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八年级历史阶段性测试卷C卷

上传人:xiao****017 文档编号:12980876 上传时间:2020-06-04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24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科版八年级历史阶段性测试卷C卷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教科版八年级历史阶段性测试卷C卷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教科版八年级历史阶段性测试卷C卷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科版八年级历史阶段性测试卷C卷一、 单选题 (共20题;共40分)1. (2分)下列各项最能说明清政府已成为“洋人的朝廷”的是( )A . 赔款45亿两白银B . 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C . 拆毁大沽炮台D . 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2. (2分)红歌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夜半三更哟盼天明,寒冬腊月哟盼春风,若要盼得哟红军来,岭上开遍哟映山红”从上面歌词中可以推断出这首歌所反映的相关历史事件发生在( )A . 国民大革命时期B . 国共十年对峙时期C . 日本全面侵华战争时期D . 解放战争时期3. (2分)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政治上、思想上的大解放。这里“政治上的大解放”是指( ) A . 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B . 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C . 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人人心D . 完成了反帝反封建的任务4. (2分)西安事变中,蒋介石被迫接受的条件有( ) 停止内战建立联合政府联合红军抗日到延安与毛泽东会谈A . B . C . D . 5. (2分)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在我在旧中国十三年一书中有段文字描述了1935年底的一件大事:“中国正在苏醒过来。在几天的时间里,青年团体在天津、上海、汉口、广州等所有大城市,像雨后春笋般产生,游行示威开始席卷全国”,他的这一记录见证的是( ) A . 五四运动B . 九一八事变C . 一二九运动D . 西安事变6. (2分)兄弟齐心其利断金,望两岸共圆“中国梦”。历史上体现国共合作的事件有( )黄埔军校的建立 北伐战争 南昌起义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A . B . C . D . 7. (2分)历史大戏台湾1895曾在央视一套热播,剧中李雪健饰演的李鸿章在1874年说出“八国联军刚刚火烧了圆明园”的台词,被笑指犯下了低级的历史错误。这是因为( ) A . 李雪健与李鸿章在形象上差异很大B . 李鸿章没有经历过八国联军侵华战争C . 1860年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D . 圆明园是甲午中日战争后被日军所烧8. (2分)有诗词写道:“突击湘中,全国震动。横扫黔省,所向无敌。威震云南,龙云丧胆。追剿之敌,叫苦连天。克服天险金江,战胜雪山草地”。这首诗描写的是( )A . 秋收起义B . 渡江战役C . 抗日战争D . 红军长征9. (2分)青年学生是时代的先锋。下列关于五四运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 提出“外争国权,内惩国贼”口号B . 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C . 斗争主力逐渐由学生转向工人D . 运动重心由上海转移到北京10. (2分)某学校开展爱国主义电影观摩周活动,请你按照历史发展进程向同学们推荐下列四部电影( )南昌起义 甲午风云 鸦片战争 长征A . B . C . D . 11. (2分)“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当裴多斐的自由宣言回荡在历史的空间,我们可曾思考过“自由”的含义?让我们大开19世纪中期的历史画卷,去感悟自由的真正含义吧!下列历史人物中因“捍卫民族的独立和自由”而用载史册的是( )章西女王 屋大维 玻利瓦尔 克伦威尔A . B . C . D . 12. (2分)下列关于戊戌变法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是维新派发动和领导的一场救亡图存的爱国运动B . 光绪帝颁布“明定国是”诏书,宣布变法C . 戊戌变法从开始至失败历时103天,因此又称“百日维新”D . 变法使中国走上资本主义发展的道路13. (2分)清朝政府在马关条约中割让给日本的领土包括( )辽东半岛 澎湖列岛 香港岛 台湾及附属岛屿A . B . C . D . 14. (2分)1924年1月,孙中山说:“这十三年来,政治上、社会上种种黑暗腐败,比前清更甚,人民困苦,日堪一日。”你认为造成辛亥革命后13年中国政治、社会黑暗腐败的主要原因是( ) A . 北洋军阀的割据混战B . 日本提出“二十一条”C . 袁世凯当选临时大总统D . 孙中山继续革命15. (2分)在中国近代史上,赔款数目最大、主权丧失最严重的条约是( ) A . 南京条约B . 北京条约C . 马关条约D . 辛丑条约16. (2分)复旦大学的校训“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源自“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这一名句。此名句出自( )A . 韩非子B . 论语C . 道德经D . 孙子兵法17. (2分)鲁迅的狂人日记这样写道:我翻开历史一查,这里是没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页都写着“仁义道德”几个字。我横竖睡不着,仔细看了半夜,才从字缝里看出字来,满本都写着“吃人”。对该书和这段文字解读最恰当的是( ) A . 描绘了一个精神不健康的狂人B . 作者喜欢看历史书,且看得仔细C . 估计成书于新中国之后D . 作者借狂人之口抨击封建礼教18. (2分)下图为同盟会的机关刊物,孙中山在此刊物最有可能发表的内容是( )A . 自强与求富B . 实业救国C . 民主与科学D . 三民主义19. (2分)孙中山讨袁檄文一文中写到:“万户涕泪,一人冠冕,其心尚有共和二字存耶?既忘共和,即称民贼誓死戮此民贼,以拯吾民。”袁世凯被称为“民贼”是因为他( ) A . 镇压“二次革命B . 派人刺杀宋教仁C . 同日本签订“二十一条D . 复辟帝制20. (2分)下列事件对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的是辛亥革命义和团运动洋务运动戊戌变法( ) A . B . C . D . 二、 材料分析题 (共5题;共60分)21. (7分)中国共产党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起来的政党。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一切从实际出发。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精华。中国共产党利用该理论领导中国人民取得了革命的胜利和建设的巨大成就。但有时也脱离了实际,在革命和建设道路上走了些弯路。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战争年代,在惨痛的失败中,中国共产党终于探索出了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革命道路。材料二:在中央革命根据地,中共临时中央放弃了红军反“围剿”胜利的经验,盲目崇拜外国军事理论,不顾敌我力量对比悬殊,提出“御敌于国门之外”“不放弃根据地一寸土地”等口号,命令红军主力同数倍于己的敌人硬拼,打阵地战、消耗战,结果遭受重大损失。1934年10月,红军被迫撤出中英革命根据地,进行战略转移。北师大版八年级历史上册材料三:一九五八年,党的八大二次会议通过的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及其基本点,其正确的一面是反映了广大人民群众迫切要求改变我国经济文化落后状况的普遍愿望,其缺点是忽视了客观的经济规律。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材料四:在1978年11月召开的中共中央工作会议上、邓小平作了题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讲话,他提出改革经济体制的任务,语重心长地告诫全党:“再不实行改革,我们的现代化事业和社会主义事业就会被葬送。”邓小平这篇讲话是开辟新时期新道路的宣言书,实际上成为随后召开的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主题报告。北师大版八年级历史下册(1)请问符合中国国情的革命道路指的什么?这条革命道路开始的标志是什么?(2)材料中所说的红军遭受重大损失指的是什么?材料中提到的战略转移在中国革命史上称为什么?(3)材料中提到我党忽视客观经济规律,在社会主义建设初期犯了什么错误?(4)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走上了一条什么道路?从而形成的新理论是什么?(5)通过以上学习你有何感想?22. (12分)近年来,南海问题成为世界关注的焦点。当我们沿着历史的轨迹追寻国家兴衰之道时,就会深深感到正是海洋主宰着一个民族的盛衰荣辱。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l500年前后,世界终于冲破茫茫大海的阻隔,开始连成一个整体,海洋时代就此开启。然而中国,自郑和死后,中国人的身影就在海洋上消失了。从此,海洋带给中国人的不再是友谊和荣耀,而是噩梦的代名词,骨肉的离散与悲欢。材料二在内忧外患十分严重的形势下,清朝统治集团中的一些人认识到,要镇压人民起义,抵御外敌侵略以维护清朝统治,就必须学习西方先进军事技术。于是洋务派在举办近代工业的同时,用新式枪炮、轮船装备军队,改造陆军,建立新式海军。就这样近代意义上的中国水师(海军)诞生了,然而,随着北洋水师的全军覆没,中国水师不仅输给了日本,同时再次导致骨肉分离。(1)海洋时代到来后,西方国家纷纷而来,他们踢我国门,抢我财富,割我领土,尽显强盗本质!请说说割占澳门和香港的分别是哪两个国家?(2)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你如何评价洋务运动?(3)“北洋水师全军覆没,中国水师输给了日本”指什么战争?“再次分离的骨肉”指宝岛台湾,她是通过什么条约被日本割占的?又是在什么事件之后回归祖国的?(4)综合上述材料和现实,请你说说中国应该怎样应对南海问题?23. (14分)中国近代化的历程充满了坎坷,先进的中国人进行了不懈的探索。请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1)将下列字母代号填在相应的横线上A.同盟会B.江南制造总局 C.新青年(青年杂志)D.康有为属于洋务运动时期的是_;属于戊戌变法时期的是_;属于辛亥革命时期的是_;属于新文化运动时期的是_。(2)所谓近代化,既是中国人民向西方学习,寻求新的出路的过程。19世纪下半期到20世纪初,中国的近代化历程主要经历了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请你继续绘制完成四次运动的思想主张变化示意图。请你继续绘制四次运动的思想主张变化示意图:“师夷长技”维新变法_24. (11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九一八事变后,不愿做亡国奴的东北人民和未撤走的东北军,纷纷组织抗日义勇军。义勇军给日伪军以沉重打击。同时,中国共产党派大批优秀干部,到东北组织抗日游击队。1936年,中共满洲省委将各路抗日武装组成抗日联军,抗日联军成为东北抗日武装力量的核心。摘自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国近代现代史)下册材料二:七七事变后,面对空前严重的民族危机,国共两党实现了第二次合作,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全民族的抗战开始了。经过浴血奋战,中国人民克服了重重困难,付出了巨大牺牲,终于同美、英、苏等反法西斯同盟国一道打败了穷凶极恶的日本帝国主义,取得了抗战的最后胜利。摘自中华书局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材料三:中国人民经过长达14年艰苦卓绝的斗争,取得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在那场惨烈的战争中,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开始时间最早、持续时间最长。面对侵略者,中华儿女不屈不挠、浴血奋战,彻底打败了日本军国主义侵略者,捍卫了中华民族5000多年发展的文明成果,捍卫了人类和平事业,铸就了战争史上的奇观,中华民族的壮举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是近代以来中国抗击外敌入侵的第一次完全胜利,这一伟大胜利,彻底粉碎了日本军国主义殖民奴役中国的图谋,洗刷了近代以来中国抗击外来侵略屡战屡败的民族耻辱。习近平主席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1)根据材料一指出,中国共产党在九一八事变后是如何领导东北抗日武装斗争的? (2)根据材料二,分别指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的主要原因和抗战胜利的主要原因。 (3)根据材料三概括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主要特点和抗战胜利伟大意义? 25. (16分)伟大的思想往往会成就伟大的时代。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有学者称:“若就经济角度而言,18世纪的欧洲显然是首开先河的英国之欧洲,但就思想文化角度而言,18世纪的欧洲无疑是法国之欧洲。”材料二:这是一群激情荡漾的文人,这是一所海纳百川的学校,正是这群人和这所学校,在20世纪中国大地上掀起了一次思想解放的狂澜。这场运动的口号“德先生” 和“赛先生”也很快在中国传播开来。材料三:正道沧桑500年,展示了社会主义由空想到科学,由理论到实践、由理想到现实、由一国实践到多国发展、由一种模式到多种模式的发展规律。材料四:1978年5月10日,中共中央党校内部刊物理论动态刊登了一篇文章。11日,这篇文章在光明日报上公开发表。中国政治思想界展开了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1)从思想文化角度而言,哪一历史事件最能够说明“18世纪的欧洲是法国的欧洲”?写出一位代表人物。在它影响下,写出19世纪后半期的亚洲发生的资产阶级革命或改革一例。(2)材料二反映的是什么运动?2014年、2015年的政府报告中都提到“全民阅读”,这次运动中哪一内容最能推动当时的“全民阅读”?材料一和材料二反对的共同对象是什么?(3)“由理论到实践”的第一次尝试是什么事件?“由理想到现实”又指是什么事件?(4)据材料四回答,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得出了什么结论?为哪一次会议的召开奠定了思想基础?第 12 页 共 12 页参考答案一、 单选题 (共20题;共40分)1-1、2-1、3-1、4-1、5-1、6-1、7-1、8-1、9-1、10-1、11-1、12-1、13-1、14-1、15-1、16-1、17-1、18-1、19-1、20-1、二、 材料分析题 (共5题;共60分)21-1、21-2、21-3、21-4、21-5、22-1、22-2、22-3、22-4、23-1、23-2、24-1、24-2、24-3、25-1、25-2、25-3、25-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