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八年级历史下册期末模拟测试卷C卷

上传人:xiao****017 文档编号:12979888 上传时间:2020-06-04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60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科版八年级历史下册期末模拟测试卷C卷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教科版八年级历史下册期末模拟测试卷C卷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教科版八年级历史下册期末模拟测试卷C卷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科版八年级历史下册期末模拟测试卷C卷一、 单选题 (共19题;共38分)1. (2分)某同学在探究性学习中收集了下组图片,该组图片信息所反映的历史主题是( )A . 民族复兴之路B . 民主革命之路C . 社会主义道路D . 改革开放之路2. (2分)“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需马革裹尸还”毛泽东主席的儿子毛岸英的遗体和黄继光、邱少云等烈士一样,安葬在朝鲜会昌烈士陵园。请问我国抗美援朝的是哪支军队?( )A . 中国工农红军B . 中国人民志愿军C . 中国人民武装警察D . 中国人民解放军3. (2分)1995年初,江泽民提出现阶段发展与台湾关系的八项主张中指出实现和平统一的基础和前提是( )A . 放弃使用武力B . 实现两岸三通C . 共同继承和发扬中华文化D . 坚持一个中国原则4. (2分)我国关于少数民族的基本政治制度是( )A . 民族团结B . 民族平等C . 民族繁荣D . 民族区域自治5. (2分)学习历史要分清什么是史实,什么是观点,下列内容不属于史实的是( )A . 1949年10月,新中国成立B . 1958年,人民公社化运动达到高潮C .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D . 1964年,我国第一颗原子弹试爆成功6. (2分)某军事博物馆举办“纪念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0周年”图片展。请根据图片选择最恰当的一条标语( )A . 90年磨砺利剑出科技强军换新颜B . 90年英雄辈出长征精神永远传承C . 90年不忘初心传承红色服务人民D . 90年披荆斩棘本色不改为国为民7. (2分)如图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的封面。这部宪法是在下列哪次会议上制定的?( ) A .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B .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C . 七届二中全会D . 中共八大8. (2分)名字往往被打上时代的烙印,下列搭配有误的是( )A . 1951年张援朝B . 1953年杨跃进C . 1967年王文革D . 1980年刘开放9. (2分)纪念周恩来总理诞辰118周年献礼电视剧海棠依旧,生动呈现了周总理以中华崛起为己任,为国家操劳,为人民服务,鞠躬尽瘁的智力一生。下列外交成果与周恩来总理直接相关的有(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求同存异尼克松访华中美建交A . B . C . D . 10. (2分)我市越来越多的学生上学都是家长开小汽车接送,在我们感到舒适的同时,无形当中使得我们的城市道路交通时常出现堵塞。你认为解决这一问题的根本出路在于( )A . 优先发展公交事业B . 加强交通管理C . 减少汽车数量D . 发展地铁等硬件设施11. (2分)“求同存异”的方针是周恩来总理在什么会议上提出的( )A . 万隆会议B . 日内瓦国际会议C . 联合国大会D . APEC会议12. (2分)1992年陪同邓小平巡视的陈开枝这样比喻:“南巡就是一个已经退役的老船长,它看着船的方向有问题时,他又一次跳上船头,把航船摆正了。”(陈伟国中学历史教学设计研究)“航船摆正了”的含义是( )A . 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B . 回归单一计划经济模式C . 申请加入世界贸易组织D . 广东设立首批经济特区13. (2分)2014年5月7日,习近平会见亲民党主席宋楚瑜一行时强调,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是两岸同胞顺应历史潮流作出的共同选择。实现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政治基础是坚持( ) A . 一个中国原则B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C . 共同富裕原则D . “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方针14. (2分)为实现中国梦,中国共产党确立了“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其中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 ) A . 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时B . 五四运动爆发100年时C .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00年时D . 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确立100年时15. (2分)“当年曾分田翻身当家作主人,今岁又分田勤劳致富奔小康”。对联中的两次“分田”指的是( )A . 土地改革和农业合作社B . 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C . 农业合作社和人民公社化运动D . 土地改革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16. (2分)1956年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建立,其主要依据是( )A . 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B . “一五”计划的实施C . 公有制经济占主导地位D . “大跃进”运动的开展17. (2分)下列哪座城市与以下的描述最吻合( )近代中国第一批被迫开放的通商口岸伟大的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地在此发表中美联合公报,见证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20世纪90年代成为我国进一步对外开放的重要标志A . 上海B . 南京C . 广州D . 厦门18. (2分)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土地改革中成为消灭对象的是( ) A . 地主阶级B . 资产阶级C . 贫农D . 雇农19. (2分)下图是1998年为了纪念一次转折性的会议召开20周年而发行的纪A章。这次会议是( )A .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B . 中共八大C . 十一届三中全会D . 遵义会议二、 材料分析题 (共7题;共162分)20. (20分)新中国成立以来,外交事业取得了突出成就。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世界各国不分大小强弱,不论其社会制度如何,是可以和平共处的。各国民族独立的自主权利是必须得到尊重的。各国人民都应该有选择其国家制度和生活方式的权利,不应受到其他国家的干涉如果这些原则能为一切国家所遵守,剧社会制度不同的国家和平共处就有了保证,而侵略和干涉内政的威胁与对于侵略和内政的恐惧就将被安全感和互信所代替。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关系文件集第三集材料二:我愿非常明确地表示,我反对给共产党中国以外交承认。我同样反对接的共产党中国进入联合国。依照联合国宪章,一个国家必须爱好和平才具有进入联合国的资格。十分明显,中国不是。1960年11月4日,美国副总统尼克松材料三:正如我在过去三年多次指出的那样,没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及其七亿五千万人民的参加,是不能有稳定与持久的和平的。正因为如此,我在好几个方面采取主动行动,为两国之间的比较正常的关系敞开门户。1971年5月15日,美国总统尼克松材料四:新中国主要外交活动图片(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出“这些原则”指什么。 (2)依据材料二,材料三,说一说美国对中国的态度有什么变化,随后的1972年美国对华的主要活动是什么。 (3)材料四中,改革开放后取得的外交成就有哪些?(写序号) (4)综合以上材料和所学知识,思考新中国取得这些外交成就的原因有哪些? 21. (10分)材料:有人说外交是智者的游戏,也有人说外交是妥协的艺术。新中国的成立,使中国人民彻底告了任人欺凌的时代,告别了“弱国无外交”的耻辱,中国人民第一次掌握了自己的命运,奉行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方针,20世纪50年代,国际政治舞台上开始有了“中国声音”,70年代中美关系正常化,中国重返联合国,改革开放后又取得举世瞩目的外交成就新中国的外交充满艰辛,也闪耀着智慧,赢得世界各国的尊重。(1)请你从材料中找出新中国奉行的外交方针政策。(2)20世纪50年代,国际政治舞台上开始有的“中国声音”主要指的什么?(3)建国初期,美国政府的对华的态度是什么?什么时期中美关系出现了转机并走向正常化?(4)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先后成功加入了APEC和WTO等国际组织并在国际事务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这些外交成就的取得说明了什么?(5)今天国际形势变化无常,你认为中国应如何继续提高国际地位?如果你立志做一个未来中国的外交家,你会做何准备?22. (25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毛泽东相信中国“人民群众”有不可思议的力量,纯粹凭借意志力和意识形态能克服一切障碍,推进经济发展;邓小平对中国的贫穷及其与发达世界的生活水平方面的巨大鸿沟直言不讳,他宣布“贫穷不是社会主义”,中国需要获得外部技术、专长和资本来补救缺失。(美)亨利基辛格:论中国材料二 1992年1月17日,88岁高龄的邓小平启程南下,开始他历史性的南方之行。他先后来到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视察,前后35天时间,一路走,一路讲。这就是著名的“南方谈话”。谢春涛主编:历史的轨迹材料三 他引导中国完成了从落后、封闭、僵化走向一个有国际影响的现代化经济强国的艰难过渡。假如中国人要感谢某一个领导人改善了他们的日常生活,这个人就是邓小平。(美)傅高义:邓小平时代(1)根据材料一概括,基辛格认为毛泽东和邓小平在治国方略上有何不同?(2)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说明邓小平“南方谈话”的国内外背景及意义。(3)结合所学知识,举一例证明材料三的观点。23. (33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积极开展外交活动,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中国政府充分展现了自己的组织能力和多边外交能力,在国际事务中的作用越来越大”。材料二:“五项原则赢世界,梅开三度谱华章”材料三:日本(朝日新闻)记者:有人把当前的中日关系比作打一次世界大战之前德国和英国的关系,您对此怎么看?王毅:2014不是1914,更不属1894。与其拿一战前的德国做文章,不如以二战后的德国做榜样。只有认真清算过去,不在出尔反尔,才能走出僵局,开辟未来。只有真正坚持和平道路,不再说一套做一套,才能获得邻国和世界的信任。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依据材料一说出,新中国成立后的外交政策是什么? (2)依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回答,新中国五十年代的外交成就中后来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的原则是什么?这一原则由哪一位中国领导人和缅甸、印度共同倡导? (3)“梅开三度”是指70年代新中国取得的外交成就,其中最早的一项是什么?再写出其它两项中的任一项。 (4)材料三“2014不是1914,更不是1894”中的“1894”指的是什么历史事件?该事件对中国产生怎么样的影响? (5)从近代历史上的中国外交政策和新中国成立后的我国外交政策的变化中,你认识到了什么? 24. (25分)下列材料都摘录自习近平十九大报告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请阅读摘录内容,回答问题。 (1)【革命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推翻压在中国人民头上的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国家统一、社会稳定。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找到了一条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正确革命道路,进行了二十八年浴血奋战,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一九四九年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实现了中国从几千年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党领导人民探索出了一条怎样的革命道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对中国人民而言有何意义?(2)【制度建设】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建立符合我国实际的先进社会制度。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完成社会主义革命,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推进社会主义建设,完成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实现了中华民族由近代不断衰落到根本扭转命运、持续走向繁荣富强的伟大飞跃。中国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建立以什么事件为标志?(3)【改革开放】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合乎时代潮流、顺应人民意愿,勇于改革开放,让党和人民事业始终充满奋勇前进的强大动力。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进行改革开放新的伟大革命,破除阻碍国家和民族发展的一切思想和体制障碍,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使中国大踏步赶上时代。中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主要内容是什么?中国对外开放的窗口是什么?(4)【铸造辉煌】九十六年来,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无论是弱小还是强大,无论是顺境还是逆境,我们党都初心不改、矢志不渝,团结带领人民历经千难万险,付出巨大牺牲,敢于面对曲折,勇于修正错误,攻克了一个又一个看似不可攻克的难关,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请列举两例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的事例。面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我们青少年应该怎么做?25. (19分)改革开放是实现中国梦的必由之路。请你结合所学知识,完善下列知识结构图,(每项,。关于成就各写一例)26. (30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进步成为国家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科技实力成为衡量国家实力强弱的重要标志。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18世纪60年代以后,伴随着科技革命的发展,世界展现出一派崭新的景象:工厂里机器在轰鸣,江河中轮船在航行,铁路上火车在奔驰人类进入工业文明新时代。材料二:19世纪末,科学技术突飞猛进,新理论、新技术、新发明层出不穷。材料三:第三次科技革命以原子能技术、航天技术、电子计算机的应用为开端,以计算机网络技术、生物工程技术为核心,其影响之大是以往任何一次科技革命都不可比拟的。(1)材料一中的机器、轮船、火车使用的是哪一种动力机器? (2)19世纪70年代初,发电机、电动机被发明出来,这是电磁学理论应用于生产实践的结果。发现电磁感应现象并提出电磁学理论的科学家是谁? (3)19世纪末,电讯技术兴起。电话和无线电报的发明人是谁? (4)19世纪末20世纪初发明的、以内燃机为动力机器的两种新交通工具是什么? (5)我国研制的第一颗原子弹和氢弹分别在1964年10月16日和1967年6月试验爆炸成功。中国被誉为“两弱元勋”的科学家是谁? (6)苏联发射了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和第一艘载人宇宙飞船,美国首先登上月球。哪一历史事件(最早的)标志着中国成为继苏、美之后又一个成功实现载人航天飞行的国家? 第 15 页 共 15 页参考答案一、 单选题 (共19题;共38分)1-1、2-1、3-1、4-1、5-1、6-1、7-1、8-1、9-1、10-1、11-1、12-1、13-1、14-1、15-1、16-1、17-1、18-1、19-1、二、 材料分析题 (共7题;共162分)20-1、20-2、20-3、20-4、21-1、21-2、21-3、21-4、21-5、22-1、22-2、22-3、23-1、23-2、23-3、23-4、23-5、24-1、24-2、24-3、24-4、25-1、26-1、26-2、26-3、26-4、26-5、26-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