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川市2019年中考三模语文试题D卷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12982606 上传时间:2020-06-04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60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银川市2019年中考三模语文试题D卷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银川市2019年中考三模语文试题D卷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银川市2019年中考三模语文试题D卷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银川市2019年中考三模语文试题D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选择题1 . 下面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开车不喝酒,喝酒不开车”“司机一滴酒,亲人两行泪”,面对这些禁酒宣传标语,一些司机不知所措,等到出了交通事故才后悔不已。B如果台湾当局阳奉阴违,胆敢制造“台独”重大事变,中国人民将不惜一切代价,彻底粉碎“台独”分裂图谋。C现在的电信诈骗手段层出不穷,行骗者手段之隐蔽,伎俩之巧妙,形式之多样,简直令人叹为观止。D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在全国人民的帮助下,被地震毁坏得行将就木的四川灾区很快重建了家园。二、字词书写2 . 根据拼音写出汉字或给汉字注音。挑xn_融qi _轶_事断垣_頽壁三、现代文阅读谈独立思考茅盾有人问:如何而能独立思考? 我想:这个答案可以很多,其中之一也许是洋洋万言,引经据典,而效果等于不着一字。 但是,也还有另一方式的答案: 不读书者不一定就不能独立思考;然而,读死书、死读书、只读一面的书而不读反面的和其他多方面的书,却往往会养成思考时的“扶杖而行”,以致最后弄到独立思考能力的萎缩。 眼睛只看上边、不看下边的人,耳朵只喜欢听好话、不喜欢听批评的人,常常只想到自己、不想到别人的人,他们面前的可能的危险是:让“独自”思考顶替了独立思考。 教条主义是独立思考的敌人,它的另一敌人便是个人崇拜。 如果广博的知识是孕育独立思考的,那么,哺养独立思考的便应是民主的精神。 井底之蛙恐怕很难有独立思考的能力。应声虫大概从没有感到有独立思考之必要。而日驰数百里的驿马虽然见多识广,也未必善于独立思考。 人类的头脑,本来是具有独立思考的能力的。如果没有,人类就不能从“蠢如鹿豕”进化到文明。但是人类的这个天赋,是在生活斗争中不断碰到矛盾而又不断解决矛盾的过程中逐渐发达起来的。前人的经验和独立思考的成果,应当是后人所借以进行独立思考的资本,而不是窒息独立思考的偶像。 儿童的知识初开,常常模仿大人。这时的模仿,就是吸收前一代的经验和知识,为后来的独立思考准备条件。做大人的,看见幼儿模仿自己,便赞一声“聪明”,可是到后来看见渐臻成熟的少年不再满足于模仿自己,却又骂他“不肖”;这真是可笑的矛盾。 从前有些“诗礼之家”,有一套教养子女的规矩:自孩提以至成长,必使“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这是把儿童放在抽出了空气的玻璃罩内的办法。这样培养出来的,如果不是书呆子,是犬儒,便是精神上失去平衡的畸形人,是经不起风霜的软体人。当然也不会是具有独立思考能力的人。 “诗礼之家”现在没有了,我盼望这样的教养方法也和它一同地永远消逝。3 . 第段中的“井底之蛙”“应声虫”“日驰数百里的驿马”分别指哪种人?4 . 第段作者说“这真是可笑的矛盾”,请用简洁的语言谈谈你对“矛盾”的理解。5 . 结合全文,请说说要成为独立思考的人需具备哪些条件。教数学的“语文老师”吴睿老陈是我见过的教数学教得最好的“语文老师”。在碰到老陈以前,我所有的数学老师上课时基本上都是照本宣科,似乎总带着一副冷冰冰且有点呆然的面孔。但老陈,一个有着天生幽默与理性思维的老男孩,一个爱“附庸风雅”与“故作深沉”的老爷子,一反数学老师该有的常态,慢慢走入了我年轻的心。 记得老陈给我们上第一堂课的样子:他腆着肚子,脚步一晃一晃,自我介绍道:“各位朋友,谢谢大家,你们来了。我是老陈,是一个残疾人,你们不许欺负我,你们回答问题的声音尽量大一点儿,不能在下面窃窃私语。”开始上课了。他用“兰花指”夹着粉笔,在黑板上画着,不由分说便列出了许多知识点。学校给我们文科班安排了一位“高人”,但我们并没有遇见良师该有的兴奋。 文科生难免对数学心生畏惧,外化为课堂气氛的凝重。A老陈见我们一个个像霜打的茄子,便提高声调:“万水千山总是情,声音大点儿行不行?”我们说行,他还不依不饶地说:“有同学好像怕我听见一样,别以为我不认识你们。你看,那个欧阳锐我就不认识” 我们终于在爆发出了久违的哄堂一笑。 在之后,老陈经常写着与数学不怎么相关的话,如“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一个很长的历史阶段,解析几何的重点就在于把握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等,让人听得云里雾里,然后开始若有所思。没错,老陈努力用文科生的思维去解释数学。他用近乎“怪诞”的方法,渐渐地使我们这群讨厌数学的人开始在课堂上集中精神。 比如,老陈会问:“这道题怎么写?”然后自己回答:“把这里抹去,掀起你的头盖来。哇哈哈,这个时候武侠高手就出现了,他的名字叫李连杰(联结),你们看这条边,再加上这条边,他的平方加上她的平方等于它的平方。以后啊,对于这个勾股定理我们就说是拉芳加拉芳等于小芳,明白了吗?”霎时间,我们笑得合不拢嘴,所有的压力和难题带来的困扰,早已随着笑声一道飞到了九霄云外。 因为老陈,我们学会了打手势、说哑语,知道了数学和文学还有浪漫的碰撞,理性和感性也可矛盾地并存,懂得了能力的最高境界是无招胜有招。有一次,老陈出了一道等差数列的题目,我们都不会。他骄傲地向我们炫耀说:“你们有没有发现这道题目的精妙之处?它是按照上海自来水来自海上这样的句式出的。”虽然我们都表示“嗤之以鼻”,但老陈还是狂妄地大笑我们笨。这次,老陈激起了我们的“共怒”。“老师,在数学方面,你是上等马,我们是下等马,当然比不过你。但我们知道上海自来水来自海上有一个很妙的对子,你要是能对出来,我们就服你。”有同学故意用我们的长处去挤兑他的短处。 “对,对!”全班同学都起哄道。“这有何难?”老陈双手负背,摇头晃脑,一边踱步,一边说:“黄山落叶松叶落山黄。”余音袅袅,我们哑口无言也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曾经我们最讨厌的数学课居然变成了我们每天的期待。B我们聚精会神地听老陈胡扯,生怕漏掉可以让我们快乐的金玉良言。 现在,我肯定我们很多人早已淡忘了“log”为何物,排列组合要如何解,但我们都不会忘记他老陈。6 . 阅读全文,概括我们对老陈的情感态度变化。第一堂课,老陈来到我们班,大家A ;当老陈努力用文科生的思维去解释数学时,大家对数学课B ;在多次思维碰撞后,大家开始 期待 数学课;多年后,大家对老陈C。7 . 选出对“有同学故意用我们的长处去挤兑他的短处”中的“挤兑”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逼迫使屈服B争先恐后地挤进银行要求兑现C排挤,倾轧D用不难听的话损你,挖苦你8 . 品析文中画线的句子。(1)请从修辞角度品析A句。(2)有人说B句中“胡扯”与“聚精会神”“金玉良言”之间自相矛盾,你的看法如何?请结合原文说说你的理由。9 . 通读全文,说说为什么“我”认为老陈是我见过的教数学教得最好的“语文老师”?四、情景默写10 . 根据课文默写。_,望峰息心。(吴均与朱元思书)树树皆秋色,_。(_)野望)_,江入大荒流。(李白渡荆门送别)_,浅草才能没马蹄。(白居易钱塘湖春行)金陵城上西楼,倚清秋。_,_。(朱敦儒相见欢)_,恨别鸟惊心。(杜甫春望)_,自将磨洗认前朝。(杜牧赤壁)角声满天秋色里,_。(李贺_)五、课外阅读修幼失父,母尝谓曰:“汝父为吏常夜烛治官书屡废而叹!吾问之,则曰:死狱也,我求其生不得尔。吾曰:生可求乎?曰:求其生而不得,则死者与我皆无恨。夫常求其生,犹失之死,而世常求其死也。其平居教他子弟,常用此语,吾耳熟焉。”修闻而服之终身。(节选自宋史 欧阳修传)(注释)修:欧阳修,宋代文学家。治:处理。废:放下。服:听从,信服。这里指遵从。11 . 请用“/”给下面的文字断句。(限断两处)汝 父 为 吏 常 夜 烛 治 官 书 屡 废 而 叹12 . 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A母尝谓曰尝趋百里外(送东阳马生序)B死狱也小大之狱(曹刿论战)C我求其生生亦我所欲(鱼我所欲也)D其平居教他子弟其西南诸峰(醉翁亭记)13 . 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求其生而不得,则死者与我皆无恨。修闻而服之终身。14 . 结合选文内容,谈谈本文给我们得启示。六、诗歌鉴赏15 . 阅读古诗,完成小题。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岑参强欲登高去,无人送酒来。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九月十日即事李白昨日登高罢,今朝更举觞。菊花何太苦,遭此两重阳?寒菊郑思肖花开不并百花丛,独立疏篱趣未穷。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注)两重阳:阴历九月十日,称为“小重阳”,有采菊宴饮的习俗。以上三首诗都写到“菊花”,表达的感情却不完全相同,请作分析。七、名著阅读16 . 啊呀,这女孩长得可真漂亮,一双可爱的蓝眼睛上闪动着长长的睫毛,一对金黄色头发编成的长辫子在身后晃荡,白色的衬衫扎在宽松的绣花长裤里,显得格外整洁动人.我们刚刚在战场上获得大胜的大将军汤姆心想,像这样的美人,一定属于我这样的英雄.这段话描写的人是谁_。八、综合性学习17 . 请根据下面两则材料写出你对“读书种子”的理解。材料一:语文课要把读书当作头等大事,老师必须先当好“读书种子”。部编本教材总主编温儒敏材料二:“读书种子”一词的发明权,当属宋代的黄庭坚。他在山谷别集中说:“四民皆当世业,士大夫家子弟能知忠信孝友,斯可矣,然不可令读书种子断绝,有才气者出,便名世矣。”向贤彪一起做“读书种子”(注)(四民:士、农、工、商世业:世代相传的事业。)18 . 综合探究下面是湖南某校学生使用书信情况的调查表,并简述你的探究结果(写两条)。湖南某初级中学学生使用书信情况调查表项目年级从未写过信学应用文时写寄贺卡时写七年级94.4%1.1%4.5%八年级90.6%5.2%4.2%九年级88.8%7.3%3.9%探究结果:九、作文19 . 有书为伴,孤独也是一种享受,深刻而丰富;闲暇将卓有成效;幽静将变得烂漫多彩;嘈杂也可以宁静和谐请以“与书作伴”为话题,写一篇记叙文。要求:叙事清楚;运用多种描写手法;不少于600字。第 10 页 共 10 页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二、字词书写1、三、现代文阅读1、2、四、情景默写1、五、课外阅读1、六、诗歌鉴赏1、七、名著阅读1、八、综合性学习1、2、九、作文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考试试卷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