的主要社会学家及其主要观点(P8)中国社会学界90多年来大体有如下几种观点:(一)侧重以社会为研究对象,代表性观点有:1.严复在1903年出版的群学肄言的序言中,认为社会学是用科学方法研究社会的治和乱、盛和衰的原因,揭示社会由以达到治的方法和规律的学问。 郑杭生在一系列论著中提出并系统论证了如下定义:社会学是研究现代社会运行和发展的规律性,特别是研究社会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规律性的综合性具体科学3.认为社会学与历史唯物论一样是研究社会发展普遍规律的。代表人物:李大钊、瞿秋白、李达、许德珩、陈瀚笙等4.认为社会学是研究社会整体及其规律性由费孝通主持和指导的社会学概论(试讲本)这样定义:社会学是从变动着的社会系统的整体出发,通过人们的社会关系和社会行为来研究社会的结构、功能、发生、发展规律的一门综合性的社会科学。台湾的一些学者也有类似观点(如杨懋春)(二)侧重以个人及其社会行为为研究对象1.认为社会学为研究社会行为的科学,代表人物:孙本文2.认为社会学的主要旨趣:“是在社会互动或社会关系中的人”,代表人物:龙冠海3.认为“社会学是研究人们的社会性行为规律的科学”,代表人物:杨心恒等 认为“社会学应该着重研究人的社会活动的固定化过程和固定化形式”,代表人物:庞树奇(三)第三种类型的观点,其代表性意见为:1.剩余说 2.学群说 3.调查说4.问题说 5.未定说四、社会学的功能(P15)社会学具有认识和改造社会、增促社会进步,减缩社会代价、构建和谐社会的功能(一)认识和改造社会(科学功能)1.社会学的认识功能或认识意义(1)向人们提供科学的社会知识,告诉人们社会现象是什么(描述)、为什么(解释)、将来怎样变化(预测)(2)社会学不仅提供现成的社会知识,而且通过提供社会学的视角、社会学的方法,帮助人们获得新的社会知识2.社会学的实践功能或实践意义:(1)社会学在帮助人们掌握科学的社会知识的基础上,进而帮助人们在维护和改善现存社会结构、社会制度,改革不利于社会发展的社会体制方面避免盲目性,增强自觉性,使自己的社会行动更加合理,更加符合规律性(2)社会学以自己的研究成果,对科学地管理社会和制定正确的社会政策提供有根据的、经过论证的实际意义,为改革开放服务为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服务,促进社会的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二)增促社会进步,减缩社会代价1.“增促社会进步”,就是增加和促进社会的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以及社会个人的全面发展2.“减缩社会代价”,就是保障社会弱势群体的基本生活,维护社会弱者的基本权益,尊重他们的人格尊严,要千方百计地让他们共享社会发展、社会进步的结果;另一层的意思就是指尽管社会代价是不可避免的,但人们可以研究如何把代价减少到最低限度、缩小到最小范围的途径和办法。(三)构建和谐社会在构建和谐社会及和谐世界的进程中,社会学研究将会提供理论的支撑。(1)社会运行论提供的社会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的社会学角度,能够有效地为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和改革开放服务(2)社会运行论提供的社会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的社会学角度,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背景下也使我们更进一步理解到改革与和谐的关系(3)社会运行论提供的社会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的社会学角度,为进一步理解和谐社会、科学发展观提供了社会学的学理支撑。第二章社会学的产生和发展一、西方社会学创立时期的社会学家及其主要观点(P20)西方社会学的创立时期:中国学术界一般把19世纪30年代至19世纪末代表人物:孔德、斯宾塞(一)孔德(法国社会学家,被称为“社会学之父”)孔德致力于建立庞大的实证哲学体系,最先提出和使用了“社会学”一词,并力图把它建设成为一门研究社会的市政科学。因此,孔德通常被当做社会学的创始人孔德的社会学分为社会静力学和社会动力学两部分。前者着重研究社会体系存在的条件和作用的规律,后者强调着重研究社会体系的发展与变化的规律。(知识的变革是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因素。)他提出人类知识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神学阶段、形而上学阶段、实证阶段与之相对应的社会发展三阶段是:军事时期、过渡时期、工业时期(二)斯宾塞(英国社会学家)斯宾塞把进化论用于社会学研究,认为社会是一个有机体,它的进化和生物的进化遵循着同一条规律,所以人们通常把斯宾塞的社会学理论称为社会有机论。他的社会进化思想认为社会进化是一个持续的、不间断的过程,要经历生长过程、结构进化、功能分化、相互依赖等过程,所以在社会进化的过程中,必须加强社会系统之间的相互协调性,以保证社会的良性运行。斯宾塞的社会有机论认为,社会不过是一些独立的个人集体。在一切发达的社会有机实体中,都存在三个系统:支持系统,它保证向社会供给必需的产品;分配系统,它保证社会有机体各部分的联系;调节系统,它保证社会各个组成部分服从于整体二、西方社会学的形成时期的主要社会学家及其观点(P22)西方社会学的形成时期:19世纪末到20世纪30年代代表人物:涂尔干、韦伯、芝加哥学派(一)涂尔干(法国社会学家)代表作:社会分工论、社会学方法的原则、自杀论、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等涂尔干的方法论特点是坚持社会唯实论和社会整体观,反对还原论。他主张在社会整体层次上进行实证性研究。他的社会学理论以社会关系和社会团结为主线展开,又从社会团结的视角研究社会反常现象、偏离行为。认为社会危机在本质上是一种道德危机。(二)韦伯(德国社会学家)代表作:新教论理与资本主义精神、儒教和道教、经济与社会等韦伯倾向于个体主义,即主张对特定社会行动或社会现象背后的个人动机或隐藏的意义加以解释,与实证主义方法论形成鲜明的对比。他在其社会研究中,作用一种叫理想型的逻辑工具目的在于对所研究的现象加以纯逻辑的分类和定性,以便理解和把握现象之间的因果链。韦伯对世界多种宗教的经济伦理的研究是其社会学理论的重要构成。他把社会行动分为四种类型:1.目标合理的行动 2.价值合理的行动3.激情的行动 4.传统的行动(三)芝加哥学派代表人物:帕克和伯吉斯著城市-对都市环境研究的提议、托马斯等。主要观点:美国芝加哥学派是以芝加哥大学为社会学系为中心,注重以经验研究来解决社会现实问题的学派。其特点是强调社会学的应用性和应用研究。主要对城市的外来移民、贫民窟、犯罪、人口以及种族等问题展开研究,目的是诊治社会弊病,改善城市运行。与此同时,他们又提出了城市人文区位安排的模式,提出城市不是一个杂乱无章的庞然大物,而是有一定内部结构的统一体。三、当代西方社会学的主要社会学派及其代表人物(P24)当代西方社会学的发展时期:20世纪40年代至今(一)结构功能主义主要观点:侧重对社会系统的结构和功能进行分析的学说代表人物:帕森斯、默顿1.帕森斯代表作:社会行动结构、社会系统、现代社会体系等帕森斯,美国社会学家,现代结构功能主义的创始人。1945年他首先正式提出结构功能主义这一名词,著有社会行动结构、社会系统、现代社会体系等。他提出了AGIL模型,即任何一种社会系统都应具有四种功能:适应功能(A)、目标实现功能(G)、整合功能(I)、模式维持功能(L)。还强调一个系统的运行状态是否稳定,不仅取决于它是否具有满足一般功能需求的子系统,而且还取决于这些系统之间是否存在跨越边界的对流式交换关系。2.默顿(帕森斯的学生)他进一步发展了结构功能主义,提出了“中层理论”策略,以及新的功能分析范式,诸如显功能与潜功能,正功能与反功能,以及功能选择等,心烦人们对现实社会结构的客观后果、社会变革的原因进行功能认识,做出功能评价,大大拓宽了功能分析的领域,并将结构功能主义推到一个新阶段(二)社会冲突论主要观点:主要关注和研究社会冲突的起因、形式、制约因素及影响代表人物:科塞、达伦多夫1.科塞科塞认为,冲突是价值观,信仰以及稀少的地位、权力和资源分配上的斗争,他强调冲突的正面功能,提出冲突五项正功能。他还提出要建立完善的社会安全阀制度。2.达伦多夫达伦多夫认为社会现象本身充满着辩证关系,往往同时呈现出相互矛盾的二重层面,因此既要从社会均衡角度研究社会现象,又要从社会压制角度研究社会现象。(三)社会交换论(产生于20世纪50年代末期)主要观点:重点研究人际关系中的交换现象代表人物:乔治霍曼斯(社会交换论的创始人之一)、彼特布劳1. 乔治.霍曼斯乔治.霍曼斯,美国社会学家,是该理论的创始人之一,他认为利己主义、趋利避害是人类行为的基本原则,因此,人与人之间具有比较普遍的功利关系,他们彼此之间的互动根本上是一种交换过程,且并非都是有偿的。2. 彼特.布劳 彼特.布劳,更注重社会中的权力与交换的联系,认为社会资源分配的不平等,以及由此产生的权力的不平等,使得人与人之间形成异质性。(四)符号互动论主要观点:侧重于从社会心理学角度研究社会,强调个人在互动过程中构建社会结构的能动性,揭示行动者对互动过程中的主观理解,以及这一理解对进一步互动产生的影响代表人物:赫伯特布鲁默、欧文戈夫曼1. 赫伯特布鲁默1937年提出了“符号互动”概念,认为符号是社会相互作用的中介,人们通过对符号的定义与理解进行互动,符号互动是能动的与可变的过程,符号互动创造、维持与变革社会组织、结构与制度2. 欧文戈夫曼提出了拟剧分析框架和印象管理理论,从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互动现象与技巧着手,探讨社会互动中的表演是如何协调人际关系以及维持社会生活秩序(五)当代欧洲社会学新理论1.英国社会学家安东尼吉登斯的结构化理论:他认为社会是人们凭借自身能动性创造的成果,因此,人文社会科学不同于自然科学,语言使用是其成功的本质性因素。(行动者模型-分层模型) 2.德国社会学家尤尔根.哈贝马斯的交流性理论,他的社会学主旨就是要把人类从统治中解放出来。 3.法国社会学家皮埃尔.布迪厄的实践反思理论,他的治学目标是消解主客观二元对立和揭示社会生活隐秘。第三章社会学研究方法一、社会学主要研究方法的定义及其使用范围(P44)(一)问卷调查法 问卷调查法是社会学研究中用于收集资料的最常用的方法之一,是向研究对象系统询问社会背景、态度和行为,以发现社会现象和过程的原因或影响因素。包括全面调查和抽样调查。基本步骤:确定调查总体、选择抽样方案、设计调查问卷、实施调查、汇总和录入数据、分析数据等。 2.田野调查法田野调查法也叫田野工作,是人类学、考古学研究中常用的方法。是指研究者深入研究对象所生活的领域,在与研究对象一起生活的过程中,进行细致观察和深度访谈,以求达到对研究对象及其文化的全貌性研究和深刻理解。田野调查法的主要任务是要解决一些问题:谁(who)、什么(what)、何时(when)、何地(where)、为什么(why)。在田野调查中,为获得重要信息、材料,进行参与观察和深度访谈是必要的。参与观察法是指观察者进入观察对象的生活或工作场所,参与他们的生活和工作活动,在参与过程中观察研究对象的各种行为及其变化情况。深度访谈也是田野调查中获得信息和资料的重要途径。 完成田野调查之后,研究者需要撰写田野调查报告,田野报告的写作方式主要有民族志的写作方式。 (三)实验法实验法是科学研究的典型方法,特别是在自然科学研究中,实验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所谓的实验法,就是在控制某些条件的情况下研究变量之间因果关系的方法。实验法分为自然实验法(利用社会情景的自然状态)和实验室实验法(通过设置实验室环境对变量加以控制) (四)历史比较法为了探讨社会现象的历史发展轨迹和变迁规律,社会学研究经常用历史方法和跨文化的比较方法。历史比较法的资料来源主要有两种:1.政府文献资料; 2.民间历史资料。常用的分析历史资料的方法主要有:类比分析法和理想类型分析法。历史比较法具有重要的价值和广泛的适用性,表现为:1.社会运行与社会变迁纵向比较研究2.社会结构与社会运行的横向比较研究3.社会意识和社会事实成因的比较研究。第四章社会的构成一、社会的本质及其基本特征(P64)(一)社会的本质社会是人类生活的共同体。社会的本质是指规定和制约各种社会现象的内在基础和根据。社会的本质不是抽象的、非历史的,而是具体的、历史的综合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论述,他们的基本观点包括两个方面:第一,社会不是单个个人的堆积或简单相加,它是人们联系或者关系,是人们相互交往的产物,是全部社会关系的总和第二,人们的交往首先是在生产、分配、交换、消费中发生的经济交往因此,人们之间最基本的、决定其他一切关系的是生产关系。生产关系是社会的基础和本质,它是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物质关系(二)社会的特征1.社会是由人群组成的。人是社会系统最基本的要素,没有人也就没有社会而言,人是社会生活的开拓者和发起者,是社会关系的承担者,是社会过程的推动者。2.社会以人与人的交往为纽带3.社会是有文化、有组织的系统4.社会以人们的物质生产活动为基础的。由于物质资料的生产活动是社会系统的基本活动,所以人们在这一活动中所结成的生产关系是社会系统的基础和本质。5.社会系统具有心理的、精神的联系6.社会系统是一个具有主动性、创造性和改造能力的活的机体二、社会的构成要素(P66)社会的构成要素主要包括:人口、资源、环境、文化(一)人口要素人口要素是社会存在的基本前提之一。一定数量和质量的人口称为一个社会的核心。人口结构也称人口构成,是反映一定地区、一定时点人口总体内部各种不同质的规定性的数量比例关系。社会中的人口要素有数量和质量两个方面的体现:1.人口数量:是指一定地区、一定时点人口的总数2.人口质量:是指人口在质的方面的规定性,包括思想素质、文化素质、身体素质,通常称之为德、智、体人口结构(又称人口构成):是反映一定地区、一定时点人口总体内部各种不同质的规定性的数量比例关系。 可以划分为人口自然结构、人口社会结构、人口地域结构三大类型。一般来说,数量适度、质量合格、结构合理的人口是社会良性运行、协调发展的必要条件(二)资源要素资源要素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基本物质条件,是社会系统运行的动力来源。资源是由人类从自然界或世界中发现的有用途和有价值的物质。资源大体分为两大类型: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资源具有有限性和稀缺性以及整体性等特性,因此,合理分配、利用和保护资源尤为重要。资源可以分为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自然资源又可分为两类:可再生资源和不可再生资源人文资源可以分为:经济资源、文化资源、社会资源根据资源的表现形态可分为:实物资源与符号资源、实体资源与虚拟资源资源相对于人类社会活动而言的,即可资利用的物质或事物(三)环境要素环境要素是社会存在和运行所依托的空间的、物质的基础。社会构成的环境要素为狭义的环境,即指人类社会在一定的空间、地域中直接或间接获得生产和生活所必需资源的各种自然条件,也就是自然环境。自然环境是构成社会的最基本物质基础。保护环境,促进人类社会和自然环境的和谐发展,是人类社会可持续良性运行的重要条件(四)文化要素文化是社会的又一重要构成要素。从某种意义上说,文化是人类社会活动的全部成果,是人类所创造的一切物质与非物质的产品的总和。文化之所以是社会的构成要素,是因为文化把自然人统合起来构成社会。文化是个人社会化的重要机制,个人通过学习文化掌握成为社会成员所需的规则、技能和知识。社会秩序总是在一定文化提供的互动规则下形成的。三、社会的功能(P68)1.整合的功能。整合或社会整合是指社会将无数单个的人组织起来,形成一股合力,调整种种矛盾、冲突与对立,并将其控制在一定范围内,维护统一的局面。2.交流的功能。社会创造了语言、文字、符号等人类交往的工具,也为人类的交往提供了多种多样的场所,为人类互动提供良好条件。3.导向的功能。社会有一整套行为规范,用以维持正常的社会秩序,调整着人们之间的关系,规定和指导人们的思想、行为的方向。(导向可以是有形的,也可以是无形的)4.继承和发展的功能。人类创造的物质和精神文化通过社会而得以积累和发展。四、社会转型中的问题1.社会分化加速(1)领域分化,经济、政治、文化三大领域由大统一走向各自独立。(2)区域分化,社会不同区域的发展不平衡。(3)阶层分化,社会阶层的各个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4)组织分化,社会组织结构一元向多元方向发展。(5)观念分化,人们的价值观念和意识形态结构不断趋于多元化。2.社会流动加快。主要表现为所有制结构、产业结构、地区结构、城乡社区结构、职业结构之间的流动。3.社会冲突加剧。主要表现为利益性冲突、结构性冲突、规范性冲突等。4.社会整合力弱化,表现在传统整合力量已经弱化,而新的整合机制尚未建立。5.政府与市场的矛盾与冲突。(1)资源分配的市场化程度不平衡(2)政府对企业的过度干预五、人类社会的生存方式(P77)人类获取生活资料以及获取资料的方式就是一个社会的生存方式,也叫生计模式主要生存方式有:采集狩猎社会(人类最古老、最简单的生活方式)、园艺社会、游牧社会、农耕社会和工业社会公社社会是指多数社会关系都建立在血缘关系和地缘关系基础上的社会区域共同体。血缘关系:是人的先天联系,它在人类社会产生之初就已经存在,因而通常认为它是人类最早形成的社会联系比较重要的血缘关系有:家庭、宗族、氏族等亲属关系地缘关系:是指人类社会的区位结构关系或空间与地理位置关系一般来说,地缘关系可大致分为:三级、四级、五级以至于更多级。我国的地缘系统按七级划分就是:国家、省市、县(或大区与小城镇)、乡(或街道)、村(或居民区)、邻里在社团社会,职业及业缘关系是主要社会关系。业缘关系:是指以人们广泛的社会分工为基础而形成的复杂的社会关系。第五章 文化的结构与功能一、文化的含义(P84)文化一词英文为Culture,来源于拉丁语,原意指“耕耘”、“耕作”,其最初的含义与农业文明有直接的联系。在最广泛的意义上说,文化是与自然现象不同的人类社会活动的全部成果,包括人类所创造的一切物质的与非物质的产品的综合。文化是人类代代相传的整个社会生活的结晶,社会的存在不可能离开文化的继承和创造。文化是人类具有区别于动物界特征的根本标志,是人类智慧的集中体现,二、文化的特征(P84)1.文化具有可习得性2.文化具有共享性3.文化具有象征性4.文化具有全括性5.文化具有整体性6.文化是普遍性与特殊性的统一。对于人类社会来说文化是普遍的,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无论是土著社会还是文明社会,所有的人群都有文化,这就是文化的普遍性。文化的特殊性是指每一个社会或人群,都有自己特色的文化。不同的地域、族群、国家和社会,都具有与他人不同的文化。三、文化的分类(P86)(一)物质文化与非物质文化1.物质文化,是指物质世界中,一切经过人的加工、体现了人的思想的东西。物质文化区分为理念文化(或观念文化)与制度文化:理念文化是还处在理想、观念状态的文化,还没有变为社会规范。制度文化则是已成为多数人遵循的社会规范,它反过来对人们的行为具有约束力。2.非物质文化,又称精神文化,指制度、规范、观念等(二)主文化与亚文化1.主文化,是在社会上占主导地位的、为社会上多数人所接受的文化。对社会上大多数成员的价值观、行为方式、思维方式影响极大2.亚文化,指仅为社会上一部分成员所接受的或为某一社会群体特有的文化。(一般不与主文化相抵触或对抗)亚文化的类别:(1)民族亚文化(2)职业亚文化(3)越轨亚文化,指为一些反社会集团所特有的文化(三)主文化与反文化(根据文化在社会中的地位、作用,从对立、冲突的角度对文化做出的区分)1.主文化,指在社会上占主导地位,对现存社会秩序起着维护、支持作用的文化2.反文化,是对现存秩序的背离和否定,是对现存主文化的抵制和对抗。(例如,20世纪60-70年代,在西方社会青年人中兴起的“嬉皮士”运动,就是一种否定当时西方主导价值观的反文化)(四)评比性文化与非评比性文化1.评比性文化,是指有好坏、高下之分的文化,即在两种文化的比较中,可以评出孰优孰劣的文化。一般说来,评比性文化都是比较容易鉴别其价值的文化。2.非评比性文化,也可称为中性文化,是指在文化比较中没有明显的优劣、高下之分的文化。这类文化多与人们的行为方式、习惯、习俗相联系。属于这类文化的有:庆典方式、拜访方式、赠礼方式、哀悼方式以及礼仪、禁忌、姿态、发式等四、文化的构成要素(P88)文化由象征符号、价值观念、规范体系和物质文明构成(一)象征符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基础)象征符号是人类通过意识控制而创造或建构起来的象征体系,用来引导人们的互动、交流、思维、情感、学习和控制。文化中的象征符号包括:语言、物质象征符号(例如,中国汉人的婚礼习俗中所使用的枣子,宗教里的教堂、佛塔)、姿态和行动(二)价值观念文化价值观是指社会成员共同持有的关于是非、善恶、好坏、自我与他人利益关系的观念和倾向。价值观对社会成员的价值判断和行动选择有着巨大的影响(三)规范体系文化的规范体系为社会秩序奠定了基础。文化中的规范体系是按照一定的价值原则建构起社会行动规则系统,包括正式规范和非正式规范。非正式规范主要有:社会习俗、民俗民德、乡规民约等正式规范包括:规章制度和法律法律属于约束范围较广、约束力更强的正式行为规范,因为法律通过国家机器来制定、推行和执行的规范。法律规范不仅具有引导和制约社会行为的作用,而且对某些不良社会行为具有威慑作用(四)物质文明物质文明是人类创造的,同时也是人类生存和生活的物质基础文化中的物质具有实用的、功利的价值。人们创造或制造出的物品,主要是为了满足社会生活的基本需要,是自身需要的产物;文化中的物质还具有社会意义,即人们创造和运用某些物质是要把人们联系起来,组成有机的社会。五、文化的功能文化的功能有:认同功能、规范功能、整合功能、涵化功能1.认同功能2.规范功能,文化使社会有了系统的行为规范,文化给一个社会提供了材料与蓝图;文化也使人们相互间的行为功能协调和相互配合;文化使一个社会的规范、观念更为系统化,文化集合、解释着一个社会的全部价值观和规范体系3.整合功能:文化使社会团结有了重要基础,就被称作文化的整合功能,即使社会形成一个整体4.涵化功能:人需要通过文化涵化才能成为社会的人第六章 人的社会化与个体化一、人的社会化的含义:(P102)“人的社会化”理论反应了社会学对早期现代社会的深入研究和独特回应。社会化是指个体在与社会的互动过程中,逐渐养成独特的个性和人格,从生物人转变成社会人,并通过社会文化的内化和角色知识的学习,逐渐适应社会生活的过程二、人的个体化的含义、个体化的提出、个体化的机制(一)个体化含义(P116)个体化,是指在当代经济活动、社会生产活动和劳动、就业方式及社会生活进一步开放和快速流变的条件下,个人作为社会关系体系中的一个基本单元、作为社会行动过程中的一个实体单位,他的独立性、独特性、主体性日益充分地得到显示和表达的过程。(二)个体社会化的提出(P98)二战以后特别是20世纪中后期,当代社会出现了一些明显的新趋势,这一过程使得早期现代性工业化所确立的社会大生产体系不断动摇,大型集体和社会组织对社会结构和社会过程的影响力逐渐降低,推动了“集体社会化”向“个体社会化”的转变,主要表现为以下趋势:1.社会生活的信息化、网络化和数字化2.经济活动性质的转变3.社会生产体系的轻型化、小型化和微型化4.社会劳动部门的白领化、年轻化和女性化。5.劳动方式的自主化和个体化6.就业方式的开放性和选择性(三)个体化的机制(P119)个体化的机制有:个体化的自主机制、个体化的能动机制、个体化的选择机制、个体化的创新机制1.个体化的自主机制:是指个人作为社会实践的主体具有行动的自主性,在行动过程中能够发挥自觉意识和支配能力,对实践过程产生主导和控制作用,并为自己的自主行动后果承担责任2.个体化的能动机制:是指个人在行动过程中能够主动地对自我意识、心智状态、身体机能等主观内在因素进行调整,从而积极地应对环境、机遇、挑战等迅速变化的客观外界因素3.个体化的选择机制:指个人在实践中会预先对自己的行动给予意义的预设,制定行动的目标,进行行动方案的策划、手段和方式的比较、步骤和环节的设计,并对可能出现的不确定性做出预测和评估,以达到预期的目标和结果4.个体化的创新机制:意味着个人通过对社会实践的积极投入和参与,使得自己的活动以及社会生活能够成为一种创造性和建设性的过程三、社会化与个体化的基本关系(P100)1.社会化与个体化是对现代社会和现代人发展的理论刻画人的社会化与人的个体化是同一现代性过程的两个侧面、两个维度,他们体现了现代社会的持续递进和现代人不断成长的实践经历2.社会化与个体化有其各自特定的含义社会化是每个人必然经历的基础性发展过程。经由社会化,一个人实现了从自然的生物的个体向社会人的转变。个体化意味着,在当代社会高度发展的基础上,人的社会化过程具有了早期现代社会所未有的特征,从而提升了个人的发展指向,同时也更新了个人的现代性内涵。因此社会化与个体化有着不同的含义,两者不能彼此取代。3.个体化在某些方面是对传统社会化的超越个体化不仅内含了自然的生物个体向社会人的转变,而且意味着一个社会人向更新的现代人的持续迈进四、社会化的类型(P102)社会化的主要包括五种类型:初级社会化、预期社会化、发展社会化、逆向社会化、再社会化1.初级社会化:是发生在生命早期的社会化,主要任务是向儿童传授语言和其他认知本领,主要发生在儿童时期,是整个社会化过程的基础2.预期社会化:人们在此过程中学习的不是现在要扮演的角色,而是将来要扮演的角色,大量发生在青年时期。例如,学生在大学期间大量进行的学习是为将来在工作中所要扮演的角色做准备。3.发展社会化(又称继续社会化):是相对于初级社会化而言,并且在初级社会化的基础上进行。它指的是成年人为了适应新形势提出的角色要求而进行的学习过程。例如,随着改革开放政府官员重新学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知识4.逆向社会化:是指晚辈向长辈传授文化规范知识5.再社会化:全面放弃已习得的价值标准和行为规范,重新确立新的价值标准和行为规范五、社会化的理论及其代表人物(P103)(一)“镜中我”理论代表人物:库利(美国社会学家) (他是最早将“自我”概念引入社会化研究的社会学家之一)主要观点:1.库利认为,自我或人格是社会的产物,是通过社会互动而产生的2.库利将自我意识的形成分为三个阶段:(1)我们设想自己在他人面前的行为方式(2)实施行为之后,我们设想或理解他人对自己行为的评价(3)我们根据自己对他人的评价的想象来评价自己的行为,并据此做出下一步反应库利形象地将这一过程形成的自我概念成为“镜中我”,即每个人的“自我”观念其实是他人的这面“镜子”的反射。3.库利注意到“初级群体社会化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二)“角色扮演”理论代表人物:乔治.米德 (美国社会学家) 主要观点:1.他认为,自我意识是随着符号使用能力的发展而发展起来的2.米德将“自我”分为“主我”和“客我”:(1)“主我”是自发的、能动的,为自我和人格的发展提供动力(2)“客我”是内化了的社会要求和期待,是在社会互动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自我的发展过程是“自我”与“客我”之间的不断互动过程。3.米德认为,社会化的实质是“角色扮演”,即学会理解他人对于角色的期待并从事角色行为。他将社会化过程分为三个阶段:模仿阶段、角色扮演、嬉戏阶段(三)精神分析论代表人物:弗洛伊德 主要观点:弗洛伊德将人格划分为三个部分:本我、自我和超我:(1)本我是人格结构中最原始、最隐秘的部分,其基本成分是人类的基本需求和冲动,特别是性冲动。本我受本能驱动,遵循快乐原则。(2)自我是从本我中分化出来的,遵循的是现实原则(3)超我是从自我中分离出来的,是人格结构的最高部分,遵循完美原则(四)人格发展“八阶段”论代表人物:埃里克森(美国心理学家) 主要观点:埃里克森认为,人在成长的每个阶段,都会遇到某种心理问题,都要对周围环境所提出的特定社会要求做出反应。根据个体在各个时期的典型心理反应,埃里克森将社会化过程划分为八个阶段:(1)信任与不信任(婴儿时期,0-1岁)(2)自主与羞怯、怀疑(幼儿时期,2-3岁)(3)主动与内疚(学前时期,4-5岁)(4)勤奋与自卑感(学龄时期,6-11岁) (5)认同与角色混淆(青少年期)(6)亲密与孤独感(青年期或成年早期) (7)关注后代与关注自我(中年期或成年期)(8)完善与绝望(成熟期或老年期)如果个人能够成功地解决每一阶段中面对的问题,就会在心理和行为上表现出积极的反应;反之,就会出现“认同危机”,给下一阶段的社会化过程留下隐患(五)生命历程论该理论起源于美国芝加哥学派关于移民问题的研究它从社会力量和社会结构来解释个体的生命历程。这一理论的基本分析范式,是将个体的生命历程理解为一个由多个生命事件构成的序列生命历程理论在考察宏观的社会结构与个体的生命历程之间的关系时,有以下四个要点:(1)生命发生的时间和空间(2)生命的相关性(3)生命的时间安排(4)人的能动性六、社会化的条件和主体(一)社会化的条件(P106)1.语言能力 2.思维能力 3.学习能力 4.较长的依赖生活期(二)社会化的主体(P108)1.家庭 2.学校 3.同龄群体 4.工作单位 5.大众传播媒介七、社会化的过程(P110)以人的生命周期为标准来看人的社会化的过程,社会化可分为:儿童期、青年期、成年期、老年期等四个阶段1.早期社会化:早期社会化包括儿童期和青年期的社会化儿童期是社会化过程的开端,其内容是初级社会化青年期上承儿童期,下接成年期,是人生的一个特殊时期。2.成人继续社会化(再社会化:是抛弃原先形成的社会化,形成新的社会化。继续社会化:在原先的基础上得到发展、提高、更加完善。)3.代沟问题代沟是指社会的不同世代之间在价值观念和行为选择方面出现的差异、隔阂甚至冲突。从社会学角度来看,代沟实际上反映了社会结构的转型、社会生活的变化。我们可以从两方面去理解代沟:一方面,代沟是社会发展过程中的正常现象。另一方面,对代沟的性质要做具体分析4.社会化的内容社会化的基本内容主要包括:生活和劳动技能的学习、道德规范的学习和角色扮演的学习(1)在早期社会化阶段,个人首先需要学习的就是独立生活的能力,其次是劳动和文化知识的学习(2)社会化的第二项重要内容就是道德社会化,也就是社会成员学习文化价值观和道德规范,并用规则和道德规范指导自己行动选择的过程。道德规范是社会规范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维护社会秩序、保持社会团结方面发挥着难以替代的作用。八、社会角色的含义及其类型(P112)(一)社会角色的含义社会角色是指与人们的某种社会地位、身份相一致的一整套权利、义务的规范与行为模式。具体包含几个方面的含义:1.角色是社会地位外在表现2.角色是人们的一整套权利、义务的规范和行为模式3.角色是人们对于处在特定地位上的人的行为期待4.角色是社会群体或社会组织的基础。(二)社会角色的类型(P113)1.从人们获得角色的方式来分,社会角色可分为:先赋角色和自获角色。2.从社会角色规范化的程度来分,社会角色可分为:规定性角色和开放性角色。3.从社会角色追求的目标来分,社会角色分为:功利性角色和表现性角色。九、社会角色冲突与协调(P114)常见的角色失调有:角色冲突、角色不清、角色中断、角色失败1.角色冲突角色冲突是指在社会角色的扮演中,在角色之间或角色内部发生了矛盾、对立和抵触,妨碍了角色扮演的顺利进行。角色冲突可以分为:(1)角色间的冲突:即不同角色承担者之间的冲突。常常由于角色利益上的对立、角色期望的差别以及人们没有按照角色规范行事等原因引起的。(例如,邻里之间、服务员与顾客之间等)和(2)角色内的冲突:即由于多种社会地位和多种角色集于一人,而在他自身内部产生的冲突2.角色不清:是指社会大众或角色的扮演或者对于某一角色的行为标准不清楚,不知道这一角色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和怎样去做。(社会的急剧变迁是造成社会角色不清的最主要原因)3.角色中断:是指一个人前后相继所承担的两种角色之间发生了什么矛盾的现象。4.角色失败:是指角色扮演过程中发生的一种极为严重的失调现象,它是由于多种原因使角色扮演者无法进行成功的表演。从角色失败的结果上看,通常可分为两种情况:(1)角色的承担者不得不半途退出角色,例如学生中途退学、公职人员因失职而被罢免(2)虽然还处在某种角色的位置上,但其表现已被实践证明是失败的角色协调的原则:(1)在特定情景中,从属角色应服从主导角色或以主导角色为主(2)根据社会主流价值观,权衡不同角色的价值合理性程度(3)规避损害公共利益的角色第七章 社会互动一、社会互动的含义(P112)社会互动是指社会上个人与个人、个人与社会群体、群体与群体之间通过信息的传播而发生的具有相互依赖性的社会交往活动。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1)社会互动必须发生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之间,一个离群索居的人不可能发生社会互动(2)个人之间、群体之间只有发生了具有相互依赖的行为才存在互动,并不是任何两个人的接近都能形成社会互动(3)社会互动以信息传播为基础(4)社会互动可以是面对面,也可以非面对面的场合下发生(5)社会互动总是在特定的情境下进行的,同一行为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场合具有不同的意义(6)社会互动会对互动双方及他们之间的关系产生一定的影响,并有可能对社会环境形成一定的作用(7)人们的互动往往遵循一定的行为模式,具有一定的互动结构二、社会互动的理论(P123)(一)符号互动论1.符号互动论特别注意符号沟通问题。所谓符号,是指能够有意义地代表其他事物的事物。声音、语言、文字、图画、手势、姿态、表情等都是符号2.符号互动论有两个主要派别:(1)布鲁默为首的芝加哥学派注重人文科学方法来研究互动过程。(2)以库恩为首的艾奥瓦学派主张用实证主义方法来研究互动结构。(二)角色理论角色理论是一个以角色概念为核心的解释人类行为的研究取向角色与互动的关系:一方面,互动是角色之间的互动;另一方面,角色的形成和扮演也是在互动中完成的(三)参照群体理论(田科姆)1.“参照群体”是指个体在心理上所从属的群体,是个人认同的为其树立和维持各种标准、提供比较框架的群体2.参照群体理论揭示了非面对面的人际接触对个人行为的制约作用,反映了人与群体的互动的特殊方面3.参照群体理论是研究个人的客观社会地位与其社会观点之间相互作用的社会心理机制的工具,是探明个体动机与社会结构之间相互作用的机制的工具(四)戏剧理论戈夫曼采用戏剧分析方法,从印象管理的角度来揭示人们社会互动的特点。他的理论主要研究人们运用哪些技巧来创造在别人心目中的印象,所以又称为“印象管理理论”和“印象整饰理论”。这一理论认为,互动的一方总想控制对方的行为,使对方通过对自己行为的理解,做出符合自己计划中的行为反应(五)社会交换论代表人物:霍曼斯和布劳社会交换论着眼于人们在社会生活中相互交往的外显行为,用代价和报酬来分析社会关系,认为社会互动的实质是人们交换酬赏和惩罚的过程。社会交换论提出了以下几个命题:(1)成功命题 (2)刺激命题 (3)价值命题 (4)剥夺满足命题 (6)侵犯赞同命题社会交换论试图以交换的观点来解释人类互动的本质和规律,其理论基础是个人主义和功利主义。它强调个人的目标和报酬,认为每个人都在尽量避免痛苦和增进快乐。这一理论忽略了人类行为的社会前提,带有浓厚的心理还原主义色彩(六)本土方法论(又译为民俗方法论) 代表人物:加芬克尔(美国社会学家)、哈罗德加芬克尔于20世纪60年代创立,它研究人们在日常互动中如何建立和共同使用对现实的定义,详细考察社会成员在建构和解释他们的社会现实并对其赋予意义时所使用的方法和步骤本土方法论认为社会互动是由形成人们正常交往基础的规则所决定的,这些规则通常是理所当然、心照不宣的;但是,如果违背了这些规则,互动就不能顺利进行。为了证明社会互动中的这类隐含规则或背景假设的重要性,本土方法论者进行了一项著名的研究,称为“无背景试验”或“打破常规试验”三、社会互动的类型(P132)1.按情感关系可分为:友好互动、敌意的互动及情感无涉的互动。2.按利益关系可分为:合作、竞争、冲突。3.按地位关系可分为:强制、服从与平等协商。4.按互动广度可分为:单一性互动、多重角色性互动。5.按互动深度可分为:表层互动、深层互动6.按互动媒介可分为:言语性互动、非言语性互动7.按互动单位可分为:人际互动、群体互动8.按互动途径可分为:直接互动、简接互动按社会互动的基本类型主要有:合作、竞争、冲突、强制、顺从与顺应第八章 社会网络与社会群体一、社会网络的含义及其类型(P142)(一)社会网络的含义:社会网络是行动者在互动过程中形成的社会联系。社会网络与社会互动之间的关系:1.社会网络是社会互动的背景大多数社会互动都发生在社会网络结构之中2.社会互动虽然是在社会结构之中进行的,但同时社会互动也形成新的社会网络(二)社会网络的类型1.根据网络中所交换的资源,可分为:符号资源网络(如价值、观念、信息、规范、消息等)、物质资源网络(指物质事物,也可能是金钱等可以换区物质事物的符号)、情感资源网络(指赞赏、尊敬、喜欢、高兴等)2.按社会网络所涉及的社会关系的类型,可分为:信息网络、资金网络、讨论网、聊天网、情感支持网、社交圈、生意圈等3.按网络的主体是个人还是群体,可分为:人际关系网络、家庭网、组织关系网、国际关系网等4.按网络成员之间关系的亲密程度可分为:初级网络、次级网络5.按网络中联系的强弱程度可分为:强关系网络、弱关系网络6.按网络成员相互联系的密切程度可分为:闭合性网络、开放性网络7.按网络的结构模式,可以分为:“团体格局”网络、“差序格局”网络二、社会群体的含义及其类型(一)社会群体的含义(P148)社会群体,是指处在社会关系中的一群个人的集合体。社会群体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社会群体,泛指一切通过持续的社会互动或社会关系结合起来进行共同活动,并有着共同利益的人类集合体;狭义的社会群体,指由持续的直接的交往联系起来的具有共同利益的人群(二)社会群体的类型(P149)1.依据群体成员间关系的亲密程度分为:初级群体(典型的初级群体:家庭、邻里、朋友等)、次级群体(典型的是各类社会组织,如军营、学校、政府部门)。2.依据群体的正规化程度及其成员间的互动方式可分为:正式群体、非正式群体。3.依据成员对群体的心理归属可分为:内群体、外群体。4.依据成员的身份归属可分为:所属群体、参照群体。5.依据群体内人际关系发生的缘由、基础及性质可分为:血缘群体、地缘群体、业缘群体与趣缘群体三、初级社会群体(是人们生活中最重要的一种群体)(一)初级群体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1.初级群体是个人与社会之间的桥梁,研究初级群体,有助于全面、深入地把握社会过程2.初级群体可被看成社会的雏形3.由于初级群体在人们的社会生活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对人们的心理与行为由重大影响,因而,研究初级群体中人们的心里过程与行为方式,有助于推动社会心理学与行为科学的发展4.科学地研究初级群体,正确认识其存在的必然性,揭示影响人们心理与行为的诸种因素,有助于在实际工作中,通过对初级群体的改造和引导,发挥其正功能,以便改进工作方法,提高工作效率,并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促进社会成员的健康成长(二)初级群体的基本特点(P154)1.成员有限 2.成员间有直接、经常的面对面互动3.成员间相互扮演多重角色,表现了全部个性4成员间的交往富于感情5.成员难以替代6.群体整合程度高7.群体控制依靠非正式手段。(三)初级群体的功能(P155)初级群体的功能是多方面的,我们大致将其分为正功能和负功能两种1.正功能(1)承担着社会化的任务(2)满足人们的情感需要(3)有助于维持社会秩序。2.负功能(1)从微观心里角度看,初级群体可能压抑个性的形成和个人积极性的发挥,限制个人的社会发展(2)从宏观结构角度看,正规组织中初级群体的存在,有可能干扰正式组织关系,破坏组织结构,妨碍组织效率的提高和组织目标的实现(四)中国社会转型期的初级群体(P156)1.从发展趋势看,在转型期,初级群体将日渐衰落:(1)社会分化加剧,初级群体原有功能不断发生转移(2)初级关系日趋松懈。(3)一些初级群体已经名存实亡。2.初级群体衰落对社会生活的影响:(1)初级群体的衰落,有可能提供更多的个人自由(2)初级群体的衰落,有可能促进更大范围的社会整合。(3)初级群体的衰落与初级关系的淡化,标志着人们更多地依靠正式分工及规章制度等次级关系来处理问题,从而有助于提高工作效率,实现组织目标。这是一个社会走向合理化的表现(4)初级群体的衰落也削弱了非正式控制手段的影响力,增加社会控制的难度,并带来人际关系的疏远、冷漠,妨碍了人们的感情生活,导致一些不利于人的发展的社会问题1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