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二十四课近代前夜的盛世与危机同步练习题(II )卷

上传人:xiao****017 文档编号:12983365 上传时间:2020-06-04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48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师大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二十四课近代前夜的盛世与危机同步练习题(II )卷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北师大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二十四课近代前夜的盛世与危机同步练习题(II )卷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北师大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二十四课近代前夜的盛世与危机同步练习题(II )卷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北师大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二十四课近代前夜的盛世与危机同步练习题(II )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单项选择题 (共20题;共40分)1. (2分)清代前朝实行“闭关锁国”政策是指 ( )A . 严格限制对外交易B . 封闭关口,严守疆域C . 不许外国人来华D . 禁止中国对外交往2. (2分)国史概要中指出:“外国商人必须住在广州城外特别居住区域内的商馆,并且必须通过称为广东十三行的公行进行交易。贸易季节一过,行商有责任催促外商离境,或返回澳门居住,不准在广州过冬。”这表明清政府( )A . 加强沿海军事防御B . 严格限制对外贸易C . 重视维护外商利益D . 禁止外国商人来华3. (2分)“它是清朝近300年历史中最辉煌的时期,但自乾隆以后,它犹如落日余晖,黯淡无光,清王朝也进入了离乱之秋。”文字中的“它”是指( )A . 明朝前期B . 康熙时代C . 康乾盛世D . 明清时期4. (2分)以下不属于清朝前期经济发展表现的是( )A . 瓷都景德镇盛产唐三彩B . 推广玉米、甘薯等高产作物C . 出现了比较成熟的手工业工场D . 晋商在全国各地开设“票号”5. (2分)清政府规定:“外国商船只准在广州一处口岸通商贸易;对中国出海的商民限期返回,如逾期不归则不准回国。”该规定说明清朝( ) A . 禁止中外交往B . 加强君主专制C . 鼓励商业发展D . 实行闭关锁国6. (2分)近代中国落伍于世界,原因诸多,此漫画反映的是( )A . 经济基础薄弱B . 对内集权专制C . 对外闭关锁国D . 频遭列强入侵7. (2分)在闭关政策下,清政府开放的唯一的对外贸易港口是( ) A . 北京B . 广州C . 苏州D . 泉州8. (2分)近代中国落伍于世界,原因诸多,此漫画反映的是( ) A . 经济基础薄弱B . 对内集权专制C . 对外闭关锁国D . 频遭列强入侵9. (2分)明朝丝织业中出现的机房被认为是资本主义萌芽的标志,其主要依据是( ) A . 使用机器生产且具有一定规模B . 生产的目的是为了用于商品交换C . 分工精细,生产有序D . “机户出资,机工出力,计时授值”10. (2分)机户出资,机工出力反映的是哪种性质的生产关系( ) A . 奴隶制B . 封建主义C . 资本主义D . 社会主义11. (2分)某中学历史兴趣小组把明、清(鸦片战争前)的历史作为研究性学习的重点。经过研究,他们把这一时期的历史特征概括为( )A . 统一国家的建立B . 繁荣与开放的社会C . 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D .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的危机12. (2分)闭关锁国政策是一种严格限制对外经济、文化、科学等方面交流的国家政策。对清政府实行这一政策理解不正确的是( )A . 使中国与世隔绝,逐渐落伍于世界潮流B . 归根到底,它是倾向倒退,眼光向里,防守和排外的C . 它对西方殖民者侵略活动,起到过一定的自卫作用D . “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藉外夷货物以通有无。”13. (2分)1842年,中英开战已两年,(清)道光帝竟然问道:“英吉利到回疆有无旱路可通?”“究竟该国地方周围几许?”“与俄罗斯是否接壤?”这说明( )A . 道光皇帝积极备战B . 道光皇帝喜欢世界地理C . 清朝缺乏对外交往的条件D . 闭关锁国政策的影响14. (2分)马克思说:“与外界隔绝,曾是保存旧中国的首要条件。”由此可见,清朝实行闭关政策的根本原因是( )A . 清朝政府物资丰富B . 害怕人民的抗清斗争C . 阻止西方殖民者的入侵D . 维护清王朝的统治15. (2分)清朝乾隆皇帝在致英国国王的信中说:“天朝物产丰富,无所不有,原不籍外夷货物以通有无。”此言论表明,当时统治者实行的政策是 ( )A . 重农抑商B . 对外开放C . 闭关锁国D . 工商皆本16. (2分)范小静在十三行故事一书中写道:“鸦片战争打响,广州的林则徐给朝廷的奏折中这样分析敌情:那些英国人的装束,全身缠裹得紧紧的,腰和腿都僵硬得很,一跌倒在地上就爬不起来。中国人对付这种军队,不但一个士兵就可以撂倒他几个,即使是乡村和市井的平民也能要了他们的命。”造成这种认识的根源是( )A . 中西方文化差异B . 中西方人种差异C . 中国文人的偏见D . 清朝实行闭关锁国政策17. (2分)清朝后期,“处处皆关,关关有税”“如有打造双桅五百石以上桅式船只出海者,不论官兵民人,调发边卫充军”这反映了清朝( )A . 设立关卡、禁绝贸易B . 抑制商业、实行海禁C . 重农抑商、打击海运D . 征收重税、限制商贸18. (2分)清初统治者十分重视经济恢复,尤其是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使人力无遗而地力殆尽”,大力( ) A . 发展海外贸易B . 推行垦荒政策C . 发展手工业D . 改进生产工具19. (2分)下列关于清朝“闭关锁国”政策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实行这一政策的初衷是对付东南沿海人民的抗清斗争B . 实行这一政策的基础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C . 这一政策的核心就是禁绝一切对外交往D . 这一政策造成了近代中国的落后与挨打20. (2分)中华帝国最后一个繁荣时期是指( )A . “康乾盛世”B . 从明中期到清前期C . 从元中期到明前期D . 隋唐时期二、 非选择题 (共5题;共85分)21. (15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英国学者威尔斯说: 当西方人的心灵为神学所缠迷而处于蒙昧黑暗之中,中国人的思想却是开放的、兼收并蓄而好探求的。”唐都长安,是当时世界上人口最多,最为繁华、最为富庶和文明的城市,其博大的气概,壮美的景观,发达的经济和光辉灿烂的文化艺术,使当时欧洲人心目中像天堂一样富丽堂皇和繁荣的巴格达、拜占庭都难以望其项背,更不用说当时的巴黎、伦敦、威尼斯、佛罗伦萨了。当时的长安也是世界各国人民向往的地方,大量的日本人、新罗人、骠国(缅甸)人、真腊(柬埔寨)人、天竺人、狮子国人、波斯人、大食人等长期居住在中国,经商、生活,甚至参加科举,在唐政府任官。摘自中学历史教师用书材料二:中国一直是对外贸易的出超国,有发展贸易的有利条件。但清政府害怕国内人民和外国人勾结“滋事”,实行闭关政策,千方百计限制商人出海贸易。如康熙时上海大商人张元隆想打造 100 艘远洋帆船,与外国商船竞争,即被诬为结交海盗。早就活动在东南亚各地的中国商人和华侨,清政府也不给予支持,雍正帝曾说“此辈多系不安本分之人,若听其去来任意,伊等益无顾忌,轻去其乡而漂流外国者益众矣。”中国商人和华侨出国贸易受到阻挠和打击,对外贸易的主动权和高额利润便长期被外商所垄断。此外,清朝的闭关政策还严重阻碍了生产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概括唐都长安的国际地位如何原因是什么?(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清朝实行闭关政策的原因及后果。(3)综合上述材料,从唐朝的对外开放与清朝的闭关政策中你得到了哪些启示?22. (20分)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唐朝的繁盛吸引世界各地的人们漂洋过海、不远万里来到中国,唐帝国也以自身博大的胸怀兼容并蓄外来文化的精华。全面的开放和广泛的交流使唐朝文明更加的辉煌。材料二:下图所示是发生在明朝初年中外交往史上的一次重大历史事件。材料三:乾隆皇帝曾给英王的信中说:“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籍外夷货物以通有无。”(1)根据材料一,写出唐朝时期为中外文化交流做出重大贡献的我国两位杰出高僧。(2)材料二反映了哪一历史事件?最远到达什么地方?其历史作用是什么?(3)材料三反映了清统治者实行怎样的对外政策?产生怎样的消极影响?(4)以史为鉴,可以明智。根据以上史实,你有哪些启示?23. (15分)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清朝,西藏地区与中央政府的联系更为紧密,西藏喇嘛教首领五世达赖于清初到北京,受到顺治帝接见,被正式赐予“达赖喇嘛”封号。材料二:乾隆皇帝曾给英王的信中说:“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藉外夷货物以通有无。”请回答:(1)清朝受到册封的除了材料三中的达赖外,康熙帝又赐封另一个喇嘛教首领的封号是什么?为有效管辖西藏事务,清政府还在那一年设置了什么机构?(2)材料二反映的是清朝统治者在对外贸易上的态度,为此制定了什么措施?这一措施产生了怎样的影响?(3)依据所学知识和上述材料,你可得出什么结论?24. (20分)国与国之间如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一样,不能彼此弧立,需要互相交往。让我们在历史长河,探寻古代中国的外交足迹,视取历史的真渐,启迪人生智慧。阅读下列材料,并根据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唐朝的繁盛吸引了世界各地的人们漂洋过海,不远万里来到中国;唐帝国自身也以博大胸怀亲容并蓄外来文化的精华。全面开放与广泛交流使唐朝文明更加辉煌。材料二:明初,由于明成祖朱棣实行对外开放政策,海上丝绸之路得以空前繁荣,其中最为壮观的,要数15世纪初的郑和下西洋。从1405年到1433年的28年间,郑和连续7次统率百般巨舰,历经东南亚(又称南洋)、南亚、西亚和东非的30多个国家和地区。摘自王介南著中外文化交流史材料三:从对外关系上说,隋唐宋元都居于主动地位,明清时期的对外关系显然逆转了倭寇沿海骚扰,为南方各地带来了极大的破坏。明清之际,西方资本主义已在兴起,而中国的专制者对于世界形势一无所知。(1)根据材料一概括唐文明的特点。用具体事例说明这一特点。(至少两例)(2)材料二反映出郑和下西洋具有哪些特点?他的壮举是世界公认的和平之旅,请说明理由?(3)是什么政策导致了材料三中“专制者对于世界形势一无所知”?该政策产生了什么恶果? (4)综合以上材料,联系我国古代对外关系逆转带来的巨大变化,你能得到什么启示? 25. (15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材料二:“-与外界隔绝,曾是保存旧中国的首要条件”马克思(1)材料一中郑和的船队最远到达何处?有何意义?远航为什么被废止?(2)材料一到材料二发生了什么变化?导致了怎样的后果?(3)上述材料对我们有何启示?第 12 页 共 12 页参考答案一、 单项选择题 (共20题;共40分)1-1、2-1、3-1、4-1、5-1、6-1、7-1、8-1、9-1、10-1、11-1、12-1、13-1、14-1、15-1、16-1、17-1、18-1、19-1、20-1、二、 非选择题 (共5题;共85分)21-1、21-2、21-3、22-1、22-2、22-3、22-4、23-1、23-2、23-3、24-1、24-2、24-3、24-4、25-1、25-2、25-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