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战略格局教案+复习题.pdf

上传人:s****u 文档编号:12991078 上传时间:2020-06-04 格式:PDF 页数:35 大小:604.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国际战略格局教案+复习题.pdf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国际战略格局教案+复习题.pdf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国际战略格局教案+复习题.pdf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普通高等学校军事课教学系列教案 国际战略格局 1 国 际 战 略 格 局 ( 教 案 ) 王沙骋 007 目的要求: 了解 国际战略格局的内涵 、类型和 历史演变过程, 把握 当今 国际战略格局的现状、特点和发展趋势, 增强维护国家安全 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 主要内容: 一、国际战略格局的内涵和类型 二、国际战略格局的历史演变 三、国际战略格局的特点和发展趋势 四、当前国际战略格局中的大国关系 教学重点: 国际战略格局的现状、特点和发展趋势 教学时间: 2课时 孙子曰:“ 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 一个国家选择的国际战略正确与否 ,直接关系到这个国家的生存与发展、 安危与兴衰。当前世界各国之间的经济、政治和军事关系日益密切,世 界的各个部分已经成为一个既相互联系又相互矛盾的统一体。战略家们 再也不能就军事来研究军事,就安全来谈安全了。只有超越纯军事领域, 树立大战略观,把战略谋划提高到国际战略的高度,才能成功地把握未 来。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国际战略格局,主要讲四个问题: 一、 国际战略格局的内涵和类型;二、国际战略格局的历史演变;三、国际 战略格局的特点和发展趋势;四、当前国际战略格局中的大国关系。 其 中第三个问题是重点。 一、国际战略格局 的内涵和类型 (一)国际战略格局的内涵 所谓格局,是指态势、模式或构架,是几种力量交互作用后出现的 普通高等学校军事课教学系列教案 国际战略格局 2 一种暂时平衡状态。那么什么是国际战略格局呢? 所谓国际战略格局, 是指对国际事务具有重要影响力的战略力量,在一定历史时期内相互联 系、相互作用而形成的较为稳定的力量结构。 它是国际战略力量之间在 全球政治层面上的实力对比关系。 国际战略格局包括国际政治格局、 国际经济格局和国际军事格局三个部分,有时也称为“国际格局” 、“世 界格局”、 “大格局”等。 国际格局大体上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第一,要关注国际舞台上究 竟有哪些战略 力量,也就是我们经常说的大国,或称为“极”的战略力 量;第二,我们关注的这些大国,他们之间建立的是一种什么样的战略 关系;第三,在这种业已形成的国际格局下,已经建立了一种什么样的 国际秩序。把握住了这三个问题,大家对于什么是国际格局也就比较清 楚了。 1、国际格局的力量结构 在国际格局中,“对国际事务具有重要影响力的战略力量”,也就 是在国际事务中扮演着主要角色,拥有强大军事实力和政治影响力的国 家和地区,通常被称为国际战略力量或“极”。而战略力量结构是指国际 战略力量的分类和分布,也叫世界的基本格局,它主要是关注这 样一些 问题:在当今世界有哪些对世界全球性问题发生作用和影响的力量?他 们的作用和影响究竟有多大?这些力量之间是怎样相互联系和相互制约 的?在这个层次上研究国际格局时,特别要注意国家力量这个概念,也 就是通常说的综合国力。因为综合国力的大小,是影响国际战略力量变 化的主要因素。综合国力的大小,决定这个国家在国际舞台上享有的地 位。 任何的国家 的 综合国力都是由有形的硬实力与无形的软实力组 成的。前者主要包括自然条件、经济能力、军事力量、科技力量;后者 主要包括社会文化、民族性与凝聚力、政府体制与管理效率、领导者决 策与管理 能力等 。 当实力中的某些主要因素发生变化时,国家的综合国力会随之发生 变化,战略力量结构也会发生变化。从自然条件看, 人口与国土面 积等因素在过去与未来的力量对比中仍具重要作用。 19 世纪后期以来, 普通高等学校军事课教学系列教案 国际战略格局 3 欧洲主要列强都是欧洲的人口大国或国土面积大国。今天科技水平飞速 发展,一定意义上削弱了人口的战略重要性,但是发达国家人口老龄化, 人口增长率出现负增长的现象,仍在一定意义上是造成其国内劳动力价 格上涨,产品成本居高不下的原因,而发展中国家中的人口大国,由于 人力资源充裕,劳动力价格低廉,产品竞争力便更强。中国改革开放后, 轻工 产品及机电产品的出口猛增,很快占领了北美、西欧及其他地区的 市场,重要原因之一,即中国的人口资源极其丰富,劳动力价格低廉。 从经济能力看, 近 500 年世界上大国的兴衰,在相当程度上取 决于经济力量 。 如 19 世纪英国充当欧洲霸主与经济事务主宰,其主要因 素是产业革命以后的经济实力超过其他国家。 20 世纪前期,美国崛起为 新的国际战略力量时,也有类似的情况。战后日本经济飞速发展,上升 为新的国际战略力量,又是一例明证。 正如保罗肯尼迪在大国的 兴衰一书中所指出:“ 在一场大国间(通常是联盟间)的长期战争中, 胜利往往属于 有坚 实 的经济基础的一方,或属于最后仍有财源的一 方正因为 5 个世纪以来大国的国力与经济力量相辅相成,弄清目前 经济与技术发展趋势对当前力量对比可能产生的影响才有意义。 ” 从军事力量看, 军 事力量的强弱在现代国家战略力量对比中举 足轻重。 日本在“二战”期间成为主要国际战略力量,很大程度上是依 赖其强大的军力。“一战”的刺激,使日本经济尤其是重工业突飞猛进。 1913 1938 年,日本经济发展速度仅次于苏联,其间军费开支占政府开 支的比例, 1937 年为 47%, 1938 年上升为 70%,在资本主义国家占首位。 其海军力量称雄 世界,陆军超过百万,并有 200 万预备队。“冷战”后时 代,苏联解体,俄罗斯经济十分衰落,但军力仍仅次于美,全球也只有 俄美具备互相摧毁对方的军力。因此,俄罗斯仍是一支不能忽视的国际 战略力量。 从科技力量看, 科技力量 的作用一般更多地反映在经济、军事 等因素上,以及国民素质等方面,它 是影响国际战略力量对比的更深层 次的因素。 科学技术水平的优势会转化为综合国力优势。 此外 软实力因素 的作用也不能忽视,当一个国家的民族凝聚力十 分强大时,它的国力也会随之增强,反之亦然。前苏联民族凝聚力瓦解 普通高等学校军事课教学系列教案 国际战略格局 4 时,国家也崩溃了。俄罗斯的国力大 大受损,除了硬实力因素之外,民 族凝聚力的削弱是一个主要原因。此外传统文化,以政治思想与哲学思 维为中心的意识形态等也产生一定影响。中国在 20 世纪 60 年代天灾人 祸交加之际,能够顶住危机,很大的原因在于提倡一种自力更生、艰苦 奋斗精神,一种公而忘私的共产主义精神。 80 年代经济的腾飞,又与实 事求是、改革开放、求实创新的意识形态有关。 在国际组织中的地 位与作用,是一国国力强弱的表现,同时也会影响一国的综合国力。 当 中国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地位后,尤其是拥有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一 席地位后,中国作为独立的国际战略力量的地位才 真正确立了。 2、国际格局中的大国战略关系 国际格局形成实际上是大国战略关系调整的结果,这种调整过程充 满了竞争和斗争。从历史经验看,新的国际格局的形成,往往要经过一 场战争,在战争中一些过去称为“极”的战略力量弱下去,而一些新的 国家壮大起来,一些新成立新崛起的战略力量之间进行协商、妥协,彼 此建立一种新的战略关系,形成新的战略格局。这种着眼于大国组合关 系的国际格局,我们称其为国际战略格局。 国际战略格局在形成过程中遵循着一定的规律,遵循哪些规律呢? 大体上有这么三条: 第一条,国家的强弱和实力的大小,决定着这个 国家在新的格局中的地位和作用 ,并且按照力量大小进行利益分配。 第 二条,在新的格局形成过程中,根据这个国家所作出的贡献大小 决定 回 报。第三条, 在新格局中,主要角色间经过讨价还价达到一种和国家力 量相适应的利益均衡 。 第一次世界大战前,世界的中心在欧洲,那时实 际上是一种多极的局面,主要大国有英国、法国、奥地利、普鲁士和俄 国。在 1875 年,德国统一了,力量强大起来了。在 1868 年,日本通过 明治维新走上资本主义道路,力量也突然膨胀起来,在这种情况下,法 国、奥地利、俄国这些力量慢慢地衰弱下去,而新崛起的德国、日本这 些国家,就 感到在过去格局下进行的利益分配不符合他们的利益要求, 于是就挑起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经过第一次世界大战,德国被打败。在 这次大战中,美国作为新的力量介入了新的国际格局形成过程当中。所 以,这次大战结束后,召开了巴黎和会,进行了力量的利益分配。在这 普通高等学校军事课教学系列教案 国际战略格局 5 之后,又召开了华盛顿会议,美国、日本、英国又在太平洋的利益上进 行了分配。经过两次会议之后,实际上形成了一种新的国际格局,这就 是通常说的凡尔赛 华盛顿体系。这个体系仅仅维持了 10 年,由于后 来德国的崛起,对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利益分配不满意,就挑起了第二次 世界大战。在第二次世界大 战后,由于在战争中像英国、法国这些老牌 帝国主义国家的力量都削弱下去了,而美国、苏联在战争中起了非常重 大的作用。所以战争之后,实际上是由美国、苏联两国主持和安排世界 事务的格局,形成了美、苏两大阵营对立的国际体系。在这种国际格局 的演变当中,大国关系的调整其实就是一种利益分配关系,国家利益是 国际战略关系的核心。 3、国际格局中的国际秩序 国际格局反映的是国际基本力量间相互作用形成的模式和态势,而 国际秩序更多地研究相对稳定的国际态势的基本运作机制与位次顺序。 例如,战后“雅尔塔体系”形成后,出现两大阵营对峙的冷战格 局,与 此同时, 美国凭借其超一流的实力,构架了以美元为中心的布雷顿 森林体系,由世界银行、关贸总协定及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构成,从而形 成了战后国际经济秩序。 同时, 美国 力图 操纵联合国,以及其他国 际政治组织与集体,构筑了以西方大国为中心的战后国际政治秩序。 国 际秩序实际上是各国在处理相互关系的时候,要遵循一定的规矩,有一 定的行为准则和制度。这些准则也好,制度也好,主要是由在国际格局 下充当重要角色的那些国家制定的,它是大国意志的反映。 现在的国际政治与经济秩序,都是以“雅尔塔体系”为基础,在冷 战格局中确立的。 20 世 纪 80 年代末,东欧剧变与苏联解体,尤其当美俄 之间形成所谓“和平伙伴关系”时,冷战格局崩溃了,“雅尔塔体系”也 自行消亡。在国际体系与国际格局发生历史性转折之际,创立新型的协 调国际关系的机制,重新调整国际社会中的国家位次,建立冷战后的国 际新秩序,便成为国际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世界各国政治家,纷纷强 调改变现存国际旧秩序,重建国际新秩序的必要性与迫切性。邓小 平同志指出:“ 现在的国际政治出现了新的情况,由对抗转到对话,由紧 张转向缓和。看来应该提出建立国际政治新秩序的问题了。 ” 日本 普通高等学校军事课教学系列教案 国际战略格局 6 前首相海部俊树在日本的构想 中称: “随着世界进入 20 世纪 90 年代, 一个新时代开始出现。现在我们正处在国际政治经济秩序的转折点”。 美国前总统布什在海湾战争期间也曾提到,现在正是“为我们的子孙 后代建立新的世界秩序的机会”。 可以说, 20 世纪 90 年代,世界格局的 转型与演进,为世界大国与未来世界大国改变其国际地位,提供了难得 的机会。 (二)世界历史上的国际战略格局类型 世界历史上的国际格局一共出现过单极、两极、多极三种类型: 1、单极格局 所谓单极格局,是指由某一个主要的大国(霸权国)或国家集团 在国际政治中占据主导地位,在该国周围存 在着一系列其他主权国家, 但并不能成为与之抗衡的政治力量。 霸权国,是指在经济、军事、政治 等方面实力远远超过其他国家,能强行推行其意志,并在一定时期得以 实现的大国。在单极格局中,通常只有一个实力最强的国家或国家集团 在国际事务中起主导地位和支配作用,即一国独霸世界。单极格局中和 平的主要特征是世界体系中只有一家世界性支配者,它具有超群的实力 (以经济实力和军事实力为基础)和无与伦比的国际影响力,能够制定 和维持符合其利益的国际规则,并能在一定历史阶段和一定范围内迫使 其他国家服从自己的统治和支配。 在世界历史上曾经出现过 这种单极格局,比如在古代,有过“罗 马帝国统治下的和平”。在近代, 19 世纪初英国联合俄、奥等国,打败 了拿破仑,成了世界上最强大和最显赫的国家。英国海军成为海洋霸主, 英国被称为“世界工厂”,工业和商业在世界市场上没有敌手。“不列颠 统治下的和平”保持了将近一个世纪。在现代,美国正在寻求“美国统 治下的和平”。两极格局解体后,美国成为唯一的超级大国。大部分的美 国学者认为,冷战后的世界是美国主导下的单极世界。美国著名学者布 热津斯基曾经说: 在我的超级大国定义中,这种国家应当在经济上 具有决定性的影响,在技术上占优势 ,有文化扩张的作用,军事上能影 响到全球。只有这四种因素聚于一身的国家才有权得到这种地位。 现在 世界上只有一个国家 美国符合这个标准。 1997 年美国时代周刊 普通高等学校军事课教学系列教案 国际战略格局 7 声称两极世界已发展成为单极世界。然而,冷战结束后,尽管美国是世 界上唯一真正的超级大国,在各个权力层次上都占据主导地位,但这并 不意味着一个单极世界己经取代了冷战时期的两极世界,仍然有许多重 要的安全、经济和政治目标仅仅靠美国自身实力是无法达到的。即使美 国在实力表现最为突出的军事领域也是如此,它对伊拉克和南斯拉夫联 盟的动武根本离不开其盟国的支持。事实上,世界 多极化和全球化趋势 使美国维持其世界领袖地位的能力变得越来越有限。 2、两极格局 所谓两极格局,是指由两个世界大国或国家集团在国际政治中占 据主导地位。在这种格局中,两个大国或国家集团之间形成一种势力均 衡的状态,它们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共同影响国际事务,主 导国际进程。 冷战时期美苏长达半个世纪的对抗是这种两极对抗格局的很好注 脚。二战后,美苏战时同盟和合作的基础不复存在,美苏根本利益的矛 盾、冲突和对立日渐突出。二战结束不久,美苏开始了冷战。从 20 世纪 50 年代后期开始,苏联国际政策逐渐发生实质性的变化 ,美苏之间的斗 争从两种制度、两大阵营之间的对抗转变为两个超级大国争夺世界霸权 的斗争,形成了以美、苏两个超级大国争霸为特征的两极格局。所谓两 极,主要是两大对立的国家集团,而不完全是两个国家之间或某个国家 单独与另一个国家集团之间的对立。所谓美苏两极,不单单是美苏两个 超级大国之间的相互作用,在美国一方有其西方盟国和北约集团,在苏 联一方有其东欧盟国和华约、经互会。在每个阵营内部,有一个中心国 家,下面有一些听从中心国安排的小国或盟国。在 90 年代初,苏联在和 美国争霸过程中,爆发了全面危机、实力不支,最后引发民族分裂而自 行坍塌。苏联解体后,两德统一,两极格局瓦解。 3、多极格局 多极格局也叫均势格局,是指在某一国际体系中多个政治力量相 互制约,在国际事务中各自对立,大体平等,相互间不存在结盟或存在 着 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 在我国历史上, 如战国时期就是这样一种 情况。 战国七雄互相之间是一种均势, 谁也管不了谁,谁也吃不了谁。 普通高等学校军事课教学系列教案 国际战略格局 8 这种格局的形成是有条件的,它必须有一系列的 力量上大体平衡 的国家 存在, 他们的利益相互矛盾,形成了一种相互制约的关系 。多极格局的 国际关系的基本形态是网状型,每个国家是网上的一个点,所有国家的 关系是非常密切的,但 从整体上看,这种多极格局是处于无政府状态, 体系内存在着一种自发的维持这种国际格局的力量。比如说,有一个国 家非常强大,其他国家就会受到威胁,它的安全就没有保障,于是这些 国家就会联合起来,把这个最强大的国家压下去,就形成了一种持续的 维持多极格局的一种压力。 多极格局与西方学者所说的“均势”模式基本相同。“均势”,即“势 力均衡”,是指“国际关系中,国家或国家集团的一种力量平衡状态,或 指一个国家或国家集团与另一个国家或国家集团抗衡时,采取均势以保 护自己的一种态度或政策”。均势结构在世界历史上最初以“欧洲均势” 的形态 出现。第一个比较系统地提出均势原理的是意大利人伯纳多鲁塞 莱。到了近代,英国在外交上首先运用均势政策并成功地起到了长达四 个世纪的平衡国作用。“只有 16 世纪的威尼斯和自亨利八世起的英国才 有能力把操纵其他国家的均势作为其对外政策的柱石之一”。此后, 均势原则促使世界近现代史出现四次均势格局 ,即威斯特伐利亚格局、 维也纳格局、凡尔赛格局、雅尔塔格局。 多极格局的基本特征有三点:第一,体系内联横合纵不断,秘密外 交、损人利己为国际关系的常态。在这一体系内,各国都会利用各种手 段,使自己处在更加安全的位置,越是多极格局情 况下,国家关系就越 复杂。第二,因为在体系内扩张受到限制,所以各个国家都存在向体系 外扩张的持久压力,如在 18 世纪的欧洲,大国相互之间处在一种平衡状 态,谁要想扩大自己的地盘,就会受到周围国家的压力,只好从外部进 行扩张。第三,在这种多极格局条件下,国际关系动荡不定,冲突不断, 各国间存在着一种激励的军备竞赛。 二、国际战略格局的历史演变 国际战略格局是一个历史范畴,当人类发展到近代资本主义时期,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扩展到世界各地区,形成了全球性的政治经济联系, 这时才出现国际战略格局的问题。历史上,一个格局维持了一段时 间以 普通高等学校军事课教学系列教案 国际战略格局 9 后最后都走向终结,或者直接衔接着另一个格局,或者孕育另一个格局。 近代以来世界格局的态势已经经历了以下几次重大变化。 1、维也纳格局( 1815 1865 年) 严格意义上的“世界格局”形成于 19 世纪初。 以拿破仑战争失败、 维也纳会议召开为标志,第一个国际战略格局正式形成。 法国大革命 造就了一代英雄拿破仑。席卷欧洲的拿破仑战争,既有保卫发展法国资 产阶级革命成果,反对封建势力的性质,又有侵略与争霸欧洲的性质。 1814 年滑铁卢战役后,反法同盟在维也纳召开会议,重新划分欧洲领 土,分割海外殖民地,最后形成英、俄、 普、法、奥等列强在欧洲相对 均势的格局。维也纳会议形成的均势格局在较长时期内确保了欧洲列强 之间没有爆发新的战争。但是,由于维也纳会议没有解决列强之间的内 在矛盾,因此,到了 19 世纪 50 年代,这个均势格局便开始走向崩溃。 2、欧美列强瓜分世界的殖民掠夺格局( 19 世纪末 1914 年) 维也纳格局维持近 50 年,欧美诸国相继爆发资产阶级革命性质的内 战或改革。美国的南北战争、意大利与德国的统一战争、俄国的农奴 制改革、日本的“明治维新”,这些重大事件改变了维也纳格局形成的国 际力量对比,尤其是美、日等北美、亚洲国家也上升 为世界列强,于是 欧美与日本等列强之间争夺殖民地的局面逐步形成。 “一战”前的世界被割裂为少数帝国主义国家和广大殖民地、半殖 民地国家两大部分,此外还有各种形式的附属国。资本主义在全世界的 殖民扩张,全世界被英、法、德、日、意等列强瓜分完毕, 帝国主义 宗主国与殖民地附属国之间的矛盾上升为世界主要矛盾,世界格局显现 出欧美日列强多极共存的态势。 3、两大欧洲军事同盟瓜分世界的战争格局( 1914 1917) 资本主义国家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加剧,后起资本主义国家要求按 资本与实力重新瓜分世界,由于世界领土早已分割完毕,于 是 老牌 帝国主义国家与后起帝国主义国家便组成以英、法、俄为一方的协约国 集团和以德、奥、意为另一方的同盟国集团相互抗争格局。 两大欧洲军 事同盟瓜分世界的战争对抗格局 出现 , 人类历史上的第一次世界大战爆 发 。 普通高等学校军事课教学系列教案 国际战略格局 10 4、世界反法西斯同盟与法西斯集团之间的战争格局( 20 世纪 30 年代后期到 40 年代中期)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为了瓜分战败的德国、奥匈帝国和土 耳其帝国的遗产, 帝国主义列强召开了巴黎和会及华盛顿会议,形成了 “凡尔赛 华盛顿体系”,成立了以战胜国主导的国际联盟,形成了多极 格局。 同时,战争引起革命,第一个社会 主义国家苏联诞生,并成为世界 战略格局中的一支重要力量。世界大战使英国和法国逐渐开始衰落,德 国暂时削弱,美国开始崛起,加入了争夺世界的行列。由于对“凡尔赛 华盛顿体系”不满,战败国德国、后起帝国主义国家日本以及意大利 为了推翻“凡尔赛 华盛顿体系”,结成法西斯阵营,发动空前规模的世 界性侵略战争。 1939 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在两个集团对抗的世 界格局中,德、意、日作为法西斯集团主要角色,英、美、苏、中为反 法西斯阵营主要代表。 5、社会制度不同的两大阵营对峙的冷战格局 二战后,反法西斯联盟的主要国家美国、苏 联和英国为了处理战 败国问题,重新安排战后世界政治秩序,先后召开了德黑兰会议、雅尔 塔会议、波茨坦会议,为战后世界秩序勾画出一幅蓝图。 以雅尔塔会 议为 基础 ,形成了关于战后世界政治秩序的基本方案,故称雅尔塔体制。 雅尔塔体制实质上是按美苏两大国实力对欧亚两洲进行势力范围划分的 体制, 这个体制最终导致了两极对立的世界战略格局。 在欧洲,东欧属 于苏联的势力范围,西欧则被美国所控制,德国由美、英、法、苏四国 分区占领,后分裂为东、西两个德国;在远东,雅尔塔秘密协定大体划 分了美、苏的势力范围,苏联承认美国对日本的控制及在中国的利 益, 美国则满足了苏联收回库叶岛、占领千岛群岛等要求。雅尔塔体制为战 后东西方两大集团的对峙确定了基本的政治框架。 二战极大地改变了世界战略格局,传统的欧洲强国退居二线;霸权 地位和政治中心转移到了新崛起的强国手中。 战后殖民主义体系的 崩溃,欧、亚、拉美一些 国家 地走上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以苏联为首的 社会主义阵营;资本主义国家中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在马歇尔计划与“北 普通高等学校军事课教学系列教案 国际战略格局 11 约”两条链条的束缚下,形成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 在意识形态 上,美国和苏联根本对立;在政治经济体制上,双方完全不同;在军事 上,北约和华约两大军事集团相互 对峙。美国推行杜鲁门主义,即在政 治上对抗、经济上封锁与军事上遏制苏联与社会主义国家的冷战遏制战 略。两大阵营形成的过程,也是战后两极格局形成的过程。它为美苏两 个超级大国展开全球争夺划分了势力范围,确立了实力基础,并拉开了 冷战的序幕。 6、三个世界格局 20 世纪 60 年代世界进入大动荡、大分化、大改组时代。两大阵营内 部发生重大的分裂。欧共体建立与发展,日本经济实力迅速增强,使美 国在经济上无力控制其盟国。美国与西欧、日本经贸摩擦爆发。法国独 立发展核武器,并不顾美国反对,与中国建交,与莫斯科缓和,在政治 上与美国分庭 抗礼;苏联与南斯拉夫、阿尔巴尼亚的决裂,尤其是中苏 关系破裂,使社会主义阵营不复存在。 美苏两个超级大国走上争霸 道路,成为第一世界。亚非拉广大发展中国家, 在反对美苏争霸的旗帜 下,放弃政治制度的差异,走上不结盟运动的道路, 形成第三世界。 在 第一世界与第三世界之间的发达国家,则与美苏两霸既有矛盾又有联系, 成为第二世界。 争霸与反霸的矛盾斗争,成了这一时期世界主要矛盾, 并构成三个世界格局。 7、 20 世纪 90 年代至本世纪初 1989 1990 年,东欧剧变、两德统一导致雅尔塔体制崩溃,两极 格局基本解体。 1991 年底 苏联解体,两极格局彻底终结。世界进入新 旧格局转换时期。 美国成了世界上唯一超级大国 ,对其它国家具有压 倒优势的地位,同时存在着西欧、日本、俄罗斯、中国等几个对其有一 定制约力、并对国际事务有重要影响作用的相对独立的战略力量,但又 不具备与超级大国均等的实力和能力。 下面请同学们思考一下, 冷战后世界各种战略力量重新定位和整 合,世界格局处于动荡和调整时期,它将走向单极格局还是多极格局呢? 各国专家学者纷纷从自己的国家利益出发,发表了不同的观点,其中最 具有代表性的观点是单极世界论、一超多强论和向多极过渡论。 普通高等学校军事课教学系列教案 国际战略格局 12 ( 1) 单极世界论。 美国学者小约瑟夫奈、布热津斯基和亨廷 顿认为, 两极格局瓦解后,美国成了唯一的超级大国。除此之外,现在 世界尚无一国的综合国力能取代苏联而与美国抗衡。冷战后的世界格局 只可能是单极格局。 老布什在海湾战争胜利后,倡议建立的国际新秩序, 其本质就是以美国主导的单极世界格局。 ( 2)一超多强论。 冷战后,美国的综合国力称雄世界,尤其是 90 年代的新经济政策,使美国走下坡路的经济又得到恢复与较大的加强。 但一些重要国家与国家群体的实力也有较大提升。 在全球综合国力竞争 中,美国一枝独秀,但在国际政治与军事领域、世界经济 领域,在具体 的任何一个领域,美国已无力一人说了算,而不得不与一些重要国家或 国家群体进行磋商,共同处理相关国际事务。 一超多强论反映了这种客 观存在。我国的一些学者也持这种观点。 ( 3)向多极过渡论。 此论的主要代表是美国学者基辛格、沃勒 斯坦等人。冷战后的世界格局,呈现了由两极向多极转化过渡的态势。 两极瓦解后,就综合国力竞争而言,完整意义上的多极格局尚未形成。 但是美国也无力在任何领域独自主导国际事务,而必须与其他重要国家 或国家群体协调,这表明单极格局并非客观存在。一超的相对优势正在 缩小,多强的相对弱势正在转化。 多极化是一个过程,完整意义上多极 力量相对平衡的多极格局的形成,有待时日,但是这一趋势已无法扭转。 邓小平在 20 世纪 90 年代初,苏联尚未解体前夕,便指出,未来的世界 是多极的世界, “旧的格局是不是已经完了,新的格局是不是已经 定了?”“现在旧的格局在改变中,但实际上并没有结束,新的格局还没 有形成”。 两极格局正在变化, “世界格局将来是三极也好,四极也好, 五极也好,苏联总还是多极中的一个,不管它怎么削弱,甚至有几个加 盟共和国退出去。所谓多极,中国算一极。中国不要贬低自己,怎么样 也算一极”。 同学们可能要问, 为什么 各国学者与政治家对同一个世界格局会 产生不同的观点与描述呢? 这是因为世界格局的本质较复杂,它既包含 客观因素,也包含主观因素,它其实是客观存在、主观预测、政策取向 的综合。世界格局的本质:既是一种客观的诉求,是对冷战后世界格局 普通高等学校军事课教学系列教案 国际战略格局 13 变化的一种客观表述;同时又是一种主观回应,又蕴藏着不同的价值取 向,以及期望国际关系发展趋势朝向有利本国利益方向发展的主观预测; 此外,它还是一种对外政策取向,包含着相当程度的主观性与目标性。 说到底,各国学者与政治家之所以对同一个世界格局产生明显分歧,其 原因是各国学者与政治家的国家利益、价值取向 、政策目标不尽相同, 但是,尽管各国学者和政治家对国际战略格局存在不同的观点,世界多 极化是客观发展的必然趋势。下面,我们从国际战略格局的特点来进一 步分析其发展趋势。 三、国际战略格局的特点和发展趋势 在各国对当前国际战略格局的判断中,美国坚持单极格局判断,不 同意多极化格局理论。因为美国认为两极格局瓦解后,除自己以外,以 综合国力标准评判其他“极”的力量,谁都难算真正的一极。同时,美 国从维持自己独霸世界的外交政策取向出发,甚至认为欧盟也不应充当 一极与其分享霸权,只应唯其马首是瞻。 而中、俄、欧盟等国际力量不同程 度上认同多极格局,它们认为以 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的标准评判,多极现象已初露端倪。世界经济 力量对比美、欧、日仍占主导地位,但被称为“金砖四国”的巴西、俄 罗斯、印度和中国在世界经济格局中的比重不断增强;世界军事力量对 比也凸显出美、俄、中优势地位;国际政治力量对比则形成美、俄、欧、 中的四强地位。地区力量对比而言,不少地区也存在多极化现象。亚太 地区,中、日、美影响较大;欧洲地区,美、欧、俄影响突出;中东地 区,美、俄、中、欧影响明显。同时,它们不满美国独家主宰国际事务 的现象,期盼由更多国家共同管理国际事务,国际关系 应该朝民主合作 的多极方向发展。在国际关系的任何一个领域,美国实际上已不得不与 其他相关国家,尤其是一些重要国家和国家集团力量进行协商。 因此,当前国际战略格局的主要态势,是美国构筑单极世界的战略 正在推进,但它没有也不可能阻断世界多极化的发展趋势。 两极格 局结束后,当前世界主要政治力量对比呈现“一超”和“多强”并立的 竞争态势 ,多极化趋势不可阻挡。 (一)国际战略格局的特点 普通高等学校军事课教学系列教案 国际战略格局 14 1、美国推行单边主义,谋求建立单极世界 冷战结束后,美国是当今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其经济、科技、 军事实力都处于超强地位。目前美国的 国内生产总值占世界 GDP 的 近 30%。 美国是 世界第一生产大国、第一出口大国、第一技术大国 ,而 且在关键技术领域保持领先地位。目前,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具有挑战美 国的综合实力,美国国内试图建立“单极世界”的思潮抬头,美国政府 “领导世界”的欲望迅速膨胀。为此,美国不断增加军费开支,扩充军 备,研制国家导弹防御系统和战区导弹防御系统,开始构建所谓“单极 世界”。 20 世纪 90 年代初,老布什总统提出了美国的 “ 世界新秩序 ” 的战略构想。这一战略构想的主要内容是: 美国已从西方的领袖变成世 界的领袖;美国的价值观是新的世界秩序 的基石,它将在全球开花结果; 为了使美国的负担不至过分沉重,美国必须在任何可能的地方依赖西方 盟国,与西方盟国建立共同分担责任和行使权力的伙伴关系; 美国要做 好准备,当地区强国或地区冲突威胁到美国战略利益时,必须使用武力, 消除威胁,维持秩序。 克林顿政府上台后继续加强单极世界的构建,他 曾明确向世界宣布: “要使世界免遭过去的灾难,必须有一个领导, 而且只能有一个领导” ,美国 “最具有领导这个世界的能力” 。 1999 年美 国发表的美国新世纪国家安全战略认为,冷战后美国获得了从未有 过的和平环境和实力。除了战略核力量外,美 国处于没有一个国家能够 对其发动全球军事挑战;没有一个国家在常规军事技术及应用能力方面 能与之较量;没有一个主要的联盟对其持敌对立场;等等。为此,美国 大力鼓吹“国家导弹防御计划”;对中国继续推行接触遏制政策;遏制俄 罗斯的复苏;通过北约和美日军事同盟加强对欧洲和日本的控制。小布 什政府在国际问题上单边主义色彩更浓。在“国家导弹防御”问题上态 度十分强硬,不顾国际舆论的普遍反对,废除反弹道导弹条约,部署 国家导弹防御系统。 为了实现建立单极世界的目标,美国现在已制订并实行了一整套战 略措施。在政治上,极力推行以美国为模 式的所谓“全球民主化”;在经 济上,倚仗其强大的经济实力,以进行经济制裁为手段,迫使别国无限 普通高等学校军事课教学系列教案 国际战略格局 15 度地开放市场,利用高科技和不等价交换等手段剥削发展中国家;在军 事上,保持庞大的“防务”开支,努力发展高、新、尖武器,在世界各 地部署军事力量并建立军事联盟,插手干涉别国内部事务。在全球战略 上,既联合又试图控制欧洲;既利用又要制约日本;以北约东扩为手段, 进一步挤压,削弱俄罗斯;将中国视为主要竞争对手,向台出售武器升 级。不顾欧洲国家的强烈反对,拒绝接受京都议定书,谋求建立美国 主导下的单极世界的企图不断膨胀。 但是未来的世 界不可能是美国一家独霸。 “ 911”事件之后, 美国经济开始出现衰退迹象。 美国的财政赤字不断增大,贸易逆差逐年 攀升,美元不断贬值。特别是 2007 年开始的美国次贷危机引发了华尔街 的金融风暴,导致股市大幅下跌、经济增长下滑,美国经济遭受重创。 一些权威机构预测,认为美国的国内生产总值占世界经济的比重已 经达到顶点,预计到 2010 年,美国经济占世界 GDP 的比重将下降至 26.5%。 与此同时,欧盟、日本、中国、印度、俄罗斯、巴西等国家和地 区占世界 GDP 的比重却在不同程度的增长。冷战后美国图谋建立单极世 界,到处插手, 在当今世界上,约有五分之一的国家有美国的基地, 有四分之一的国家有美军在进行各种各样的军事行动, 这势必造成其力 量的分散使用和过度消耗。基辛格、布热津斯基、亨廷顿等美国 著 名战略家均已预测, 美国保持唯一超级大国的地位只能持续 15 25 年时 间。 必须指出 2008 年美国总统大选, 奥巴马击败共和党对手麦凯 恩, 即将接替现任总统小布什, 成为 美国的 第 56 届总统 。作为 美国历史 上第一位非洲裔 黑人 总统 ,他的当选 符合当前 美国绝 大多数人的强烈愿 望 , 反映了选民人心思变,是对共和党尤其是 小 布什政府八年内外政策 否定的具体体现 ,必 将对美国国内政治 、经济、外交 政策 乃至整个世界 产生深远影响。 奥巴马 接管 的是 一个不稳定的超级大国,面临海外对美国实力的深 深怀疑和美国影响力的急剧下降。当前对 奥巴马 最紧迫的是三大问题, 第一 是 面对 金融危机及由此造成的美国经济衰退 ,如何使美国经济尽快 的走出困境 ;第二是 面对伊拉克战争和阿富汗战争造成的负面影响, 如 普通高等学校军事课教学系列教案 国际战略格局 16 何改善美国 在国际上 的形象问题 ; 第三是 面对多极化发展趋势和新兴大 国的崛起, 如何 改善与大国的关系及与国际社会的交流与合作。 所有这 些挑战都将影响 奥巴马 政府的内外政策,也将考验 奥巴马 政府应对这些 严峻挑战的能力。但 是,任何一位新总统都不会改变和放弃美国谋求世 界霸权的基本战略目标。奥巴马曾在他的无畏的希望一书中写道: “ 即 使遭到反对,美国必须一再充当世界警长。 ” 对于 奥巴马 即将执政,同学们可能非常关心后小布什时代 中美关系 的发展走向。我认为, 奥巴马当选之后的中美关系总体上 将会保持 稳定, 可能 在 人权与贸易等议题上会与中国发生争议和摩擦, 但随着时间的推 移,美国将会在这 些 议题上回归务实、灵活和低调的政策。奥巴马 自己 也 认为 , 美国需要与中国建立长期积极且具有建设性的关系,主张深化 美中在经济安全和全球政策问题方面的高层对话,加强两国 在环保和军 事领域的交流。 对于未来 的中美关系 如何走向,希望大家给予密切关注 和跟踪研究 。 2、欧盟势力影响日益扩大 美国和欧盟大国是传统盟国关系,但欧洲的联合对美国建立单极世 界的图谋无疑形成强有力的制约。冷战结束后,欧盟不失时机地加速推 进一体化进程, 1995 年欧盟扩大为 15 国,欧盟整体实力大增。 1999 年 1 月 1 日,欧元问世。 2002 年 3 月,欧元取代了欧元区的 12 国货币 成为该区域唯一合法货币,也成为世界上唯一能与美元抗衡的货币。欧 元的流通推动了欧盟经济的发展,同时削弱了美元的国际地位。 世界金 融体系中出现了美 元、欧元、日元三足鼎立之势。 目前欧盟拥有东、 西欧 28 个国家,面积达到 434 万多平方公里,人口近 5 亿, GDP 约达 10 万亿美元,成为一个实力雄厚的区域经济集团。 据欧元之父罗伯特 芒德尔预言,最终会有 50 多个国家成为欧元成员国,整体实力将超过美、 日。 然而欧盟的一体化进程并不是一帆风顺的,比如在制宪问题上就走 了一个艰难曲折的过程。 早 在 2001 年欧盟就启动了制宪进程, 2004 年 各成员国在经过多轮的艰难谈判后, 签署了宪法条约最终文本。 但 2005 年,该条约在法国、荷兰全民公决中被否决,一体化遭遇 50 年 普通高等学校军事课教学系列教案 国际战略格局 17 来最为 严重的挫折。 2007 年欧盟成功化解了宪法危机,走出了一体化僵 局。为了走出“宪法危机”,欧盟 2007 年采取了“三步走”策略: 第一步是在 3 月 25 日,欧盟各首脑齐聚柏林庆祝罗马条约签署 50 周年,并发表柏林宣言,以重新唤起民众对一体化的热情;第二步, 在欧盟轮值主席国德国的积极协调下,欧盟 27 国在 6 月召开的欧盟峰会 上就“改革”宪法条约的新条约框架达成妥协;第三, 10 月,欧盟在 下半年轮值主席国葡萄牙首都里斯本举行了非正式首脑会议,讨论通过 了里斯本条约文本,并 于 12 月 13 日正式签署 了里斯本 条约 ,成 功化解了宪法危机,走出了一体化僵局 。里斯本条约保留了宪法条 约的实质内容,旨在对扩大后的欧盟进行机制改革,提高欧盟的运作 效率。与原来的宪法条约相比,里斯本条约主要不同之处在于回 避了“宪法”字样,删除了欧盟盟旗、盟歌等“超国家标志”,并被定位 成对以往条约进行修改和补充的普通条约,而不是“宪法”,以便成员国 能够以议会投票、无需通过全民公决的方式批准条约。 欧盟明确主张世界多极化,对建立单极世界的主张持反对态度。 法国总统希拉克曾说过: “只有一种主导力量的世界是危险的,这就是 我为什么支持一个多极化 世界,欧洲也必将在其中占有一席之地。” 2003 年 2 月,法国、比利时和德国第一次在北约内部打破“默认程序”,对美 国发动伊拉克战争形成强有力的牵制。 2003 年 5 月 12 日,意大利总 理贝卢斯科尼说, 他的理想是实现一个“大欧洲”,以平等而不是从属的 地位同美国谈话。 2008 年 1 月 18 日法国总统萨科齐在驻法外国使节新年 招待会上提出“相对大国论”,认为新兴大国的发展使世界政治与经济格 局“重新洗牌”,世界将进入为时数十年的“相对大国”时代。萨科齐指 出: “在未来三四十年,我们将进入相对大国时代,中国、印度、 巴西等国在政 治、经济领域日益崛起,俄罗斯逐渐恢复元气,为形成一 个新的大国合唱的多极世界创造了条件,欧盟只要有政治意愿就可以在 多极世界中成为最活跃的极之一。 ” 随着欧洲一体化的发展和欧盟综合实力的增强,以欧盟为核心的欧 洲已成为与美国、俄罗斯、中国、日本同样重要的国际力量,是冷战后 世界格局的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 普通高等学校军事课教学系列教案 国际战略格局 18 3、俄罗斯意欲重振大国地位 俄罗斯是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军事强国,是目前唯一能够与美国相 抗衡的核大国。苏联解体后,俄罗斯经济出现了严重衰退。但是普京担 任俄罗斯总统后,俄罗斯走上了复兴之路。当前俄罗斯政府倡导主权民 主,政治上否定全盘“西化”,经济上对能源等战略行业加强控制,将国 家资本主义视为俄现阶段的主要政治经济政策,主张利用国家权威构建 俄生存与发展的必要法律条件和市场经济因素,并依靠能源优势和军事 实力重振俄罗斯的大国威望。其中 “主权民主” 是普京在 2005 年的 国情咨文中提出来的,其 实质是维护国家主权、奉行独立政策、不照搬 西方模式、走俄式发展道路的治国思想。 在经济上,俄经济自 1999 年 出现恢复性增长后, 连续八年以 7%的速度增长。 八年来,俄 经济增长了 70%, 并已进入世界十强之列。 经济实力的增长使俄“ 20 年来首次挺直了腰板”,俄外长拉夫罗夫强调俄 不会再扮演“随从”角色,俄对“欧洲及全球政治发表意见的时机逐渐 成熟了。” 1999 年俄罗斯商品出口仅为 730 亿美元, 2007 年出口额跃升 到 3525 亿美元,增长了 4 倍。由于出口成倍增长,俄罗斯的外汇储备从 1999 年的 125 亿美元跃升到 2007 年底的 4764 亿美元,增加了 48 倍,其 黄金和外汇储备位居世界第三,仅次于中国和日本。国家财政收入大幅 度增长, 1999 年关税收入仅为 76 亿美元, 2007 年达到 1272 亿美元。但 是俄罗斯对外经贸“奇迹”的最根本原 因是俄罗斯最重要的出口商品, 首先是能源载体(石油、石油产品和天然气),钢铁和有色金属,贵金属, 圆木,氨和氮肥等产品的价格飞速上升。 2007 年,包括能源在内的原料 出口占俄罗斯出口总额的 85%以上,而机器设备出口仅占 5%左右。俄经 济出现了原料生产部门繁荣,而加工业特别是机器设备制造业相对萎缩 的局面。虽然俄罗斯是产业门类十分齐全的大国,但在出口方面却是一 个品种很单一的出口大国。 在政治上,俄罗斯主张世界多极化, 并以政治大国的面貌出现 在国际舞台上, 积极参与重大国际问题的处理。 俄罗斯认为“单极世界” 与国际社会发展 趋势背道而驰,美国建立“单极世界”的企图必将失败。 2007 年 2 月的慕尼黑国际安全会议上,普京指责 单极 “意味着一个 普通高等学校军事课教学系列教案 国际战略格局 19 权力中心、一个实力中心、一个做决定的中心非法的单边行动不仅 连一个问题也没有解决,还成为新的人类悲剧和紧张局势策源地的促成 因素”。 俄联邦对外政策概论也宣称,“单极世界的神话在伊拉克彻底 破灭了。利用强大的军事政治资源和经济资源作后盾来谋求世界唯一领 导地位的失败,也证明了这一点。” 同时,俄罗斯确信多极化趋势逐渐 明朗,正在成为新的国际关系体系基础。普京在慕尼黑讲话强调,按购 买力平价计算 GDP,印度和中国加在一起高于美国;“金砖四国”加在一 起超过欧盟,而且这一趋势还会扩大。“世界新发展中心的经济潜力将不 可避免地转变为政治影响力,并将加强多极化。” 在军事上,俄罗斯是制衡美国的一支强大力量。俄罗斯强大的 常规军事力量以及庞大的核武库,是其制约单极世界的重要军事基础。 俄的强势崛起引起西方担忧,对俄围堵和打压加剧,俄则仰仗国力 复兴予以还击。从北约东扩、美欧在独联体国家发动颜色革命、建立针 对俄罗斯的反导系统,到最近西方因俄格冲突企图孤立俄罗斯,这一切 都打破了俄罗斯长期以来希望融入欧洲的梦想。 俄罗 斯著名的自由派 经济学家亚辛曾说, “俄罗斯想奉行与西方实现一体化的政策,但我们敲 西方的门,他们却要我们走开。”可以说,“欧洲属性”的困惑伴随了俄 罗斯几百年。 自从彼得大帝坐着木船从西方返回俄罗斯, 300 多年间,俄 罗斯一直在尝试融入欧洲,有几次,其双脚已踏进欧洲的庭院,但随后 还是被西方人给“请”了出来。对由众多小国组成的欧洲来说,“欧洲的 小浴缸装不下俄罗斯这头大象”,俄罗斯始终被视为最严重的安全威胁。 在融入欧洲的梦想被一再打破后,俄罗斯又开始走回对西方强硬的路线。 2007 年针对美在东欧部署反导系统,俄恢复战略轰 炸机远程巡逻、 频繁试验新式武器。并且为增强武力,俄还制定投资 1852 亿美元武器现 代化计划。独联体系列“颜色革命”后,一批亲西方政权上台,独联体 内“脱俄西靠”倾向明显。俄为保住“战略利益区”,运用能源、经济等 手段迫使他们向俄“回摆”。在中亚,通过掌握能源开采和运输权来控制 中亚国家经济命脉。对乌克兰、白俄罗斯提高能源价格,打击尤先科亲 西方政权,压卢卡申科加快与俄一体化步骤。对格鲁吉亚、摩尔多瓦, 俄罗斯采取提高能源供应价格,禁止葡萄酒和农产品对俄出口。俄对独 普通高等学校军事课教学系列教案 国际战略格局 20 联体的“高压政策”虽有一定成效,但也使一些国家对其更加疏 远。比 如,格鲁吉亚将北约视为“唯一安全保障”,力争 2009 年加入北约。 而最近爆发的俄格军事冲突,更被西方看成是俄罗斯在新世纪与 其分道扬镳的开始。 2008 年 8 月 1 日以来,格鲁吉亚与南奥塞梯双方交 火事件不断。 8 月 8 日凌晨,格鲁吉亚军队进入南奥塞梯控制区。当天, 俄第 58 集团军部分部队开进南奥塞梯,增援驻扎在冲突地区的俄维和部 队。格俄冲突正式爆发。俄罗斯总统梅德韦杰夫 12 日宣布结束军事行动, 并于当天同法国总统萨科齐达成包括撤军在内的解决南奥塞梯冲突六项 原则协议。冲突各方随后接受并签署了协议。 8 月 18 日,俄罗斯开 始从 南奥塞梯冲突地区撤军。 8 月 26 日,梅德韦杰夫在向民众发表的电视讲 话中宣布,俄罗斯承认南奥塞梯和阿布哈兹独立。格鲁吉亚 9 月 2 日宣 布同俄罗斯断绝外交关系,俄驻格大使馆 3 日正式关闭,俄格两国建立 了 16 年的外交关系就此画上了句号。 俄格战事后,西方国家开始重新审视与俄罗斯的距离。美国驻联合 国使团外交官帕克威斯先生说,这是俄罗斯多年来首次敢公开和西方叫 板,严重挑战了美国的地缘战略利益,如果任由俄罗斯继续这样发展下 去,再过 5 年,世界格局将会非常复杂。德国焦点周刊 2008 年 9 月 2 日甚至称,俄罗斯极端民族主义的精 英和“集权政治家”要把俄塑造成 “对抗西方的样板”,俄也许会因此越来越封闭。英国卫报 9 月 1 日 说,从欧盟峰会提出暂停“伙伴关系”谈判开始,俄罗斯势必会走向一 个越发被孤立的长期阶段。这些担忧使西方开始考虑进一步“孤立”俄 罗斯。 而俄罗斯对西方营造出的“孤立状态”并不感到焦虑。瑞典专家莱 永海姆认为,随着俄罗斯国力的恢复,中央政权的更加稳定、强大,“高 举能源大棒的俄罗斯民族主义将有更大的发展势头。”随着近几年欧美经 济先后出现衰退迹象,美国“世界政治、经济中心”、欧洲“世界文化中 心”这些传统西方自认为优越的东西也受 到了更多挑战,这会使俄罗斯 在今后更加坚定地走“俄罗斯道路”。俄罗斯的发展也证实了邓小平的预 言:未来多极世界,俄罗斯算一极。 4、日本走向政治军事大国步伐加快 普通高等学校军事课教学系列教案 国际战略格局 21 日本是仅次于美国的第二经济大国,它一直不满于“经济巨人,政 治侏儒”的现状,力求成为世界政治大国,同时也在向军事大国迈进。 美国的未来学学者阿尔文托夫勒将日本称为“一条腿的国家”,它 只靠“多之又多的现金”支撑,由于“独脚凳出名的坐不稳当”,因此“日 本今天正在追求平衡的力量”。 (托夫勒:力量转移,新华出版社 1991 年版,第 457 页) 在外交上 ,日本将不再满足于美国小伙计的角色,在美日关系 上,日本“一边倒”的态势有所改变。 安倍和福田两届内阁实际上已经 调整了小泉时代的对美一边倒政策,加大了回归亚洲的战略取向,把亚 洲外交和对美外交并列为日本外交的两大支柱。安倍上台不久便开启了 封闭数年之久的对华“破冰之旅”及对韩外交大门,实现了与中韩首脑 的高层会晤,但却以现在不是“朝贡外交”时代为借口,不断推迟访美 日期。 2007 年 4 月温家宝总理对日本的“融冰之旅”,充实了中日战略互 惠关系。 2007 年 12 月日本首相福田康夫对华的“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考试试卷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